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使全党全国人民第一次冲破了“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思想,第一次摆脱了个人崇拜精神枷锁的束缚,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这次思想解放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最终真理标准战胜了“两个凡是”。真理标准大计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的继承和发展,从根本上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它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保证,孕育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新力量;它是新时期思想解放的新阶段、新起点,揭开了改革开放中一系列思想解放的序幕。
  关键词:真理标准;思想解放;改革开放;
  
  1978年,历史的机遇叩响中国的大门,改革开放给民族振兴带来了大好机会。弹指一挥间,三十年过去了,这三十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从“文化大革命”灾难中走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实现伟大转折的历史;是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逐步探索和成功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回首这段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三十年来,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而改革中的三次思想解放更是一次又一次冲破了“左”的思想束缚,一次又一次更新了人们的观念,成为改革开放有力的助推器,并贯穿于改革开放。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1978年的思想解放第一次冲破了“左”的错误思想,第一次摆脱了个人崇拜精神枷锁的束缚,给九州大地带来了复苏的气息和经济发展的动力。从此,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时代的转折——思想解放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四人帮”粉碎后,“文化大革命”的“左”倾思想余音未了
  
  1976年,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终于接近尾声。被“左”倾思想蒙蔽已久的许多人都逐渐从原来的疯狂、盲从中醒悟过来,对“文化大革命”产生怀疑、不满以至抗议,并且在1976年天安门事件中集中爆发出来。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10月6日,“四人帮”被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终止。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正式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没有硝烟的战斗行动虽使“四人帮”束手就擒,但却没有给“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画上句号。当时党内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揭批“四人帮”,另一方面又肯定甚至称赞“文化大革命”。特别是在1976年10月24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召开的庆祝粉碎“四人帮”的百万军民大会,既号召揭批“四人帮”,又要求广大干部群众继承毛主席遗志,“继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但这仅仅是个开头,第二天,两报一刊就发表社论《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同样号召全国人民“自觉地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此文经两报一刊发表,明显具有最高规格和威力,代表了最高司令部或最高统帅的指示。甚至在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发表的公报中,仍明确肯定“文化大革命”,要求全党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巩固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
  由此可见,“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还在党内居于支配地位,在党内外仍占有不小的市场。党内的最高领导人并没有敏锐地觉察出从“文化大革命”痛苦中挣扎出来的中国急需转型的要求,更没有前瞻性地思考中国今后如何开辟一条实现现代化的崭新道路,而是仍然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盲目服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权威、“文化大革命”的权威。中国处在没有“四人帮”的“文化大革命”的阴霾之下。
  
  二、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华国锋亮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以阶级斗争为纲”给中国造成了20年的灾难,然而,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华国锋仍然将这一“左”的思想愈演愈烈,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提出了“抓纲治国”总揽全局的政治纲领,这就与要求纠正错误、回到正确道路的力量之间形成不可避免的矛盾和斗争。先是部分较早觉醒的有识之士、尔后越来越多的各界群众强烈要求拨乱反正,一是要求在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第三次被打倒的邓小平复出。二是要求为1976年天安门事件平反。这两项呼声代表了要求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的大批老干部重新出来工作和为冤假错案平反昭雪的强烈愿望。很显然,这些呼声涉及到了对“文化大革命”的评论问题,更牵扯到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党在相当长时间内的“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无疑是当时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面临的严重挑战。
  但是华国锋及其他几位领导人迎接这些挑战的办法,就是抬出毛泽东,制造“两个凡是”。“两个凡是”的思想最早是由华国锋在1976年10月26日对宣传部门作指示时提出:“一定要注意。凡是毛泽东批准过的,讲过的,都不能批评。”次年1月下旬,按他的意图起草的讲话草稿中,已经出现了“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维护,不能违反,凡是损害毛主席的言行,都必须坚持制止,不能容忍。”在这样的背景下,1977年2月7日,经华国锋批准,两报一刊联合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这篇社论论证说:“当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集中表现为我们党和‘四人帮’的矛盾,这就是当前的主题,就是当前的纲”。社论还针对性极强地向全国发出号召“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凡是”。
  “两个凡是”直接阻挠了邓小平出来工作和天安门事件的平反。其实更深层次的是搞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神化毛泽东,对毛泽东的言论采取不容置疑的态度。事实上,“两个凡是”代表了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的主张和意见:“一切都不能容许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党和共和国还要按照以前的路线继续走下去!”“两个凡是”使得“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和方针政策得以继续推行,极大地阻碍了拨乱反正和新时期各项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党内思想意识的踟蹰不前,丧失了发展现代化的良好机遇。
  冲破思想的樊篱——真理标准战胜“两个凡是”
  针对“两个凡是”的提出,当时尚未出来工作的邓小平就率先批评“两个凡是”。1977年4月邓小平给中央写信,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的概念,不仅开了全党思想解放的先河,而且为反对“两个凡是”提供了理论武器。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的职务得到恢复,这是对“两个凡是”的重大突破,是拨乱反正的伟大胜利。然而,“两个凡是”根深蒂圃,影响犹在。在中共十届三中全 会闭幕时的发言中,邓小平进一步阐述了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我说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的意思是,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我认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与此同时,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也纷纷呼吁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等优良传统和作风,与“两个凡是”展开斗争,推动了一系列局部和具体问题的拨乱反正,不同程度地动摇了“两个凡是”的基础,缩小了“两个凡是”的市场。虽然“两个凡是”与实事求是的矛盾和斗争十分激烈和尖锐,但是,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仍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也需要有一个过程。要摆脱“左”的思维方式,走出“两个凡是”的樊篱,就必须对过去的历史进行正确而深刻的反思。
  1978年在中国是个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两件事使得1978年载入了中共党史,乃至中国历史。
  1978年5月11日,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头版发表。虽只有7000字,却因其强烈的针对性,触及敏感的现实问题。一时引起轩然大波,随后引发了一场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文章精辟论述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从理论和思想路线上彻底揭穿了“两个凡是”的画皮,击破了“两个凡是”的似是而非的依据,成为当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宣言书。社会各界都积极投身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左”的思想冰封开始解冻了。中共中央领导层围绕“两个凡是”及真理标准问题的斗争天平也已经开始向正确力量一边倾斜。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了结,这场讨论和争论的最后结局,是在1978年11月至12月举行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1978年12月13日,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讨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废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确定了“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对经济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这次会议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到开放,从固守成规到各方面改革,具有划时代里程碎的意义,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从此,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揭开了序幕,中国走上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人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十年浩劫的黑云褪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了人们引路的明灯,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任务,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这次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个人崇拜,使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活跃了起来,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真理标准大讨论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的继承和发展,从根本上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近代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和真理标准大讨论。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一脉相承的,都以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为精髓,而又一次比一次深刻。“五四”运动是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社会条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揭开了序幕,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个胜利;但是,“五四”运动导致了“左”的教条主义在党内的滋长,延安整风运动反对教条主义,使全党从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联经验和国际决议神圣化的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确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党内进行的一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为已经确立多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奠定了牢固的思想理论基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准备了思想条件,可以说,整风运动把“五四”运动深化了;然而,延安整风运动确立了毛泽东道路就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无形中潜伏着日后个人崇拜的因素,并且到“文化大革命”发展到了极端,真理标准大讨论,否定“两个凡是”,批判“文革”“左”的思想,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使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从个人崇拜下解放出来,从“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恢复了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恢复了实践的权威,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经验,无疑,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延安整风运动的深化和升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将中国带人了改革开放的全新时期。
  真理标准大讨论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保证,孕育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新力量。
  真理标准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主题,推动了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直接为改革开放准备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武器,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的和逻辑的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到“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问题”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思路的引言;在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邓小平还提到“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这一提法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平均主义分配体制的弊端,是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一个基本政策。报告中关于改革的一系列富于创造性的观点和主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极其可贵的,同时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早萌芽和思想雏形。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个人崇拜、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精神枷锁禁锢着全国人民的头脑,整个民族处于思想僵化半僵化状态。在真理标准大讨论过程中,人民打碎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枷锁,觉醒过来,开始敢于正视现实,人民的自主意识空前提高,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自觉以实践标准思考现实问题,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勇于实践。勇于开拓,这种主动性、创造性一直贯穿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才有了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正是这种全民族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的勇气,才能一次又一次冲破思想的迷惘,摆脱枷锁,才有了以后中国改革 开放三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践在发展,改革在深入。人们的认识永不止步,创新也永无止境,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改革开放事业才能更加波澜壮阔。
  真理标准大讨论是新时期思想解放的新阶段、新起点。揭开了改革开放中一系列思想解放的序幕。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拨乱反正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党保持生机、活力,我们民族生生不息更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解放有一个明确的标准,那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说真理标准大讨论是近代中国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那么它更是新时期中国思想解放的起点。真理标准大讨论推动了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致力于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不同于以往思想解放运动的新特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准备了思想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展,全面改革向更深层次递进,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也需要不断再认识,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与改革相辅而行的思想解放层次也更深、范围也更广了。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姓“资”姓“社”问题严重地阻碍了改革开放的脚步,邓小平南巡讲话重申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贯思想,是对基本路线的再教育,对改革开放的再动员,对加快建设的再推进,再一次给前进中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勃勃生机,这一切都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为依据,事实再一次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上世纪末,随着旧思维的惯性力量,影响国企改革的姓“公”姓“私”之争,成为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困扰人们的思想障碍,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伟大的课题再一次摆在全党全国人民的面前,十五大报告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出发,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深刻认识出发,历史性地解决了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问题和公有制多样化的实现形式问题,打破了姓“公”姓“私”的争论问题。十五大报告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三个有利于”标准秉承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精髓,并且是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中进一步具体化和深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三十年,是理论与实践不断磨合、相互对接的三十年,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三十年。解放思想是人类深化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过程,只要实践在发展,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探寻就不会停止。随着改革开放在新世纪的继续和不断深入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会出现更多的新问题,思想解放会迎来一个又一个新高潮,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在这样不断的脱胎换骨中赢得成功的希望。
其他文献
摘要:长期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基础的宗教鸦片说。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为学术界争论最为激烈的核心问题。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论断的确切含义,对于我们正确地对待宗教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宗教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宗教观;鸦片说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一论述长期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被用来指导我国的宗教工
期刊
目前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和使用废旧物资生产企业偷逃税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成立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以下简称经营单位),与产废企业、用废企业联手虚开废旧物资销售发票以逃避或虚抵增值税款,本文就该问题进行分析。    一、废旧物资行业经营现状分析    废旧物资企业生产需要经过产废、收废和利废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废企业将废弃物直接销售给个体回收经营者,通过现金结算,隐瞒销售收入偷逃增
期刊
“80后”是指出生在1980年-1989年之间的一代。随着时间地推移,“80后”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职场上的主力军。2007年大度咨询公司发布了一项专门针对“80后”工作状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5%的受访者对现有工作满意;剩余的75%中,有47.1%表示按兵不动,伺机而行;另有13.5%认为感觉决定一切,如果不开心就会跳槽。此数据为企业管理者敲响一记警钟,同时较高的员工离职率使得许多管理者
期刊
摘要:在士官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强调自主、探究、合作新教学理念的同时,更要注意教员主导作用的发挥。课堂教学环境下的教员主导,主要是引领学员的思雏方向,在导学、导思、导探、导创中谤导、引导、指导、疏导、启导,教员的导要在学为主体,授之以渔上。要导得恰到好处、要点到为止。要在导趣、导思、导疑、导用上下功夫,培养新世纪的创新型士官人才。  关键词:课堂教学;主导作用;引导方法    教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
期刊
摘要:近代以来新疆以其重要的地理住置、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批外国探险家来到新疆进行探查活动。这些近代外国探险家留下了一系列彰显新疆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的著述,这些著速从不同角度,对新疆的地理状况、历史、行政、艺术、科学、农耕、商业、宗教、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民族性格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尤其是从知识的奇特之处,强调新疆社会习俗的独特性和奇异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些探险家对新疆的描述,勾画出当时的西方人
期刊
摘要: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完善立法、加强培训、注重社会教育和扩展服务领域等方面入手,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关键词:志愿服务;和谐社会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志愿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螺杆压缩机断裂的转子进行热镶套修复的工作实践进行总结,为同类设备的维修工作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关键词:螺杆压缩机;转子;热镶嵌;修复工艺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会计信息是关于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反映,会计信息的本质是按预定的要求,向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和管理的财务信息和有关其他的信息,会计信息是会计在不同环节、不同阶段加工处理数据而生成的,其目的是向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有关部门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以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而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求会计信息相关、可比、全面、及时地描述经济组织在特定的时期发生的
期刊
加强一线职工再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全员劳动素质,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社会在进步企业要发展,教育与培训是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缩小劳动力供给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石油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进了《党章》,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指导发展的根本方针,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
期刊
纳税评估作为一种税收中期监控的有效管理手段,在现代税收征管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提高征管质量,优化新征管模式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当前,随着全球经济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迫在眉睫,作为深化改革中的新生事物,纳税评估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使其更好地为深化税收征管服务。已是当今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现对纳税评估工作运行初期存在的一些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