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证据表明,高血压显著增加人们发生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主动脉与外周动脉疾病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是人们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高血压;流行病学;防治
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345-01
1 前言
一些研究表明,血压升高易合并心、脑、肾的损伤,如高血压患者得冠心病较血压正常者高4倍,合并心力衰竭则增加6倍,而且是引起肾功能衰竭的首要原因,是名副其实的“无声杀手”,高血压的危害由此可见[1]。
2 高血压的分类、流行病学与防治现状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原因,常见原因有:肾脏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内分泌疾病、药源性因素等。201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6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9%,显著高于中青年人群,平均每2位老年人就有1人患高血压[2]。所以老年人成为高血压的主要人群。
3 目前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
3.1 收缩压增高为主
高血压人群中,50岁以下的患者以平均动脉压升高为主,而在老年患者中,由于动脉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老年人收缩压水平随年龄增长升高,而舒张压水平在60岁后呈现降低的趋势。所以中老年人群中,收缩压增高更常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已成为老年高血压最为常见的类型,60岁以上的约65%、70岁以上的约90%为ISH。[3]这一特点对降压药物的选择、目标血压的监测等均有影响。
3.2 脉压增大
脉压是反映动脉弹性功能的指标。老年人收缩压水平随年龄增长升高,而舒张压趋于降低,脉压增大是老年高血压的重要特点。脉压>40mmHg视为脉压增大,老年人的脉压可达50~100mmHg。大量研究表明,脉压增大是重要的心血管时间预测因子。中国收缩期高血压研究(Syst-China)、欧洲收缩期高血压研究(Syst-Eur)和欧洲工作组老年人高血压试验(EWPHE)等老年高血压研究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的基线脉压水平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均呈显著正相关[4]。
3.3 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从卧位改变为直立体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因此,在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与疗效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测量立位血压。
3.4 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
老年高血压常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缺血性肾病及血脂异常、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疾病。在老年患者中脑血管病变较常见,应注意筛查评估,若患者存在≥70%的双侧颈动脉狭窄伴有严重颅内动脉狭窄,过度降压治疗可能会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5]。
4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降压药物包括:
4.1 利尿剂:常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此类药物如:氢氯噻嗪、吲哒帕胺。
4.2 倍他受体阻滞剂:此类药物有: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4.3 钙拮抗剂: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与妊娠有关的高血压等。此类药物如:絡活喜、拜新同和波依定。
4.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轻、中、重度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与妊娠有关的高血压等。此类药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福辛普利。
4.5 血管紧张素11受体拮抗剂:应用于轻、中度高血压,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左室肥厚,由于咳嗽无法应用ACEI的患者。此类药物如:氯沙坦、劼沙坦、替米沙坦。
4.6 A受体阻滞剂:适用于有糖或脂代谢异常、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此类药物如:多沙唑嗪,特拉唑嗪。
老年高血压常同时存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或靶器官损害,应认真选择降压药物,避免因药物选择不当或矫枉过正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应用两种以上降压药物才能达到降压目标,强调老年人降压治疗应为多种药物联合、逐步使血压达标,多数患者联合降压药物时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药物种类及剂量[6]。根据老年患者的个体特征、并存的临床及合并用藥情况选择降压药物有助于获得更好的降压效果,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还应积极评估并干预患者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在药物治疗初期以及调整治疗方案过程中应注意监测立位血压,避免因体位性低血压或过度降压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对于体位效应明显者应根据其坐、立位血压判断血压是否达标。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了解血压波动情况,条件允许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诊断及疗效监测的常规检查项目。家庭自测血压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监测血压及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应鼓励老年高血压患者选择使用合适的袖带式电子血压计并掌握基本测量方法,加强血压的自我管理[7]。
5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疗法是降压治疗的基本措施,包括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由于患者血压升高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同时对降压药物药效反应差、药物副作用发生率高,更加强调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调控血压。“共识”推荐患者可通过减轻体重、戒烟、减少精神压力、摄入富含水果和蔬菜的低脂饮食、减少食盐摄入、酒精摄入限制在中等量以下及适当增加体力活动等进行血压控制。特别是合并肺心病、代谢综合征、糖耐量受损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对改善预后尤为重要[8]。
具体内容如下: 减少钠盐的摄入、 调整膳食结构、 控制总热量摄入并减少膳食脂肪及饱和脂肪酸摄入、戒烟、避免吸二手烟、 限制饮酒、适当减轻体重、规律适度的运动、 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波动,保持精神愉快、心理平衡和生活规律。
6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不仅有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预防靶器官损害(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由于老年患者合并疾病多,平均服用6种以上药物,因此在评估降压药物效果时需充分考虑到药物过量、服药依从性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因素。
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协同增效、减少不良反应,老年高血压患者常需服用2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ACEI联合长效二氢吡啶类药物比ACEI联合噻嗪类利尿剂更多减少住院率及降低死亡率。女性患者同男性患者的药物选择无明显差别。可根据老年个体特点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以达到协同增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小结
由于存在一系列年龄相关的病生理原因,使得老年人的血压控制尤其困难。虽然近年来的一些研究中提高了入选年龄高限,但高龄患者,特别是80岁以上的患者,血压控制是否能明显受益需要更多临床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20(7):258.
[2]张芸,张刚.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1(11):33.
[3]宛悦,王若涛,孔灵芝,等.中国高血压流行情况及防治策略[J].中国公共卫生,2010,7(16):640-641.
[4]吴锡桂,陶寿淇,郝建生,等.北京、广州中年工农人群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10(4):207.
[5]张宝坤.脑卒中与高血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3(3):107-108.
[6]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2010:25-100.
[7]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共识专家委员会.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1(9):1-6
[8]张健,俞梦越.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J].实用老年医学,2009,23(5):99-100.
[关键词]高血压;流行病学;防治
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345-01
1 前言
一些研究表明,血压升高易合并心、脑、肾的损伤,如高血压患者得冠心病较血压正常者高4倍,合并心力衰竭则增加6倍,而且是引起肾功能衰竭的首要原因,是名副其实的“无声杀手”,高血压的危害由此可见[1]。
2 高血压的分类、流行病学与防治现状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原因,常见原因有:肾脏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内分泌疾病、药源性因素等。201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6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9%,显著高于中青年人群,平均每2位老年人就有1人患高血压[2]。所以老年人成为高血压的主要人群。
3 目前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
3.1 收缩压增高为主
高血压人群中,50岁以下的患者以平均动脉压升高为主,而在老年患者中,由于动脉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老年人收缩压水平随年龄增长升高,而舒张压水平在60岁后呈现降低的趋势。所以中老年人群中,收缩压增高更常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已成为老年高血压最为常见的类型,60岁以上的约65%、70岁以上的约90%为ISH。[3]这一特点对降压药物的选择、目标血压的监测等均有影响。
3.2 脉压增大
脉压是反映动脉弹性功能的指标。老年人收缩压水平随年龄增长升高,而舒张压趋于降低,脉压增大是老年高血压的重要特点。脉压>40mmHg视为脉压增大,老年人的脉压可达50~100mmHg。大量研究表明,脉压增大是重要的心血管时间预测因子。中国收缩期高血压研究(Syst-China)、欧洲收缩期高血压研究(Syst-Eur)和欧洲工作组老年人高血压试验(EWPHE)等老年高血压研究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的基线脉压水平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均呈显著正相关[4]。
3.3 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从卧位改变为直立体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因此,在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与疗效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测量立位血压。
3.4 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
老年高血压常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缺血性肾病及血脂异常、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疾病。在老年患者中脑血管病变较常见,应注意筛查评估,若患者存在≥70%的双侧颈动脉狭窄伴有严重颅内动脉狭窄,过度降压治疗可能会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5]。
4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降压药物包括:
4.1 利尿剂:常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此类药物如:氢氯噻嗪、吲哒帕胺。
4.2 倍他受体阻滞剂:此类药物有: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4.3 钙拮抗剂: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与妊娠有关的高血压等。此类药物如:絡活喜、拜新同和波依定。
4.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轻、中、重度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与妊娠有关的高血压等。此类药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福辛普利。
4.5 血管紧张素11受体拮抗剂:应用于轻、中度高血压,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左室肥厚,由于咳嗽无法应用ACEI的患者。此类药物如:氯沙坦、劼沙坦、替米沙坦。
4.6 A受体阻滞剂:适用于有糖或脂代谢异常、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此类药物如:多沙唑嗪,特拉唑嗪。
老年高血压常同时存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或靶器官损害,应认真选择降压药物,避免因药物选择不当或矫枉过正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应用两种以上降压药物才能达到降压目标,强调老年人降压治疗应为多种药物联合、逐步使血压达标,多数患者联合降压药物时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药物种类及剂量[6]。根据老年患者的个体特征、并存的临床及合并用藥情况选择降压药物有助于获得更好的降压效果,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还应积极评估并干预患者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在药物治疗初期以及调整治疗方案过程中应注意监测立位血压,避免因体位性低血压或过度降压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对于体位效应明显者应根据其坐、立位血压判断血压是否达标。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了解血压波动情况,条件允许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诊断及疗效监测的常规检查项目。家庭自测血压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监测血压及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应鼓励老年高血压患者选择使用合适的袖带式电子血压计并掌握基本测量方法,加强血压的自我管理[7]。
5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疗法是降压治疗的基本措施,包括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由于患者血压升高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同时对降压药物药效反应差、药物副作用发生率高,更加强调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调控血压。“共识”推荐患者可通过减轻体重、戒烟、减少精神压力、摄入富含水果和蔬菜的低脂饮食、减少食盐摄入、酒精摄入限制在中等量以下及适当增加体力活动等进行血压控制。特别是合并肺心病、代谢综合征、糖耐量受损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对改善预后尤为重要[8]。
具体内容如下: 减少钠盐的摄入、 调整膳食结构、 控制总热量摄入并减少膳食脂肪及饱和脂肪酸摄入、戒烟、避免吸二手烟、 限制饮酒、适当减轻体重、规律适度的运动、 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波动,保持精神愉快、心理平衡和生活规律。
6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不仅有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预防靶器官损害(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由于老年患者合并疾病多,平均服用6种以上药物,因此在评估降压药物效果时需充分考虑到药物过量、服药依从性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因素。
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协同增效、减少不良反应,老年高血压患者常需服用2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ACEI联合长效二氢吡啶类药物比ACEI联合噻嗪类利尿剂更多减少住院率及降低死亡率。女性患者同男性患者的药物选择无明显差别。可根据老年个体特点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以达到协同增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小结
由于存在一系列年龄相关的病生理原因,使得老年人的血压控制尤其困难。虽然近年来的一些研究中提高了入选年龄高限,但高龄患者,特别是80岁以上的患者,血压控制是否能明显受益需要更多临床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20(7):258.
[2]张芸,张刚.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1(11):33.
[3]宛悦,王若涛,孔灵芝,等.中国高血压流行情况及防治策略[J].中国公共卫生,2010,7(16):640-641.
[4]吴锡桂,陶寿淇,郝建生,等.北京、广州中年工农人群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10(4):207.
[5]张宝坤.脑卒中与高血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3(3):107-108.
[6]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2010:25-100.
[7]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共识专家委员会.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1(9):1-6
[8]张健,俞梦越.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J].实用老年医学,2009,23(5):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