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国学”,是以文化与社会为基,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强调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的实用价值。结合当下新国学的发展,我们可以总结出新国学的三大特点:发展性、实践性、中西结合性。
关键词:“新国学”;发展性;实践性;中西结合性
国学不单指儒家传统思想,而是包括“子学”,“经学”等诸多方面。“新国学”是相对于“国学”而言的,国学发展到现在,讲求的是“新”,这主要体现在它与现实相联系,能够经世致用。进一步来说,新国学应该是“国本学”而非“国故学”,即国学本质上是什么,而不是国学原来是什么。传统儒家思想发展到现在,如果我们没有扬弃地全盘接受,恐怕我们至今也读不懂其中的智慧。惟有与现在社会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有益于理论的发挥,又能服务于社会,从而使二者相得益彰,这就是新国学的精髓所在。
目前对“新国学”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新国学”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新国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蕴精神,注重传承性和发展性。同时,新国强调对当下的实用作用,注重文化的实践性。另外,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地与西方文化精华相结合,从而使中国走向国际化。
一、“新国学”注重发展性
事物是处在不断地运动与变化当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1](503),“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533)《易传》讲阴阳矛盾、运动变化的朴素辩证观念,并涉及到政治、伦理、道德等各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更是注重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的发展又体现在运动与变化上,具体表现为创新、实用。新国学的精髓在于,它肯定了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注重了实用性、经世致用性。
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文化的社会政教作用,强调把艺术与政治教化联系起来。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183)汉代经学家郑玄对其做注曰:“观”是“观风俗之盛衰。”《汉书,艺文志》言:“古者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这也就是说通过诗歌可以了解社会生活状况和政治风俗习惯等。同时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儒家思想的温柔敦厚的政教作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些不足,汉朝将儒家奉为经典,将其神学化,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强调文化的实用价值。中国传统国学的一个方面就是注重实用性的特点,国学发展到现在,更应该与现实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
新国学不是仅有文化这一因素,而是包括“新国学”、“新国艺”、“新国语”、“新国术”、“新国医”、“新国商”等多个方面。孔子当时的教学内容就是“礼、乐、射、御、数、术”。由此来说,新国学的发展也必定体现在多方面:比如,郑玄的经学,他强调古文经学,他以自己渊博的知识为古文经典作注,但是他并没有单纯地沿用古文经学家的释义,而是以古文为主,兼及今文,由此形成“郑学”。如在《毛诗笺》中,郑玄趋向于对《诗经》的内容做政治性的见解。在那个时代,相对来说这应该算得上是一种创新。再如,新古典主义的服饰设计,其设计理念是将中国古典元素与现代服饰相结合,“中国红”已经成为巴黎时尚服饰设计元素之一。另外,中医理论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黄帝内经》系统的讲述了中医的理论,它注重阴阳、表里,讲究望、闻、问、切,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众所周知,中医的优点在于去除病根,缺点便是中医药材味苦,治疗持续时间长,因此很多人不选择中医疗法。目前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中药也采用西药的方式,以胶囊的形式,便于服用。这不得不说是对国医的发展与创新。
二、新国学强调实践性
梁启超认为,国学应该包括社会实践和读书两个方面,而且社会实践要比读书更重。孔子曾说:“先行而后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常言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只会读书不会思考的是书呆子。“新国学”注重实践性。“新国学”是每个人身体力行的事情,是以个人生活和社会实践为目的,个人应该为解决现实问题而读书。马克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在读书上可以说实践是目的,是检验读书效果的方法。朱熹曾说做学问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讲明义理、以修其身、推以及人,即“明义理,修其身,为世政。”明理是修身和为世政的前提,明理就要读书。新国学更是注重实践性。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就是明理的内容,明理的目的在于其社会实践性。比如,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义”。 “仁”并不是也不该是“君子”独有的概念,处在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仁义之道。尊重孝经父母是实行“仁义”,“事父母几谏”;笃信慎言是实行“仁义”:“巧言令色鲜矣仁”。那么孔子的思想用在当下又体现在哪里呢?我觉得首先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比如在公共场合能够关掉手机,不大声喧哗,尊老爱幼等一些小事上。每个人都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能够自主地提升自己的素质,言而有信,“慎独其身”。
三、新国学重视中西文化的结合
儒家思想强调“和而不同”,“和”是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可能最初“不同”表现为矛盾冲突,进而矛盾之间相互融合,达到“合”的状态,在再过仁、礼、乐等修饰之后,“合”最终达到“和”的状态。“和而不同”这个概念还蕴含了一个预设,即“合和”的过程。从儒家“和而不同”的角度来看,“新国学”应该注重中西结合,借鉴其精华以发展其自身。
清朝末年,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中西文化之间产生相互的影响。首先西学之风刮向中国,人们突破了封建正统的束缚。人们的社会观念、生活习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逐步走向解放和自由。由于西方思想及文化的传入,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服饰上来说,“西服东渐”,国家政府颁布服饰条例,对服饰的发展作出了规定,使其趋向简易和实用。西方立体的服饰设计理念影响到中国服饰设计,由此独具代表性的“旗袍”应运而生。在饮食文化上,印度人的饮食文化以辣和甜为主,与中国川菜差不多。但是目前遍布在各大城市的印度餐馆中,所呈现给你的多是中国式的印度餐,你很难找到特别辣的印度菜,相反,在印度的中国餐馆中,不论是我们传统的水饺还是面条都与辣椒相搭配。在文学理论上,中国文学的发展深受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如俄国社会历史批评,英美新批评主义,第三社会殖民批评主义等,这些理论对我国小说、诗歌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国学”是一个新生的值得探讨的命题。总体来说,“新国学”要注重发展性、实践性,中西结合。
参考文献:
[1]黄寿棋、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
[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10.
关键词:“新国学”;发展性;实践性;中西结合性
国学不单指儒家传统思想,而是包括“子学”,“经学”等诸多方面。“新国学”是相对于“国学”而言的,国学发展到现在,讲求的是“新”,这主要体现在它与现实相联系,能够经世致用。进一步来说,新国学应该是“国本学”而非“国故学”,即国学本质上是什么,而不是国学原来是什么。传统儒家思想发展到现在,如果我们没有扬弃地全盘接受,恐怕我们至今也读不懂其中的智慧。惟有与现在社会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有益于理论的发挥,又能服务于社会,从而使二者相得益彰,这就是新国学的精髓所在。
目前对“新国学”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新国学”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新国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蕴精神,注重传承性和发展性。同时,新国强调对当下的实用作用,注重文化的实践性。另外,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地与西方文化精华相结合,从而使中国走向国际化。
一、“新国学”注重发展性
事物是处在不断地运动与变化当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1](503),“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533)《易传》讲阴阳矛盾、运动变化的朴素辩证观念,并涉及到政治、伦理、道德等各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更是注重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的发展又体现在运动与变化上,具体表现为创新、实用。新国学的精髓在于,它肯定了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注重了实用性、经世致用性。
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文化的社会政教作用,强调把艺术与政治教化联系起来。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183)汉代经学家郑玄对其做注曰:“观”是“观风俗之盛衰。”《汉书,艺文志》言:“古者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这也就是说通过诗歌可以了解社会生活状况和政治风俗习惯等。同时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儒家思想的温柔敦厚的政教作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些不足,汉朝将儒家奉为经典,将其神学化,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强调文化的实用价值。中国传统国学的一个方面就是注重实用性的特点,国学发展到现在,更应该与现实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
新国学不是仅有文化这一因素,而是包括“新国学”、“新国艺”、“新国语”、“新国术”、“新国医”、“新国商”等多个方面。孔子当时的教学内容就是“礼、乐、射、御、数、术”。由此来说,新国学的发展也必定体现在多方面:比如,郑玄的经学,他强调古文经学,他以自己渊博的知识为古文经典作注,但是他并没有单纯地沿用古文经学家的释义,而是以古文为主,兼及今文,由此形成“郑学”。如在《毛诗笺》中,郑玄趋向于对《诗经》的内容做政治性的见解。在那个时代,相对来说这应该算得上是一种创新。再如,新古典主义的服饰设计,其设计理念是将中国古典元素与现代服饰相结合,“中国红”已经成为巴黎时尚服饰设计元素之一。另外,中医理论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黄帝内经》系统的讲述了中医的理论,它注重阴阳、表里,讲究望、闻、问、切,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众所周知,中医的优点在于去除病根,缺点便是中医药材味苦,治疗持续时间长,因此很多人不选择中医疗法。目前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中药也采用西药的方式,以胶囊的形式,便于服用。这不得不说是对国医的发展与创新。
二、新国学强调实践性
梁启超认为,国学应该包括社会实践和读书两个方面,而且社会实践要比读书更重。孔子曾说:“先行而后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常言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只会读书不会思考的是书呆子。“新国学”注重实践性。“新国学”是每个人身体力行的事情,是以个人生活和社会实践为目的,个人应该为解决现实问题而读书。马克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在读书上可以说实践是目的,是检验读书效果的方法。朱熹曾说做学问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讲明义理、以修其身、推以及人,即“明义理,修其身,为世政。”明理是修身和为世政的前提,明理就要读书。新国学更是注重实践性。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就是明理的内容,明理的目的在于其社会实践性。比如,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义”。 “仁”并不是也不该是“君子”独有的概念,处在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仁义之道。尊重孝经父母是实行“仁义”,“事父母几谏”;笃信慎言是实行“仁义”:“巧言令色鲜矣仁”。那么孔子的思想用在当下又体现在哪里呢?我觉得首先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比如在公共场合能够关掉手机,不大声喧哗,尊老爱幼等一些小事上。每个人都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能够自主地提升自己的素质,言而有信,“慎独其身”。
三、新国学重视中西文化的结合
儒家思想强调“和而不同”,“和”是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可能最初“不同”表现为矛盾冲突,进而矛盾之间相互融合,达到“合”的状态,在再过仁、礼、乐等修饰之后,“合”最终达到“和”的状态。“和而不同”这个概念还蕴含了一个预设,即“合和”的过程。从儒家“和而不同”的角度来看,“新国学”应该注重中西结合,借鉴其精华以发展其自身。
清朝末年,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中西文化之间产生相互的影响。首先西学之风刮向中国,人们突破了封建正统的束缚。人们的社会观念、生活习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逐步走向解放和自由。由于西方思想及文化的传入,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服饰上来说,“西服东渐”,国家政府颁布服饰条例,对服饰的发展作出了规定,使其趋向简易和实用。西方立体的服饰设计理念影响到中国服饰设计,由此独具代表性的“旗袍”应运而生。在饮食文化上,印度人的饮食文化以辣和甜为主,与中国川菜差不多。但是目前遍布在各大城市的印度餐馆中,所呈现给你的多是中国式的印度餐,你很难找到特别辣的印度菜,相反,在印度的中国餐馆中,不论是我们传统的水饺还是面条都与辣椒相搭配。在文学理论上,中国文学的发展深受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如俄国社会历史批评,英美新批评主义,第三社会殖民批评主义等,这些理论对我国小说、诗歌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国学”是一个新生的值得探讨的命题。总体来说,“新国学”要注重发展性、实践性,中西结合。
参考文献:
[1]黄寿棋、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
[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