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革命家、教育家,新中国建国初期他在许多报告、讲话、批示和书信中,都直接或间接地论述到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关教育工作的新的方针政策。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要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二是要学习苏联的教育科学,三是要认真总结解放区的教育;四是要对旧教育、旧学术思想进行改革和批评。他这些教育思想对建国后的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教育思想、成就、历史作用
作者简介;乐玉惠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副教授;历史学本科;、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也是伟大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家,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事业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无论是历史的经验还是教训,都对我们当代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建国后中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12月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是中国旧教育向新教育过渡的时期,也是毛泽东的教育思想深入发展的时期。毛泽东同志当时对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重大决策性的意见,并且直接领导着整个国家的教育建设。从1957年开始,中国的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时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文化教育建设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实现这一宏伟历史任务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具体成就如下:
首先,建立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及其子女有了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在旧中国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根本谈不上教育平等的原则,而这个原则在新中国却基本得到了体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模式上进行了尝试,并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基础教育体系。在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这一时期的文化教育规定了总的方针政策,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重要任务。”1950年5月创刊的《人民教育》杂志上更是明确指出:“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施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
其次,培养了大量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1949年以来,大批受到不同程度教育的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工人、农民和干部队伍中去,逐年改变着社会劳动者技术水平落后、文化素质低下的状况。 “现在差不多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大都是建国以后我们自己培养的,特别是前十几年培养出来的。”
其三,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素质逐步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仅有205所高校,专任教师16059人,其中教授4786副教授2168,讲师3742人,助教5364。到1956年,我国己经建立起了一支138,000人的大专教师队伍,比1949年扩大七倍多,教师的政治、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对建国以后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应当如何评价,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就指出:“我个人认为,毛泽东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对科学研究工作、文化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基本精神是鼓励,是提倡,是估计到我們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是好的,是为社会主义服务或者愿意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在一九五七年以后讲过的一些过头话、但在六十年代初期,他还是支持科学十四条、高等学校六十条这些。我们要把毛泽东同志在教育方面的主导思想,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主导思想讲清楚。毛泽东思想是我们一切领域的指导思想,应当从总体方面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很重要的。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劳动更辛苦。”
二、建国后毛泽东的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
从50年代初期形成的革命化本土教育模式看,毛泽东的革命化教育理想无疑蕴涵了一些建设性的主张,并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毛泽东通过教育改革试图建立一个适合中国背景和需求的本土教育模式,这对取得政治独立、经济自主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是必要的。现代教育的一般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一定要适合本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并与国家的理想或立国、治国、强国的目标相符,然后才能土生土长,逐步发展。发展教育不能不顾国情,不能一味因袭和模仿他者的文化教育模式,而应当走自己的教育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这才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应确立的基本立场。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同志在许多报告、讲话、批示和书信中,都直接或间接地论述到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关教育工作的新的方针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二是要学习苏联的教育科学,三是要认真总结解放区的教育;四是要对旧教育、旧学术思想进行改革和批评。这些基本观点是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在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具体表现,是适应中国当时形势的具体应用。
其次,毛泽东改革教育模式强调优先发展农村教育,这对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必要的。中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国家,要发展中国,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不仅是六七十年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且将永远是摆在中国社会义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教育是社会走向民主化的重要手段和保证,也是社会民主化的表现,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营造了一种机会均等的教育,尤其是为工农子弟提供了更多教育机会。
其三,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尤其强调教育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意识的作用。为了使教育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工具,制度化的学校教育采取了“开门办学”的方针,使学校教育同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之间的樊篱坍塌。毛泽东的教育理想,就是希望造就一个“学习化社会”,它首先强调知识来源于实践,并认为参与阶级斗争、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是人们接触现实的根本方法;其次,为使亿万人民掌握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知识,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试图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再次,毛泽东所主张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反对知识特权,反对严重的社会分层,并借助群众性的政治学习和科学技术的普及,使“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这些都是合目的性的,是与毛泽东的社会理想一致的。
当然,毛泽东同志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些错误的教育思想后来被“四人帮”所利用,他们在教育领域推波助澜 、倒行逆施,给教育带来严重的破坏。 这种片面强调教育为政治斗争服务,强化教育的阶级斗争功能,而削弱甚至忽视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片面导向,客观上强化了受教育者的“斗争”意识。这不仅背离他一贯倡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即是“德育”也被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使受教育者的素质片面、畸形发展,造成了人才培养上出现“被耽误的一代”的直接后果。这是我们要记住的教训。
参考资料: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第101~10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毛泽东文集》(第六、七、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毛泽东与科学教育》邓力群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关键词:毛泽东、教育思想、成就、历史作用
作者简介;乐玉惠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副教授;历史学本科;、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也是伟大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家,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事业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无论是历史的经验还是教训,都对我们当代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建国后中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12月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是中国旧教育向新教育过渡的时期,也是毛泽东的教育思想深入发展的时期。毛泽东同志当时对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重大决策性的意见,并且直接领导着整个国家的教育建设。从1957年开始,中国的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时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文化教育建设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实现这一宏伟历史任务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具体成就如下:
首先,建立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及其子女有了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在旧中国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根本谈不上教育平等的原则,而这个原则在新中国却基本得到了体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模式上进行了尝试,并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基础教育体系。在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这一时期的文化教育规定了总的方针政策,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重要任务。”1950年5月创刊的《人民教育》杂志上更是明确指出:“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施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
其次,培养了大量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1949年以来,大批受到不同程度教育的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工人、农民和干部队伍中去,逐年改变着社会劳动者技术水平落后、文化素质低下的状况。 “现在差不多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大都是建国以后我们自己培养的,特别是前十几年培养出来的。”
其三,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素质逐步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仅有205所高校,专任教师16059人,其中教授4786副教授2168,讲师3742人,助教5364。到1956年,我国己经建立起了一支138,000人的大专教师队伍,比1949年扩大七倍多,教师的政治、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对建国以后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应当如何评价,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就指出:“我个人认为,毛泽东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对科学研究工作、文化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基本精神是鼓励,是提倡,是估计到我們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是好的,是为社会主义服务或者愿意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在一九五七年以后讲过的一些过头话、但在六十年代初期,他还是支持科学十四条、高等学校六十条这些。我们要把毛泽东同志在教育方面的主导思想,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主导思想讲清楚。毛泽东思想是我们一切领域的指导思想,应当从总体方面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很重要的。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劳动更辛苦。”
二、建国后毛泽东的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
从50年代初期形成的革命化本土教育模式看,毛泽东的革命化教育理想无疑蕴涵了一些建设性的主张,并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毛泽东通过教育改革试图建立一个适合中国背景和需求的本土教育模式,这对取得政治独立、经济自主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是必要的。现代教育的一般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一定要适合本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并与国家的理想或立国、治国、强国的目标相符,然后才能土生土长,逐步发展。发展教育不能不顾国情,不能一味因袭和模仿他者的文化教育模式,而应当走自己的教育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这才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应确立的基本立场。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同志在许多报告、讲话、批示和书信中,都直接或间接地论述到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关教育工作的新的方针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二是要学习苏联的教育科学,三是要认真总结解放区的教育;四是要对旧教育、旧学术思想进行改革和批评。这些基本观点是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在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具体表现,是适应中国当时形势的具体应用。
其次,毛泽东改革教育模式强调优先发展农村教育,这对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必要的。中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国家,要发展中国,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不仅是六七十年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且将永远是摆在中国社会义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教育是社会走向民主化的重要手段和保证,也是社会民主化的表现,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营造了一种机会均等的教育,尤其是为工农子弟提供了更多教育机会。
其三,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尤其强调教育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意识的作用。为了使教育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工具,制度化的学校教育采取了“开门办学”的方针,使学校教育同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之间的樊篱坍塌。毛泽东的教育理想,就是希望造就一个“学习化社会”,它首先强调知识来源于实践,并认为参与阶级斗争、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是人们接触现实的根本方法;其次,为使亿万人民掌握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知识,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试图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再次,毛泽东所主张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反对知识特权,反对严重的社会分层,并借助群众性的政治学习和科学技术的普及,使“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这些都是合目的性的,是与毛泽东的社会理想一致的。
当然,毛泽东同志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些错误的教育思想后来被“四人帮”所利用,他们在教育领域推波助澜 、倒行逆施,给教育带来严重的破坏。 这种片面强调教育为政治斗争服务,强化教育的阶级斗争功能,而削弱甚至忽视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片面导向,客观上强化了受教育者的“斗争”意识。这不仅背离他一贯倡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即是“德育”也被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使受教育者的素质片面、畸形发展,造成了人才培养上出现“被耽误的一代”的直接后果。这是我们要记住的教训。
参考资料: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第101~10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毛泽东文集》(第六、七、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毛泽东与科学教育》邓力群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