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160-01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拓展专业能力的一个主要渠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快速普及,各高等院校也纷纷开设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而且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方式、手段等也进行了不同程度地探索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相对落后的局面,对于高等学校的学生迅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加速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里的应用、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科特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够等问题和不足。要使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期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必须不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以调整和改革,及时将大量全新、先进、实用性强的理念和實用技术引入到日常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加大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出一条符合当今社会人才需要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之路。
1 着力创新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学观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 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的创新成果方面, 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 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计算机基础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实现由操作技能向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思维和规律转变;要把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学生专业教育相结合,进一步确定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计算机系列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将多媒体教室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实践环节,着力培养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着力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
教育方法和手段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计算机基础综合性较突出的特点,积极调整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提高授课学时的利用率,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要改变“ 教师授课为主,学生上机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 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新模式;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络技术,建设和教材相配套的教学网站,将课程网站作为学生课后学习和答疑的远程教学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在线学习,和教师在线交流,快速入门、提高,实现辅导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 着力丰富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一门为整个大学期间计算机应用和后续计算机系列课程学习打基础的计算机入门课,课程内容的科学性是十分重要的,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有基础性又必须有先进性,既不能只重视基础性,使得课程内容陈旧,也不能刻意追求先进性而使课程内容肤浅。可针对不同专业大学生对计算机的不同需求、学习基础各异分层次组织教学,并结合不同专业弹性安排教学内容。一方面,要以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为切入点,为各专业学生系统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主要用途和开发软件的设计思想,使学生对计算机学科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建立学科全局观。另一方面,根据不同专业分层次安排教学内容。对于理论性、工程性及科学研究性较强的专业可加大程序设计课程、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各种常见的数据库结构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内容的授课比重,致力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从事本专业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开发的能力等,对于应用性较强的文科及部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以计算机在各专业学科实际应用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可多讲授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内容。
4 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形迅速发展,计算机教学工作对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措施优化师资学历、支撑、知识、年龄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势在必行。一是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引进具有较高计算机造诣的人才,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教学需求,更好地位专业教学和科研服务;二是利用学校现有的有利条件和优势,调动教师钻研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鼓励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攻读计算机专业学位,全面提高教师计算机知识水平;三是促进校内外计算机学术交流,支持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参与学术活动,提高学术水平。
5 着力完善教学考核方法
科学的考核方法是衡量教育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通过考试或考查只能初步反映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不可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计算机实际知识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为此,在考核方法上,可通过采用平时作业、课堂实践和考试或考查三种成绩的综合,较好地评价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教学效果;同时,可以利用社会上的各种计算机证书考试如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对学生的吸引力,把等级考试的引导与学生优化专业知识、增强就业竞争力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加强掌握计算机知识,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160-01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拓展专业能力的一个主要渠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快速普及,各高等院校也纷纷开设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而且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方式、手段等也进行了不同程度地探索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相对落后的局面,对于高等学校的学生迅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加速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里的应用、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科特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够等问题和不足。要使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期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必须不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以调整和改革,及时将大量全新、先进、实用性强的理念和實用技术引入到日常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加大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出一条符合当今社会人才需要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之路。
1 着力创新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学观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 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的创新成果方面, 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 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计算机基础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实现由操作技能向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思维和规律转变;要把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学生专业教育相结合,进一步确定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计算机系列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将多媒体教室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实践环节,着力培养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着力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
教育方法和手段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计算机基础综合性较突出的特点,积极调整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提高授课学时的利用率,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要改变“ 教师授课为主,学生上机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 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新模式;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络技术,建设和教材相配套的教学网站,将课程网站作为学生课后学习和答疑的远程教学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在线学习,和教师在线交流,快速入门、提高,实现辅导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 着力丰富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一门为整个大学期间计算机应用和后续计算机系列课程学习打基础的计算机入门课,课程内容的科学性是十分重要的,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有基础性又必须有先进性,既不能只重视基础性,使得课程内容陈旧,也不能刻意追求先进性而使课程内容肤浅。可针对不同专业大学生对计算机的不同需求、学习基础各异分层次组织教学,并结合不同专业弹性安排教学内容。一方面,要以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为切入点,为各专业学生系统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主要用途和开发软件的设计思想,使学生对计算机学科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建立学科全局观。另一方面,根据不同专业分层次安排教学内容。对于理论性、工程性及科学研究性较强的专业可加大程序设计课程、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各种常见的数据库结构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内容的授课比重,致力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从事本专业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开发的能力等,对于应用性较强的文科及部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以计算机在各专业学科实际应用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可多讲授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内容。
4 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形迅速发展,计算机教学工作对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措施优化师资学历、支撑、知识、年龄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势在必行。一是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引进具有较高计算机造诣的人才,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教学需求,更好地位专业教学和科研服务;二是利用学校现有的有利条件和优势,调动教师钻研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鼓励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攻读计算机专业学位,全面提高教师计算机知识水平;三是促进校内外计算机学术交流,支持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参与学术活动,提高学术水平。
5 着力完善教学考核方法
科学的考核方法是衡量教育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通过考试或考查只能初步反映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不可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计算机实际知识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为此,在考核方法上,可通过采用平时作业、课堂实践和考试或考查三种成绩的综合,较好地评价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教学效果;同时,可以利用社会上的各种计算机证书考试如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对学生的吸引力,把等级考试的引导与学生优化专业知识、增强就业竞争力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加强掌握计算机知识,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