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绍箕裘 薪火相传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x1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涵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变得越来越紧迫。文化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该在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承担责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培养他们正确认识中华文化,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国家政策、高校参与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尝试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 高校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065-02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的产物,也是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文化和教育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也是传播文化的途径,有了教育的介入才使得文化得到延续与发展。高校的职能是培养各类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在基础教育上进行专业的提升。因此,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我们必须从发展的角度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繁荣。为此,本文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文化背景,从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与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视野下的高校音乐教育。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每个民族都有相应的历史背景及其衍生的民族文化,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处在本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它以自身特殊的形式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历史遗产、宝贵财富,它包括思想、文字、语言等多方面的内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无时不刻地融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中华传统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华传统艺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中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经历了数千年的积累,渗透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文化内涵,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深刻的历史印记,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017年1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一文,明确提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全社会都需要承担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作为高校更应该充分发挥传递保护文化,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二、高校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必要性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传统文化逐渐被大家忽视,当代人尤其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了解不多甚至完全不懂。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吸引力,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递遭到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得以有效的传播,高校应该加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学,做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在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从高校音乐教育的特点看其必要性
  高校音乐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的教育,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大多以西方音樂理论为基础。西方音乐理论是基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文化背景、社会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与我国处于亚洲的地理事实不同,其中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差别,中华传统音乐基本处于在民间自生自灭的存在状态。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华传统音乐人才,延续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使命,但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容与民族民间传统音乐完全不同,这需要在现有的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中添加针对这一现象的特色专业,开展民族民间音乐理论基础与艺术实践的研究,加大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挖掘,创作出具有民族民间音乐特征的音乐,促进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中华传统艺术而言,在高校中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能够为中华传统艺术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营造出适于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文化氛围,从而推动传统艺术的承递与传播。
  (二)从高校大学生的特点看其必要性
  高校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对象,是未来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国高校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4岁之间,这一时期的青年善于分析和研究事物,能够坚持较长时间的脑力活动。同时心理智能已发展到一定高度,自我意识加强,个性逐渐形成,认知活动的能力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他们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面对复杂问题的思考还会出现偏差。
  这更需要我们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设传统音乐的课程。课程的开设能够拓展校园文化的内涵,促进大学生向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和艺术实践中吸收养分,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大学生观察注意、思维想象、审美、创造等认知活动的能力,认知感受不同地域风格的传统音乐文化,掌握一定的美学规律,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三、高校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途径
  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强势文化冲击人们的视线,大学生肩负未来社会发展建设的重任,传统文化需要进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国家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背景下,高校应该主动承担责任,针对这一形式,分析出可行的举措。
  (一)制度体系方面
  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及地方高校要相互配合,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建设中添加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相关课程,建立教材体系,针对地域性传统文化开设相关研究方向,引导学生学习民间艺术。同时支持和鼓励中小学进行相应教育的引导,打通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模式。
  鼓励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民间音乐为本体,依托高校的科研平台,采用高校与地方相联系的教学方法,周期性的开展针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民间音乐的学术交流活动。高校引导教师带领学生研究申报相关课题,针对性地创建学术交流刊物,政府及当地文化部门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
  (二)校园文化方面
  营造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场所,既要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又要侧重于利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的育人作用,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鼓励开展针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民间音乐的社团,通过开展艺术交流、音乐展演等形式,邀请民间艺人走入校园。教师指导音乐专业学生以“工作坊”的形式定期开展音乐会、晚会,汲取地方民族民间音乐养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题材,创作艺术作品。通过各项活动营造出具有传统文化浓厚气息的校园氛围。
  克绍箕裘续家声,薪火相传弘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中华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为中华民族发展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传承发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分不开的。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当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尤为重要,高校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摇篮,必须积极主动地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贯彻落实传承发展各项任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继续传承,灿烂发展!
  注释:
  ①《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人民日报》,2017年1月26日,第006版。
其他文献
摘要:教材的选择和撰写分析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快速掌握大提琴这件乐器,演奏出美妙动听的声音。从事教学和演奏多年,笔者和学生都非常喜欢大提琴重奏,几乎每场教学音乐都会演奏。作为师范院校的教师,为院音乐学系学生教授大提琴器乐演奏,笔者开始搜集汇编整理大提琴重奏作品以供教学应用。  关键词:大提琴重奏 重奏教学 教材分析与选择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
期刊
摘要:《龟兹古韵》是王小云老师创作的一部经典舞剧,舞剧中舞蹈道具的运用、舞蹈动作的创新、舞蹈调度的设计都体现出象征手法的运用,本文从以上三方面阐述“以舞象功”——象征手法在舞剧《龟兹古韵》中的运用。  关键词:象征 道具 动作 调度 运用  中图分类号:J7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053-02  一、象征手法在舞蹈道具运用中的体现  《文艺学美学方
期刊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为适应学生的需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主体,以实践平台为支撑,积极为公共艺术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搭建展示平台,推动美育课堂教学实践化、实践活动课程化,让学生美育体验具有成就感、获得感。  关键词:课堂教学 实践化 实践活动 课程化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134-02  2018年教育部
期刊
摘要:在笔者看来一堂课能否成功,好的导入是关键。好的导入就像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它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淡无奇的开头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最佳状态也很难引入到积极的教学活动中。所以优秀的课堂教学导入法,不仅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还能起到承上启下、改善学习环境、引发学习动机的作用。本文通过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和多样性阐述笔者对的课堂导入的理解。  关键词:美术教学 课堂
期刊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在为社会培养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航空类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美学素养、丰富学生想象力和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本文以《民间艺术赏析》课程为例,就目前教育教学现状分析,系统讨论了如何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教学,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培育质量。  关键词:航空 高职 公共艺术 民间艺术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作为教育管理者,要冷静地看待流行音乐的蓬勃发展,敞开胸怀,接纳流行音乐进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授课教师要提高艺术修为,开阔视野,以审美的眼光选择代表性的经典流行音乐作品,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单一的视频播放为主的懒汉模式,从文化的视角切入,深入分析流行音乐美学特征,不断提高范唱和学生演唱的艺术水准,切实发挥流行音乐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  关键词:非主流 教育
期刊
摘要:“天书”的古说译,解之繁难,对古谱谱字音位的理解,对乐器类别的辨识,对乐器定弦的研究,到对“口”“、”“丁”符号的解释,众说纷纭,最后在陈应时教授《敦煌乐谱解释辨证》中得以译谱的关键。  关键词:敦煌古谱 谱字音位 琵琶定弦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017-03  1900年6月22日,藏满从公元4世纪到10世纪将近十个朝代文献
期刊
摘要:2018年5月12日至27日,国家艺术基金“舞蹈批评与制作人才培养”项目(第一期)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拉开帷幕。此次培训由北京舞蹈学院主办,是我国首个高水准舞蹈评论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项目,来自国内外的17位导师联合授课,共30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采取导师跨界“锋谈”、讲授教学、交流研讨、观摩演出、实践调研等多种创新的方式进行,重点强调舞蹈与艺术评论、舞台制作、舞台创作等学术领域的跨界思考
期刊
摘要:在高等艺术院校各类专业学科教育中,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重要环节。随着高等艺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于学生音乐鉴赏力的培养则是高等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不能仅仅只注重各艺术门类专业技能的培养,而是需要上升至艺术美学领域,充分挖掘艺术教育独特的情感功能,以审美为研究主线,逐渐渗透至各专业学科,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关键词:高等藝术教育 艺术鉴赏力 音乐鉴赏 
期刊
摘要:昆曲新编戏如何做好新与古、雅与俗的平衡共融,表达当代思考和艺术审美是创作者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仅以昆曲《流光歌阕》为例,来讨论昆曲“新编”的文化立场的选择、艺术品格的追求及其审美价值的取向。  关键词:昆曲 新编戏 “新古典主义” 《流光歌阕》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152-02  2018年夏月,北方昆曲剧院推出小剧场昆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