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者从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中探索实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应用型培养和学术型培养的适用性和实施方法,并将该模式应用于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专业育人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9-0018-03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阶段迈入大众教育阶段,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的需求也更加侧重于其专业技术的掌握水平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当前产业技术提升快,学校传授的知识往往落后于产业发展,因此,对于与实践结合紧密、注重专业能力运用的学科,有必要通过新工科教育构建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在一些与产业结合紧密的专业课程上加强与企业合作,施行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1]。
交通工程专业是一个与实践结合紧密且发展迅速的专业,旨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在交通工程领域从事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土建施工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科研人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下文称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创办于2010年,从近年毕业生的就业出口和发展状况来看,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更加多元化,就业选择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并逐步形成了两个比较稳定的主要发展方向:一是进入企业单位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二是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继续深造。
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我校交通工程专业从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探索实行按需定制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本科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专业育人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2-4]。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单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社会需求已不能完全适应,应充分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制订更为科学的培养方案。
(一)分方向确定培养目标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的不同需求,确立了两种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生选择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定制式成才模式。第一种是以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即实行应用型培养,其培养方案以道路设计、施工、管理类课程为主;第二种是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的研究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即实行学术型培养,其培养方案以交通规划、设计、控制类课程为主。虽然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还没有做到两个培养方向的完全分流,但学生已经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有所侧重地锻炼某一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并与该培养方向的教师形成比较稳定的研究团队或实践团队,参与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或实践项目,以快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此定制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和到大中型企业就业方面成绩斐然,其考研率逐年攀升。与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效果显著。
(二)分方向优化课程体系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基于培养要求,采取层次分析法对学生所需能力进行逐级分解,分析满足用人单位能力要求与学生深造学習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充分考虑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前瞻性与动态性,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道路设计施工方向以及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方向,这两个方向均设置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其中道路设计施工方向主要开设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建筑材料等课程,对接施工单位对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需求;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方向主要开设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分析理论等课程,对接学生去继续深造的高校、科研院所、设计院等对人才的需求。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行分类培养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以就业方向和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将产教融合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5]。将实习教学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着重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集中实习实践环节设置在第六学期末至第七学期初,使其时间覆盖整个暑假。通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实践来持续培养学生对行业的忠诚度和认同感,让学生通过企业的工作锤炼来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优势。
近三年,交通工程专业持续派遣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到施工企业参与道路设计施工类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学生通过多项工作的参与获得了宝贵的现场实践经验,增强了行业认同感,提升了胜任未来工作的信心。具有考研和其他就业意向的学生参与了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类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通过调查大中城市的交通运行状况和参观各类交通设施以及听取专家学者项目与研究报告,使学生拓宽了视野,明确了今后的就业方向,坚定了继续深造的信念。
(四)引导和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新版培养方案经过多轮的探讨和调整,完善了课程的实验项目、综合训练项目、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要求有了更为具体的规定,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有所提高。
其中的综合训练项目是在某一章节内容学习完成以后,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大作业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比如交通设计的一个综合训练项目可以是综合运用交叉口交通设计的理论知识对某一城市道路交叉口进行优化设计。新版培养方案中,每门核心课程都设置了相应的综合训练项目,在课程相应章节完成以后,给学生布置对应的综合训练项目,下达综合训练任务书,使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新知识,并结合调查实践分组完成综合训练项目,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运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与此同时,大部分核心课程也都设置了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者对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了综合检验,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加强能提升学生培养效果的过程性评价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新版培养方案不再以单纯的考试成绩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依据,而是根据专业特色和社会的人才需求现状,在培养方案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进行层次化、系统化的整体设计,构建起从实验、实习到毕业设计,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产学研相结合的完整的能力培养体系。充分发挥校企协作、协同育人机制的作用,企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和评价要有机结合,校内评价和企业评价要综合考量,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和严格的过程评价制度。评价体系将学生课内学习成绩、课外各类实践学习效果以及各项能力的达成度作为考查点,制定了更为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二、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在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在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做中学、做中研、做中创,强调综合训练、科研训练、课程设计、创新训练等,突出项目教学和企业实习环节[6]。
(一)分层优化教学内容
按掌握、理解和了解三个层级对专业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提出不同要求。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上要达到一定深度,体现课程学习的针对性。在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根据行业知识需求的变化及能力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整合、更新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比如新版的培养方案中的选修课程增加了有利于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和能力发展需求的道路交通检测技术与应用、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
(二)以多种形式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的填鴨式教学和纯理论教学,通过启发互动式的现场讲授、案例分析、研讨教学、模拟授课等,增强课程吸引力和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网络课堂建设,充分利用国内高校优质的网络资源,开展理论课程的网络课堂教学,并以此实现翻转课堂的落地,如交通设计、土质土力学、交通管理与控制等课程均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理解应用能力。在专业实验课程中,每个学生都能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并得到教师的耐心指导。与此同时,加强校内外的教学基地建设,有针对性地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以产学研合作基地为依托,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7]。
三、多渠道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组织引导学生参加交通工程行业相关的科技竞赛,并通过实验项目、综合训练项目、实习实践项目、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实施不断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一)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交通工程专业推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时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将专业技能竞赛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以此强化和提高专业技能;二是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交通工程专业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与多个企业建立长期的产学合作关系,为学生的执业技能训练提供平台;三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纵横向科研课题,在实际项目中提高仪器操作、绘图和设计软件使用的技能水平。
(二)引导学生构建专业知识结构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其视野更宽,思路更灵活,接受复杂信息的能力更强,单纯的课程知识讲解已经很难满足其提升自我的需求,因此,教师教学的重点应逐步转向引导学生建构整个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交通工程专业除了在宏观上通过专业概论课程使学生了解专业特点、课程结构体系以外,在后续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搭建,并帮助学生通过实际工程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来锤炼自身能力。
四、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创新能力是人才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在行业发展的浪潮中激流勇进。采用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满足社会现实条件下的技能需求,还要在学生的头脑中埋下创新的种子。
(一)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局面、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为目标,鼓励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通过翻转课堂、课堂讨论等多种形成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同时设立教改培育基金,支持年轻教师申报教改项目,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充足动力。
(二)注重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建立了先进的驾驶模拟实验室、交通控制实验室等,且常年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课程或自身的学习需要在实验室开展实验。同时,针对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专业课程教学注重将课内实验和课外开放性实验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工程体验式、科技竞赛导向式、科研体验式、研究探索式等教学方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三)注重在毕业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毕业设计环节,分两个培养方向拟定毕业设计题目,鼓励并支持学生对选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同时支持学生结合现场实践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采取集中指导和分别指导的形式,在下达任务书后引导学生构建毕业论文的基本框架,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融入自己的合理想法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四)注重在科技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我校已连续三年举办了交通科技大赛校内选拔赛,并两次入围全国总决赛。与此同时,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也参加了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挑战杯等各类科技比赛,并多次取得了优异成绩,这充分说明了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是卓有成效的。
总体而言,按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交通工程专业施行定制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谋求长远发展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其实践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可喜的成绩,说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科学有效的,顺应了专业发展趋势,也符合人才培养新理念,对于推动同类工科专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刘炎, 王侃. 工科院校“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分类成才”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 2018(8):38-40.
[2] 王侃, 曲洪权, 王宝成.“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分类成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19(52):12-13+24.
[3] 孙毅. 高等教育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路径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2):30-33.
[4] 施学良. 高职院校“大规模定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 现代教育管理, 2015(9):12-17.
[5] 刘贵容, 秦春蓉, 林毅. 以需求为导向的大数据人才定制化培养模式与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8 (12):78-80.
[6] 吴中江, 黄成亮.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2):66-70.
[7] 李建奇.构建产教融合按需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6(20):52-54.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关键词]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9-0018-03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阶段迈入大众教育阶段,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的需求也更加侧重于其专业技术的掌握水平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当前产业技术提升快,学校传授的知识往往落后于产业发展,因此,对于与实践结合紧密、注重专业能力运用的学科,有必要通过新工科教育构建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在一些与产业结合紧密的专业课程上加强与企业合作,施行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1]。
交通工程专业是一个与实践结合紧密且发展迅速的专业,旨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在交通工程领域从事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土建施工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科研人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下文称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创办于2010年,从近年毕业生的就业出口和发展状况来看,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更加多元化,就业选择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并逐步形成了两个比较稳定的主要发展方向:一是进入企业单位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二是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继续深造。
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我校交通工程专业从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探索实行按需定制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本科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专业育人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2-4]。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单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社会需求已不能完全适应,应充分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制订更为科学的培养方案。
(一)分方向确定培养目标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的不同需求,确立了两种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生选择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定制式成才模式。第一种是以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即实行应用型培养,其培养方案以道路设计、施工、管理类课程为主;第二种是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的研究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即实行学术型培养,其培养方案以交通规划、设计、控制类课程为主。虽然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还没有做到两个培养方向的完全分流,但学生已经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有所侧重地锻炼某一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并与该培养方向的教师形成比较稳定的研究团队或实践团队,参与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或实践项目,以快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此定制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和到大中型企业就业方面成绩斐然,其考研率逐年攀升。与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效果显著。
(二)分方向优化课程体系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基于培养要求,采取层次分析法对学生所需能力进行逐级分解,分析满足用人单位能力要求与学生深造学習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充分考虑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前瞻性与动态性,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道路设计施工方向以及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方向,这两个方向均设置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其中道路设计施工方向主要开设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建筑材料等课程,对接施工单位对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需求;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方向主要开设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分析理论等课程,对接学生去继续深造的高校、科研院所、设计院等对人才的需求。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行分类培养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以就业方向和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将产教融合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5]。将实习教学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着重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集中实习实践环节设置在第六学期末至第七学期初,使其时间覆盖整个暑假。通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实践来持续培养学生对行业的忠诚度和认同感,让学生通过企业的工作锤炼来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优势。
近三年,交通工程专业持续派遣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到施工企业参与道路设计施工类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学生通过多项工作的参与获得了宝贵的现场实践经验,增强了行业认同感,提升了胜任未来工作的信心。具有考研和其他就业意向的学生参与了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类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通过调查大中城市的交通运行状况和参观各类交通设施以及听取专家学者项目与研究报告,使学生拓宽了视野,明确了今后的就业方向,坚定了继续深造的信念。
(四)引导和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新版培养方案经过多轮的探讨和调整,完善了课程的实验项目、综合训练项目、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要求有了更为具体的规定,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有所提高。
其中的综合训练项目是在某一章节内容学习完成以后,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大作业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比如交通设计的一个综合训练项目可以是综合运用交叉口交通设计的理论知识对某一城市道路交叉口进行优化设计。新版培养方案中,每门核心课程都设置了相应的综合训练项目,在课程相应章节完成以后,给学生布置对应的综合训练项目,下达综合训练任务书,使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新知识,并结合调查实践分组完成综合训练项目,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运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与此同时,大部分核心课程也都设置了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者对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了综合检验,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加强能提升学生培养效果的过程性评价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新版培养方案不再以单纯的考试成绩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依据,而是根据专业特色和社会的人才需求现状,在培养方案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进行层次化、系统化的整体设计,构建起从实验、实习到毕业设计,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产学研相结合的完整的能力培养体系。充分发挥校企协作、协同育人机制的作用,企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和评价要有机结合,校内评价和企业评价要综合考量,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和严格的过程评价制度。评价体系将学生课内学习成绩、课外各类实践学习效果以及各项能力的达成度作为考查点,制定了更为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二、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在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在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做中学、做中研、做中创,强调综合训练、科研训练、课程设计、创新训练等,突出项目教学和企业实习环节[6]。
(一)分层优化教学内容
按掌握、理解和了解三个层级对专业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提出不同要求。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上要达到一定深度,体现课程学习的针对性。在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根据行业知识需求的变化及能力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整合、更新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比如新版的培养方案中的选修课程增加了有利于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和能力发展需求的道路交通检测技术与应用、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
(二)以多种形式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的填鴨式教学和纯理论教学,通过启发互动式的现场讲授、案例分析、研讨教学、模拟授课等,增强课程吸引力和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网络课堂建设,充分利用国内高校优质的网络资源,开展理论课程的网络课堂教学,并以此实现翻转课堂的落地,如交通设计、土质土力学、交通管理与控制等课程均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理解应用能力。在专业实验课程中,每个学生都能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并得到教师的耐心指导。与此同时,加强校内外的教学基地建设,有针对性地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以产学研合作基地为依托,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7]。
三、多渠道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组织引导学生参加交通工程行业相关的科技竞赛,并通过实验项目、综合训练项目、实习实践项目、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实施不断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一)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交通工程专业推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时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将专业技能竞赛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以此强化和提高专业技能;二是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交通工程专业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与多个企业建立长期的产学合作关系,为学生的执业技能训练提供平台;三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纵横向科研课题,在实际项目中提高仪器操作、绘图和设计软件使用的技能水平。
(二)引导学生构建专业知识结构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其视野更宽,思路更灵活,接受复杂信息的能力更强,单纯的课程知识讲解已经很难满足其提升自我的需求,因此,教师教学的重点应逐步转向引导学生建构整个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交通工程专业除了在宏观上通过专业概论课程使学生了解专业特点、课程结构体系以外,在后续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搭建,并帮助学生通过实际工程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来锤炼自身能力。
四、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创新能力是人才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在行业发展的浪潮中激流勇进。采用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满足社会现实条件下的技能需求,还要在学生的头脑中埋下创新的种子。
(一)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局面、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为目标,鼓励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通过翻转课堂、课堂讨论等多种形成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同时设立教改培育基金,支持年轻教师申报教改项目,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充足动力。
(二)注重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建立了先进的驾驶模拟实验室、交通控制实验室等,且常年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课程或自身的学习需要在实验室开展实验。同时,针对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专业课程教学注重将课内实验和课外开放性实验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工程体验式、科技竞赛导向式、科研体验式、研究探索式等教学方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三)注重在毕业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毕业设计环节,分两个培养方向拟定毕业设计题目,鼓励并支持学生对选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同时支持学生结合现场实践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采取集中指导和分别指导的形式,在下达任务书后引导学生构建毕业论文的基本框架,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融入自己的合理想法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四)注重在科技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我校已连续三年举办了交通科技大赛校内选拔赛,并两次入围全国总决赛。与此同时,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也参加了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挑战杯等各类科技比赛,并多次取得了优异成绩,这充分说明了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是卓有成效的。
总体而言,按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交通工程专业施行定制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谋求长远发展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其实践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可喜的成绩,说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科学有效的,顺应了专业发展趋势,也符合人才培养新理念,对于推动同类工科专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刘炎, 王侃. 工科院校“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分类成才”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 2018(8):38-40.
[2] 王侃, 曲洪权, 王宝成.“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分类成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19(52):12-13+24.
[3] 孙毅. 高等教育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路径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2):30-33.
[4] 施学良. 高职院校“大规模定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 现代教育管理, 2015(9):12-17.
[5] 刘贵容, 秦春蓉, 林毅. 以需求为导向的大数据人才定制化培养模式与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8 (12):78-80.
[6] 吴中江, 黄成亮.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2):66-70.
[7] 李建奇.构建产教融合按需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6(20):52-54.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