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的有效性探究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课改,历史教学内容愈加丰富,教学难度也随之增加,这对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史料实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本文着重分析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意义,以及探究有效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实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史料实证是指人们通过对历史事件进行充分的考察、研究核对,从而得出客观的结论总结。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学习者有较强的史料实证意识以及掌握史料实证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对各类历史资料进行有效的收集、分类、甄别,从而对不同的历史资料进行总结得出更为客观准确的历史结论。
  一、历史教学当中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意义
  1.1 再现历史场景
  高中历史老师在给学生讲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历史是不可逆转和回溯的,强调历史事件已然发生作为既定历史的意义,从而尊重历史的发展历程,才能更好地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自身学习和探索,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历史情景和真相。通过在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有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对历史资料进行获取和查找,对不同历史资料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碎片化的历史资料进行归类,通过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情景。
  1.2 理解历史
  历史教学由于内容的丰富性,如果仅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对历史背景进行充分的探索和掌握,被动学习历史的方法只能让学生通过自我想象来还原历史真相。而通过史料实证,充分结合史料实证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知识的流程和构架,通过自主学习历史知识来掌握历史脉络,从而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了解历史背后的含义。
  1.3 提高综合素质
  史料实证方法的学习,最关键的在于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方法来对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分析和辨别,最终找出符合历史真相的史料,培养学生在繁杂多样的史料当中提取最为重要的信息,提升學生分析和查找能力、丰富学生人文素养和提高综合素质。并且在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进行史料查找的过程中,能帮助学生将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更好地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运用到实践当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4 评价历史
  每个人看待同一历史事件会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充分融合各类历史分析的技巧,才能更好地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融合史料实证这一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历史史料和相关的资料,全面的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多元化的客观分析,掌握不同的评价历史方法和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
  二、有效提高高中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方法
  2.1 自主收集各类史料
  在历史教学课堂开展前,历史老师要指导学生自主收集与课程相关的各类历史史料。例如,鼓励学生通过上网检索、遗迹考察、博物馆查询、考古现场、历史纪录片等方法来掌握不同的历史史料。但是由于高中生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专业知识,所以并不具备去考古现场和遗迹现场考察的能力,因此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去图书馆、博物馆、网上查询与课程相关的历史史料。例如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正式讲课前,引导学生对秦朝建立的各类历史史料进行考察,并提出类似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做出了什么样的政策”、“秦统一后有什么改变?”、“秦始皇的功与过”等问题来进行引导学生进行针对资料的查询。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收集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对于复杂繁多的历史史料进行收集整理的分析能力,最终在各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形成独有的史料实证素养。
  2.2 辨别历史真假
  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各类文化创新所带来的生活娱乐方式的丰富,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任务之后,在课余时间可以选择一些娱乐活动来放松精神。现阶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小说、电影,还是游戏、动画片等各类娱乐活动都充斥着各类历史知识。例如电视剧《三国演义》、动漫《大英雄狄青》等大多是以真实的历史背景来塑造人物角色。由于历史内容的撰写改编,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思想,与真实的历史事件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高中历史老师在进行课程讲授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改编后的历史故事能够甄别真假,通过对各类历史史料进行搜索和查找来找出真实的历史真相。例如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第五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前,老师可以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这一人物形象作为课前的引导,让学生对各类资料进行收集。最后在课堂上,老师可将搜集的各类历史资料与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进行对比来分辨真假历史信息。
  2.3 坚持以学生为主导来进行课堂主题探讨
  史料实证的素养培养要求在历史课堂中以学生作为活动的主导,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探索和主观能动精神。例如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三单元走向整体世界第六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这一节时,将全球航路来作为课堂主题,可将学生分组来搜集哥布伦、麦哲伦、迪亚士、达伽马等人物航行的相关史料从而真切感受历史事实。同时引导学生查找全球航路开通后世界、欧洲、亚非拉社会的变化等相关史料,来探究全球航路开辟的影响。这样在进行自主探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史料实证能力,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史料实证这一元素,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老师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过程中也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收集、整理、辨别各类史料,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主题讨论及合作探究等方法来全面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能力。
  参考文献 :
  [1]朱丽平.“史料实证”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6):103.
  [2]吴允鑫.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史证史料运用策略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1):155-156.
  [3]葛纪平. 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7.
  [4]张涵. 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广西师范大学,201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美,或许是人的一种天性。带着露水的花瓣与树叶;在雪中坚贞不屈的梅花;童话中,王子与公主的相遇……这都是美。在生活中,在世界的每一处角落,美,更是无处不在。  美,在我的理解中分为几层意思:1.外表美;2.心灵美;3.品德美;4.故事美;5.事物美。  有些人外表美,那些外表美的人,他们或许有高挺的鼻梁;有乌黑的眉毛;有明亮的双眼。但他们的心灵是否美,当然只有
期刊
摘要: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对于教学方式和方法都做出了新的要求,将故事教学在教学中深入落实,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作为幼儿园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进行应用。  关键词:故事教学;幼儿园教学;意义;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对幼儿来说,他们天生对故事充满了喜爱,优秀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可以全面打开幼儿的想象之门,能引导幼儿在故事的海洋中畅游。故事能全面调动幼儿思维
期刊
摘要:在中职学校化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分数至上”的影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传授化学知识,学生对这样的授课方式无法产生学习热情,这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化学课堂,把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能为课堂教学注入勃勃生机,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索者,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本文将对中职化学翻转课堂
期刊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科,只有将爱国主义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地结合起來,才能帮助小学生养成爱国主义的意识。同时,小学生能够通过道德与法治中的爱国主义知识来了解家国情怀,将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与爱国主义之间进行很好的结合,不断丰富小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得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为了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我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指出学校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有利于个人发展所必需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落实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就是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研究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
期刊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永恒主题,思想品德课程是教育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渠道之一。老师应借助恰当的教育资源开展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老师可以从充分挖掘教材、营造教学氛围、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等方面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思想品德课承担着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以培养学生道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在实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方法单一,目前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并不高。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教学创新的重要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培养,自然也不适合应用在当今的教学课堂中,时间长了,学生会对课堂失去兴趣,甚至还会产生排斥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我的小玩意儿可是独一无二的。我的小玩意儿从来不被我抛弃的。它好可爱,令人想要抱抱它。它就是我从小时候一直玩到大的玩意儿——怒怒!  你有玩过愤怒鸟的游戏吗?其实,怒怒是一个愤怒鸟抱枕。我拥有怒怒的那天是在我四岁的生日。爸爸拿出一个长方形的礼物送给我。好奇心特别强的我毫不犹豫地拆开。里面是一个可爱的愤怒鸟抱枕。抱枕上面还缝着我的名字呢!我一见到它就已经“一见钟
期刊
摘要:教学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作者的浅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在小学识字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设计游戏、巩固所学,拓宽识字空间,构建识字平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目的在于促进小学识字教学质量,提高小学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识字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识字教学的过
期刊
摘要:根据最新课程规定,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在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培育其形成良好核心素养。而思维能力则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必要大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其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意义;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初中学生由于天性禀赋、兴趣爱好、学习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