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日趋成熟,我国正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产业互联网正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当前,电子商务快速渗透、平台型企业入驻、本土创新案例增多、信息网络日趋完善等使河南依托产业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具有可行性,但同时也面临着认知不够、氛围不足、人才短缺、动力偏弱等问题。河南作为一个地处内陆的中部大省,其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此,河南乃至我国都可以通过培育氛围、壮大社会组织、优化政府服务、实施专项计划等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关键词:产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11-0049-05
新世纪以来,商业模式创新正在逐渐成为企业创新的主要形式,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尤其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思维快速渗透,对产业领域的冲击和改造日益显现,依托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产业互联网正在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近些年,河南大力推进本地企业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涌现出了一批典型企业案例。但是,总体上看,河南各类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相对滞后,适宜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氛围远未形成,商业模式创新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贡献度不高。作为一个地处内陆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河南的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河南省乃至我國都应抓住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机遇,选择适合省情国情的创新路径,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围绕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一、理论述评
1.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但并没有引起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全新的商业模式,对商业模式的概念与内涵逐渐形成共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即企业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和持续盈利的目标,整合内外各要素,形成独特核心竞争力和自我可复制的价值链体系和生态系统。通俗地讲,商业模式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盈利(Timmer,1998;Linder等,2000;Rapper,2001)。如果说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盈利,那么随着时代和市场的变化,传统的商业模式必然面临着瓦解与重塑,企业必须因应时代变化通过持续的商业模式创新(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创造
收稿日期:2014-10-15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政府重点委托课题《河南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组组长:完世伟、赵然。课题组成员:王芳、李国英、武文超、石涛、赵西三。执笔人:赵西三。
新价值、满足新需求。Chesbrough(2002)、Osterwalder(2005)、Morris(2005)等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简言之,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以新的有效方式赚钱。
国内学者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概括与提炼,王冬雪、董大海(2012,2014)从技术创新、战略管理、营销学等不同视角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比较分析。江晓兴(2012)认为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判断产业链利润区所在,并且根据市场变化,围绕最高利润区重塑商业模式。还有些学者对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初步探讨(王永兴,2013;李扬,2014)。
2.产业互联网
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变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互联网面临的新革命,互联网对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影响将更加深刻,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新驱动力。消费互联网主要针对消费者个人体验,而产业互联网渗透领域更加广泛,主要以企业为用户,以生产活动为应用场景的互联网应用,体现在生产、交易、融资、营销、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网络渗透,利用互联网对各产业的各个环节的改造,达到提升效率、节约能源等作用(易欢欢,2014)。互联网正在彻底改变传统产业,互联网渗入到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彻底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曹淑敏,2014)。田溯宁、丁健(2014)称之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名词来说即“从小C时代到大B时代”,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生产资料就是大数据,新的计算及计算技术与应用正在将过去以“流程”为核心带向以“大数据”为核心,作为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及大数据处理能力会成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的“新大脑”。2014年7月,麦肯锡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认为中国正从消费者主导型互联网向企业主导型互联网转变,预计从现在到2025年,互联网对中国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贡献份额将达到22%。
从以上理论梳理可以看出,一是理论滞后于实践,现有研究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内涵、路径等进行了理论提炼,但是,近几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快速渗透,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逐步成熟,产业互联网驱动下全新的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大多数学者缺乏新信息技术知识和实践背景,理论研究明显滞后,现有研究系统性不强,而一些企业家的体悟、总结往往又缺乏系统性。二是中国学者相关研究滞后,中国已经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复制者”或“抄袭者”,阿里巴巴、腾讯、百度、360等企业已经具有全球一流的创新能力,余额宝、娱乐宝、微信、嘿店等不断颠覆着传统的商业模式、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但是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较少。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经济新常态下的行业分化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行各业发展面临的市场条件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行业需求结构明显分化。无论传统产业或新兴产业,均面临经营模式雷同、产品及市场同质化等问题,但也有一些企业通过适应消费需求、创新商业模式等仍保持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增强。如在竞争激烈的服装业中,河南逸阳女裤2013年线上销售额增长到2亿元,在天猫的女裤品类中排名第一,2013年“双11”当天逸阳旗舰店销售额突破2500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90%,再次刷新了中国女裤电商销量的记录。中国产业多处在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一般性产品、低层次产品比重大,产业附加值偏低,在新常态下,许多企业将会被淘汰,只有善于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创造独特的价值,才能开辟新空间。
2.消费者群体的结构变化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目前80后、90后甚至00后正在成为消费主体,新生代消费者在信息渠道、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能力、支付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独特的亚文化,催生了新兴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新生代更注重体验经济,对互联网更熟悉,对移动终端和“指尖上的消费”更依赖,易观智库①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6.86亿,其中30岁以下占比接近60%,40岁以上占比不到10%。1995年以后出生的伴随互联网长大的“Z一代”正在走向各行各业的关键工作岗位,甚至已经创业成为企业家,将主导商业模式的演进与演替。作为消费者他们需要新的商业模式;作为员工与管理层,他们也在影响與革新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海尔、联想的员工创客化就是对这一变化的回应。消费者群体结构的这种深刻变化无疑为各类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出了要求。
3.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渗透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体感交互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将推动ICT(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链的跨界变革,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持续深化,从营销环节向研发、生产、供应链、价值链等环节全面渗透,各类APP应用被开发出来,不断塑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作为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及大数据处理能力会成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的“新大脑”。各类企业均在抓住转型机遇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否则将会被信息时代淘汰。
4.新一轮产业革命蓬勃兴起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新产业理念正在落地转化为现实,核心均是依托新技术、整合产业价值链,形成新的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和制造组织。中国制造业也在充分借鉴新工业发展理念,推进智能生产,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家电、服装、装备等工业领域内一大批企业加快推进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转型,将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兴起,一个后大规模(post-mass)生产的产业世界正在来临,这场革命将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任何企业如果不抓住本轮机遇就可能拉大差距。
三、河南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与问题
1.河南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
(1)电子商务的快速渗透提供了创新空间。新一代消费主体对互联网、移动终端等非常熟悉,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网络消费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1—6月,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94.62亿元,同比增长12.9%,位居全国第10位,中部第1位。当前河南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居全国第8位,成为进入支付宝交易额前10大省份。2014年上半年河南电子商务交易额2816亿元,增长34.1%,网络零售交易总额突破428亿元,同比增长47.6%。巨大的消费潜力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渗透,为各类企业依托产业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提供了广阔空间。
(2)产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入驻丰富了创新载体。近几年,河南抓住信息化和互联网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苹果手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微软的公有云、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浪潮的云计算等第三方平台纷纷入驻,为各类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供了载体与平台。以阿里巴巴在线产业带为例,已经开通了郑州、洛阳、开封、商丘、漯河、南阳、镇平等7个产业带,涉及服装、药材、工艺品、打火机、轴承、食品等诸多行业,入驻企业上千家,借助阿里巴巴在线产业带平台模式,扩大了销售额,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快速实现了向互联网模式的转型。
(3)本土企业依托互联网的创新案例提供了借鉴与激励。河南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有许多成功案例,如逸阳女裤、好想你、黎明重工的电商模式创新。从区域视角看,郑州跨境E贸易、新乡车电分离的换电式电动车推广模式等在全国开创先河。以郑州跨境E贸易为例,项目运营以来,已经直通世界13个城市、贸易进出口货值130多亿元、为100余家商户提供实货测试服务,已有备案企业131家,备案商品25223种,韩国企业2000余家,德国企业310余家,并且吸引本地电商迅速崛起,电商交易平台、电商产业园区等产业逐渐集聚起来。这些本土创新案例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和激励。
(4)不断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强化了商业模式创新基础。近几年,河南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实现了3G网络乡镇以上全覆盖、行政村光纤村村通、自然村宽带村村通。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中国移动(洛阳)呼叫中心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郑州被确定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国家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试点工程——“河南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上线运行,阿里巴巴、微软、浪潮的大数据、云计算平台陆续入驻,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支撑条件。
2.河南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面临的问题
(1)对商业模式创新认知不够。企业、社会和政府层面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认知不够,一些传统产业的企业家对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平台接触不多,缺乏危机感。各级政府习惯于抓大工业、大项目,对于如何促进创新创业认识水平不高,政府职能从直接抓项目转向提供服务和环境的路径还没有理顺。同时,未来创新创业主要靠边缘性小微企业和80、90后群体,企业、社会和政府层面对这一转变没有充分准备,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 (2)商业模式创新氛围不足。目前,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沿海发达地区已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政策措施体系较为完善,政府服务能力较强,与国外联系紧密,各类创业论坛、交流会、赛事活动等持续不断,各类风险投资基金、政府创业引导资金容易找到,创业投资项目案例较多。根据投中研究院②的数据,2013年全年国内市场共披露创业投资(VC)案例683起,北京、上海、广东合计占比超过65%,河南只有7笔,甚至低于四川、重庆、湖北等中西部省市。相比之下,河南目前的创新创业氛围不足,缺乏创业人员交流、创业资源对接的平台和载体,创业资源不能与创业人员有效对接,政府在创新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方面缺位明显。
(3)商业模式创新的人才支撑薄弱。人才是创新商业模式的关键,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地的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主要是拥有大批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不同背景、领域的人才碰撞交流催生出持续的商业模式。尤其对类似于百度、360、腾讯、阿里巴巴等这些创新型企业,会培育大批的高端人才,这些人才今后有可能自主创业。但是,河南缺乏这样的企业,也缺乏对高层次创业人才的吸引力。占河南比重较大的传统产业企业中的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新生代员工比例低,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平台的积极性不高,甚至由于知识结构和经验积累等方面的原因而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阻力。
(4)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偏弱。在很多领域,河南企业仍然以低价竞争和产品盈利为主,商业模式创新还停留于表面,与消费需求脱节严重。如一些企业在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的过程中,仍然使用相对传统的广告宣传等营销方式。特别是在云计算、物联网等商业模式创新十分活跃的新兴行业,河南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相对滞后,对政府的扶持与投入还存在较多的“等、靠、要”现象,难以形成对产业增长的推动力。传统产业中的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在电子信息、互联网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民营企业拥有很强的商业模式创新活力,但由于资源条件和资金压力限制,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不强。
四、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1.产业互联网驱动下我国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
河南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河南商业模式创新面临问题,我国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与新兴并举、传承和创新齐驱、外引与内培共进,引导企业上下延伸、左右拓展、跨界融合,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构建商业模式创新友好型的区域生态系统。
(1)突出五大路径。积极推进各行各业的网络化、数字化、服务化、创客化、移动化。一是网络化。推进企业强化互联网意识,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把握市场变化,依托网络资源整合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促进商业模式创新。二是数字化。引导企业采纳数字化、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营销、设计、生产、交付、服务等各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三是服务化。推进企业向研发、品牌、渠道、服务等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提高系统集成和工程总承包能力,发展成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四是创客化。适应新生代劳动力特征,大力倡导创客文化,推进企业内部员工创客化,变革组织结构,重塑业务流程,培育创新创业氛围。五是移动化。抓住移动端发展机遇,挖潜智能终端产业基地的后发优势,充分利用移动技术优化提升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围绕移动用户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创建全新的业务模式。
(2)打造三类平台。着力打造一批商业模式创新平台。一是创新平台。构建行业性商业模式创新联盟,围绕重点行业,引导和鼓励各行业中创新领军企业牵头组建行业性商业模式创新联盟,搭建行业内创新、交流平台。二是创业平台。积极培育各类孵化器、创客空间、众筹平台等,重点依托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等打造创业平台,支持自发组织的创客空间发展,支持企业、社会资金创办各类创客空间,吸引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三是第三方平台。促进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设立区域性创业中心、区域型创业基地等,引导借助第三方平台推进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为企业提供商业模式创新的第三方平台。
(3)强化六大支撑。持续强化政策、载体、人才、社会组织、信息网络、金融等六大支撑。一是政策支撑。建立健全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重点加大对网络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主要面向电子商务的创业园。二是载体支撑。培育发展创业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三是人才支撑。依托各类创业园、孵化器、试点园区等集聚高端人才,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本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四是社会组织支撑。简化审批流程,支持各类促进创新创业的协会、联盟、学会等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促进商业模式创新。五是信息网络支撑。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网络互通互联水平,打破信息孤岛,构建网速高地。六是金融支撑。重点推进产业发展基金、创投资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机构等蓬勃发展,为创新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
2.产业互联网驱动下我国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1)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良好的氛围是创新创业的土壤,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培育形成草根创业、大众创业的新浪潮。一是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举办商业模式创新论坛,邀请海内外知名创新型企业、平台型企业、创业者、風险投资家、天使投资家等与各类企业、创新项目进行对接,提供高端交流平台。二是强化商业模式创新培训,引导有关机构举办商业模式创新专题培训班,邀请知名企业家、学者,对本土企业家、营销主管、研发设计人员进行培训。三是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举办商业模式创新大赛,引导各类企业举办专题创新创业竞赛。四是引导自发出现的创新创业沙龙健康发展,对企业、协会组织的创客分享会、创业沙龙、创业论坛等大力支持,扩大影响力。五是引导企业、联盟组织等积极举办全国性的创业大赛,强化交流合作。 (2)发展壮大一批社会组织。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的纽带作用,促进创新创业要素无缝对接。一是引导各领域领军企业发起创建商业模式创新联盟以及各类专业创新联盟,提供高端对接平台。二是引导高校与社会机构合作成立毕业生创新创业促进会,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三是推动创新工场、车库咖啡、创客空间等新创业组织发展。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作用,如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举办“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孵化与风格创新”论坛,组织42家企业家赴杭州阿里巴巴、淘宝、天猫、汉帛集团、中国网商城、东部网商园、四季青服装电商集散中心等商务考察学习。
(3)转变政府管理服务理念。商业模式创新对发展软环境的要求更高,政府部门必须转变管理服务理念,优化政务环境,打造“类硅谷”的创业创新环境。一是工作重点由抓硬建设向抓软环境转型。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放开、简化创新创业型企业的注册、审批流程,为创业者提供宽松环境,对企业落户过程中的各种手续、项目申报、贷款融资等,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二是招商引资由关注重资产项目向关注轻资产项目转型。应更加关注轻资产型企业,更加关注新兴领域的创新项目、创业项目以及尚处在孵化阶段、产业化初期的项目。三是服务方式由传统实体方式向在线即时通讯方式转型。积极利用即时通讯工具提供政务服务,加快推进政府及科技、工商、商务、工信、发改等部门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满足新一代创新创业者的信息需求,引导各地在即时通讯平台开设多部门参与的“移动政务大厅”。
(4)实施一批专项行动计划。围绕互联网基础设施、人才、科技等,引导各地加快实施一批专项行动计划,强化依托产业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的硬软件支撑。一是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提升专项。建议加快完善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强化互动互联,打通“信息孤岛”,并在某些特殊区域打造“网速高地”。二是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引培计划。依托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成具有“特定区域、特殊制度、特别政策、特有机制”的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进行创新创业。三是实施数据开放与信息共享行动计划。建议实施数据开放与信息共享行动方案,建立统一的政府开放数据门户网站,引导各部门、各行业建立资源云平台,推进部门和各级政府加快数据共享。
注释
①易观国际是中国互联网化市场最大的信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易观旗下三大业务线:易观信媒、易观商业解决方案和易观智库。②投中研究院隶属投中集团,致力于围绕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开展资本研究、产业研究、投资咨询等业务。
参考文献
[1]江晓兴.中国商业模式创新线路图[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
[2]马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王雪冬,董大海.商业模式创新概念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11).
[4]李扬.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4,(3).
责任编辑:澍文中州学刊2014年第11期戰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政策的缺憾及修正2014年11月中 州 学 刊Nov.,2014
第11期(总第215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11
关键词:产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11-0049-05
新世纪以来,商业模式创新正在逐渐成为企业创新的主要形式,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尤其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思维快速渗透,对产业领域的冲击和改造日益显现,依托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产业互联网正在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近些年,河南大力推进本地企业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涌现出了一批典型企业案例。但是,总体上看,河南各类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相对滞后,适宜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氛围远未形成,商业模式创新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贡献度不高。作为一个地处内陆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河南的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河南省乃至我國都应抓住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机遇,选择适合省情国情的创新路径,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围绕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一、理论述评
1.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但并没有引起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全新的商业模式,对商业模式的概念与内涵逐渐形成共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即企业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和持续盈利的目标,整合内外各要素,形成独特核心竞争力和自我可复制的价值链体系和生态系统。通俗地讲,商业模式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盈利(Timmer,1998;Linder等,2000;Rapper,2001)。如果说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盈利,那么随着时代和市场的变化,传统的商业模式必然面临着瓦解与重塑,企业必须因应时代变化通过持续的商业模式创新(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创造
收稿日期:2014-10-15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政府重点委托课题《河南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组组长:完世伟、赵然。课题组成员:王芳、李国英、武文超、石涛、赵西三。执笔人:赵西三。
新价值、满足新需求。Chesbrough(2002)、Osterwalder(2005)、Morris(2005)等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简言之,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以新的有效方式赚钱。
国内学者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概括与提炼,王冬雪、董大海(2012,2014)从技术创新、战略管理、营销学等不同视角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比较分析。江晓兴(2012)认为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判断产业链利润区所在,并且根据市场变化,围绕最高利润区重塑商业模式。还有些学者对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初步探讨(王永兴,2013;李扬,2014)。
2.产业互联网
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变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互联网面临的新革命,互联网对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影响将更加深刻,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新驱动力。消费互联网主要针对消费者个人体验,而产业互联网渗透领域更加广泛,主要以企业为用户,以生产活动为应用场景的互联网应用,体现在生产、交易、融资、营销、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网络渗透,利用互联网对各产业的各个环节的改造,达到提升效率、节约能源等作用(易欢欢,2014)。互联网正在彻底改变传统产业,互联网渗入到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彻底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曹淑敏,2014)。田溯宁、丁健(2014)称之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名词来说即“从小C时代到大B时代”,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生产资料就是大数据,新的计算及计算技术与应用正在将过去以“流程”为核心带向以“大数据”为核心,作为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及大数据处理能力会成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的“新大脑”。2014年7月,麦肯锡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认为中国正从消费者主导型互联网向企业主导型互联网转变,预计从现在到2025年,互联网对中国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贡献份额将达到22%。
从以上理论梳理可以看出,一是理论滞后于实践,现有研究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内涵、路径等进行了理论提炼,但是,近几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快速渗透,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逐步成熟,产业互联网驱动下全新的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大多数学者缺乏新信息技术知识和实践背景,理论研究明显滞后,现有研究系统性不强,而一些企业家的体悟、总结往往又缺乏系统性。二是中国学者相关研究滞后,中国已经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复制者”或“抄袭者”,阿里巴巴、腾讯、百度、360等企业已经具有全球一流的创新能力,余额宝、娱乐宝、微信、嘿店等不断颠覆着传统的商业模式、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但是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较少。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经济新常态下的行业分化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行各业发展面临的市场条件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行业需求结构明显分化。无论传统产业或新兴产业,均面临经营模式雷同、产品及市场同质化等问题,但也有一些企业通过适应消费需求、创新商业模式等仍保持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增强。如在竞争激烈的服装业中,河南逸阳女裤2013年线上销售额增长到2亿元,在天猫的女裤品类中排名第一,2013年“双11”当天逸阳旗舰店销售额突破2500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90%,再次刷新了中国女裤电商销量的记录。中国产业多处在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一般性产品、低层次产品比重大,产业附加值偏低,在新常态下,许多企业将会被淘汰,只有善于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创造独特的价值,才能开辟新空间。
2.消费者群体的结构变化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目前80后、90后甚至00后正在成为消费主体,新生代消费者在信息渠道、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能力、支付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独特的亚文化,催生了新兴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新生代更注重体验经济,对互联网更熟悉,对移动终端和“指尖上的消费”更依赖,易观智库①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6.86亿,其中30岁以下占比接近60%,40岁以上占比不到10%。1995年以后出生的伴随互联网长大的“Z一代”正在走向各行各业的关键工作岗位,甚至已经创业成为企业家,将主导商业模式的演进与演替。作为消费者他们需要新的商业模式;作为员工与管理层,他们也在影响與革新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海尔、联想的员工创客化就是对这一变化的回应。消费者群体结构的这种深刻变化无疑为各类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出了要求。
3.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渗透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体感交互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将推动ICT(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链的跨界变革,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持续深化,从营销环节向研发、生产、供应链、价值链等环节全面渗透,各类APP应用被开发出来,不断塑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作为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及大数据处理能力会成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的“新大脑”。各类企业均在抓住转型机遇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否则将会被信息时代淘汰。
4.新一轮产业革命蓬勃兴起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新产业理念正在落地转化为现实,核心均是依托新技术、整合产业价值链,形成新的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和制造组织。中国制造业也在充分借鉴新工业发展理念,推进智能生产,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家电、服装、装备等工业领域内一大批企业加快推进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转型,将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兴起,一个后大规模(post-mass)生产的产业世界正在来临,这场革命将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任何企业如果不抓住本轮机遇就可能拉大差距。
三、河南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与问题
1.河南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
(1)电子商务的快速渗透提供了创新空间。新一代消费主体对互联网、移动终端等非常熟悉,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网络消费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1—6月,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94.62亿元,同比增长12.9%,位居全国第10位,中部第1位。当前河南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居全国第8位,成为进入支付宝交易额前10大省份。2014年上半年河南电子商务交易额2816亿元,增长34.1%,网络零售交易总额突破428亿元,同比增长47.6%。巨大的消费潜力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渗透,为各类企业依托产业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提供了广阔空间。
(2)产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入驻丰富了创新载体。近几年,河南抓住信息化和互联网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苹果手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微软的公有云、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浪潮的云计算等第三方平台纷纷入驻,为各类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供了载体与平台。以阿里巴巴在线产业带为例,已经开通了郑州、洛阳、开封、商丘、漯河、南阳、镇平等7个产业带,涉及服装、药材、工艺品、打火机、轴承、食品等诸多行业,入驻企业上千家,借助阿里巴巴在线产业带平台模式,扩大了销售额,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快速实现了向互联网模式的转型。
(3)本土企业依托互联网的创新案例提供了借鉴与激励。河南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有许多成功案例,如逸阳女裤、好想你、黎明重工的电商模式创新。从区域视角看,郑州跨境E贸易、新乡车电分离的换电式电动车推广模式等在全国开创先河。以郑州跨境E贸易为例,项目运营以来,已经直通世界13个城市、贸易进出口货值130多亿元、为100余家商户提供实货测试服务,已有备案企业131家,备案商品25223种,韩国企业2000余家,德国企业310余家,并且吸引本地电商迅速崛起,电商交易平台、电商产业园区等产业逐渐集聚起来。这些本土创新案例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和激励。
(4)不断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强化了商业模式创新基础。近几年,河南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实现了3G网络乡镇以上全覆盖、行政村光纤村村通、自然村宽带村村通。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中国移动(洛阳)呼叫中心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郑州被确定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国家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试点工程——“河南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上线运行,阿里巴巴、微软、浪潮的大数据、云计算平台陆续入驻,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支撑条件。
2.河南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面临的问题
(1)对商业模式创新认知不够。企业、社会和政府层面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认知不够,一些传统产业的企业家对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平台接触不多,缺乏危机感。各级政府习惯于抓大工业、大项目,对于如何促进创新创业认识水平不高,政府职能从直接抓项目转向提供服务和环境的路径还没有理顺。同时,未来创新创业主要靠边缘性小微企业和80、90后群体,企业、社会和政府层面对这一转变没有充分准备,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 (2)商业模式创新氛围不足。目前,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沿海发达地区已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政策措施体系较为完善,政府服务能力较强,与国外联系紧密,各类创业论坛、交流会、赛事活动等持续不断,各类风险投资基金、政府创业引导资金容易找到,创业投资项目案例较多。根据投中研究院②的数据,2013年全年国内市场共披露创业投资(VC)案例683起,北京、上海、广东合计占比超过65%,河南只有7笔,甚至低于四川、重庆、湖北等中西部省市。相比之下,河南目前的创新创业氛围不足,缺乏创业人员交流、创业资源对接的平台和载体,创业资源不能与创业人员有效对接,政府在创新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方面缺位明显。
(3)商业模式创新的人才支撑薄弱。人才是创新商业模式的关键,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地的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主要是拥有大批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不同背景、领域的人才碰撞交流催生出持续的商业模式。尤其对类似于百度、360、腾讯、阿里巴巴等这些创新型企业,会培育大批的高端人才,这些人才今后有可能自主创业。但是,河南缺乏这样的企业,也缺乏对高层次创业人才的吸引力。占河南比重较大的传统产业企业中的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新生代员工比例低,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平台的积极性不高,甚至由于知识结构和经验积累等方面的原因而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阻力。
(4)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偏弱。在很多领域,河南企业仍然以低价竞争和产品盈利为主,商业模式创新还停留于表面,与消费需求脱节严重。如一些企业在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的过程中,仍然使用相对传统的广告宣传等营销方式。特别是在云计算、物联网等商业模式创新十分活跃的新兴行业,河南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相对滞后,对政府的扶持与投入还存在较多的“等、靠、要”现象,难以形成对产业增长的推动力。传统产业中的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在电子信息、互联网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民营企业拥有很强的商业模式创新活力,但由于资源条件和资金压力限制,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不强。
四、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1.产业互联网驱动下我国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
河南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河南商业模式创新面临问题,我国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与新兴并举、传承和创新齐驱、外引与内培共进,引导企业上下延伸、左右拓展、跨界融合,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构建商业模式创新友好型的区域生态系统。
(1)突出五大路径。积极推进各行各业的网络化、数字化、服务化、创客化、移动化。一是网络化。推进企业强化互联网意识,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把握市场变化,依托网络资源整合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促进商业模式创新。二是数字化。引导企业采纳数字化、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营销、设计、生产、交付、服务等各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三是服务化。推进企业向研发、品牌、渠道、服务等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提高系统集成和工程总承包能力,发展成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四是创客化。适应新生代劳动力特征,大力倡导创客文化,推进企业内部员工创客化,变革组织结构,重塑业务流程,培育创新创业氛围。五是移动化。抓住移动端发展机遇,挖潜智能终端产业基地的后发优势,充分利用移动技术优化提升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围绕移动用户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创建全新的业务模式。
(2)打造三类平台。着力打造一批商业模式创新平台。一是创新平台。构建行业性商业模式创新联盟,围绕重点行业,引导和鼓励各行业中创新领军企业牵头组建行业性商业模式创新联盟,搭建行业内创新、交流平台。二是创业平台。积极培育各类孵化器、创客空间、众筹平台等,重点依托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等打造创业平台,支持自发组织的创客空间发展,支持企业、社会资金创办各类创客空间,吸引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三是第三方平台。促进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设立区域性创业中心、区域型创业基地等,引导借助第三方平台推进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为企业提供商业模式创新的第三方平台。
(3)强化六大支撑。持续强化政策、载体、人才、社会组织、信息网络、金融等六大支撑。一是政策支撑。建立健全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重点加大对网络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主要面向电子商务的创业园。二是载体支撑。培育发展创业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三是人才支撑。依托各类创业园、孵化器、试点园区等集聚高端人才,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本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四是社会组织支撑。简化审批流程,支持各类促进创新创业的协会、联盟、学会等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促进商业模式创新。五是信息网络支撑。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网络互通互联水平,打破信息孤岛,构建网速高地。六是金融支撑。重点推进产业发展基金、创投资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机构等蓬勃发展,为创新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
2.产业互联网驱动下我国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1)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良好的氛围是创新创业的土壤,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培育形成草根创业、大众创业的新浪潮。一是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举办商业模式创新论坛,邀请海内外知名创新型企业、平台型企业、创业者、風险投资家、天使投资家等与各类企业、创新项目进行对接,提供高端交流平台。二是强化商业模式创新培训,引导有关机构举办商业模式创新专题培训班,邀请知名企业家、学者,对本土企业家、营销主管、研发设计人员进行培训。三是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举办商业模式创新大赛,引导各类企业举办专题创新创业竞赛。四是引导自发出现的创新创业沙龙健康发展,对企业、协会组织的创客分享会、创业沙龙、创业论坛等大力支持,扩大影响力。五是引导企业、联盟组织等积极举办全国性的创业大赛,强化交流合作。 (2)发展壮大一批社会组织。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的纽带作用,促进创新创业要素无缝对接。一是引导各领域领军企业发起创建商业模式创新联盟以及各类专业创新联盟,提供高端对接平台。二是引导高校与社会机构合作成立毕业生创新创业促进会,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三是推动创新工场、车库咖啡、创客空间等新创业组织发展。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作用,如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举办“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孵化与风格创新”论坛,组织42家企业家赴杭州阿里巴巴、淘宝、天猫、汉帛集团、中国网商城、东部网商园、四季青服装电商集散中心等商务考察学习。
(3)转变政府管理服务理念。商业模式创新对发展软环境的要求更高,政府部门必须转变管理服务理念,优化政务环境,打造“类硅谷”的创业创新环境。一是工作重点由抓硬建设向抓软环境转型。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放开、简化创新创业型企业的注册、审批流程,为创业者提供宽松环境,对企业落户过程中的各种手续、项目申报、贷款融资等,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二是招商引资由关注重资产项目向关注轻资产项目转型。应更加关注轻资产型企业,更加关注新兴领域的创新项目、创业项目以及尚处在孵化阶段、产业化初期的项目。三是服务方式由传统实体方式向在线即时通讯方式转型。积极利用即时通讯工具提供政务服务,加快推进政府及科技、工商、商务、工信、发改等部门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满足新一代创新创业者的信息需求,引导各地在即时通讯平台开设多部门参与的“移动政务大厅”。
(4)实施一批专项行动计划。围绕互联网基础设施、人才、科技等,引导各地加快实施一批专项行动计划,强化依托产业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的硬软件支撑。一是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提升专项。建议加快完善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强化互动互联,打通“信息孤岛”,并在某些特殊区域打造“网速高地”。二是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引培计划。依托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成具有“特定区域、特殊制度、特别政策、特有机制”的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进行创新创业。三是实施数据开放与信息共享行动计划。建议实施数据开放与信息共享行动方案,建立统一的政府开放数据门户网站,引导各部门、各行业建立资源云平台,推进部门和各级政府加快数据共享。
注释
①易观国际是中国互联网化市场最大的信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易观旗下三大业务线:易观信媒、易观商业解决方案和易观智库。②投中研究院隶属投中集团,致力于围绕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开展资本研究、产业研究、投资咨询等业务。
参考文献
[1]江晓兴.中国商业模式创新线路图[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
[2]马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王雪冬,董大海.商业模式创新概念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11).
[4]李扬.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4,(3).
责任编辑:澍文中州学刊2014年第11期戰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政策的缺憾及修正2014年11月中 州 学 刊Nov.,2014
第11期(总第215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