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确定群文阅读议题的意义
议题的选择与确定时群文阅读教学有别于其他教学方式类的一个重要特征。议题是可议论的话题,它有议论的空间,有集中的焦点,大家从议题那里议论。以作家为议题,就能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以某一体裁为议题,就能了解某一体裁的特点;以观点为议题,能让学生学会判断;以表达方式为议题,学生能发现写作技巧、文学的密码……通过议题,学生不仅能读得快一些、多一些,还培养学生的多种阅读能力,如提取和筛选信息、记忆、推论、比较、整合、分析、判断、创造等。
从哪个角度确定议题,就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所以,议题与教材的有效结合,最大化的发挥多文本的效果,就考量着教师的基本功。从议题着手研究,成为我们本次课题的重点。
二、群文阅读教学中确定议题及阅读指导小策略
自从我们参与市教研室群文阅读专项课题的研究之后,我们课题组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思考,一边总结,也有一些收获。在群文阅读教学当中遇到议题不好确定的难题,有老师说让学生自己确定,这样学生感兴趣,但是时间不好控制,也容易偏离教学知识点,老师想要让学生掌握的重难点容易被搁置。
李祖文老师也总结老师的两者做法:一是依据选文确定议题,一是依据议题确定选文。我们语文教研组,特别是课题组就议题的确定方面做了研究、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颇有实操性。就是根据教材设计的知识点、考点确定议题。
例如,李凤云老师由《空城计》人物形象分析确定议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选取了《大个子的鞋》《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北京的风》三篇文章,通过这一节课,让学生集中掌握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手法在写作中的应用,强化了这种写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材,明白了做题思路。张艳华老师由《爱莲说》引出议题:衬托的作用。刘仙芳老师由《乡愁》引出议题:如何赏析诗歌。段丽老师把《乡愁》《海燕》《燕子》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讲借景抒情……一个个的议题把考点、知识连贯了起来,也把知识系统了,学生掌握的知识也扎实了。
除了考点确定议题进行群文阅读外,我们也尝试运用其他一些方法指导学生群文阅读,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设计理由,展开自学
这一过程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略读和默读的阅读策略,找出文章的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读后进行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同时还能推动学生间的交流,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统一起来。在交流过程中,使得学生、作者、教者的心灵火花进行碰撞,让孩子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
例如,在学习《犟龟》这篇课文后,补充《巨人和孩子》《小溪流的歌》这两篇文章,并设问:这3篇文章有哪些共同点?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然后小组交流理由的答案和读后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
(二)充分运用教材,分析对比单元主题
这一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概括分析能力,这一环节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前的语文教学模式较为枯燥,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对课文的讲解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却较少。在阅读完文章之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开展群文阅读的优势在于,多篇文章内容不同,风格各异,却有某种相通之处,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深思、陈述和倾听。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要求学生对同一单元的《蜘蛛》和《珍奇的动物—针鼹》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概括和分析本单元的体裁,并向学生提问在课外是否读过相同类型的文章,自己读过的文章和课文之间存在什么区别和联系。
(三)开展阅读,进一步加强主题理解
阅读的策略可以分为精读、略读、浏览等几种,当前的初中语文教育大多注重精读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略读能力的培养。群文阅读通过对多篇文章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多种手段的运用,引导学生综合使用各种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
例如,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口技》,引领学生在对本篇课本进行学习的基础之上,开发拓展了3篇文章——《阿庆》《大回》《刷子李》,要求学生对这几篇文章深刻体悟,因为这几篇文章内容丰富,风格各一,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他们的奇招和绝活,展现了他们身上具备的人性的光辉和爱之美。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得让学生大量阅读。群文阅读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从而掌握多种多样的实用阅读策略。这也为初中语文阅读创造新的教学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阅读概括能力,既能满足课标要求,又会为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实施群文阅读的教学成效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完成一篇约500字课文的教学大致需要两个课时,这种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阅读速度的提升,而如果采取群文阅读的方式,略读完5篇文章仅需一个课时,这无疑大大提升了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在积累了阅读量、提升了阅读速度的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我们对实验前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进行测试对比,并结合一年多来学生学习成绩和参与各项活动、比赛获奖情况的统计分析,看出学生通过本课题实验语文素养有了明显提高。
具体表现在: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在调查中,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都能准确掌握。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群文阅读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这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群文阅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技能,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群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如,勤查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书写整洁的习惯。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群文阅读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發展空间,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片新天地,是语文教学从“少慢差费”走向“多快好省”的一条新途径。
议题的选择与确定时群文阅读教学有别于其他教学方式类的一个重要特征。议题是可议论的话题,它有议论的空间,有集中的焦点,大家从议题那里议论。以作家为议题,就能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以某一体裁为议题,就能了解某一体裁的特点;以观点为议题,能让学生学会判断;以表达方式为议题,学生能发现写作技巧、文学的密码……通过议题,学生不仅能读得快一些、多一些,还培养学生的多种阅读能力,如提取和筛选信息、记忆、推论、比较、整合、分析、判断、创造等。
从哪个角度确定议题,就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所以,议题与教材的有效结合,最大化的发挥多文本的效果,就考量着教师的基本功。从议题着手研究,成为我们本次课题的重点。
二、群文阅读教学中确定议题及阅读指导小策略
自从我们参与市教研室群文阅读专项课题的研究之后,我们课题组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思考,一边总结,也有一些收获。在群文阅读教学当中遇到议题不好确定的难题,有老师说让学生自己确定,这样学生感兴趣,但是时间不好控制,也容易偏离教学知识点,老师想要让学生掌握的重难点容易被搁置。
李祖文老师也总结老师的两者做法:一是依据选文确定议题,一是依据议题确定选文。我们语文教研组,特别是课题组就议题的确定方面做了研究、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颇有实操性。就是根据教材设计的知识点、考点确定议题。
例如,李凤云老师由《空城计》人物形象分析确定议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选取了《大个子的鞋》《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北京的风》三篇文章,通过这一节课,让学生集中掌握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手法在写作中的应用,强化了这种写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材,明白了做题思路。张艳华老师由《爱莲说》引出议题:衬托的作用。刘仙芳老师由《乡愁》引出议题:如何赏析诗歌。段丽老师把《乡愁》《海燕》《燕子》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讲借景抒情……一个个的议题把考点、知识连贯了起来,也把知识系统了,学生掌握的知识也扎实了。
除了考点确定议题进行群文阅读外,我们也尝试运用其他一些方法指导学生群文阅读,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设计理由,展开自学
这一过程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略读和默读的阅读策略,找出文章的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读后进行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同时还能推动学生间的交流,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统一起来。在交流过程中,使得学生、作者、教者的心灵火花进行碰撞,让孩子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
例如,在学习《犟龟》这篇课文后,补充《巨人和孩子》《小溪流的歌》这两篇文章,并设问:这3篇文章有哪些共同点?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然后小组交流理由的答案和读后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
(二)充分运用教材,分析对比单元主题
这一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概括分析能力,这一环节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前的语文教学模式较为枯燥,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对课文的讲解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却较少。在阅读完文章之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开展群文阅读的优势在于,多篇文章内容不同,风格各异,却有某种相通之处,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深思、陈述和倾听。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要求学生对同一单元的《蜘蛛》和《珍奇的动物—针鼹》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概括和分析本单元的体裁,并向学生提问在课外是否读过相同类型的文章,自己读过的文章和课文之间存在什么区别和联系。
(三)开展阅读,进一步加强主题理解
阅读的策略可以分为精读、略读、浏览等几种,当前的初中语文教育大多注重精读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略读能力的培养。群文阅读通过对多篇文章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多种手段的运用,引导学生综合使用各种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
例如,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口技》,引领学生在对本篇课本进行学习的基础之上,开发拓展了3篇文章——《阿庆》《大回》《刷子李》,要求学生对这几篇文章深刻体悟,因为这几篇文章内容丰富,风格各一,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他们的奇招和绝活,展现了他们身上具备的人性的光辉和爱之美。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得让学生大量阅读。群文阅读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从而掌握多种多样的实用阅读策略。这也为初中语文阅读创造新的教学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阅读概括能力,既能满足课标要求,又会为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实施群文阅读的教学成效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完成一篇约500字课文的教学大致需要两个课时,这种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阅读速度的提升,而如果采取群文阅读的方式,略读完5篇文章仅需一个课时,这无疑大大提升了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在积累了阅读量、提升了阅读速度的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我们对实验前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进行测试对比,并结合一年多来学生学习成绩和参与各项活动、比赛获奖情况的统计分析,看出学生通过本课题实验语文素养有了明显提高。
具体表现在: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在调查中,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都能准确掌握。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群文阅读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这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群文阅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技能,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群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如,勤查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书写整洁的习惯。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群文阅读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發展空间,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片新天地,是语文教学从“少慢差费”走向“多快好省”的一条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