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要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本质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改革中学数学教学方法,首先应更新思想,进行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的互动;而后针对具体情况,适宜地选择教学方法:并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本质;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明确教学目的,改进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目的,就是规定了数学教学应当完成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个性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任务,是根据我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和课程目标,并结合数学科学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特别是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因为它是考核学生成绩和检查、评估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二、进行情感交流,发挥学生主体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责任感、亲近感,那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欢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必须做到:第一,课堂上多给学生留些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第二,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的发挥发展;第三,运用探究教学。坚持学生主体,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课堂结构,重视能力培养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讀、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数学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例如:①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与教师同步。②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③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④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⑤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听,并积极参与讨论等。"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后"说"的技能打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丰富了知识面,又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从而增强了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写"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决定着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体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四、教法学法改革,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引导要立足于使学生在迫切要求学习的心理状态下自己思考、消化、吸收,这是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有机结合点,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是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核心。当前教学中存在只重视教法,不关注学法的缺陷:不少教师只顾自己讲得精彩,并不关心学生到底学得如何,也就是忽视了学生主体。可以说,这种教学已经偏离了教学的真正涵义,显然不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找到水源。同理论体系一样,方法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有广泛的迁移性。因此加强学法指导是能使学生具备自学能力、成为创新人才的措施。学生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增强主体能力,实现教与学互动。
五、强化交流合作,倡导开放活动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交流和合作的互利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1、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
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空间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T型、马蹄型、蜂窝型等。这些形式都以打乱原有的秧田座位排列方式为基本模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而构成,小组一般由5人或7人组成,也有4人、6人小组等等。小组的这种排列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间相互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和合作学习。
2、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
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为中介实现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活动中,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教师不仅要指导组内交往,而且要引导组际交流,不仅要交流学习结果,更要重视交流学习方法。
3、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学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4、及时反馈,不断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确当的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总之,在教学中,只有科学有效地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应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对教学方法高度重视和不断探索创新。
关键词:教学方法;本质;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明确教学目的,改进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目的,就是规定了数学教学应当完成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个性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任务,是根据我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和课程目标,并结合数学科学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特别是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因为它是考核学生成绩和检查、评估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二、进行情感交流,发挥学生主体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责任感、亲近感,那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欢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必须做到:第一,课堂上多给学生留些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第二,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的发挥发展;第三,运用探究教学。坚持学生主体,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课堂结构,重视能力培养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讀、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数学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例如:①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与教师同步。②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③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④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⑤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听,并积极参与讨论等。"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后"说"的技能打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丰富了知识面,又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从而增强了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写"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决定着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体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四、教法学法改革,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引导要立足于使学生在迫切要求学习的心理状态下自己思考、消化、吸收,这是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有机结合点,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是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核心。当前教学中存在只重视教法,不关注学法的缺陷:不少教师只顾自己讲得精彩,并不关心学生到底学得如何,也就是忽视了学生主体。可以说,这种教学已经偏离了教学的真正涵义,显然不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找到水源。同理论体系一样,方法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有广泛的迁移性。因此加强学法指导是能使学生具备自学能力、成为创新人才的措施。学生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增强主体能力,实现教与学互动。
五、强化交流合作,倡导开放活动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交流和合作的互利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1、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
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空间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T型、马蹄型、蜂窝型等。这些形式都以打乱原有的秧田座位排列方式为基本模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而构成,小组一般由5人或7人组成,也有4人、6人小组等等。小组的这种排列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间相互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和合作学习。
2、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
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为中介实现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活动中,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教师不仅要指导组内交往,而且要引导组际交流,不仅要交流学习结果,更要重视交流学习方法。
3、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学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4、及时反馈,不断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确当的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总之,在教学中,只有科学有效地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应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对教学方法高度重视和不断探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