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笔者担任班主任十余载,多年的磨炼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深有体会,总结了一些经验。现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信任并真正尊重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能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要做到真正尊重学生。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为此,教师要改善自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交朋友、尊重、理解他们。加强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并结合实际大胆实践,积极探索。要改变过去那种“我讲你听”的陈旧教育方式,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来了解自己,完备教师的人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从心理上接纳,从心底产生敬佩,师生关系才会和谐。
二、赏识自己的学生
成年人需要赏识,学生更需要得到家长、老师的赏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熟知的。其实,教育的奥秘就在于给孩子以信心,而老师的期待和赏识正是开启学生潜能之门的金钥匙,同时这种期待和赏识也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信赖和真诚。因此,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其告诫和赏识的积极作用。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同时也要不断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以分数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方面,如品德修养、文明习惯、劳动态度等。
三、放下架子,主动接近学生
要了解学生,确立学生主人翁的地位。教师应该始终明确自己的身份是为学生的服务者、学习的引导者和兴趣的激发者。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行为的主体。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一被激发,他们就会自觉地要求学习,自然地要求上进,能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展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使自己变为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因而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主动地、努力的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谈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四、与时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日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五、凡事不浮于口头,要身体力行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要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微笑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
六、做家长的朋友
学校教育不可能独自承担学生成长的全部责任,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德育教育关注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或校园生活,必须扩展到学生成长背景中更广阔的领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例如提高家长教养水平,改善社区教育环境,引导和规范传媒内容,发展和利用文化设施,建立良好社会风气等,努力创造一个适宜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背景,使学生成长为和谐的人。
(责任编校:合欢)
一、充分信任并真正尊重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能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要做到真正尊重学生。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为此,教师要改善自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交朋友、尊重、理解他们。加强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并结合实际大胆实践,积极探索。要改变过去那种“我讲你听”的陈旧教育方式,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来了解自己,完备教师的人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从心理上接纳,从心底产生敬佩,师生关系才会和谐。
二、赏识自己的学生
成年人需要赏识,学生更需要得到家长、老师的赏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熟知的。其实,教育的奥秘就在于给孩子以信心,而老师的期待和赏识正是开启学生潜能之门的金钥匙,同时这种期待和赏识也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信赖和真诚。因此,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其告诫和赏识的积极作用。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同时也要不断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以分数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方面,如品德修养、文明习惯、劳动态度等。
三、放下架子,主动接近学生
要了解学生,确立学生主人翁的地位。教师应该始终明确自己的身份是为学生的服务者、学习的引导者和兴趣的激发者。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行为的主体。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一被激发,他们就会自觉地要求学习,自然地要求上进,能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展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使自己变为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因而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主动地、努力的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谈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四、与时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日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五、凡事不浮于口头,要身体力行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要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微笑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
六、做家长的朋友
学校教育不可能独自承担学生成长的全部责任,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德育教育关注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或校园生活,必须扩展到学生成长背景中更广阔的领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例如提高家长教养水平,改善社区教育环境,引导和规范传媒内容,发展和利用文化设施,建立良好社会风气等,努力创造一个适宜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背景,使学生成长为和谐的人。
(责任编校: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