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目标管理为载体,是现代企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的理念所在,是教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主体功能是以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为前提,学生必然成为教育的核心主体,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承认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相互监督的热忱和积极性,最终达到预期目标。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与党员发展工作的结合还显得比较薄弱。因此,将二者相结合,设计并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党员发展评价体系,不仅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起到导向作用,也使高校的党员发展工作更具目标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一 设计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目的要求与设计思路
(一)目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明确规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积极向大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他们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把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优秀大学生培养成马克思主义者,为党输送新鲜血液,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二者在根本任务上是一致的。此后,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05年4月17日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党员发展量化体系是针对当前学校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是在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综合测评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促进高校党员发展工作具体化的有效保证。
1、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构建,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有利于促使大学生在校期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利于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
2、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功能。能够使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不足,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促使自己奋发向上。
3、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对大学生各项素质的发展水平做出等级评定以及量化的鉴定作用。首先,量化的指标,为“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德育分数的给予提供客观的依据。其次为制定“大学生党员发展计划”提供保证。
(二)党员发展量化体系构建的预期目标
1、短期目标(学期目标)
指向性引导每一个大学生各学期有重点的在德育、智育和体育等方面建立合理化的时间分配及目标体系,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2、长期目标(人格目标)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使其思想、智力、情感等思维行为方式符合社会需求。
3、终期目标(社会目标)
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主动和自觉的意识行为,终身服务于社会。
(三)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设计思路
1、采用分解目标法制定党员发展量化体系。
2、党员发展量化体系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本着以德育为基本,以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为强化手段,以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为切入点的基本原则,将大学生思想及其行为的具体指标进行量化,构建党员发展量化体系。
3、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体系中各目标的日常化、制度化是设计制定的中心。
4、在管理上做到目标与过程的有效结合,使党员发展量化体系具有可操作性是关键。
二 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管理运行结构与效能
采用开放式管理结构,通过多种手段以及评价小组、任课教师、班主任、监督小组、同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记录、沟通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达到激励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
三 党员发展量化体系一览表模式
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参照加以规定的一种形式。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有关原理建立党员发展量化体系一览表(表1),其中包括指标层、子指标层、评价对象三个层面。
四 量化指标的权重分配
根据各高校学生组成的校院特点和专业特点,量化指标的权重可采用“传统法”与“评议法”来确定权重的分配。同时此权重分配可以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为参考,如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将综合素质分为思想品德/学习能力/组织纪律/社会实践,四者之间权重比例设置如下几种情况:一是评定“三好学生”等综合类,设置比例为:3/6/1/1;二是评定“奖学金”等学习类,设置比例为:1/7/1.5/0.5;三是“就业推荐排名”等实用类,设置比例为:1/6/2/1。因此,为避免出现所谓“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大学生党员,避免党员的培养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沼,建议降低智育比重,提高其它指标层的权重,即德/智/体/美/劳/心间的权重比例为2/4/1/1/1/1。
五 评价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评价体系的实施操作
(一)评价组织机构的设置
为了实现党员发展量化的目的,由评价领导小组、评价小组、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及广大学生组成评价组织机构。通过各部门分工合作,使系统优化,从而达到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的目标考核。
(二)评价体系的实施与操作
实施和操作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目的,是从德育教育、智育教育等人格教育的角度,形成有助于教师、学生及党员发展监督机构积极主动参与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运行和监督机制。首先,要制定出体系的相关规定、组织结构、具体参数指标、实施步骤;其次,要充分做好评价小组、教师、学生的宣传工作,使学生有目标的开展各项工作及活动;最后,要做好实际操作过程的监控工作,使党员发展量化体系健康、有效地运行。
1、实施与操作的原则与准备
(1)建立党员发展量化体系评价领导小组。
(2)按照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管理运行结构”进行总体的运行管理,操作与实施。
(3)制定“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体系一览表”。
(4)制定大学生品德素质分类量化记录表即“大学生日常行为分类量化记录评价表”。
(5)组成定量素质评价各指标日常活动的监督小组,制定监督机制。
(6)制定“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体系加、减分通知书”。
2、实施与操作的方法
5.2.2.1定量指标体系的评价都是采用量化的办法进行,评价的结果将为学院“党员发展量化体系一览表”中的“德/智/体/美/劳/心”分数提供量化数值。 5.2.2.2定量指标体系的评定采用“操作加减评分法”进行评价。在子指标层的指标都赋予了正负分值或负分值,正分值就是本指标的基本分值。其中正分值是一种激励的导向,指明发展的方向,引导学生向良性方向发展。体系中所有的负分值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具体体现。以上两种分值都将根据学生日常行为的不同表现,采用事件随时发生,随时填表上报,由评价小组在“大学生日常行为分类量化记录评价表”中相应的指标下给予不同的正分值或负分值的记录(两种分值都是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同时填写“大学生定量素质评价加、减分通知单”通告个人和全体学生。
5.2.3评价结果的形成
评价结果包括两个层次:学期评价、年度评价。
(1)学期评价:在每一学期的期末进行。第一,评价小组根据“大学生日常行为分类量化记录评价表”中的各指标的量化记录,计算出各学生“品德”素质的量化得分(本得分就作为学院“党员发展量化体系一览表”中的“德育”分值)。第二,专业任课教师可依据学生的专业学习、专业实习等记录专业技能分值,同时班主任、辅导员可结合学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统一下载学生学期成绩,再通过评价小组记录在“大学生的智力素质评定记录册”(此部分得分就作为学院“党员发展量化体系一览表”中的“智育”分值)。第三,由同寝及同班同学按照“大学生劳动素质评定记录册”中的各评定内容,评定出大学生劳动素质、心理素质各指标层指标的等级上报院系。第四,由各学生团体的学生主要干部按照“大学生体美素质评定记录册”中的评定内容和本素质指标栏内平时的记录评定出各学生体美素质指标层指标的等级。第五,由班级评价小组对信息资料进行统计、计算,最终形成班级的“党员发展量化体系一览表”,班主任及班级全体学生确认签字后上交至院系,资料存档。
(2)年度评价:由于党员发展工作以年为单位,所以在每年的年末由院系评价小组将根据每位大学生上、下两个半年各素质评价的得分、等级,计算出各素质的得分、等级的均值,作为每位学生学年的素质评价,资料存档。
(3)依据年度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评价结果,制定出下一年大学生党员发展计划,上交上级党组织存档。
六 几点说明
(一)制定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体系,是为党建工作建立切实的绩效考核体系,以此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二)制定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化、目标化的尝试,既希望通过评价工作来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党务工作者工作内容的有效拓展和工作的科学化。其评价体系的内容是否全面、是否细致、是否合理,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一 设计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目的要求与设计思路
(一)目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明确规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积极向大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他们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把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优秀大学生培养成马克思主义者,为党输送新鲜血液,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二者在根本任务上是一致的。此后,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05年4月17日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党员发展量化体系是针对当前学校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是在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综合测评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促进高校党员发展工作具体化的有效保证。
1、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构建,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有利于促使大学生在校期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利于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
2、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功能。能够使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不足,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促使自己奋发向上。
3、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对大学生各项素质的发展水平做出等级评定以及量化的鉴定作用。首先,量化的指标,为“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德育分数的给予提供客观的依据。其次为制定“大学生党员发展计划”提供保证。
(二)党员发展量化体系构建的预期目标
1、短期目标(学期目标)
指向性引导每一个大学生各学期有重点的在德育、智育和体育等方面建立合理化的时间分配及目标体系,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2、长期目标(人格目标)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使其思想、智力、情感等思维行为方式符合社会需求。
3、终期目标(社会目标)
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主动和自觉的意识行为,终身服务于社会。
(三)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设计思路
1、采用分解目标法制定党员发展量化体系。
2、党员发展量化体系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本着以德育为基本,以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为强化手段,以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为切入点的基本原则,将大学生思想及其行为的具体指标进行量化,构建党员发展量化体系。
3、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体系中各目标的日常化、制度化是设计制定的中心。
4、在管理上做到目标与过程的有效结合,使党员发展量化体系具有可操作性是关键。
二 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管理运行结构与效能
采用开放式管理结构,通过多种手段以及评价小组、任课教师、班主任、监督小组、同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记录、沟通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达到激励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
三 党员发展量化体系一览表模式
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参照加以规定的一种形式。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有关原理建立党员发展量化体系一览表(表1),其中包括指标层、子指标层、评价对象三个层面。
四 量化指标的权重分配
根据各高校学生组成的校院特点和专业特点,量化指标的权重可采用“传统法”与“评议法”来确定权重的分配。同时此权重分配可以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为参考,如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将综合素质分为思想品德/学习能力/组织纪律/社会实践,四者之间权重比例设置如下几种情况:一是评定“三好学生”等综合类,设置比例为:3/6/1/1;二是评定“奖学金”等学习类,设置比例为:1/7/1.5/0.5;三是“就业推荐排名”等实用类,设置比例为:1/6/2/1。因此,为避免出现所谓“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大学生党员,避免党员的培养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沼,建议降低智育比重,提高其它指标层的权重,即德/智/体/美/劳/心间的权重比例为2/4/1/1/1/1。
五 评价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评价体系的实施操作
(一)评价组织机构的设置
为了实现党员发展量化的目的,由评价领导小组、评价小组、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及广大学生组成评价组织机构。通过各部门分工合作,使系统优化,从而达到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的目标考核。
(二)评价体系的实施与操作
实施和操作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目的,是从德育教育、智育教育等人格教育的角度,形成有助于教师、学生及党员发展监督机构积极主动参与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运行和监督机制。首先,要制定出体系的相关规定、组织结构、具体参数指标、实施步骤;其次,要充分做好评价小组、教师、学生的宣传工作,使学生有目标的开展各项工作及活动;最后,要做好实际操作过程的监控工作,使党员发展量化体系健康、有效地运行。
1、实施与操作的原则与准备
(1)建立党员发展量化体系评价领导小组。
(2)按照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管理运行结构”进行总体的运行管理,操作与实施。
(3)制定“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体系一览表”。
(4)制定大学生品德素质分类量化记录表即“大学生日常行为分类量化记录评价表”。
(5)组成定量素质评价各指标日常活动的监督小组,制定监督机制。
(6)制定“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体系加、减分通知书”。
2、实施与操作的方法
5.2.2.1定量指标体系的评价都是采用量化的办法进行,评价的结果将为学院“党员发展量化体系一览表”中的“德/智/体/美/劳/心”分数提供量化数值。 5.2.2.2定量指标体系的评定采用“操作加减评分法”进行评价。在子指标层的指标都赋予了正负分值或负分值,正分值就是本指标的基本分值。其中正分值是一种激励的导向,指明发展的方向,引导学生向良性方向发展。体系中所有的负分值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具体体现。以上两种分值都将根据学生日常行为的不同表现,采用事件随时发生,随时填表上报,由评价小组在“大学生日常行为分类量化记录评价表”中相应的指标下给予不同的正分值或负分值的记录(两种分值都是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同时填写“大学生定量素质评价加、减分通知单”通告个人和全体学生。
5.2.3评价结果的形成
评价结果包括两个层次:学期评价、年度评价。
(1)学期评价:在每一学期的期末进行。第一,评价小组根据“大学生日常行为分类量化记录评价表”中的各指标的量化记录,计算出各学生“品德”素质的量化得分(本得分就作为学院“党员发展量化体系一览表”中的“德育”分值)。第二,专业任课教师可依据学生的专业学习、专业实习等记录专业技能分值,同时班主任、辅导员可结合学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统一下载学生学期成绩,再通过评价小组记录在“大学生的智力素质评定记录册”(此部分得分就作为学院“党员发展量化体系一览表”中的“智育”分值)。第三,由同寝及同班同学按照“大学生劳动素质评定记录册”中的各评定内容,评定出大学生劳动素质、心理素质各指标层指标的等级上报院系。第四,由各学生团体的学生主要干部按照“大学生体美素质评定记录册”中的评定内容和本素质指标栏内平时的记录评定出各学生体美素质指标层指标的等级。第五,由班级评价小组对信息资料进行统计、计算,最终形成班级的“党员发展量化体系一览表”,班主任及班级全体学生确认签字后上交至院系,资料存档。
(2)年度评价:由于党员发展工作以年为单位,所以在每年的年末由院系评价小组将根据每位大学生上、下两个半年各素质评价的得分、等级,计算出各素质的得分、等级的均值,作为每位学生学年的素质评价,资料存档。
(3)依据年度党员发展量化体系的评价结果,制定出下一年大学生党员发展计划,上交上级党组织存档。
六 几点说明
(一)制定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体系,是为党建工作建立切实的绩效考核体系,以此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二)制定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化、目标化的尝试,既希望通过评价工作来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党务工作者工作内容的有效拓展和工作的科学化。其评价体系的内容是否全面、是否细致、是否合理,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