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已有几个年头,在这期间,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认为,一节好课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和谐统一。
1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二者缺一不可。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只重视一点而忽视另一点,或者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割裂开来的现象。有的过度强调工具性,重视字词句段的分析,忽视了人文性和整体性,把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搞得分崩离析、支离破碎,文章失去了原有的意蕴,语文课成了做一道道枯燥无味的考试题。课堂重理性分析而忽视了感性认识,重语言训练而忽视了朗读背诵。相反,有的课却一味地挖掘人文精神,而忽视了工具性。语文课上成了其他课。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冰心的《荷叶母亲》一文时,整节课在处理下列问题: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冰心为什么爱她的母亲?你母亲为你做了些什么?你怎样报答你的母亲?这节课完全变成了关于母爱教育的思想品德课。另一位老师在执教《看云识天气》时,让学生记住每种云的名称和特点,并根据云的特点来判别天气情况。而对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以及“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却只字不提,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几十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语文必须作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2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的和谐统一
师生关系是课堂上的基本关系之一,必须做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的和谐统一,并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极端是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人,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完全跟着老师的路子走,课堂完全按老师的计划推进。学生没有了自主、合作、探究,成了陪衬。这与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毫无差别。老师自问自答,一切皆已成定局,即使让学生回答问题,也必须引到事先设计的答案上来。课堂上死气沉沉,如一潭死水。没有学生激情的参与,没有个性化的见解,没有思维碰撞的火花。这是旧的教育理念支撑下的语文课,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设计的课。这种课讲得再好,也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课。相反,有的课却只重视学生,而忽视了教师的作用,过度强调个性和生成,而把教师放到了一边。有的甚至规定教师讲的时间不超过几分钟,课堂上完全成了学生的天下。课堂没有任何目标和预设,课堂气氛活跃过度,有时甚至到了失控的程度。学生不管怎样说,教师都是:“好好好,对对对。”任由学生讨论、争吵,教师成了看客。这样的课无异于“大放羊”,放羊也要把羊赶到水草丰茂的地方,而不是让羊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却毫无收获。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和谐统一。师生对话积极主动,“形”散而“神”不散。课堂活跃、开放有度,做到“开而有合,放而有收”。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即放风筝。学生是风筝,教师是放风筝者。当风筝飞不起来时,教师要送它一程;当风筝飞得太远欲落时,教师要收收线;当风筝飞偏时,教师要调整方向。只有这样,风筝才能飞得正、飞得高、飞得远,翱翔于湛蓝的天空之中。
3 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和谐统一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需要一定的教学形式来实现。一方面,照本宣科、死讲硬练的现象少了,或只存在于老教师和部分理念落后的中青年教师中。另一方面,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3.1 形式活泼多样却收效甚微。有位老师在执教鲁迅的《雪》时,从全班选出六人,三人一组,展开辩论。一组代表南国的雪,一组代表北国的雪,辩论的题目是:鲁迅喜欢南国的雪还是北国的雪?辩论的过程和结果暂且不说,这节课完全变成了这六个人的课堂,大部分同学成了观众,未参与到文本的阅读和思考中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又如一名老师在执教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研讨学习“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这五幅图中的一幅图画。这样做,使学生只能学到这篇精美文章中的一段,而没有学习其他几段,尽管在交流学习心得时,也能知道其他几组同学思考的结果,却没有参与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是支离破碎的。
3.2 形式牵着师生走,而不是师生利用形式,师生成了形式的奴隶。随着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课堂上更加丰富多彩,大量文字、图片、音乐、动画、视频等,都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老师的话明显减少,甚至没有了板书。从导入到字词,从问题到答案,从语言到结构,都投影出来。课件一步一步展示,学生一步一步观看。学生的视野被缩小,思维被限制,没有了生成,文本被丢弃在了一边。课件成了课堂的主体,成了师生的依赖。学生成了学习的客体,参与的程度大大降低。这种课,实际上由教师的表演转换成了课件的表演。
3.3 形式错误而出现导向偏差,使内容无法正确理解。如《斑羚飞渡》一文,有位教师将斑羚飞渡的过程用flash制作成动画,但这样的课件无论制作的多么精美,也无法将真实的斑羚飞渡过程表现出来。相反,却大大削弱学生想象中的斑羚飞渡的真实而美好的形象。又如,一位教师在《钱塘湖春行》的课件中,出示诗歌中出现的各种意象,但寺庙不是“孤山寺”,亭子也不是“贾亭”,湖也并非“钱塘湖”。更为可笑的是,“浅草才能没马蹄”,竟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蒙古小伙子骑着骏马,奔驰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这些画面无疑破坏了诗歌的意象美和意境美,把学习的内容限定在画面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样的课件又有什么用呢?无一益而有百害。
新课改后,语文课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变化,但始终应做到以上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这样的课才能符合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规律,才能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才能文质兼美,才是一节优秀的语文课。节优秀的语文课。
1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二者缺一不可。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只重视一点而忽视另一点,或者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割裂开来的现象。有的过度强调工具性,重视字词句段的分析,忽视了人文性和整体性,把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搞得分崩离析、支离破碎,文章失去了原有的意蕴,语文课成了做一道道枯燥无味的考试题。课堂重理性分析而忽视了感性认识,重语言训练而忽视了朗读背诵。相反,有的课却一味地挖掘人文精神,而忽视了工具性。语文课上成了其他课。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冰心的《荷叶母亲》一文时,整节课在处理下列问题: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冰心为什么爱她的母亲?你母亲为你做了些什么?你怎样报答你的母亲?这节课完全变成了关于母爱教育的思想品德课。另一位老师在执教《看云识天气》时,让学生记住每种云的名称和特点,并根据云的特点来判别天气情况。而对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以及“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却只字不提,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几十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语文必须作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2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的和谐统一
师生关系是课堂上的基本关系之一,必须做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的和谐统一,并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极端是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人,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完全跟着老师的路子走,课堂完全按老师的计划推进。学生没有了自主、合作、探究,成了陪衬。这与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毫无差别。老师自问自答,一切皆已成定局,即使让学生回答问题,也必须引到事先设计的答案上来。课堂上死气沉沉,如一潭死水。没有学生激情的参与,没有个性化的见解,没有思维碰撞的火花。这是旧的教育理念支撑下的语文课,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设计的课。这种课讲得再好,也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课。相反,有的课却只重视学生,而忽视了教师的作用,过度强调个性和生成,而把教师放到了一边。有的甚至规定教师讲的时间不超过几分钟,课堂上完全成了学生的天下。课堂没有任何目标和预设,课堂气氛活跃过度,有时甚至到了失控的程度。学生不管怎样说,教师都是:“好好好,对对对。”任由学生讨论、争吵,教师成了看客。这样的课无异于“大放羊”,放羊也要把羊赶到水草丰茂的地方,而不是让羊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却毫无收获。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和谐统一。师生对话积极主动,“形”散而“神”不散。课堂活跃、开放有度,做到“开而有合,放而有收”。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即放风筝。学生是风筝,教师是放风筝者。当风筝飞不起来时,教师要送它一程;当风筝飞得太远欲落时,教师要收收线;当风筝飞偏时,教师要调整方向。只有这样,风筝才能飞得正、飞得高、飞得远,翱翔于湛蓝的天空之中。
3 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和谐统一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需要一定的教学形式来实现。一方面,照本宣科、死讲硬练的现象少了,或只存在于老教师和部分理念落后的中青年教师中。另一方面,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3.1 形式活泼多样却收效甚微。有位老师在执教鲁迅的《雪》时,从全班选出六人,三人一组,展开辩论。一组代表南国的雪,一组代表北国的雪,辩论的题目是:鲁迅喜欢南国的雪还是北国的雪?辩论的过程和结果暂且不说,这节课完全变成了这六个人的课堂,大部分同学成了观众,未参与到文本的阅读和思考中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又如一名老师在执教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研讨学习“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这五幅图中的一幅图画。这样做,使学生只能学到这篇精美文章中的一段,而没有学习其他几段,尽管在交流学习心得时,也能知道其他几组同学思考的结果,却没有参与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是支离破碎的。
3.2 形式牵着师生走,而不是师生利用形式,师生成了形式的奴隶。随着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课堂上更加丰富多彩,大量文字、图片、音乐、动画、视频等,都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老师的话明显减少,甚至没有了板书。从导入到字词,从问题到答案,从语言到结构,都投影出来。课件一步一步展示,学生一步一步观看。学生的视野被缩小,思维被限制,没有了生成,文本被丢弃在了一边。课件成了课堂的主体,成了师生的依赖。学生成了学习的客体,参与的程度大大降低。这种课,实际上由教师的表演转换成了课件的表演。
3.3 形式错误而出现导向偏差,使内容无法正确理解。如《斑羚飞渡》一文,有位教师将斑羚飞渡的过程用flash制作成动画,但这样的课件无论制作的多么精美,也无法将真实的斑羚飞渡过程表现出来。相反,却大大削弱学生想象中的斑羚飞渡的真实而美好的形象。又如,一位教师在《钱塘湖春行》的课件中,出示诗歌中出现的各种意象,但寺庙不是“孤山寺”,亭子也不是“贾亭”,湖也并非“钱塘湖”。更为可笑的是,“浅草才能没马蹄”,竟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蒙古小伙子骑着骏马,奔驰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这些画面无疑破坏了诗歌的意象美和意境美,把学习的内容限定在画面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样的课件又有什么用呢?无一益而有百害。
新课改后,语文课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变化,但始终应做到以上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这样的课才能符合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规律,才能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才能文质兼美,才是一节优秀的语文课。节优秀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