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藁本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y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研究彝药滇藁本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HPLC测定的槲皮素含量和总固体物收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方法加醇量、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对滇藁本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加醇量、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对滇藁本药材粗粉的槲皮素含量和总固体物收率都有显著的影响,而提取时间影响最显著。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与70%乙醇按照1:8(g/mL)的比例,75 ℃回流提取3 h。结论:本实验优选出了滇藁本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滇藁本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滇藁本;黄酮类;正交实验;高效液相法
  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1-0053-03
  彝药滇藁本为伞形科滇芹属(Sinodielsiayunnanensis Wolff),别名岩林、岩前胡,产自云南中部和西部,始载于《滇南本草》,治头风疼痛,止诸头疼,明目[1]。彝族主要用于偏头痛,肾盂肾炎,呼吸道感染等症[2]。初步研究表明,滇藁本能减缓血细胞凝聚。为了更好的挖掘利用民族药资源,最大限度的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笔者对滇藁本进行了醇提工艺的研究,建立了滇藁本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 材、仪器及试剂 药材:滇藁本采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经鉴定为伞形科滇芹属(Sinodielsiayunnanensis Wolff)的根部,粉碎过40目筛,干燥保存。试剂:盐甲醇(色谱纯);槲皮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去离子水。仪器:Agilent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Zorba/sb-C18色谱柱(150.0 mm ×4.6 mm,5 μm)、紫外检测器、自动进样器、在线真空脱气机、智能化柱温箱及Agilent化学工作站、R-114型旋转蒸发仪(BüchI)、电热恒温水浴锅、CQX25-06超声波清洗器、AE100型电子天平。
  1.2 方法和结果
  1.2.1 黄酮类检测 取滇藁本药材粗粉10 g,加甲醇70 mL,置水浴中回流10 min,趁热过滤。取滤液2滴于滤纸上,加10%三氯化铝乙醇溶液2滴,挥干,置荧光灯下观察,有荧光产生。
  1.2.2 提取工艺条件的确定 采用正交试验来确定滇藁本中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乙醇浓度(A)、乙醇用量(B)、提取方法(C)、提取时间(D)为考察的4个因素,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表1),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表2)。取药材每份50 g,提取液过滤、减压蒸馏浓缩浸膏,再定容至50mL容量瓶中,作为供试液备用。测定前充分摇匀。按正交试验设计要求试验。
  
  
  1.2.3 结果方差分析 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由滇藁本药材粗粉中槲皮素含量的直观分析结果可知,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为A>D>B>C,所得最佳提取工艺为A3B1C1D3。由方差分析可知,提取方法、加醇量、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对滇藁本药材粗粉的槲皮素含量和总固体物收率都有显著的影响,但提取时间影响最显著,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A3B1C1D3。即加8倍量的70%乙醇,热回流提取3 h。F1-0.05(2,2)=19.0,F1-0.01(2,2)=99.0,F1-0.10(2,2)=9.00。
  2 实验内容
  2.1 对照品贮备液的制备 取干燥至恒重的对照品,精密称定,置25 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储备液。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样品约5 mL,用20 mL甲醇于超声波浴中提取30 min,过滤后滤液加入20 mL 1.5 mol/L盐酸于水浴上回流水解3 h,冷却后用甲醇定容至50 mL量瓶中,该样液过0.5 μm膜,滤液进HPLC分析。
  2.3 测定波长的选择与色谱条件 色谱条件 固定相:Zorba/sb-C18色谱柱(150.0 mm ×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0.1 %磷酸(50∶50);流速:1 0 μL /min;检测波长:371 nm;柱温:20 ℃。分离度符合要求。测定波长的选择 使用HPLC在线扫描槲皮素的对照品紫外光谱图中(以流动相为溶剂),最大吸收波长为371 nm(见图1)。根据实验结果,为使成分的色谱峰相匹配,本实验中选择371 nm为测定波长。
  
  图1 HPLC在线扫描槲皮素对照品紫外光谱图
  2.4 系统适用性试验 分别吸取供试品及对照品溶液,注入色谱仪,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得HPLC图谱(见图2(A、B),分析得系统适用性实验结果。
  
  2.5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槲皮素对照品2.9 mg,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吸取1.0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为槲皮素对照品贮备液;精密吸取以上贮备液,按表1设计进样量进行HPLC,测定色谱峰面积,以峰面积(A)对对照品浓度(C)进行回归分析。测得如表1。
  
  槲皮素对照品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2.151x+11.333,r=0.999 8。表明槲皮素在0.046 4~0.162 4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6 稳定性试验 在色谱条件下,取同一份滇藁本药材粗粉的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6、8、10 h进样测定,结果槲皮素峰面积值RSD=0.94%。表明在10 h内样品溶液中的槲皮素稳定。
  2.7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槲皮素对照品溶液10 μL,连续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值,计算 RSD=0.35%。
  2.8 重复性试验 同一批号样品6份,按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方法制备并测定,结果槲皮素含量为的0.013 2%。
  2.9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对照品适量,加入溶剂制成回收率试验用对照品储备液。取已知槲皮素含量(0.01585 mg/mL)的样品6份,每份约0.65 g,分别精密加入槲皮素对照品溶液(0.0116 mg/mL)1 mL,按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方法制备并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6.44%,RSD为1.51%。
  2.10 样品含量测定 取不同批号的样品数批,依测定条件,制成供试品溶液,注入色谱仪,测定,记录并计算指标槲皮素的含量。见表3。
  3 讨论
  滇藁本药材粗粉中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根据黄酮类化合物在70%乙醇中具有良好溶解性的特点,我们在本实验中选择70%乙醇作提取溶剂。
  根据实验分析滇藁本药材粗粉中黄酮类化合物大多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主要为槲皮素及苷、山柰素及苷等,直接测定滇藁本药材粗粉中槲皮素的含量,发现其含量很低,并且直接测定可能难以准确反映其中总黄酮的实际含量,因此本试验采取酸水解后测定其槲皮素的含量,获得满意效果。
  对于水解条件的选择,考察了不同盐酸浓度和酸水解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用盐酸(1.5 mol/L)-甲醇(1∶1)回流3 h,能使滇藁本药材粗粉中以槲皮素为苷元的黄酮苷水解完全,盐酸的浓度不宜再高,酸性太强对进样阀和色谱柱的腐蚀  作用较大。色谱条件摸索时,发现流动相的pH值对色谱峰的峰形及分离度影响很大,比较甲醇与不同浓度的磷酸溶液等多种溶剂系统,确定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50∶50),得到的色谱峰峰形尖锐,分离度高,且基线稳定。
  参考文献:
  [1]《滇南本草》整理组.滇南本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
  [2]江苏植物所.新华本草纲要[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
  [3]HU Min,SKIBSTED L H.Antioxidative capacity of rhizome extract and rhizome knot extract of edible lotus(Nelumbo nuficera)[J].Food Chem,2002,76:327~333.
  [4]左爱华,韦群辉,曾元儿,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青刺尖总黄酮含量[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6):43~44.
  (收稿日期:2011-11-02)
其他文献
关键词:沈家骥;痹证;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8-0001-02    沈家骥主任医师是云南省荣誉名中医,云南省首批及全国第四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50年。精于歧黄,擅于《伤寒论》、《金匮要略》、《脾胃论》等著名经典方剂之应用和创新,临床学验俱丰。导师治疗痹证,颇具特色,疗效显著,现将导
期刊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曾升平;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8-0006-03  曾升平主任医师是四川省名老中医,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免疫病专业委会主任委员。曾老师致力于中医药免疫调节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至曾老师门诊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将老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传统中医学无干燥综合征这一
期刊
关键词:瘀血;活血化瘀;心血管疾病;血府逐瘀汤  中图分类号:R2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8-0016-02  心血管疾病大多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胸痹、真心痛、眩晕、头痛等范畴,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血脉。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都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微循环障碍、血流动力学异常等。从而致使心主血脉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心脉瘀阻而出现心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簇花清风藤醇提物的抗炎及镇痛作用。方法:以小鼠热板法和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簇花清风藤的镇痛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簇花清风藤的抗炎作用。结果:簇花清风藤能显著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和延长小鼠热板痛阈值(P<0.05);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程度(P<0.05)。结论:簇花清风藤醇提物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  关键词:簇花清风藤醇提物;镇痛;抗炎;药理实验 
期刊
关键词:眼病;脏腑辨证;苏藩;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8-0002-04    苏藩主任为全国第四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导师从医50年,从事中医眼科临床40余年,通过体悟《内经》等古籍对眼与五脏六腑密切关系的阐述,在眼病治疗中重视脏腑辨证,认为眼与肝脾肾关系尤为密切,眼底病变多见脾虚失运、肝脾不调、
期刊
摘要:目的:深入研究马蹄香治疗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应用国家标准GB/T5009124-2003高效液相法测定马蹄香散剂和5种治疗胃肠病药物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谷氨酸和精氨酸在5种治疗胃肠病药物中的含量均较高,谷氨酸的含量: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复方谷氨酰胺>蒙脱石散>马蹄香>盐酸小檗碱片>参苓健脾胃颗粒。精氨酸的含量:复方谷氨酰胺>马蹄香>蒙脱石散>盐酸小檗碱片>参苓健
期刊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综述;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5-0075-03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其症状与中医学“胸痛”、“噎膈”、“胃痛”、“吐酸”、“呕胆”、“反胃”、“嘈杂”等相当。可表现为多
期刊
摘 要:经筋理论是中医经络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总结经筋理论在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应用现状,发现在经筋辨证分型与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常见疼痛点相关性研究方面值得进一步科学总结性探讨,对今后较好运用经筋辨证分型理论指导中医临床诊治膝骨性关节炎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经筋理论;诊治  中图分类号:R5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关键词:癌性发热;清热化瘀法;穴位贴敷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1-0022-02  癌性发热一般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癌性发热多见于癌症进展期,由于其产生的机理复杂,临床上患者的发热程度表现也不一样,有低热、中度发热,也有39℃以上的高热,其热型以不规则热或弛张热为多见。目前临床上中医、西医治疗癌性发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予以中药汤剂及生脉饮口服治疗,疗程3周,疗程结束后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降低AST、CK、CK-MB、LDH、a-HBDB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病情分型属轻、中型者;②符合中医气阴两虚、肝郁证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