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人们对孔子教学方法的称赞。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可见,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
特拉弗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在教学中,讲究提问艺术,是各学科都要注意的问题,而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语文学科,尤其应注重提问的艺术。这是因为:
其一,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能“经世致用”、“彰往而知来”。简单化、形式化的课堂提问,则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把握文章理解人生,多角度、深层次地考察、分析文学形象,揭示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点和内在联系,揭示文学发展的规律。同时,语文教学的功能,诸如思想道德教育,借鉴启发作用、唯物主义教育、陶冶情操等,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其二,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化人才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其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要实现上述目的,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维教学法,即多角度、多系统地启迪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而精心设计提问艺术,正是多维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其三,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青少年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相对优势。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发展,并且表现出思维的独创性。他们不仅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和争论,而且富于想象,以致常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新的见解,或者乐于去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置学生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不断点拨、引导的主导地位。在授课中不时出现发人深思的问号,能够打开闭锁着的心扉,使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处于一种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这正是教学活动中所必需的最佳心理基础。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可见,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疑而心悦。”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就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经教师的点拨引导,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笔者在这方面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现从下列诸方面摭谈。
一、把握好设疑的“度”
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程度,把唯物论的观点贯彻其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也就是要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这方面很注重“因材施教”,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倡导“能力适应性原则”。因此,我们在设疑时要力戒“疑而不难”或“疑过于难”。那种“是不是”、“对不对”的设疑,学生一看书本不加思考就能找到现成答案,是不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的。反之,设疑过于复杂、深奥,学生又会闻疑却步,无所适从,这不仅没有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长此下去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欲速则不达”。所以,我们设疑提问首先要把握好设疑的度,做到难易适中,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找到答案,“跳一跳就能摘着桃子”。
二、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教学离不开设疑问难,而设问的时机选择直接关系着启发的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实际,恰到好处地设置疑点,巧妙地提出疑问,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那么,在何处设问呢?
1 开讲新课时,我们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疑问,能较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上好一堂课创造良好条件。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行文脉络,一般把握作者的思路是按照作者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来分析的。这种分析带有比较明显的图解色彩。把握文章的思路,又是理解文章最起码的一个环节,也是新课标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加以设计。例如笔者在执教《内蒙访古》“一段最古的长城”时。与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真正写长城的文字集中在第8、9两段,不足400字,题目却称作‘一段最古的长城’,能不能换一个题目?”课堂讨论并非是一种闲聊,它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发现文章的“断裂点”,找出文本中的接痕,并上溯到渊源或下寻到最新发展的踪迹。课堂讨论就是引导学生找出矛盾、进入矛盾;分析本身就是尝试解决矛盾。语文课堂要引领学生有个性地思考,而思考总是难免拒绝、否定、怀疑,并以此去发现矛盾,找到多种对冲突的新的阐释空间。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一致的。提问不是对什么东西都要问,关键是要问得有价值。
2 在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时提问。讲解《荷塘月色》时,看见—个学生分心了,我就突然提问他说:“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故意把“田田”写为“甜甜”)。这荷叶的味道是“甜甜”的吗?这个学生因为没有看课文就冲口而出答道:“不是。”同学们哄地笑了。可我忍住笑继续问道:“朱自清把荷叶的味道都搞错了,那算什么名人名篇。我们不学他了,好吗?”该学生一看书才知道自己错了,羞得满脸通红。—看学生来了精神,我笑着话题一转问道:“没错,这‘田田’写的是形状不是味道,可大家往下看这一段有写味道的吗?”大家很快就找到了,是“清香”。因势利导,挖掘幽默,巧设疑问,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 在结束新课时设疑。在一堂课结束之时,教师往往需要对刚学的内容作一个总结、强调,在此时既可用设疑提问巩固新课,又可精心设置悬念,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去解开谜底。为下一节课创设条件,起到一个良好的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助于形成一堂课的“豹尾”。如在学习《黄鹂》一课时,我抓住课文最后一句引发学生探讨:为什么作者由黄鹂想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为什么说“这正是在艺术上不容易遇到的一种境界”?有的学生从文本出发,从几次写黄鹂在具体处境下的表现来尝试回答,有的从作者所处的时代(1962年)来分析文章的写作意图,有的结合钱理群先生的观点来分析……抓住了文章的“征候”设计问题,在作者有意强调或回避不谈之中,可以激发学生探寻研究的兴趣,而分析的过程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把握好提问的实效
教师提问不能为提问而提问,应注重提问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否则提问白白地占用了讲课的时间,降低了课堂的效率。要使提问达到预期目的,除了精心准备外,还要注意课堂提问的三忌。
一忌不留余地,突然发问。提问应留有思考时间,不能让学生毫无心理准备。一般来讲提问前教师应有语言或行为上的表示。
二忌废话太多,离题太远。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问时,应语言简练、表达清晰,不应该对一句话所反映的内容反复解释。甚至由一句话使教师联想到其他问题,然后滔滔不绝,这样就会使学生已经集中的注意力又被教师引开了。对一句话或一个问题反复解释,反而会让学生抓不住重点。思维偏离主题。
三忌对学生进行惩罚性提问。受错误思想支配,少数教师把课堂提问当作处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当有学生违反纪律,作业马虎或上课开小差时,教师就通过提一些难题来刁难学生。造成学生当众难堪,以达到教育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但教育不了学生,还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破坏师生感情。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害怕提问,对语文课越来越失去信心。因此,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要调查了解清楚并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改正,以取得进步,力求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
善教者,必善问。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必备技能。但是,在具体运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问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受到激励,感到振奋,真正做到“善学,师逸而功倍”。
2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提问的目的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设问应注意启发性,要创设“愤”、“悱”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其产生巨大的学习内驱力,并做到“因材施教”。
3 方法的多样性。在实践中,可运用小组讨论、质疑答疑等方式,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注意教法与学法的协调,变教学过程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特拉弗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在教学中,讲究提问艺术,是各学科都要注意的问题,而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语文学科,尤其应注重提问的艺术。这是因为:
其一,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能“经世致用”、“彰往而知来”。简单化、形式化的课堂提问,则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把握文章理解人生,多角度、深层次地考察、分析文学形象,揭示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点和内在联系,揭示文学发展的规律。同时,语文教学的功能,诸如思想道德教育,借鉴启发作用、唯物主义教育、陶冶情操等,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其二,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化人才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其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要实现上述目的,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维教学法,即多角度、多系统地启迪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而精心设计提问艺术,正是多维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其三,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青少年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相对优势。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发展,并且表现出思维的独创性。他们不仅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和争论,而且富于想象,以致常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新的见解,或者乐于去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置学生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不断点拨、引导的主导地位。在授课中不时出现发人深思的问号,能够打开闭锁着的心扉,使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处于一种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这正是教学活动中所必需的最佳心理基础。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可见,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疑而心悦。”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就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经教师的点拨引导,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笔者在这方面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现从下列诸方面摭谈。
一、把握好设疑的“度”
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程度,把唯物论的观点贯彻其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也就是要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这方面很注重“因材施教”,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倡导“能力适应性原则”。因此,我们在设疑时要力戒“疑而不难”或“疑过于难”。那种“是不是”、“对不对”的设疑,学生一看书本不加思考就能找到现成答案,是不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的。反之,设疑过于复杂、深奥,学生又会闻疑却步,无所适从,这不仅没有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长此下去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欲速则不达”。所以,我们设疑提问首先要把握好设疑的度,做到难易适中,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找到答案,“跳一跳就能摘着桃子”。
二、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教学离不开设疑问难,而设问的时机选择直接关系着启发的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实际,恰到好处地设置疑点,巧妙地提出疑问,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那么,在何处设问呢?
1 开讲新课时,我们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疑问,能较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上好一堂课创造良好条件。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行文脉络,一般把握作者的思路是按照作者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来分析的。这种分析带有比较明显的图解色彩。把握文章的思路,又是理解文章最起码的一个环节,也是新课标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加以设计。例如笔者在执教《内蒙访古》“一段最古的长城”时。与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真正写长城的文字集中在第8、9两段,不足400字,题目却称作‘一段最古的长城’,能不能换一个题目?”课堂讨论并非是一种闲聊,它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发现文章的“断裂点”,找出文本中的接痕,并上溯到渊源或下寻到最新发展的踪迹。课堂讨论就是引导学生找出矛盾、进入矛盾;分析本身就是尝试解决矛盾。语文课堂要引领学生有个性地思考,而思考总是难免拒绝、否定、怀疑,并以此去发现矛盾,找到多种对冲突的新的阐释空间。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一致的。提问不是对什么东西都要问,关键是要问得有价值。
2 在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时提问。讲解《荷塘月色》时,看见—个学生分心了,我就突然提问他说:“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故意把“田田”写为“甜甜”)。这荷叶的味道是“甜甜”的吗?这个学生因为没有看课文就冲口而出答道:“不是。”同学们哄地笑了。可我忍住笑继续问道:“朱自清把荷叶的味道都搞错了,那算什么名人名篇。我们不学他了,好吗?”该学生一看书才知道自己错了,羞得满脸通红。—看学生来了精神,我笑着话题一转问道:“没错,这‘田田’写的是形状不是味道,可大家往下看这一段有写味道的吗?”大家很快就找到了,是“清香”。因势利导,挖掘幽默,巧设疑问,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 在结束新课时设疑。在一堂课结束之时,教师往往需要对刚学的内容作一个总结、强调,在此时既可用设疑提问巩固新课,又可精心设置悬念,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去解开谜底。为下一节课创设条件,起到一个良好的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助于形成一堂课的“豹尾”。如在学习《黄鹂》一课时,我抓住课文最后一句引发学生探讨:为什么作者由黄鹂想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为什么说“这正是在艺术上不容易遇到的一种境界”?有的学生从文本出发,从几次写黄鹂在具体处境下的表现来尝试回答,有的从作者所处的时代(1962年)来分析文章的写作意图,有的结合钱理群先生的观点来分析……抓住了文章的“征候”设计问题,在作者有意强调或回避不谈之中,可以激发学生探寻研究的兴趣,而分析的过程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把握好提问的实效
教师提问不能为提问而提问,应注重提问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否则提问白白地占用了讲课的时间,降低了课堂的效率。要使提问达到预期目的,除了精心准备外,还要注意课堂提问的三忌。
一忌不留余地,突然发问。提问应留有思考时间,不能让学生毫无心理准备。一般来讲提问前教师应有语言或行为上的表示。
二忌废话太多,离题太远。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问时,应语言简练、表达清晰,不应该对一句话所反映的内容反复解释。甚至由一句话使教师联想到其他问题,然后滔滔不绝,这样就会使学生已经集中的注意力又被教师引开了。对一句话或一个问题反复解释,反而会让学生抓不住重点。思维偏离主题。
三忌对学生进行惩罚性提问。受错误思想支配,少数教师把课堂提问当作处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当有学生违反纪律,作业马虎或上课开小差时,教师就通过提一些难题来刁难学生。造成学生当众难堪,以达到教育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但教育不了学生,还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破坏师生感情。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害怕提问,对语文课越来越失去信心。因此,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要调查了解清楚并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改正,以取得进步,力求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
善教者,必善问。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必备技能。但是,在具体运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问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受到激励,感到振奋,真正做到“善学,师逸而功倍”。
2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提问的目的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设问应注意启发性,要创设“愤”、“悱”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其产生巨大的学习内驱力,并做到“因材施教”。
3 方法的多样性。在实践中,可运用小组讨论、质疑答疑等方式,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注意教法与学法的协调,变教学过程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