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长传》1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boy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 楠
  陈楠 20世纪80年代生人,籍贯河北。毕业于西北大学,古代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和语言学教学工作,兼任出版社古籍编审。
  
  湖北公安有一位才子叫袁宏道,出身官宦家庭,少年聪颖,既习科举又善诗文,在家乡声名远播。他二十一岁中举,随即赴京会试却又名落孙山,好在二十四岁中了进士,了却了人生一件大事。他们家有兄弟三个,各个都有文名,当然,他最厉害。中了进士之后,袁宏道并没有直接被委派官职,他也乐得清闲:反正已入仕途,何必在乎什么时候去当官呢!他在家乡吟诗饮酒、参禅谈佛,同时把自己对当时文坛复古运动的不满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在他眼里,假模假样地去模仿古人所写出的作品,甚至不如民间有感而发的俚俗小曲。两年后,袁宏道被选去当吴县县令,颇有官声,深受百姓爱戴。可他为百姓谋福利,却得罪了权贵,加之吏事繁杂,他托故辞职,游览著述去了。为了消除心中的不快,袁宏道与友人陶望龄等几个好朋友遍游名胜,诗酒酬答,奇文共赏,“无一日不游,无一游不乐,无一刻不谈,无一谈不畅”。
  这样的一位才子偶然在好友家夜读,随意抽了一本“恶楮毛书”的《阙编》诗,“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恶楮毛书”就是说书籍印刷质量超级差。印刷如此之差的诗集竟然让大才子“惊跃”,以至于“读复叫,叫复读,童仆睡者皆惊起”。吵得大家无法安眠之后,袁宏道长叹一声:“噫,是何相识之晚也!”他深深为徐文长“恣意谈谑,了无忌惮”的风格所倾倒,之后四处打听徐公之事,了解越多,越发惺惺相惜,于是写下了《徐文长传》,写下了徐公“奇”(qí与众不同)与“奇”(jī命运不偶)。
  徐渭,字文长,年幼时就“名声籍甚”,名气非常大。他聪明到什么程度呢?那个扔一根稻草过墙的题就是给他出的。他在稻草上拴了个橘子扔过去了,这么一说,很多人就能想起来了。可是这么一个从小就机灵的人,长大后却“屡试辄蹶”,与科举取士无缘。当时的浙江巡抚胡宗宪巨眼识英雄,将其纳入幕府。徐文长入幕府无半点畏缩之气,而是“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袁枚之所以在此用笔点出,是因为他实在欣赏徐文长的放达。他寫道:“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东晋的刘琰、诗圣杜甫都是不屈于权贵,有独立精神与思想的幕僚,袁宏道拿之作比,可见徐公在其心中地位之高。而因为他的人品与文笔,幕府之中所有的重要文件,胡公均交与徐文长起草。抓到一只有祥瑞之兆的白鹿,献予皇帝,徐文长作《进白鹿表》,明世宗也被其文采打动。
  袁宏道进士出身,仕途顺畅,但他能辞官悠游,也是性情中人。他发自内心地欣赏徐文长。而徐文长也不仅仅是书生。他“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在胡宗宪幕府之中,屡立功勋,很多胜仗都是徐文长的功劳。然而胡宗宪倒台之后,徐文长频频遭到排挤,他不愿踏入浊流,于是寄情山水,放浪诗酒。袁公写道:“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事人者所敢望也。”政治失意,徐文长把他的才情和瑰丽的大自然联系在一起,用壮阔的自然景物和发自内心的最真实情感流露来显扬他的“勃然不可磨灭之气”。即使是在这失意之时,他也是“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内心的坚守从未丧失。
  袁宏道欣赏徐文长,因为两人的才华和品格相类,但不同的是徐文长不如袁宏道圆通,更没有袁宏道的家族背景。对于那些装腔作势的文坛领袖,即当时的“骚坛主盟者”,徐竟毫不避忌“叱而奴之”,导致其被“封杀”。徐文长自言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后人将其与解缙、杨慎并称为“明代三才子”,当时名声竟然“不出于越”。
  种种不如意使徐文长有了精神顽疾,晚年甚至做出自残和杀害继妻的行为,幸而友人周旋,使其免于死罪,但潦倒之势让人叹息。郁郁终日,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袁宏道在文末模仿太史公的风格作了跋评:“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只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语气异常沉痛。这个人不缺才情,不缺格调,也曾遇到伯乐,但纵观其一生,“命运多舛”四字加诸之上并不为过。
  袁宏道是明代“性灵派”的代表,洒脱而追求创新,追求“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徐文长传》言辞恳切,将所寻觅到的徐文长先生生平点滴汇集成文,娓娓道来,毫不吝惜溢美之词,然而又不让人觉得违和。缘由大概是志趣相投、品格相类吧!一个才子在昏黄灯光下手执另一个才子的残卷,细细读来,惊喜、激动,没有相轻,多是肯定,多是共鸣,继而奔波越地,求徐公文章书画,问徐公事迹,铺纸研墨,为之作传。人生难得一知己,跨越时空,心灵相碰,茫茫苦海中挣扎一生的徐文长地下有知,也能稍有宽慰了吧!
其他文献
《马说》是中学语文课本最重要的课文之一,夸张一点说,读懂与背出了《马说》,一半的中学语文学习任务完成了。  语文学习主要是阅读理解与写作两大块。就初、高中各年级段的学习阅读与写作的任务来说,初一侧重记人叙事,初二侧重以说明与描写,初三侧重于议论抒情,高一以复杂记叙与浅易的议论为主,高二以事理说明与复杂一点儿的议论为主,高三以含有一定艺术性议论抒情为主。上述六个年段的语文学习的内容与方式,又呈现累进
期刊
我在杂乱无章的小胡同里寻到这座寺院。红墙褪了色,像是洗过无数次的旧衣物,干巴巴的涂料凝固成薄片,弯出卷儿,悬在墙上,似乎轻轻一碰便会化成齑粉,消散在空气中。起风了,我裹紧大衣,悄声踱进这间院子。  今天,我采访的是智化寺京音乐的第二十七代传人——胡先生。在等待他的时间里,我漫无目的地览着这里的一切,说得更确切一些,是审视。天气阴凉,肥大的云团压在寺顶,灰蒙蒙一片,未蒸发的积水淤在砖地上,载着簌簌辞
期刊
总忘不掉家乡的山,忘不了家乡的水,更忘不了家乡的那个人。 ——题记一  踏着松软的黄土,迎面吹来夹带着黄沙的干冷的风,顺着玉米在空气中散出的飘逸馥郁的香气,我,又回到了记忆里的家乡。  我的家乡,眼前是关中平原,背靠秦岭北麓——西安城南。在家乡的不远处,有一条来自秦岭的河。虽不知它叫什么,但我知道,那里流淌着我童年的生活。   河道已经没
期刊
荆卓然 1997年生,作品散见于《诗刊》《作品》《散文诗》等,曾参加鲁迅文学院山西中青年作家研修班。著有诗集《小鸟是春天的花朵》、散文集《桃花打开了春天的门窗》。  村名很恐怖,也很卡通。    恐怖是因为昔日这里肯定住过吃人的老虎,“嗷!”一声呼啸地动山摇,草木生风。卡通是因为我们这些90后只见过动画片里卡通可爱的老虎,没有见过《水浒传》里“一扑、一掀、一剪”三招定王位的真老虎。  我说的是晋东
期刊
古代的史书里记载了一件有趣的事。有一个秀才考上了状元,大家都來祝贺他:“哎呀,了不起啊!你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啊!恭喜!”这个秀才严肃地说:“你们懂什么?我的梦想哪里实现了?考上状元不过只是实现我梦想的一个途径!”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人有了方向,那么不会为小的利益、小的得到而过于高兴。真正干大事的人不会过分开心于小的一点成功和胜利,因为他有自己的方向,他的方向在远方!  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我们终于有了
期刊
昔年的枸杞果又寂寥地挂在枝头,满阶金黄的银杏叶勾起了季节的思念。在外天南海北地四处漂泊,重回故乡的小城,才发觉时光将回忆拉扯成一条漫长的路,而小城依旧矗立在记忆最深处,任时光飞逝,岁月流转。  相比于大城市的日新月异,小城的发展如缓缓流动的水,所有的事物在十几年中都没有太多变化。公园旁那颗酸豆角树依旧挺立,儿时很喜欢的一家炸萝卜丝饼的铺子至今还在冒着腾腾热气。虽然步履缓慢,但小城却有小城的安稳。小
期刊
张可久(约1270—约1350),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元代散曲作家,浙江庆原路(今浙江省宁波市)人。他曾多次做路吏这样的下级官吏,至正初年七十多岁,还做昆山幕僚。他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名胜古迹,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南一带,晚年隐居在杭州一带。张可久毕生致力于词曲创作,是元代最多产的散曲大家,现存小令八百余首,数量为元曲作家之冠。他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
期刊
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  ——汪国真  暑期,于北京结识了通今博古又幽默亲切的王老师,不久,便在朋友圈见到英文绝佳的他满面笑容地站在卢浮宫前,身边是一群如我一样年轻的少年。历经题海奋战,刚考入衡水中学的少年们,脸上有一种别样的青春光芒,那其中流露着到达梦想中的远方的喜悦和自信。  我一直欣赏那背着包,义无反顾地奔向远方,追寻梦想的人,如自称“世上流浪者”
期刊
刘 洁 生于天津,有小说、散文发表于《散文》《美文》《散文选刊》《中国作家》《北京文学》《新华文摘》《人民日报》等多家报刊,曾任花地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宁夏之美全国散文大赛评委,作品收入多个年度选本。现供职于《小说月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演尽风流不过梦一场。只是,多少风吹雨打,多少潮起潮落,多少莺歌燕舞,都在幕布拉上后烟消云散。演员和观众你疯我傻,心
期刊
前些天的雨下得很是奇怪,它匆匆来临,又匆匆而去,感觉像是夏日里的滂沱大雨,可它偏偏又细细绵绵,毫无力气。雨丝密密地斜织着,似银线纺成的纱,从天空中笼罩下来——偶尔零落的一两片树叶,让我蓦然惊觉:呵,秋天竟是到了!  那雨把天空润得清净,却终究还是将田地里的虫儿驱散了,或许就在不久的日子里还会带走花儿的绚丽。不曾留意,一场雨后就入秋了。  日子一天天消逝,秋天也愈来愈触手可及。风在此刻尽情地宣泄着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