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是一种新型工业组织模式,其在政府主导和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的模式下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创业基地的服务重点错位,关键性的服务措施不足或缺失。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对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机制,包括跟踪筛选机制、融资机制、收益机制以及激励机制进行了整体规划。
关键词: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运营管理机制
一、引言
2014年9月1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加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对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支持,帮助小微企业赢得“大未来”。创业基地在功能上与传统的孵化器相似,但是在创建主体、孵化企业类型以及准入机制等方面,两者又存在诸多不同。创业基地是孵化企业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模式,是由政府创建或者政府联合社会机构共同创建,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系列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相对于孵化器针对的是较大规模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基地更适于培育形形色色的小微企业。但是,目前创业基地存在许多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例如政企不分,服务体系落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等,这无疑不利于提高企业创业成功率。因此研究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机制有利于降低小微企业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二、创业基地的建设现状及现存问题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创业基地从初建到发展再到快速发展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全国各地的创业基地呈现蓬勃发展的面貌。
以江苏省为例,全省各地生产经营场所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创业基地有1百多个,总资产2474990.4万元。基地已入驻企业7285家,以制造业为主,少量企业为软件、设计、贸易等第三产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30家。基地内企业平均用工38人/家,占地3.1亩/家,年产出408万元/家,安排富余劳动力、下岗职工、失地农民近28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
江苏省创业基地开展的信息服务项目中,入驻企业对政府政策信息的需求量最大;在资金服务中,投资融资和贷款担保的需求量最大,反应了小微企业创业投融资困难以及贷款难的问题;技术提升服务方面,创业基地已开展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和人才引进服务并且入驻企业对技术方面的服务需求都很高,说明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及能力的重要性。据调查,免费比率高于50%的服务占大多数,“高于成本收费”的比例相当小,可以看出服务基地的非赢利性质。
创业基地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的,政府为其带来了资金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创业基地迅速达到很大的规模,满足更多创业者进行创业的需求。但长远来看,政府的过多干预使使创业基地存在许多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进出机制
一方面,各级政府往往要求创业基地优先接纳本地企业,创业基地无法对其进行筛选评价。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自身的财政收入和地方经济和就业的稳定增长,政府会提供更多的优惠措施让本该毕业的成熟企业继续留在创业基地内,创业基地也无法对其办理毕业手续。另外创业基地作为政府的下属单位,很可能成为部分官员展示政绩的工具,为搞“形象工程”一味扩大基地规模,不注重入驻企业的筛选和毕业制度的建立,导致基地“超载”。
(二)融资服务功能不到位
创业基地投资渠道单一,具有较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并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但是政府的财政能力的限制,另外创业基地内的小微企业创业初期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这样政府扶持资金分摊到每个企业就显得较少。同时创业基地的担保体制的不完善,加上风险投资机制的缺失,导致小微企业既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也无法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帮助。
(三)非赢利的组织性质
在基地创建初期,获得了政府的大量支持,不盈利不会影响基地的运营,随着基地的发展,不赢利无法吸引人才,无法激励内部员工,导致服务得不到改善;不赢利导致基地无法自我“供血”,难以实现“自收自支”的良好循环。
(四)服务积极性不足
创业基地的运营绩效与员工的利益无关,即使创业基地的运营效果很好,在经济上也不能独立核算,事业单位编制和薪酬的限制也制约了员工的积极性,不愿意主动站在入驻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创业基地的服务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员工的收入有限,无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三、创业基地运营管理机制的构建
分析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运营机制,首先要对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培育机制即培育流程进行设计。创业基地建成之后,小微企业申请入驻创业基地,创业基地通过审查批准之后与小微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培育便开始了。接着入驻企业在基地的各项服务支持下进行孵化,此时需要分析创业基地的融资机制、收益机制以及激励机制。小微企业在基地内培育一定年限之后,创业基地根据毕业标准对小微企业进行考核,达到要求的小微企业即可毕业。从小微企业申请入驻到入驻创业基地到毕业需要一整套的跟踪筛选机制。
(一)跟踪筛选机制
由于新创企业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同时创业基地的资源有限,为了提高运行效率,筛选出具有前景的企业,需要对小微企业的整个孵化过程进行筛选。分别在企业申请入驻、企业成长、企业成熟这三个阶段对小微企业进行考核评估,考核合格即可继续孵化或毕业,不合格的将被列入“留下察看”,若继续观察仍不合格,企业将会被淘汰。
设计筛选机制需要制定筛选标准,随着企业发展,其各个阶段的筛选标准会存在差异,不能完全按照初期筛选的标准。创业基地在选择入驻企业时,需要从政府的硬性规定、基地实力、该企业的外部环境以及内在的综合素质这三个方面考虑筛选标准。入驻企业的综合能力指标包括企业是否能够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管理能力以及财务能力。在企业的成长期,创业基地需要衡量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与商业计划书的偏离程度,评估企业产品与现阶段市场的匹配程度,预估企业的发展态势并重新进行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经过三到五年的培育,企业到达成熟阶段,此阶段的筛选机制就是毕业机制。创业基地需要对企业进行最后的考核,具有稳定的市场、完善的管理、充足的资金以及广阔前景的企业将是孵化成功得以毕业的企业。例如,经过有效的筛选以及培育,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现有27家国家认定动漫企业,3家国家重点动漫企业,3款动漫产品为国家重点动漫产品,9家企业和6个项目荣膺2009~2010年度、2011~201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上述指标均列江苏各大基地之首。 (二)融资机制
创业基地的初创时期,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专项资金以及各类优惠政策和税收政策。随着创业基地的发展壮大,基地积累了一定资金之后对基地内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进行投资。另外,小微企业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和吸引风险投资的方式进行融资。
在小微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往往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有形资产作为抵押而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因此,创业基地通过建立良好的信用担保机制,对技术市场较好的企业提供担保,可以帮助初创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对于暂时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创业基地对其进行诊断和建议,直至其符合条件再进行推荐。
加强与风险机构的合作可以帮助发展前景较好的小微企业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创业基地与风险机构的合作模式有:一是外部合作模式。两者在组织上保持独立,只是在业务上发生联系。例如,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定期组织“投融资洽谈会”,帮助企业与投融资机构直接对接;二是内部合作模式。创业基地与风险机构合资建立创业基地或者在创业基地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风险机构。例如,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通过引进中华软件服务投资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形成了35亿元规模的园区投资基金,通过发挥常州软件园发展有限公司、常州文化科技创意发展有限公司两大国有企业的投融资功能,为基地企业打通融资渠道。
(三)收益机制
创业基地的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只有保证自身良好的运营与发展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服务,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创业基地的收入来源有:政府专项资金;政府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收入;投资收入。创业基地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高成长性的企业进行投资,随着企业的成长,创业基地可以获得企业分红或者通过出让股份来获得资本收益。投资收入是创业基地的长期收入来源。例如,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通过自身的良好运营,以高于GDP增长的速度持续攀升。2009~2011年,基地创意产业实现营收分别为63.5亿元、109亿元、151亿元,年平均增长为55%;2011年贡献税收7.7亿元;2012年,实现营收突破180亿元,贡献税收9.21亿元。
(四)激励机制
完善创业基地的激励机制,加强对基地内工作人员的激励,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服务热情,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小微企业的成长。首先对基地内的员工进行定期考核,考核有两方面作用,一是淘汰不胜任现在工作的员工,二是对通过考核的员工进行精神奖励(晋升、培训、嘉奖等)或者物质奖励(加薪、股权等),加强对其的激励措施。同时,对员工的考核将更加注重来自小微企业的意见,创业基地的建立目的是培育小微企业,基地内的工作都应该是围绕扶持小微企业展开的,所以小微企业的意见对员工考核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中,不同的员工承担着不同的工作,个人需求很不一样,所以不同的员工要使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对于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提供专业性服务的技术人才,除了一般的升职、加薪、嘉奖的激励外,还需要给予一定的股权收益作为激励,这个股权既包括创业基地的股权也包括基地内企业的股权。例如,常州市颁布的《常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规定》规定“对高新技术成果完成者和成果转化的主要实施者,可根据其实际贡献,获得与之相当的股权收益,所占股权比例不受限制”。
四、结论
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是在政府统筹规划下,政府或政府联合社会机构投资创建,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系列的价格优惠的硬件和软件服务,能够有效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的集公益性与经营性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然而目前创业基地在政府主导和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的模式下存在着较多问题:缺乏有效的进出机制;融资服务功能不到位;非赢利的组织性质;服务积极性不足。这些问题较为严重的影响了创业基地的运营绩效,若这些问题得不到优化,创业基地的功能发挥将受到较大限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机制,包括跟踪筛选机制、融资机制、收益机制以及激励机制进行了整体规划,以保证创业基地内的企业质量,充分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激励创业基地内的工作人员主动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实现创业基地“自我造血”,促进基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观兵,梅强,万武.一种新型的孵化组织模式:创业基地[J].改革与战略,2011(12).
[2]梅强,赵观兵.创业基地运营管理与案例分析[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3.
[3]陈丽兰,戚安邦.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筛选体系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05).
[4]邓建勇.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
[5]孔德涌.科技孵化器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软科学,2007(11).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周巧梅为通讯作者)
关键词: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运营管理机制
一、引言
2014年9月1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加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对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支持,帮助小微企业赢得“大未来”。创业基地在功能上与传统的孵化器相似,但是在创建主体、孵化企业类型以及准入机制等方面,两者又存在诸多不同。创业基地是孵化企业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模式,是由政府创建或者政府联合社会机构共同创建,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系列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相对于孵化器针对的是较大规模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基地更适于培育形形色色的小微企业。但是,目前创业基地存在许多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例如政企不分,服务体系落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等,这无疑不利于提高企业创业成功率。因此研究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机制有利于降低小微企业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二、创业基地的建设现状及现存问题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创业基地从初建到发展再到快速发展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全国各地的创业基地呈现蓬勃发展的面貌。
以江苏省为例,全省各地生产经营场所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创业基地有1百多个,总资产2474990.4万元。基地已入驻企业7285家,以制造业为主,少量企业为软件、设计、贸易等第三产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30家。基地内企业平均用工38人/家,占地3.1亩/家,年产出408万元/家,安排富余劳动力、下岗职工、失地农民近28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
江苏省创业基地开展的信息服务项目中,入驻企业对政府政策信息的需求量最大;在资金服务中,投资融资和贷款担保的需求量最大,反应了小微企业创业投融资困难以及贷款难的问题;技术提升服务方面,创业基地已开展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和人才引进服务并且入驻企业对技术方面的服务需求都很高,说明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及能力的重要性。据调查,免费比率高于50%的服务占大多数,“高于成本收费”的比例相当小,可以看出服务基地的非赢利性质。
创业基地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的,政府为其带来了资金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创业基地迅速达到很大的规模,满足更多创业者进行创业的需求。但长远来看,政府的过多干预使使创业基地存在许多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进出机制
一方面,各级政府往往要求创业基地优先接纳本地企业,创业基地无法对其进行筛选评价。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自身的财政收入和地方经济和就业的稳定增长,政府会提供更多的优惠措施让本该毕业的成熟企业继续留在创业基地内,创业基地也无法对其办理毕业手续。另外创业基地作为政府的下属单位,很可能成为部分官员展示政绩的工具,为搞“形象工程”一味扩大基地规模,不注重入驻企业的筛选和毕业制度的建立,导致基地“超载”。
(二)融资服务功能不到位
创业基地投资渠道单一,具有较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并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但是政府的财政能力的限制,另外创业基地内的小微企业创业初期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这样政府扶持资金分摊到每个企业就显得较少。同时创业基地的担保体制的不完善,加上风险投资机制的缺失,导致小微企业既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也无法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帮助。
(三)非赢利的组织性质
在基地创建初期,获得了政府的大量支持,不盈利不会影响基地的运营,随着基地的发展,不赢利无法吸引人才,无法激励内部员工,导致服务得不到改善;不赢利导致基地无法自我“供血”,难以实现“自收自支”的良好循环。
(四)服务积极性不足
创业基地的运营绩效与员工的利益无关,即使创业基地的运营效果很好,在经济上也不能独立核算,事业单位编制和薪酬的限制也制约了员工的积极性,不愿意主动站在入驻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创业基地的服务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员工的收入有限,无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三、创业基地运营管理机制的构建
分析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运营机制,首先要对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培育机制即培育流程进行设计。创业基地建成之后,小微企业申请入驻创业基地,创业基地通过审查批准之后与小微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培育便开始了。接着入驻企业在基地的各项服务支持下进行孵化,此时需要分析创业基地的融资机制、收益机制以及激励机制。小微企业在基地内培育一定年限之后,创业基地根据毕业标准对小微企业进行考核,达到要求的小微企业即可毕业。从小微企业申请入驻到入驻创业基地到毕业需要一整套的跟踪筛选机制。
(一)跟踪筛选机制
由于新创企业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同时创业基地的资源有限,为了提高运行效率,筛选出具有前景的企业,需要对小微企业的整个孵化过程进行筛选。分别在企业申请入驻、企业成长、企业成熟这三个阶段对小微企业进行考核评估,考核合格即可继续孵化或毕业,不合格的将被列入“留下察看”,若继续观察仍不合格,企业将会被淘汰。
设计筛选机制需要制定筛选标准,随着企业发展,其各个阶段的筛选标准会存在差异,不能完全按照初期筛选的标准。创业基地在选择入驻企业时,需要从政府的硬性规定、基地实力、该企业的外部环境以及内在的综合素质这三个方面考虑筛选标准。入驻企业的综合能力指标包括企业是否能够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管理能力以及财务能力。在企业的成长期,创业基地需要衡量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与商业计划书的偏离程度,评估企业产品与现阶段市场的匹配程度,预估企业的发展态势并重新进行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经过三到五年的培育,企业到达成熟阶段,此阶段的筛选机制就是毕业机制。创业基地需要对企业进行最后的考核,具有稳定的市场、完善的管理、充足的资金以及广阔前景的企业将是孵化成功得以毕业的企业。例如,经过有效的筛选以及培育,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现有27家国家认定动漫企业,3家国家重点动漫企业,3款动漫产品为国家重点动漫产品,9家企业和6个项目荣膺2009~2010年度、2011~201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上述指标均列江苏各大基地之首。 (二)融资机制
创业基地的初创时期,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专项资金以及各类优惠政策和税收政策。随着创业基地的发展壮大,基地积累了一定资金之后对基地内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进行投资。另外,小微企业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和吸引风险投资的方式进行融资。
在小微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往往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有形资产作为抵押而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因此,创业基地通过建立良好的信用担保机制,对技术市场较好的企业提供担保,可以帮助初创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对于暂时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创业基地对其进行诊断和建议,直至其符合条件再进行推荐。
加强与风险机构的合作可以帮助发展前景较好的小微企业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创业基地与风险机构的合作模式有:一是外部合作模式。两者在组织上保持独立,只是在业务上发生联系。例如,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定期组织“投融资洽谈会”,帮助企业与投融资机构直接对接;二是内部合作模式。创业基地与风险机构合资建立创业基地或者在创业基地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风险机构。例如,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通过引进中华软件服务投资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形成了35亿元规模的园区投资基金,通过发挥常州软件园发展有限公司、常州文化科技创意发展有限公司两大国有企业的投融资功能,为基地企业打通融资渠道。
(三)收益机制
创业基地的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只有保证自身良好的运营与发展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服务,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创业基地的收入来源有:政府专项资金;政府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收入;投资收入。创业基地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高成长性的企业进行投资,随着企业的成长,创业基地可以获得企业分红或者通过出让股份来获得资本收益。投资收入是创业基地的长期收入来源。例如,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通过自身的良好运营,以高于GDP增长的速度持续攀升。2009~2011年,基地创意产业实现营收分别为63.5亿元、109亿元、151亿元,年平均增长为55%;2011年贡献税收7.7亿元;2012年,实现营收突破180亿元,贡献税收9.21亿元。
(四)激励机制
完善创业基地的激励机制,加强对基地内工作人员的激励,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服务热情,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小微企业的成长。首先对基地内的员工进行定期考核,考核有两方面作用,一是淘汰不胜任现在工作的员工,二是对通过考核的员工进行精神奖励(晋升、培训、嘉奖等)或者物质奖励(加薪、股权等),加强对其的激励措施。同时,对员工的考核将更加注重来自小微企业的意见,创业基地的建立目的是培育小微企业,基地内的工作都应该是围绕扶持小微企业展开的,所以小微企业的意见对员工考核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中,不同的员工承担着不同的工作,个人需求很不一样,所以不同的员工要使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对于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提供专业性服务的技术人才,除了一般的升职、加薪、嘉奖的激励外,还需要给予一定的股权收益作为激励,这个股权既包括创业基地的股权也包括基地内企业的股权。例如,常州市颁布的《常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规定》规定“对高新技术成果完成者和成果转化的主要实施者,可根据其实际贡献,获得与之相当的股权收益,所占股权比例不受限制”。
四、结论
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是在政府统筹规划下,政府或政府联合社会机构投资创建,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系列的价格优惠的硬件和软件服务,能够有效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的集公益性与经营性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然而目前创业基地在政府主导和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的模式下存在着较多问题:缺乏有效的进出机制;融资服务功能不到位;非赢利的组织性质;服务积极性不足。这些问题较为严重的影响了创业基地的运营绩效,若这些问题得不到优化,创业基地的功能发挥将受到较大限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机制,包括跟踪筛选机制、融资机制、收益机制以及激励机制进行了整体规划,以保证创业基地内的企业质量,充分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激励创业基地内的工作人员主动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实现创业基地“自我造血”,促进基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观兵,梅强,万武.一种新型的孵化组织模式:创业基地[J].改革与战略,2011(12).
[2]梅强,赵观兵.创业基地运营管理与案例分析[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3.
[3]陈丽兰,戚安邦.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筛选体系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05).
[4]邓建勇.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
[5]孔德涌.科技孵化器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软科学,2007(11).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周巧梅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