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人说:“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会提问的人。”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好的提问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展示更精彩!因此,笔者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上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现将笔者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作详细阐述。
关键词:提问;有效讲策略;学生展示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263-02
一、遵循“四条”原则
课堂上,出现无效的课堂提问,这其实就是教师缺乏教学经验,难以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学是门艺术,应该遵循“四条”原则。
1.目的性原则——精心设计。目的性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提问是为教学要求服务的。为提问而提问是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精力,偏离轨道,浪费时间。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描述出提问的明确目标:课堂组织的定向性提问,了解学情的摸底性提问,学习方法的指导性提问,知识理解的启发性提问,触类旁通的发散性提问,归纳总结的聚敛性提问,温故而知新的复习性提问,等等。
2.科学性原则——难易适度。提问前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学生。熟悉教材,把握知识点传授的正确性与难易程度,在编制问题时,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也不能简单地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铺垫性提问。要防止:浅——索然无味;偏——纠缠枝节;深——高不可攀;听——一窍不通;空——内容空泛。提问适度,同时又是量力性教学原则的体现。
3.启发性原则——循循善诱。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启发性是指提问要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方向。启发性不仅表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教学实践证明,提问后出现冷场的现象,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由于问题缺乏启发性而致。在教学中,要避免那种为问而问、不分巨细、处处皆问的做法,还要注意应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学得新知。
4.灵活性原则——因势利导。设计课堂提问不可机械死板,类型应灵活多样。如揭示课题可采用启发性提问;初读课文时可采用疏导性提问;深钻课文时可采用探究性提问;单元总结时可采用比较性提问;品尝精华时可采用鉴赏性提问;巩固复习时可采用归类性提问等。同时,还必须注意课堂上一旦出现师生双方信息交流异常的情况,更应灵活处置,当场设计一些调控课堂的提问来调节课堂气氛。
二、运用“七种”方法
1.次序法。这种提问是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一般都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写的。如《科利亚的木匣》一课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科利亚怎样埋木匣?怎样挖木匣?从埋木匣和挖木匣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答,学生既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自己也受到了启发。
2.铺垫法。在讲授一堂新课之前或解决一个主要问题时,让学生先完成一些铺垫性的准备题或在主要问题下设计几个铺垫性的问题,可以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减少难度。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课前先收集相关资料:你对邱少云了解多少?你还想知道邱少云的什么情况?邱少云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做了这些准备后,再来上课,学习就显得很轻松了。
3.核心法。这是为了突出教材重点内容而设计的提问,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其作用是扣住教材主要内容,明确学习重点,让学生学习时直奔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笔者在教学《爬天都峰》这一课中时,设计这样的问题来攻破重难点:为什么老爷爷也能爬上峰顶呢?只要弄清了这个问题,同学们就能全面理解课文,深深体会到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那么不管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4.对比法。对比式提问,是指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而设定的提问,旨在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习了写景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后,让学生对比:读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从感受中体会景物所表现的独特的美。还从方法上设计对比的问题:这两篇课文在叙述顺序上有哪些特点?通过比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两篇课文的写作顺序,还从比较中明白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对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启示。
5.联系法。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学习语文时,许多问题的认识都要结合实际来理解。在《和时间赛跑》一课中写到:“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像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这样就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源于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不至于把学习孤立起来看待了。
6.想象法。不局限于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这样的提问,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声》一课中写道:“就在英子刚刚站立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包含了什么?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此时此刻你会对英子说些什么?如果你是英子,你听了同学们的话,会怎么想?像这样的想象提问,有一定的思维强度和广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有利于心理的积极发展和学生在想象中创新。
7.观察法。观察即通过看图或实验来向学生质疑,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寻求答案。一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图上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些什么?有什么感受?这类问题一提出,学生很容易结合画面来回答,图文并茂地学习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做到“四个”必须
1.提问必须因人施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即因人施问。教师在预设问题时,要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预设;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因人而异。如检查字词时,可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回答,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对课文理解及一般性的概括问题,可以让中等学生回答,以促其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对于难度较大的拓展性问题和综合性表述题,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回答。教师对他们的回答要加以点评,让所有学生在比较与鉴别中提高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笔者在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提出了几个不同程度的问题:最易的——是哪五位壮士?较难的——为什么说是五位壮士?更难的——为什么说是五位壮士而不是五位烈士?这三个问题可以分别选择基础不同的学生来回答。
2.提问必须创设情境。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一部分课文离我们生活比较远,这种实际有“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历无法进入到文本的情景中。如《海上日出》一文中说道“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笔者班上的学生没有一个亲眼看见过海,就更谈不上看海上日出,仅凭自己的理解不可能感受到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在上课前,笔者将准备好了的《海上日出》课件,播放给学生看,学生身临其境,再抓住时机提问:“为什么称‘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生就能很快地入情入景了。
3.提问必须联系实际。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学习语文时,对许多问题的认识都要结合实际来理解。例如:《虎门硝烟》一课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我们来到林则徐的雕塑前,面对他你会说些什么?类似问题,学生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这样就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联系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不至于孤立起来看待。教学不仅要从教材出发,更应熟悉学生,了解学生认识水平。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我们的提问才能与学生的思维接轨,才能取得教学主动权。因此设计提问,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思想方法,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兴趣爱好。如讲《秋天》一课时,笔者这样提问:我们这里的秋天有什么样的景色呢?导入课文后问学生: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特点呢?一连串的问题,引领学生去关注身边的生活,了解文章的内容,思考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4.提问必须激发想象。不局限于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这样的提问,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学习《十年后的礼物》,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信守诺言、方式奇妙、饱含祝福,使人热爱生活,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加以想象:意外收到这份礼物,达格妮会有怎样的举动?你从她的举动中体会到她此时的心情怎么样?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明白要有诚实守信的美德,而且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以“遵循四条原则、运用七种方法、做到四个必须”为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即: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474模式),从而营造出了良好的、积极的、活跃的课堂气氛,真正体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但是,“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笔者将一如既往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反思总结,“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为发展学生能力开辟天地,让学生生活更精彩!
关键词:提问;有效讲策略;学生展示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263-02
一、遵循“四条”原则
课堂上,出现无效的课堂提问,这其实就是教师缺乏教学经验,难以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学是门艺术,应该遵循“四条”原则。
1.目的性原则——精心设计。目的性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提问是为教学要求服务的。为提问而提问是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精力,偏离轨道,浪费时间。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描述出提问的明确目标:课堂组织的定向性提问,了解学情的摸底性提问,学习方法的指导性提问,知识理解的启发性提问,触类旁通的发散性提问,归纳总结的聚敛性提问,温故而知新的复习性提问,等等。
2.科学性原则——难易适度。提问前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学生。熟悉教材,把握知识点传授的正确性与难易程度,在编制问题时,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也不能简单地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铺垫性提问。要防止:浅——索然无味;偏——纠缠枝节;深——高不可攀;听——一窍不通;空——内容空泛。提问适度,同时又是量力性教学原则的体现。
3.启发性原则——循循善诱。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启发性是指提问要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方向。启发性不仅表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教学实践证明,提问后出现冷场的现象,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由于问题缺乏启发性而致。在教学中,要避免那种为问而问、不分巨细、处处皆问的做法,还要注意应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学得新知。
4.灵活性原则——因势利导。设计课堂提问不可机械死板,类型应灵活多样。如揭示课题可采用启发性提问;初读课文时可采用疏导性提问;深钻课文时可采用探究性提问;单元总结时可采用比较性提问;品尝精华时可采用鉴赏性提问;巩固复习时可采用归类性提问等。同时,还必须注意课堂上一旦出现师生双方信息交流异常的情况,更应灵活处置,当场设计一些调控课堂的提问来调节课堂气氛。
二、运用“七种”方法
1.次序法。这种提问是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一般都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写的。如《科利亚的木匣》一课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科利亚怎样埋木匣?怎样挖木匣?从埋木匣和挖木匣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答,学生既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自己也受到了启发。
2.铺垫法。在讲授一堂新课之前或解决一个主要问题时,让学生先完成一些铺垫性的准备题或在主要问题下设计几个铺垫性的问题,可以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减少难度。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课前先收集相关资料:你对邱少云了解多少?你还想知道邱少云的什么情况?邱少云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做了这些准备后,再来上课,学习就显得很轻松了。
3.核心法。这是为了突出教材重点内容而设计的提问,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其作用是扣住教材主要内容,明确学习重点,让学生学习时直奔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笔者在教学《爬天都峰》这一课中时,设计这样的问题来攻破重难点:为什么老爷爷也能爬上峰顶呢?只要弄清了这个问题,同学们就能全面理解课文,深深体会到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那么不管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4.对比法。对比式提问,是指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而设定的提问,旨在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习了写景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后,让学生对比:读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从感受中体会景物所表现的独特的美。还从方法上设计对比的问题:这两篇课文在叙述顺序上有哪些特点?通过比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两篇课文的写作顺序,还从比较中明白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对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启示。
5.联系法。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学习语文时,许多问题的认识都要结合实际来理解。在《和时间赛跑》一课中写到:“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像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这样就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源于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不至于把学习孤立起来看待了。
6.想象法。不局限于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这样的提问,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声》一课中写道:“就在英子刚刚站立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包含了什么?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此时此刻你会对英子说些什么?如果你是英子,你听了同学们的话,会怎么想?像这样的想象提问,有一定的思维强度和广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有利于心理的积极发展和学生在想象中创新。
7.观察法。观察即通过看图或实验来向学生质疑,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寻求答案。一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图上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些什么?有什么感受?这类问题一提出,学生很容易结合画面来回答,图文并茂地学习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做到“四个”必须
1.提问必须因人施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即因人施问。教师在预设问题时,要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预设;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因人而异。如检查字词时,可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回答,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对课文理解及一般性的概括问题,可以让中等学生回答,以促其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对于难度较大的拓展性问题和综合性表述题,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回答。教师对他们的回答要加以点评,让所有学生在比较与鉴别中提高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笔者在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提出了几个不同程度的问题:最易的——是哪五位壮士?较难的——为什么说是五位壮士?更难的——为什么说是五位壮士而不是五位烈士?这三个问题可以分别选择基础不同的学生来回答。
2.提问必须创设情境。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一部分课文离我们生活比较远,这种实际有“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历无法进入到文本的情景中。如《海上日出》一文中说道“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笔者班上的学生没有一个亲眼看见过海,就更谈不上看海上日出,仅凭自己的理解不可能感受到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在上课前,笔者将准备好了的《海上日出》课件,播放给学生看,学生身临其境,再抓住时机提问:“为什么称‘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生就能很快地入情入景了。
3.提问必须联系实际。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学习语文时,对许多问题的认识都要结合实际来理解。例如:《虎门硝烟》一课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我们来到林则徐的雕塑前,面对他你会说些什么?类似问题,学生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这样就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联系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不至于孤立起来看待。教学不仅要从教材出发,更应熟悉学生,了解学生认识水平。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我们的提问才能与学生的思维接轨,才能取得教学主动权。因此设计提问,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思想方法,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兴趣爱好。如讲《秋天》一课时,笔者这样提问:我们这里的秋天有什么样的景色呢?导入课文后问学生: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特点呢?一连串的问题,引领学生去关注身边的生活,了解文章的内容,思考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4.提问必须激发想象。不局限于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这样的提问,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学习《十年后的礼物》,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信守诺言、方式奇妙、饱含祝福,使人热爱生活,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加以想象:意外收到这份礼物,达格妮会有怎样的举动?你从她的举动中体会到她此时的心情怎么样?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明白要有诚实守信的美德,而且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以“遵循四条原则、运用七种方法、做到四个必须”为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即: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474模式),从而营造出了良好的、积极的、活跃的课堂气氛,真正体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但是,“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笔者将一如既往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反思总结,“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为发展学生能力开辟天地,让学生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