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适合高中生年龄特征、心理需求与个性发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应用型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发掘学生的生命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众所周知,化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以实验操作为基础的一门实践学科.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化学也早已成为了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然而,要学好化学,最重要的就是具备该学科的核心素养.化学这门学科的基本素养,一是形成关于化学的基本思维与感悟,二是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这一学科中蕴藏的规律与原理.
一、研究现状及背景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建构适合学生的现代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教育,让学校的每个学生幸福成长、人人成才,是中国现代教育梦的核心.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人格,彰显每个学生的生命价值,既是我国教育范式的逻辑起点,也是改变传统教育的实践的必然归宿.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培养高中生的基本化学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就是以化学实验为主开展教学活动.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课教学的时候,在每一节课都要让相应的实验教学融入课堂中.在实验中,学生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化学思维.
此外,在进行化学教学的时候,化学教师应该多以生活中的化学应用作为课堂引入,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培养他们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入课堂
化学是一门操作性与实验性都很强的学科.在化学这一学科的基本核心素养中,“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体现了化学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因此,在高中化学的授课过程中,就要注重化学实验.在做实验的时候,化学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可以让学生对不明物质进行假设、猜想、验证,并进行大胆的实验与操作,激发学生们的探索精神.
例如,在讲到“金属置换反应”这一章节的时候,涉及了特殊的Na与CuSO4溶液发生化学反应:2Na 2H2O2NaOH H2↑,2NaOH CuSO4Na2SO4 Cu(OH)2↓.对这一沉淀反应与升华反应的实验教学,教师可以先不告诉学生最终的结果,而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联想与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方式发散思维,进行讨论和思考.由于所学知识有限,学生一般都会认为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Na CuSO4Na2SO4 Cu↓,反应的具体表现是发生了铜单质的沉淀.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然后观察实际的化学反应现象.学生可以发现这个实验的化学反应十分剧烈,在反应的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钠元素起初浮在反应溶液之上,紧接着就会熔化成一个闪亮的球体,并且这个小球体会在溶液中四处游动,同时也会伴随着轻微的爆炸声,直至最后钠元素完全消失,而溶液中也就产生了蓝色絮状沉淀.实际的化学反应会与之前学生的讨论结果大不一样.这就会引发学生们积极地思考:这种蓝色絮状沉淀物是什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这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三、化学教学与生活结合
传统的授课方式往往比较枯燥.学生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下,很容易失去对化学的兴趣.所以,我们应该创新授课方式.在化学的课程教育中,教师可以选取多种多样的生活实例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真切地了解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可以增设“生活中的化学”这门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的课本内容.化学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让他们了解化学中的生活趣味,从而让学生更熟练地运用化学去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当今教育的价值取向,正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追寻积极的思考,是应用型教育改革创新的一种新理念.构建真正适合学生的教育,意味着现代教育范式的一种选择和理想的重构,这要求在理念、目标、内容、队伍、过程等方面实现从消极向积极的转变.这样做必定会加快化学教学的改革,也将促进学生对化学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后雄.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J].中国考试,2018,(01):27-38.
[2]饶慧伶,王锋,胡志刚.对我国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梳理与浅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1):56-60.
[3]张琛.探析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學教学[J].学周刊,2017,(22):62-63.
一、研究现状及背景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建构适合学生的现代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教育,让学校的每个学生幸福成长、人人成才,是中国现代教育梦的核心.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人格,彰显每个学生的生命价值,既是我国教育范式的逻辑起点,也是改变传统教育的实践的必然归宿.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培养高中生的基本化学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就是以化学实验为主开展教学活动.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课教学的时候,在每一节课都要让相应的实验教学融入课堂中.在实验中,学生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化学思维.
此外,在进行化学教学的时候,化学教师应该多以生活中的化学应用作为课堂引入,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培养他们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入课堂
化学是一门操作性与实验性都很强的学科.在化学这一学科的基本核心素养中,“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体现了化学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因此,在高中化学的授课过程中,就要注重化学实验.在做实验的时候,化学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可以让学生对不明物质进行假设、猜想、验证,并进行大胆的实验与操作,激发学生们的探索精神.
例如,在讲到“金属置换反应”这一章节的时候,涉及了特殊的Na与CuSO4溶液发生化学反应:2Na 2H2O2NaOH H2↑,2NaOH CuSO4Na2SO4 Cu(OH)2↓.对这一沉淀反应与升华反应的实验教学,教师可以先不告诉学生最终的结果,而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联想与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方式发散思维,进行讨论和思考.由于所学知识有限,学生一般都会认为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Na CuSO4Na2SO4 Cu↓,反应的具体表现是发生了铜单质的沉淀.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然后观察实际的化学反应现象.学生可以发现这个实验的化学反应十分剧烈,在反应的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钠元素起初浮在反应溶液之上,紧接着就会熔化成一个闪亮的球体,并且这个小球体会在溶液中四处游动,同时也会伴随着轻微的爆炸声,直至最后钠元素完全消失,而溶液中也就产生了蓝色絮状沉淀.实际的化学反应会与之前学生的讨论结果大不一样.这就会引发学生们积极地思考:这种蓝色絮状沉淀物是什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这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三、化学教学与生活结合
传统的授课方式往往比较枯燥.学生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下,很容易失去对化学的兴趣.所以,我们应该创新授课方式.在化学的课程教育中,教师可以选取多种多样的生活实例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真切地了解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可以增设“生活中的化学”这门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的课本内容.化学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让他们了解化学中的生活趣味,从而让学生更熟练地运用化学去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当今教育的价值取向,正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追寻积极的思考,是应用型教育改革创新的一种新理念.构建真正适合学生的教育,意味着现代教育范式的一种选择和理想的重构,这要求在理念、目标、内容、队伍、过程等方面实现从消极向积极的转变.这样做必定会加快化学教学的改革,也将促进学生对化学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后雄.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J].中国考试,2018,(01):27-38.
[2]饶慧伶,王锋,胡志刚.对我国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梳理与浅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1):56-60.
[3]张琛.探析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學教学[J].学周刊,2017,(2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