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奇寅,字颂为,1964年生于江苏海安,研修于中央美术院中国画系。
中国国礼书画家;《当代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会长;清华美院、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新水墨花鸟画高研班导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首创中国新水墨冲染法。
作为一代传奇女性,宋美龄的名字大家耳熟能详。她能力出众,智慧超群,是中国历史上风华绝代的名流;作为女性,她温婉柔媚,精通诗书琴画,讲究生活品质,是中国女性中的佼佼者。
宋美龄如此丰富多彩,堪称风华绝代,要创作出她的形象,难度可想而知。就我而言,她的照片看过很多张,人物传记也翻过好几种版本,对她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毕竟没见过她本人,要在一张画作里传达出她的神韵,并非易事。
创作的第一步是必须更深入地了解宋美龄,为作品能达形神兼备的境界奠定基础。我精心挑选了一百多张照片资料,将《宋美龄画传》《宋美龄传》《美丽与哀愁——真实的宋美龄》《桃花映面宋美龄》《百年美龄》等书与照片一起对照着看,越看越迷茫,越看越觉得无从着笔。
老实讲,像宋美龄这样光彩夺目的女性人物,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入画,且都有迹可循。我原想画她在台上演讲时的身姿,但怕会落入情节性的俗套,一不小心处理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或伟人形象,凸显了高大上,便失去亲切感。我又想画成仕女肖像,然而当草图出来后,发现缺少了内涵。人说她一言难尽,我觉得对她是一画难尽,这种创作初期的无所适从和反复斟酌,岂一个“苦”字了得!
一周下来,在对她的生平有了充分了解,对她各个时期的照片进行多次比较后,选定了1943年她在美国演讲争取美援抗日这个时期的形象作为创作素材。此刻的宋美龄政治上最活跃,整个人神采奕奕中不乏平和端庄,浑身上下散发出东方女性的独有魅力。
我决定以肖像画的形式表现,重点要传达出其相貌特征和精神内涵。
开始造型时,我安排其端坐于西洋椅之上,眼睛平视前方,可画完后并不满意,画太像那张照片了,刻板单调而无生活情趣。于是,我在二次创作中将她的面部结构及表情稍作调整,让她目光转过来注视着观众,反复揣摩着眼神的刻画。顾恺之画人物最重传神,他提出“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修改后大家都说宋美龄和看画人有了交流的感觉。她表情淡定,面带微笑,优雅之中透着亲和。
在用笔用墨上也颇费周折。宋美龄身世复杂,虽是中国画,但不宜简单勾线,单簿的线条衬不出其厚重的人生积淀。我试图用丰富的笔法墨法表现其个性特征:比如面部、手、腕、臂的线条淡柔而不软弱,皮肤的色彩和明暗变化细描慢画,展现出柔美大方的女性特点;衣纹则采用传统国画的粗铁线描加西洋画体块光影结构组成的方法,施以浓破淡、淡破浓及墨色多次复勾复勒的笔法,再以褚石色复勒复提,用视觉上的厚度彰显出刚强大度的特殊性格。
在用色上,则采取了勾填法及墨破色,色盖墨、积色法、泼彩法,以石绿色为主调设置画面色彩。由于是民国时期的题材,既不宜有清人以前的古意,又不宜像当代作品一样时尚,特别是她的旗袍,我在水墨底子上勾填了黄花绿底,再积色泼彩,使得画面在近似暗旧的基础上能够再现民国时期绸缎质地的华光灼灼。
在构图上,充分利用了中国画创作的元素,虚实相间,浓淡相宜。整个画面以传统的“C”字型呈现,用多种植物的线面结合环绕在三角型主体人物左右及右上部并适当虚化处理,以使人物更加突出。再施以金色、白粉、褚石和石绿叠加泼绘,使得整个背景在淡雅柔和之中又隐藏着流光溢彩,以衬托其高贵之气。我还特意吸收沿用了民国时期上海月份牌的某些绘画元素充实画面,力图使这位民国第一夫人形象更有年代感。
宋美龄离开这个世界十多年了,看她的照片,读她的传记,又创作着她的肖像画,她的一切就像昨日重现,给了我太多感慨。于是,将作品题名为《昨日芳华》,如能凭借一支拙笔,将她的绝代风华描画出一二,则幸甚至哉。
中国国礼书画家;《当代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会长;清华美院、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新水墨花鸟画高研班导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首创中国新水墨冲染法。
作为一代传奇女性,宋美龄的名字大家耳熟能详。她能力出众,智慧超群,是中国历史上风华绝代的名流;作为女性,她温婉柔媚,精通诗书琴画,讲究生活品质,是中国女性中的佼佼者。
宋美龄如此丰富多彩,堪称风华绝代,要创作出她的形象,难度可想而知。就我而言,她的照片看过很多张,人物传记也翻过好几种版本,对她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毕竟没见过她本人,要在一张画作里传达出她的神韵,并非易事。
创作的第一步是必须更深入地了解宋美龄,为作品能达形神兼备的境界奠定基础。我精心挑选了一百多张照片资料,将《宋美龄画传》《宋美龄传》《美丽与哀愁——真实的宋美龄》《桃花映面宋美龄》《百年美龄》等书与照片一起对照着看,越看越迷茫,越看越觉得无从着笔。
老实讲,像宋美龄这样光彩夺目的女性人物,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入画,且都有迹可循。我原想画她在台上演讲时的身姿,但怕会落入情节性的俗套,一不小心处理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或伟人形象,凸显了高大上,便失去亲切感。我又想画成仕女肖像,然而当草图出来后,发现缺少了内涵。人说她一言难尽,我觉得对她是一画难尽,这种创作初期的无所适从和反复斟酌,岂一个“苦”字了得!
一周下来,在对她的生平有了充分了解,对她各个时期的照片进行多次比较后,选定了1943年她在美国演讲争取美援抗日这个时期的形象作为创作素材。此刻的宋美龄政治上最活跃,整个人神采奕奕中不乏平和端庄,浑身上下散发出东方女性的独有魅力。
我决定以肖像画的形式表现,重点要传达出其相貌特征和精神内涵。
开始造型时,我安排其端坐于西洋椅之上,眼睛平视前方,可画完后并不满意,画太像那张照片了,刻板单调而无生活情趣。于是,我在二次创作中将她的面部结构及表情稍作调整,让她目光转过来注视着观众,反复揣摩着眼神的刻画。顾恺之画人物最重传神,他提出“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修改后大家都说宋美龄和看画人有了交流的感觉。她表情淡定,面带微笑,优雅之中透着亲和。
在用笔用墨上也颇费周折。宋美龄身世复杂,虽是中国画,但不宜简单勾线,单簿的线条衬不出其厚重的人生积淀。我试图用丰富的笔法墨法表现其个性特征:比如面部、手、腕、臂的线条淡柔而不软弱,皮肤的色彩和明暗变化细描慢画,展现出柔美大方的女性特点;衣纹则采用传统国画的粗铁线描加西洋画体块光影结构组成的方法,施以浓破淡、淡破浓及墨色多次复勾复勒的笔法,再以褚石色复勒复提,用视觉上的厚度彰显出刚强大度的特殊性格。
在用色上,则采取了勾填法及墨破色,色盖墨、积色法、泼彩法,以石绿色为主调设置画面色彩。由于是民国时期的题材,既不宜有清人以前的古意,又不宜像当代作品一样时尚,特别是她的旗袍,我在水墨底子上勾填了黄花绿底,再积色泼彩,使得画面在近似暗旧的基础上能够再现民国时期绸缎质地的华光灼灼。
在构图上,充分利用了中国画创作的元素,虚实相间,浓淡相宜。整个画面以传统的“C”字型呈现,用多种植物的线面结合环绕在三角型主体人物左右及右上部并适当虚化处理,以使人物更加突出。再施以金色、白粉、褚石和石绿叠加泼绘,使得整个背景在淡雅柔和之中又隐藏着流光溢彩,以衬托其高贵之气。我还特意吸收沿用了民国时期上海月份牌的某些绘画元素充实画面,力图使这位民国第一夫人形象更有年代感。
宋美龄离开这个世界十多年了,看她的照片,读她的传记,又创作着她的肖像画,她的一切就像昨日重现,给了我太多感慨。于是,将作品题名为《昨日芳华》,如能凭借一支拙笔,将她的绝代风华描画出一二,则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