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教学模式的思路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i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的很多知识都是和生活相关的,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教学模式的探究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还要对学习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改变,才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充分的渗透,这一问题已经是当前数学教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如果想要使这一问题得到很好,教师一定要在数学的教学当中要有自己的教学特色,还需要将探究教学模式与之相结合。
  关键词:探究模式;数学课堂;探究学习
  什么是探究学习呢?其实探究学习的本质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围绕着一定的问题来进行探究,讨论,并且开展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学习到许多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教师通过探究型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数学的指导,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果来再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实践来进行学习,于是他们的实践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一、小学数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理论
  所有的教学形式都离不开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的指导,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探究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探究型的教学模式主要依靠一下的几种理论来作为指导的:
  1建构主义理论
  很多的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都是被动的,缺乏积极主动的习惯,这样他们的成绩是不会有很大的提升的,所以数学的构建主义理论是十分重要,构建主义的实质是通过,使用探究型的教学思想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让他们在探求的过程当中有着求知欲,并且还能够准确地理解到知识出现的过程,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很抽象的,所以学生对数学当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很难理解透彻,所以在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学生通过教师所组织的一些教学活动,并且积极地投入到活动当中进行实际的操作,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他们就能够了解到或者是自己构建数学的知识体系,学生的数学能力就能够快速的提高,而且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也会有所提升。
  2再创造教学理论
  在数学教学的众多理论当中,有一种叫做再创造教学理论的,换一种方式来说,其实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小学阶段,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新知识的传授时,其实也就是在不断地复习学过的旧知识,在一层一层的往上,来进行新知识的了解。教师通过对数学就知识的概括,类比,等过程来进行新知识的传授,从而实现了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3问题解决理论
  在一定的情况下,数学问题解决,理论可以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所以在对于数学问题解决理论时,数学教师应该引起重视,这主要是因为以下的两点,一种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当中,可以对数学知识进行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另外,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当他们完全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们自身对于数学的兴趣就会得到提高,而且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更有自信心,有了兴趣他们才能够进行更好的创新。
  二、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渗透方法
  1有效构建课堂问题情境
  教师在进行探究式的教学过程当中,最主要的部分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也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促进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数学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把握好设置问题情境的动机性,其实这主要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在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时,一定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只有学生能够积极的思考问题,这堂数学课才能算得上成功。其次还要把握好设置问题情境的目的,就是在进行问题的设置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这个问题一定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进行设计。最后在设置问题时要结合学生的水平,只有设置与学生水平相符合的問题,才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探究教学中注意形式多样化
  小学数学课堂之中渗透探究学习模式,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模式之中,所以,应该在探究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透过多样化教学方法吸引小学生学习注意力,并以此强化小学生探究学习体验感。当然,还需要注意探究活动多样性之中,教师只能作为这个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作为活动当中的主人公,一切的活动都应该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并且让他们体会到探究的过程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得出答案时能够收获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有所提高,在以后的学习当中,他们也更愿意参与的探究活动当中。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进行探究式的教学形式,已经是现在在数学教师所必备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加友好,师生之间能够更加亲密,另外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开动大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探究型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教学质量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陶晓俐.论小学数学探究学习方法[J].今日科苑,2013(24).
  [2] 陈俊.小学低年级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J].林区教学,2014(09).
  [3] 索桂芳.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3,(9).
  (作者单位:祁东县砖塘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教师作为班级的纽带之一,能否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英语教学,不仅关系着班级的整体的教学质量,还关系着小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发展。英语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及相关教育制度的相关要求,对其进行灵活的指导与管理,这要求教师能够随着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英语教学的积极德育。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推进,英语教学应该紧跟时代发展,逐渐能够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关键词:英语
期刊
摘要:现如今,各个幼儿园开始积极组织开展阅读活动。大多数幼儿教师均能够以自己对阅读教育的高度热情为学生设计出各种生动有趣的阅读活动,从而使他们通过阅读感受到了真、善、美;另外,还掌握了新方法、总结了新经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幼儿的阅读情况与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因此,应该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出一个完善的、并且能够突出幼儿园办学特色的情景阅读教学模式,进而有利于提高幼儿园阅读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目标与教育方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更加注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选项教学也是在新课程改革趋势下创新出的教育方式之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选项教学时,可以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给予相应的归类与划分。并让学生自主性的选择体育项目,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个人兴趣与体育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激发,从而在兴趣教学中养成较强的体育素养。本文简要分析高中体
期刊
摘要:一个人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立足于社会,如果道德品质欠缺,不论能力高低,也必然会被社会所摒弃。党的十八大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小数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现状的分析出发,通过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广大一线教师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
期刊
摘要:适当适度的体育活动能够使得压抑的心理得到有效的释放,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必须服从裁判、团结同伴、尊重观众,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交往中的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素质  初中生处于身体发育、心理素质提高的重要期,在校期间开展科学的体育教学活动,可以为初中生身体良好发育、心理素质良好锻造提供坚实的基石。科学表明,适当适度
期刊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初中英语作为从小学启蒙英语到高中英语的一个过渡期,自然也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而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能够解决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缺乏互动的弊端。笔者通过将互动式教学模式运用于自身教学实践,并通过本文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应用展现出来。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互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因而,理解词语是提高小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的一个先决条件。教学中,只要立足文本,因“词”施法,巧妙借助图画、创设情境、结合语境、巧借拓展等方法,就可以轻松让学生理解词语。  关键词:文本;
期刊
摘要: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大胆地去探索、改革、创新,构建高效性课堂,使数学课堂焕发青春魅力,发出异样光彩。  关键词:青春魅力;抛开包袱;放飞心灵;张开翅膀  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要具有高效性,必须倡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趣、寓教于意。因此我校也积极响应,着力打造“情趣课堂”、“动感课堂”,让所有学生在课堂
期刊
摘要: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园,不同艺术种类是百花园的构成元素。服装是门古老的实用艺术。自人类开始社会活动后,创造的第一件服装就被赋予了审美性、实用性和某种象征意义。在人类萌芽时期,服装由动物的毛皮、骨骼、树枝等材料构成,满足人类早期对美的追求。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人们追求的精神意义也在逐渐地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缓慢渐进的,当人类社会出现一种集中体现和表达这种需求的思潮时就成了一
期刊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对于自身的生活环境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各类园林景观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需要注重平面构成艺术的应用,这样才可以确保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并存。构成艺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设计方法,主要研究了平面构成艺术中的元素以及形式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