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证券理财1号(下称“理财1号”)(展期)净值只有4毛钱了,在处于存续期的373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净值最低。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如果你从产品发行持有到现在,财富已缩水了60%。
当《投资者报》记者向沪上一家券商人士提到上海证券资管产品时,他的第一反应竟是“上海证券,不就是那家最差资管吗?”
今年7月,上海证券理财2号到期终止操作,目前公司仅剩下“理财1号(展期)”在艰难支撑。而今年大部分券商在创新的推动下,资管发展如火如荼,纷纷成立创新产品,但没见上海证券有什么动静。
《投资者报》记者就上述情况向上海证券发出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没有收到其官方回复。
展期后续跌26%
上海证券理财1号成立于2007年9月17日,存续期为3年,当年共募集资金4.19 亿元。2010年到期时,产品巨亏44%,几乎遭到腰斩。
由于亏损严重,对公司品牌影响过于负面,上海证券不得不申请展期三年,希望能有机会翻本。截至12月6日,该产品已过展期的第二年,净值仅为0.4096元,展期以来跌幅为26%,最低时还跌到过0.3955元,比展期前还要难看。
记者在发给上海证券的采访提纲里,用“惨不忍睹”形容了其业绩表现,但上海证券的媒体联络人表示很难接受这样的评价,“如果从展期开始时的净值0.5566元算起,我们产品的跌幅还是跑赢同期大盘的。”
《投资者报》记者联系到了该产品的投资主办人鲍小飞,他也表示,对于投资成绩还算满意,因为从相对涨幅来看,这一成绩排在中等水平。
但记者通过同花顺iFind统计后发现,截至12月7日,该产品今年以来的跌幅为10.29%,排名209位,在满一年期的259只产品中倒数51位。
“谁闹就给谁赔”
虽然截至发稿,记者未曾得到上海证券的官方回答,但不管是鲍小飞还是公司媒体联络人的回答,都在回避“理财1号”过去的败绩,仿佛展期后的日子真的是一个纯粹的新开始。
由于深度套牢,2009年后,“理财1号”没有出现多少赎回,到2010年产品到期时,仍有很多人不愿意斩仓离开。
据记者查阅,当时有近1216户投资者选择展期,合计份额为2.3亿元;选择退出的仅有367户,合计0.67亿元。而到今年9月30日,“理财1号(展期)”规模为3.28亿元,意味着在展期后的两年里,“理财1号”的规模增加了0.92亿元。
难道还有投资者看好这只理财产品?上海证券某营业部的一名员工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公司有要求,营业部员工要尽量说服客户别赎回,如果赎回,员工就要把它们买下来。有时候明知产品不好,但一些员工也只能忽悠客户,这两年就有不少新的客户在销售人员的推荐下买了。”
他还向记者透露:“也有一些得罪不起的客户,公司都私下里赔付了,谁会闹就给谁赔。员工都敢怒不敢言。”
资管团队流失
“原先的资管团队基本上都走光了,现在是大换血。”原上海证券资管职工赵青(化名)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因为不看好上海证券资管的前景,所以我毅然走了,当时的投资总监姚正林后来也很快离开了。”
曾经的上海证券应该也在资管产品上踌躇满志过,其资产管理总部负责人姚正林曾亲自操刀担任第一投资主办人,但到了2008年一季度,由于产品亏损35.3%,迫于压力,2008年4月,姚正林的职务被上海证券资管部副总经理金涛接替。2009年,产品的投资主办人又换成了上海证券资管部高级经理张乃禄和上海证券资管部高级经理邹达川。
由于几乎踏错了所有的市场节奏,频繁的换人无法改变一蹶不振的势头。目前姚正林、金涛都已经离职。
2010年产品展期后,鲍小飞和李波接手了这块烫手山芋,但由于整个大环境的不配合,还是未能力挽狂澜。
根据公开资料,2001年6月到2004年10月,鲍小飞先后担任上海证券投资总部、国际业务总部和研发中心副总经理,从事证券投资、研究以及相关管理工作,此后转战海际大和。2010年5月再度回归上海证券,担任资产管理总部投资总监。
李波曾于中原证券研究所、上海证券研究所担任宏观经济、TMT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等分析师,2008年4月起任上海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助理。
与上几任不同的是,鲍小飞和李波判断市场的能力相对来说还是不错。今年以来,看好的消费、金融等板块都有不错的表现。不过由于高仓位,在市场全面调整下,仍损失不少。
想当初,上海证券2007年就发行了产品,当初市场上不过20多只集合理财产品,应该算是券商业内比较早介入资管市场的,但先行者为什么竟落得个如此破败的局面?
“理财1号产品合同书里规定,净值上涨超过4%才能提成,上海证券已经5年没有从这只产品上获得酬劳了。没有收入,只有投入,有多少人能有积极性去做好这只产品呢?”上述营业部员工说。
在他看来,最根本的一个原因,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就是目前整个上海证券内部都人浮于事,由于股权转让一事(上海证券和国泰君安都是上海国资委控制的券商,受“一参一控”的要求限制,上海国资委必须出售一家公司的控股权)一直没有下文,很多人都在等待。
当《投资者报》记者向沪上一家券商人士提到上海证券资管产品时,他的第一反应竟是“上海证券,不就是那家最差资管吗?”
今年7月,上海证券理财2号到期终止操作,目前公司仅剩下“理财1号(展期)”在艰难支撑。而今年大部分券商在创新的推动下,资管发展如火如荼,纷纷成立创新产品,但没见上海证券有什么动静。
《投资者报》记者就上述情况向上海证券发出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没有收到其官方回复。
展期后续跌26%
上海证券理财1号成立于2007年9月17日,存续期为3年,当年共募集资金4.19 亿元。2010年到期时,产品巨亏44%,几乎遭到腰斩。
由于亏损严重,对公司品牌影响过于负面,上海证券不得不申请展期三年,希望能有机会翻本。截至12月6日,该产品已过展期的第二年,净值仅为0.4096元,展期以来跌幅为26%,最低时还跌到过0.3955元,比展期前还要难看。
记者在发给上海证券的采访提纲里,用“惨不忍睹”形容了其业绩表现,但上海证券的媒体联络人表示很难接受这样的评价,“如果从展期开始时的净值0.5566元算起,我们产品的跌幅还是跑赢同期大盘的。”
《投资者报》记者联系到了该产品的投资主办人鲍小飞,他也表示,对于投资成绩还算满意,因为从相对涨幅来看,这一成绩排在中等水平。
但记者通过同花顺iFind统计后发现,截至12月7日,该产品今年以来的跌幅为10.29%,排名209位,在满一年期的259只产品中倒数51位。
“谁闹就给谁赔”
虽然截至发稿,记者未曾得到上海证券的官方回答,但不管是鲍小飞还是公司媒体联络人的回答,都在回避“理财1号”过去的败绩,仿佛展期后的日子真的是一个纯粹的新开始。
由于深度套牢,2009年后,“理财1号”没有出现多少赎回,到2010年产品到期时,仍有很多人不愿意斩仓离开。
据记者查阅,当时有近1216户投资者选择展期,合计份额为2.3亿元;选择退出的仅有367户,合计0.67亿元。而到今年9月30日,“理财1号(展期)”规模为3.28亿元,意味着在展期后的两年里,“理财1号”的规模增加了0.92亿元。
难道还有投资者看好这只理财产品?上海证券某营业部的一名员工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公司有要求,营业部员工要尽量说服客户别赎回,如果赎回,员工就要把它们买下来。有时候明知产品不好,但一些员工也只能忽悠客户,这两年就有不少新的客户在销售人员的推荐下买了。”
他还向记者透露:“也有一些得罪不起的客户,公司都私下里赔付了,谁会闹就给谁赔。员工都敢怒不敢言。”
资管团队流失
“原先的资管团队基本上都走光了,现在是大换血。”原上海证券资管职工赵青(化名)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因为不看好上海证券资管的前景,所以我毅然走了,当时的投资总监姚正林后来也很快离开了。”
曾经的上海证券应该也在资管产品上踌躇满志过,其资产管理总部负责人姚正林曾亲自操刀担任第一投资主办人,但到了2008年一季度,由于产品亏损35.3%,迫于压力,2008年4月,姚正林的职务被上海证券资管部副总经理金涛接替。2009年,产品的投资主办人又换成了上海证券资管部高级经理张乃禄和上海证券资管部高级经理邹达川。
由于几乎踏错了所有的市场节奏,频繁的换人无法改变一蹶不振的势头。目前姚正林、金涛都已经离职。
2010年产品展期后,鲍小飞和李波接手了这块烫手山芋,但由于整个大环境的不配合,还是未能力挽狂澜。
根据公开资料,2001年6月到2004年10月,鲍小飞先后担任上海证券投资总部、国际业务总部和研发中心副总经理,从事证券投资、研究以及相关管理工作,此后转战海际大和。2010年5月再度回归上海证券,担任资产管理总部投资总监。
李波曾于中原证券研究所、上海证券研究所担任宏观经济、TMT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等分析师,2008年4月起任上海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助理。
与上几任不同的是,鲍小飞和李波判断市场的能力相对来说还是不错。今年以来,看好的消费、金融等板块都有不错的表现。不过由于高仓位,在市场全面调整下,仍损失不少。
想当初,上海证券2007年就发行了产品,当初市场上不过20多只集合理财产品,应该算是券商业内比较早介入资管市场的,但先行者为什么竟落得个如此破败的局面?
“理财1号产品合同书里规定,净值上涨超过4%才能提成,上海证券已经5年没有从这只产品上获得酬劳了。没有收入,只有投入,有多少人能有积极性去做好这只产品呢?”上述营业部员工说。
在他看来,最根本的一个原因,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就是目前整个上海证券内部都人浮于事,由于股权转让一事(上海证券和国泰君安都是上海国资委控制的券商,受“一参一控”的要求限制,上海国资委必须出售一家公司的控股权)一直没有下文,很多人都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