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青少年俱乐部对我国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启示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n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国青少年俱乐部作为面向青少年提供课后项目的非营利性组织,为青少年课后及假期提供了安全文明的活动场。同时,它也有利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预防青少年犯罪,是美国公共服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美国青少年俱乐部的特征进行分析,指出我国课后托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美国青少年俱乐部对完善我国课后托管教育的几点启示,从而促进我国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美国 青少年俱乐部 中国 课后托管 启示
  美国青少年俱乐部是一个全国性的青少年课后公益组织,是致力于培养青少年社交、教育、职业、个性能力等的全国性俱乐部组织。其活动项目涉及健康体质、教育发展、职业规划、少年犯罪预防和禁毒禁酒等领域。俱乐部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不仅解决了美国青少年课外活动的场所、方式和内容等问题,也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放眼我国,伴随现代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女性就业率的持续上升,许多双职工家长因忙于工作,无法对放学后及假期的孩子进行看管与教育。于是我国近年来兴起了一系列的课后托管机构,专门从事中小学生课后托管教育。然而,由于当前我国还缺乏对青少年课后托管相关行业及机构的管理条例,使课后托管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呈现出许多问题,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美国青少年俱乐部的特征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课后托管教育有所启迪。
  1 美国青少年俱乐部的特征分析
  1.1 机构归属权责明确
  青少年俱乐部是美国最大的非营利机构之一,是一个主要面向青少年提供课后项目的全国性组织。它在很多地方都有分会,包括芝加哥、达拉斯、亚特兰大、纽约和洛杉矶等地方,并享有税收减免和联邦政府的资金支持。俱乐部为青少年学习、参加体育活动和参加生活技能培训项目提供安全场所。各地方机构对它们自己的资源开发、战略规划、项目设计和资金筹集等进行管理,并通过与一些社区机构合作开展青少年工作。从俱乐部的设置可以看出,美国青少年俱乐部主要是以机构为主导、社区为载体而实施的一项社会福利事业。
  1.2 非营利性
  美国青少年俱乐部基本都是相互独立的非營利性组织,由义务性质的理事会管理。俱乐部多由联合劝募会募捐或靠直接捐赠维持。募集资金对俱乐部工作人员来说是他们很重要的工作,他们募集善款时,通常会请一些名人帮助,而从俱乐部走出去的名人也很多,募集善款时,常常可以得到他们的很多帮助。俱乐部虽然实行会员制,但收费低廉,一般是20~25美金一年,大多数孩子可以得到免费或减价的午餐。每一位想到这里学习的孩子他们都会接受,所有来这里的孩子都会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1.3 活动形式与内容丰富多样
  美国青少年俱乐部为青少年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参加的活动项目,并从中发现兴趣。俱乐部开设的课程主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包括青少年学术课程、技术运用、体育运动、艺术和手工艺活动、戏剧、舞蹈或表演艺术类等项目,以扩展他们的学科知识及经验。[1]工作人员还教他们明辨是非、与人相处和发展积极地社交关系。从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可以看出,美国青少年俱乐部为学生提供了课堂学习之外的、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团体生活经历,对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4 对相关工作人员要求高
  美国青少年俱乐部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特别重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人员一般是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包括专职教师、大学生、家长及社区义工等。俱乐部要求工作人员要与青少年之间要建立积极地关系,这也是青少年为什们愿意来俱乐部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工作人员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有着的重要作用,他们帮助青少年学习各种技能,并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俱乐部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要接受与之相关的专业培训,使全体人员明确在活动中的定位,从而确保俱乐部活动计划的有效实施。
  2 我国课后托管教育现状分析
  2.1 机构归属权责模糊
  目前,我国课后托管机构良莠不齐,亟需规范管理。由于课后托管机构提供的服务范围除了教育、管理学生以外,还包括中午餐、接送等不属于教育范畴的服务。教育性与社会服务性的双重性质使托管行业更具复杂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它不等同于一般的赢利性服务机构。“到底应该由工商、教育、卫生还是由其他执法部门进行监管?出了问题由谁负责?托管机构应有哪些规范性要求和标准?诸多问题,目前并无明确规定。”[2]规范的缺失造成了大多数私人开办在学校周围或者居民小区的课后托管机构自行规定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杂乱无章,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课后托管班的良性发展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2 托管机构以营利为目的
  “在我国现有的课后托管机构中,仅仅只有一小部分是由公立学校、社区或者青少年活动中心这些国家财政拨付支持运转的,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但是这些不是我国课后托管的主体。”[3]我国课后托管教育主要仍是以营利为目的。托管教育的主体主要是一些社会人士自己开办的,它们大都是以教育咨询公司申请注册的,属于公司性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它们的本性。从当前我国各地区的课后托管来看,课后托管机构大多涉及饮食、住宿和学业辅导等方面,属于市场行为。课后托管机构的办学理念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2.3 活动形式与内容相对单一
  目前,由于学校仍然比较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考试仍然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筛选机制。在这种情况下,课程学习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社会活动,课后托管教育就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补充,成为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和巩固课堂知识的主要场所。课后托管班的主要功能还是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服务,教学上并无其他形式,造成教学形式单一。虽然一些课后托管机构推出了“托管+兴趣”、“托管+补习”等新颖的托管形式,即除了基本的托管服务以外,还有专门的老师进行“一对一”式的个性化服务,但其收费也较高。   2.4 托管机构专业人员缺失
  在师资力量上,我国课后托管教育还是比较薄弱的。对于课后托管机构,工作人员大多无教育教学经验,聘请的辅导老师很多都没有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大多数托管机构的从业老师没有教师资格证,或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经验不足,很难保证教育的质量。加上没有足够的福利待遇保障,使课后托管行业人才频繁流动,很难建立起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团队。在这样的托管班里,青少年是很难得到提升和成长的。所以在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这一方面,我国的课后托管机构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3 美国青少年俱乐部对我国课后托管教育的启示
  3.1 明确课后托管教育权责归属
  我国课后托管教育由于社会对其定位不明确,权责归属模糊,致使托管机构很难让学生得到实际发展。青少年课后托管教育不能单纯地交给市场去解决,政府部门和财政资金也不可缺位。必须通过多方协调努力,解决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保证课后托管教育的质量和安全。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美国青少年俱乐部的某些经营模式。在我国课后托管教育各方面都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由政府牵头,学校、社区、家庭共建,使课后托管教育摆脱无序运行的状态,真正为我国青少年的带来福利,促进我国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3.2 加强公益性课后托管教育的建设
  目前中国的课后托管教育仍以市场为主,政府参与较少。要促进課后托管教育向公益性方向发展,政府必须要起带头作用,并充分发挥学校、社区、家庭的作用,共建公益性课后托管机构。国家财政必须主动投资,课后托管教育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此外,还可效仿美国青少年俱乐部建立相应的基金会,采用募捐的方式筹集资金,将社会上的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和使用起来。由此逐渐汇聚社会力量,使课后托管教育由市场经济利益主导向社会服务方向转变,让每一个需要托管的孩子不再处于“脱管”状态。
  3.3 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
  在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青少年俱乐部在这方面的发展经验。课程设置不能只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在课程设置上,除了青少年的学业课程,还应包括技术运用、体育运动、艺术和手工艺活动、戏剧、舞蹈或表演艺术类等项目。在教学形式上,不能只是老师一味地讲解,应该丰富教学形式,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青少年能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丰富青少年的课外生活,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他们的个人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4 提高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
  要使我国提高课后托管教育的质量得到保证,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质量,注重对相关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对于机构的辅导老师必须要求持有教师资格证,或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专职教师、大学生、家长、志愿者等。托管机构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必须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消防、卫生、安全管理、教育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鼓励退休的教师和热衷于教育事业的社会人士加入托管班,招揽社会人才,努力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课后托管教育,使我国青少年能在优良的环境中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Nicole C.Sarampote,Hideko H.Bassett,Adam Winsler.After-School Care: Child Outcom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olicy[J].Child &Youth Care Forum,33(5),October 2004.
  [2] 张娟妮,李赐平.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城市小学“托管”问题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4(6):3-6.
  [3] 郭毅萍.美国课后托管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4.6(4):96-100.
其他文献
摘 要 雨课堂是信息化时代智能终端产生的一种智慧教学工具,把传统意义上的手机变为混合学习中的智能学习工具。本文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将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利用雨课堂大数据实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解决课堂中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  关键词 雨课堂 混合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  0 绪论  近年来,随着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
期刊
摘 要 贵阳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结合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以品牌会议作为会展旅游发展的重点,借鉴国内外会展旅游一线城市的发展和管理经验,制定有贵州特色的品牌,使会展旅游产品内涵化、将劣势转变为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专业素质、推动贵阳会展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会展旅游 发展对策 贵阳市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
期刊
摘 要 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内容的基础上,从生物学核心素养角度对其内容进行剖析,对“免疫调节”模块内容进行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研究,探寻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具体策略,使髙中生物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促进学生能力与情感的发展,进而彰显生物课程的魅力。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生活化教学 免疫调节 教学设计  1 设计理念  生物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中所含知
期刊
摘 要 美术治疗是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进行绘画等活动,使患者在整个过程中,运用美术活动这种独特的媒介,将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出来,使压抑的情绪得到舒缓,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个案通过治疗爱上画画,焦虑感有所减轻,情绪也相对稳定,绘画是自闭症儿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途径。看似随心所欲的涂涂画画,是她内心世界的艺术呈现,是她独特的心灵倾诉。  关键词 特殊儿童 绘画治疗 作品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9.94
期刊
摘 要 中国的社会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本文在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反映新常态下质量与效率升级换代的统计指标体系,用线性加权法对江苏省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提质增效升级进展情况。  关键词 新常态 提质增效 线性加权法  “新常态”一词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初次提出的。所谓新常态,即为促进社会经济进步应顺应的新形势,在新形势下,需要降低经济发展速度,将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推动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在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时遇到的障碍和困难,从图书馆科研的组织方式,思维、管理等各方面提出积极的建议,旨在提高高校科研的信息服务工作的质量,大力推动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的地方经济化进程,加强中国高校科研与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协同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校图书馆 科研 区域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DOI
期刊
摘 要 基于数学专业的特征,学生学业压力大,导致从事学生工作的学生人数少且积极性不高,如何让学生意识到,学生工作对其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在就业能力的提高上有促进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鉴于此,本文以我校数学科学学院为例,基于学生干部自我评价的角度,将学生干部从学生工作中获得就业力技能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就业力技能对比分析,了解学生干部对学生工作与提升就业力之间的看法,将学生工作与提升就业力更好地结合,达到相
期刊
摘 要 大学中,班主任和辅导员这两个角色,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与思想成长的第一引领人,在实际工作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荆楚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从2013年开始,对管理模式、在校学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做了大胆尝试,将班主任的角色界定为大学生学业导师。经过201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2班四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学业导师制”班主任工作新探索的理论、设计、实践和下一步的打算进行了总结。
期刊
摘 要 学生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也是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主要对象。要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就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积极参与教学管理活动。深入分析当前教学管理中学生参与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的放矢提出改进意见,在教学管理中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参与的机制,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相互促进,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构建和谐校园。  关键词 以生为本 参与 教学管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英语口语教学实践出发,遵循教学理論,以及教育教学规律,在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的商务英语专业01601班中,进行口语教学改革试验——用手机APP来辅助英语口语教学。针对口语教学的现状,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来解决以往口语教学中存在的“学”、“用”脱节问题,期望能够借助关于英语口语学习的手机APP,来实现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新高度。  关键词 手机APP 英语口语教学 模仿 配音  0 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