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面塑艺术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hush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塑艺术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民俗特色,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民俗价值。我们应在充分尊重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加以创新,让面塑艺术能够更好的发展和壮大。
  关键词:面塑艺术;面花;民俗艺术;渊源;传承
  面塑艺术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它寄托了不同地域中人们的心理情感、审美趣味和文化追求,成为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民间艺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众多面塑艺人的提炼,已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但是,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时代,都市文明的疯狂式“入侵”使地方民俗文化日益崩溃,面塑的出路依然迷茫。如何保证面塑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面塑艺术的发展渊源
  面塑是以面粉、糯米粉等为原料,采用捏、塑、揉等技法创作出来的人物或者动物形象。面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其萌芽就是古代祭祀仪式中用到的面花。而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地区出土的唐永徽四年的墓葬品中,有一组用面制的女俑头和半男俑身,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塑实物。到了明清,面花在民俗生活中已经十分流行,而一部分面塑则从用于祭祀和食用的面花中脱离出来。很多面塑艺人身背工具箱行走在城乡集市,用灵巧的双手捏出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造型,沿街叫卖。由于技艺的不断提升,面塑艺术也因此成为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艺术品。
  二、面塑技艺的艺术特征
  (一)题材广泛
  除了传统面塑擅长的神话传说、戏曲人物、历史人物、宗教信仰等,随着时代发展和不同文化的碰撞,一些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风情以及名人字画均可以作为创作素材,当代都市生活、世间万象也可以纳入面塑的表现范畴,西方文化元素也可以成为面塑艺人的选择。所以说面塑艺术的题材选择是非常广泛、包罗万象的。
  (二)技艺精准
  和泥塑的“减法”工艺不同,面塑全靠艺人手上的“快”功夫。一块小小的面团,简单实用的工具,经过搓、捏、扭、剪、压等技法快速造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便被塑造出来。面塑的可塑性极强,作品大多“小巧”,工艺流程的展示也是艺人与大众“互动”的过程,因此无形中促进了艺人不断精进,唯快不破。
  (三)雅俗共生
  面塑艺术来源于民间生活,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很多经典的创作形象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例如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高照以及十二生肖等。同时也不乏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形象,如关公、红楼梦中人,以及造型清新飘逸的侍女形象,这些都给人以艺术的美感。因此,面塑艺术既可以体现生活美学,也可以体现艺术美学,雅俗共生。
  (四)材料创新
  《考工记》中有提到:天有时,地有气。才有美,工有巧。可见,要做出好的工艺作品,除了需要合适的时间、环境以及工艺外,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很重要。早期的面塑作品由于材质的局限性,存在褪色、变形、干裂、虫蛀和霉变等问题,难以做到长期保存,无形中影响了面塑作品的艺术价值。随着面塑艺术形式的不断完善以及面塑艺人们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实践,过去的常见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现在的面塑作品基本可以保证“存放百年而不腐”。
  三、面塑艺术的传承发展
  面塑艺术世代相传发展到今天,尽管有其独特的民俗价值,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师承关系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更多人的参与和投入,导致陷入老一代面塑艺术家相继离去技艺却无人继承的窘境。而随着经济发展日趋全球化,都市文明的疯狂式“入侵”也加快了很多民俗文化的日益崩溃。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下,我们应该在保留面塑艺术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保留文化精髓
  艺术品是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的完美结合。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面塑艺术不单单是艺人制作工艺的表达,更体现于作品中丰富的文化内涵:运用寓意、谐音、象征等手法表达美好的祝福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体现在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坚守,而不是随意的更改或者毫无根据的“创新”,结果不但不够“美”,反而失去了艺术的“根”,导致四不像。
  (二)体现时代气息
  面塑藝术是建立在一定的民俗基础之上的,随着时代变革,人们产生新的审美趣味,面塑艺术也应该不断汲取时代养分,接纳新的变化:包括题材上的创新,开拓更广阔的题材选材;与雕塑、绘画以及动画等艺术结合,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更贴近大众生活,更广为流传。
  历史悠久的面塑艺术,依托民俗而生,凝聚了广大民众丰富的情感和鲜明的审美观念,表达出了对生命的膜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民俗价值,对它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新的时期,我们必须紧随时代的变化,反映新时期的新民俗、新审美、新趣味,不断推陈出新,使面塑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壮大。同时,我们也应该努力探索面塑艺术的“产业化”道路,当然这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另一个重要课题,本人会在以后再做具体探索。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也存在不少安全上的问题。网络协议和软件的安全缺陷,黑客攻击手段多样,网络应用中的不安全问题,操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漏洞和缺陷,数据库存在的安全隐患带来了大量安全问题。可以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强防火墙的使用,采取数据加密技术,合理采用监控来促进网络安全。  关键词:网络安全;问题;策略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对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并持久的影响。反过来,一个国家的社会环境也是科学技术的形成、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基础。
摘要:在中国东北地区,民间宗教信仰具有很久远历史渊源和曲折的发展历程,当然东北民间宗教信仰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诟病。研究探讨东北地区农村宗教信仰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东北地区文化,也有助于我们研究东北民间宗教信仰中的出现的问题和不良现象,并为其积极献策,从而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东北地区;宗教信仰  引言  东北地区宗教信仰一直都是呈现多元化发展,类别繁多形式多样。关于对东北
摘要:从第一台计算机产生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计算机的应用得到不断拓展,计算机类型不断分化,这就决定计算机的发展也朝不同的方向延伸。当今计算机技术正朝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未来更有一些新技术会融入到计算机的发展里去。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发展历程;未来趋势  计算机应用是研究计算机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理论、方法、技术和系统等,是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计算机学科
摘要:人文精神在西方文学中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主题,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发展特色。从二十世纪初一直到今天,我国的文学也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其中以人文精神的影响最多。目前,新时期人文精神以传承古代文化传统为基础,同时也有新的创新与影响,并在文学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下面就新时期人文精神在文学中的表现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对新时期人文精神不同时期所体现的价值进行回顾,希望能在当代文学研究中能够更好
摘要:红色文化与战斗精神作为部队文化建设和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彼此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彼此促进,缺一不可。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于部队建设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化;战斗精神;关系  红色文化与战斗精神,都是部队文化建设和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军队发展中彼此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彼此促进,缺一不可。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于军队遵循教育规律、完成教育目标、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