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城乡小学依然存有诸多问题,阻碍艺术教育的发展。笔者从事城乡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多年,现从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发掘教育资源、增加课堂教学投入、加强师资队伍配备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提升城乡小学音乐教育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乡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开发资源
倘若你问学生,最想上哪些课、最希望上哪些课?总能听见学生争先恐后地回复:音乐课。也许你们会觉得学生不爱学习、不思进取、只知道玩。实际上,音乐是发自人类灵魂的声音,来自人的心灵,有情感的共鸣。因此,没有人不喜爱音乐,那些令人心旷神怡的天簌之音、沁人心脾的优美旋律,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因此,学生若爱上音乐课,无疑是一个福音。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学生们对音乐课的渴望,反映了城乡小学音乐课堂教育缺失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牧业大国,85%以上的中小学、75%的中小学生在乡村。因而,加速城乡学校艺术教育变革及发展的步调,不仅是学校艺术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更让他们向往和迷恋,学生们向往多彩的音乐课,然而,他们的愿望总难以实现,尤其是在城乡学校。
笔者从事城乡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已有十几年,从高年级到低年级跑了几遍,也有了很多收获,但是这些年一丝丝忧虑总涌上心头,怎样才能使学生在音乐课堂里学得快乐、学得满足?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深感责任重大。我们有义务改变现状,重新调整课堂教学思路,谋求更好的教学方式,使城乡小学音乐教育不再有空白点。笔者觉得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一、规范音乐课堂教学
回想过去的音乐课堂教学,我们很羞愧。很多时候,是老师“剥夺”了学生享受音乐的权利,将更多的音乐时间“让”给了“主课”;是老师“误导”了学生,让学生们眼中只有语、数、英。很多城乡学校甚至没有专业的音乐老师,多是一些语文、数学老师兼职,而一贯注重语文、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师们,也不重视音乐课,只是敷衍了事,有的甚至拿台录音机让学生自己听,甚至有些教师干脆把音乐课换成了语文课、英语课,此种现象在城乡学校愈加普遍。一方面,学生期待有教师给他们上音乐课;另一方面,教师也“爱莫能助”,这是导致学生盲目追捧流行歌曲的一个重要原因。美术课还不同于音乐课,学生可以自己画画、涂涂,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而音乐课不能,倘若放任自由,学生则失去欣赏真正的音乐之美的机会。我们应当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规范音乐课堂教学很重要。一星期两节的音乐课是传承优秀歌曲和学习音乐知识的主要阵地,老师应当严守,切实有效地施行起来。实际上,音乐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的,老师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及高尚情操。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应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队伍,充分发挥现有师资队伍的长处,为这部分师资队伍作用的发挥提供良好的环境。现有师资队伍的适度选用,不仅不能滥用,还不能放任。与此同时,音乐老师在教师评优评先活动中应与其他学科老师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音乐老师的工作热情。其二,面对城乡专业音乐老师不足的状况,教育部门应当制定优惠的政策和待遇吸引专业的老师加入到城乡教师队伍里来,倘若经济不允许的地域及学校还可以加强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提升音乐老师整体素质。
三、加大艺术教育投入,增设舞蹈、器乐等相关设备设施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舞蹈、器乐教学设备制约着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舞蹈是视觉艺术,投影仪、电视、多媒体电脑这些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应配足。学校应当努力完善教学设备,有计划、多渠道筹备艺术教学设施专用财政资金,购置必备的课堂教学器具。比如,钢琴、常用的打击乐器、民乐器、专用的音乐教室,等等。同时,也应增加艺术教育方面的图书、相关学术期刊与教辅资料的投入,这样不但可以使教师汲取更多的艺术最新信息内容,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视野。
四、完善和开发城乡教育资源,推动音乐教育发展
记得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只有一本音乐书,教学条件还非常有限,外界没五花八门的客观事物,但是也学得津津有味,教师教过的歌曲,到如今都记忆犹新,还能完整地唱出来。纵然跟当初的课堂教学环境息息相关,但是悦耳的歌曲还是起着较大的作用。十几年过去了,小学音乐教材内容在一直更新,一直向着新思路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新课改施行之后,也有了新面孔,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书本插图丰富多彩。但是不知怎地,如今的歌曲仿佛不及从前的动听了,除低年级学生会喜爱哼唱之外,其他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兴趣不大。有关权威专家还认为,优秀少儿歌曲的创作处在匮乏状态,真正适合少儿演唱的歌曲较为稀少,尤其是学生们喜爱的,导致了学生不太喜爱哼唱书本上的歌曲,也难怪学生会喜爱上校外流行音乐。因此,谋求完善的教育资源已经急不可待。
新的音樂教学大纲不论是对城市还是城乡都适用,必须因地制宜,改编适合城乡艺术教育的教材内容。编写教材上,应该多采用当地优秀民歌。这些优秀的民间音乐、舞蹈最为淳朴感人,最有生活气息,最能使学生倍感亲切,引发更大的学习热情。比如,可以增多一些乡土内容,在音乐教材内容中,可以增多一些有地方民族特色也适合学生年龄特性的少儿歌曲,如,当地的民歌、童谣,等等。这些歌曲不仅可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也开阔了学生的视线,激发学生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加强民族自豪感。
纵然城乡小学没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艺术教学设备,没有现代化的课堂教学技术,但是仍然拥有丰富的、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专业课程教育资源。比如,醒狮锣鼓、客家山歌、咸水歌、习俗舞蹈,等,也可以运用于欣赏课堂教学、节奏训练等等课堂教学之中。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方法、课程内容,也因其趋近学生生活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弘扬了民间艺术。与此同时,地理环境与地方特色还为城乡艺术教育的立体化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城乡小学虽不一定具备雄厚的财政资金配备现代化的艺术教育教学设施,但是它们地处城乡,竹、木、泥等自然教育资源对于师生来说唾手可得,只要我们稍开动脑筋,便可加工成精巧的具备民族特色的乐器:如,竹筒可制作双响筒及竹鼓;硬木可制作木鱼;泥可搓烧造成陶埙、陶鼓;用塑料瓶盖沙子换成沙锤;用钢丝将酒瓶盖串在一起当三角铁;用竹片加工成快板……也可以使学生人手一套或者成立一支民族特色乐团,等等。这就为城乡小学基本上处在空白点的“演奏”,提供了极其生动的课程内容,并与其中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进而推动城乡音乐教育全方位立体化发展。
总而言之,城乡小学音乐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在学校教育变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怎样全面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质,丰富、活跃艺术课堂,仍然需要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集思广益。愿我们乘课改东风,扬鞭前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城乡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开发资源
倘若你问学生,最想上哪些课、最希望上哪些课?总能听见学生争先恐后地回复:音乐课。也许你们会觉得学生不爱学习、不思进取、只知道玩。实际上,音乐是发自人类灵魂的声音,来自人的心灵,有情感的共鸣。因此,没有人不喜爱音乐,那些令人心旷神怡的天簌之音、沁人心脾的优美旋律,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因此,学生若爱上音乐课,无疑是一个福音。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学生们对音乐课的渴望,反映了城乡小学音乐课堂教育缺失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牧业大国,85%以上的中小学、75%的中小学生在乡村。因而,加速城乡学校艺术教育变革及发展的步调,不仅是学校艺术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更让他们向往和迷恋,学生们向往多彩的音乐课,然而,他们的愿望总难以实现,尤其是在城乡学校。
笔者从事城乡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已有十几年,从高年级到低年级跑了几遍,也有了很多收获,但是这些年一丝丝忧虑总涌上心头,怎样才能使学生在音乐课堂里学得快乐、学得满足?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深感责任重大。我们有义务改变现状,重新调整课堂教学思路,谋求更好的教学方式,使城乡小学音乐教育不再有空白点。笔者觉得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一、规范音乐课堂教学
回想过去的音乐课堂教学,我们很羞愧。很多时候,是老师“剥夺”了学生享受音乐的权利,将更多的音乐时间“让”给了“主课”;是老师“误导”了学生,让学生们眼中只有语、数、英。很多城乡学校甚至没有专业的音乐老师,多是一些语文、数学老师兼职,而一贯注重语文、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师们,也不重视音乐课,只是敷衍了事,有的甚至拿台录音机让学生自己听,甚至有些教师干脆把音乐课换成了语文课、英语课,此种现象在城乡学校愈加普遍。一方面,学生期待有教师给他们上音乐课;另一方面,教师也“爱莫能助”,这是导致学生盲目追捧流行歌曲的一个重要原因。美术课还不同于音乐课,学生可以自己画画、涂涂,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而音乐课不能,倘若放任自由,学生则失去欣赏真正的音乐之美的机会。我们应当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规范音乐课堂教学很重要。一星期两节的音乐课是传承优秀歌曲和学习音乐知识的主要阵地,老师应当严守,切实有效地施行起来。实际上,音乐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的,老师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及高尚情操。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应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队伍,充分发挥现有师资队伍的长处,为这部分师资队伍作用的发挥提供良好的环境。现有师资队伍的适度选用,不仅不能滥用,还不能放任。与此同时,音乐老师在教师评优评先活动中应与其他学科老师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音乐老师的工作热情。其二,面对城乡专业音乐老师不足的状况,教育部门应当制定优惠的政策和待遇吸引专业的老师加入到城乡教师队伍里来,倘若经济不允许的地域及学校还可以加强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提升音乐老师整体素质。
三、加大艺术教育投入,增设舞蹈、器乐等相关设备设施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舞蹈、器乐教学设备制约着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舞蹈是视觉艺术,投影仪、电视、多媒体电脑这些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应配足。学校应当努力完善教学设备,有计划、多渠道筹备艺术教学设施专用财政资金,购置必备的课堂教学器具。比如,钢琴、常用的打击乐器、民乐器、专用的音乐教室,等等。同时,也应增加艺术教育方面的图书、相关学术期刊与教辅资料的投入,这样不但可以使教师汲取更多的艺术最新信息内容,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视野。
四、完善和开发城乡教育资源,推动音乐教育发展
记得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只有一本音乐书,教学条件还非常有限,外界没五花八门的客观事物,但是也学得津津有味,教师教过的歌曲,到如今都记忆犹新,还能完整地唱出来。纵然跟当初的课堂教学环境息息相关,但是悦耳的歌曲还是起着较大的作用。十几年过去了,小学音乐教材内容在一直更新,一直向着新思路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新课改施行之后,也有了新面孔,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书本插图丰富多彩。但是不知怎地,如今的歌曲仿佛不及从前的动听了,除低年级学生会喜爱哼唱之外,其他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兴趣不大。有关权威专家还认为,优秀少儿歌曲的创作处在匮乏状态,真正适合少儿演唱的歌曲较为稀少,尤其是学生们喜爱的,导致了学生不太喜爱哼唱书本上的歌曲,也难怪学生会喜爱上校外流行音乐。因此,谋求完善的教育资源已经急不可待。
新的音樂教学大纲不论是对城市还是城乡都适用,必须因地制宜,改编适合城乡艺术教育的教材内容。编写教材上,应该多采用当地优秀民歌。这些优秀的民间音乐、舞蹈最为淳朴感人,最有生活气息,最能使学生倍感亲切,引发更大的学习热情。比如,可以增多一些乡土内容,在音乐教材内容中,可以增多一些有地方民族特色也适合学生年龄特性的少儿歌曲,如,当地的民歌、童谣,等等。这些歌曲不仅可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也开阔了学生的视线,激发学生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加强民族自豪感。
纵然城乡小学没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艺术教学设备,没有现代化的课堂教学技术,但是仍然拥有丰富的、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专业课程教育资源。比如,醒狮锣鼓、客家山歌、咸水歌、习俗舞蹈,等,也可以运用于欣赏课堂教学、节奏训练等等课堂教学之中。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方法、课程内容,也因其趋近学生生活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弘扬了民间艺术。与此同时,地理环境与地方特色还为城乡艺术教育的立体化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城乡小学虽不一定具备雄厚的财政资金配备现代化的艺术教育教学设施,但是它们地处城乡,竹、木、泥等自然教育资源对于师生来说唾手可得,只要我们稍开动脑筋,便可加工成精巧的具备民族特色的乐器:如,竹筒可制作双响筒及竹鼓;硬木可制作木鱼;泥可搓烧造成陶埙、陶鼓;用塑料瓶盖沙子换成沙锤;用钢丝将酒瓶盖串在一起当三角铁;用竹片加工成快板……也可以使学生人手一套或者成立一支民族特色乐团,等等。这就为城乡小学基本上处在空白点的“演奏”,提供了极其生动的课程内容,并与其中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进而推动城乡音乐教育全方位立体化发展。
总而言之,城乡小学音乐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在学校教育变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怎样全面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质,丰富、活跃艺术课堂,仍然需要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集思广益。愿我们乘课改东风,扬鞭前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