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试图结合贾谊的人生经历,文帝的历史表现和李商隐及其所生活的晚唐社会现象对部编版《贾生》一文中“贾谊郁郁不得志”“汉文帝不顾苍生问鬼神”和“诗歌先扬后抑”等观点提出质疑,从而得出“贾谊得志”“汉文帝因苍生而问鬼神”和不存在先扬后抑写法的推论,试而探讨学科素养之质疑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贾生;文帝;李商隐;质疑
近日,笔者由于授前备课而读李商隐所作《贾生》一诗,读到文中“贾谊郁郁不得志”“汉文帝不顾苍生问鬼神”和“诗歌先扬后抑”等观点时,对此存有不同理解。现笔者准备从诗文描写的情境,贾谊的人生经历,文帝的执政表现以及李商隐与他所生活的晚唐社会现象三方面来分析探讨,以不成熟的推論试而探讨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应有质疑之精神。
一、诗文解读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所作《贾生》一诗只有短短四句,主要记叙了文帝与贾谊谈话的场景与内容,采用借古讽今的方式对文帝求贤问贾生一事进行描写并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其中教材对此的解读为“贾谊是郁郁不得志”的,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是不可取的,根据诗中文帝的前后对比还表明了诗歌运用了“先扬后抑”的写法。
二、贾谊:我没被重用吗?
我觉得,我被重用了。不信?且听我道来。
1.诗中所言,李商隐同学把我和文帝的夜半详谈记载下来了。大家都知道,我是“逐臣”,因政事异见而被贬长沙。当然,由于我个性的问题,几年里我日嗟夜叹,日子过得并不怎么舒心。但在一个喜鹊鸣叫的清晨,我收到了文帝的邀请。试问,一个人如果心里不记挂着你,他会在自己被逐之时想起自己吗?可见,文帝心里有我!再者,文帝那夜和我长谈后,曾言“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从文帝之言可知,我的才调确是“无伦”,自己的才华在文帝心中可是“点了卯”的,文帝的秤也是精准的,心中有数。其三,那夜之后,文帝更是拜我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甚爱之幼儿;太傅,师者。一个家长主动把自己最宠爱的孩子交托给一个老师,难道这个老师在家长心中没斤两吗?再追溯我年轻的时候,二十出头,多年轻呀,文帝就把我起用为博士了,在那个级别,我是最年纪的呀。
2.我的政见对后世影响颇大。我虽然英年早逝,去世的时候才33岁,自入职以来只是仅仅的12年工作生涯,但我对社会治理的思考却在逝后继续被汉王朝完善和执行,既有政治的,也有民生的,还有经济的,甚至外交的……如“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分封诸侯,层层削弱”“中央铸币,发展经济”“韬光养晦,不战而屈”诸如等等,这些思考和理念为汉朝的兴盛和长治久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或由早逝之因,具体的施行者不是我,但这不是认可和肯定了我的思想吗?
3.重用的理解有所不同。很多人认为我不被重用是源于“被贬长沙”。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有时势才有英雄,我的被贬是缺乏了时势。汉朝初立,汉王朝出于休养生息,一是推行“无为而治”,力图避免社会过多的变动,政局相对稳定是多么重要呀;二是我“才调更无伦”,少年得志,年青有为,木秀于林自然承受风之摧折,我的崭露头角更易受人妒忌和攻击,“两利相衡取其重”,一个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统治者在处事上自然不同于普通人的“非黑即白”,文帝也只能迎合权重势热的“利益集团”而暂屈我之才,况且我是当朝最年轻的博士,给我一帆风顺的生涯带点坑坑洼洼,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历练,在风雨之中受点挫折,不也是对我的磨炼吗?是希望我能走得更远的深谋远虑呀!文帝在我远谪长沙后的久久思念,以致数年后的“宣室求贤”不正好说明了文帝一直在关注着我吗?另外,时机未至,但文帝也是另辟途径对我委以重任,教导自己最疼爱的孩子,把未来的希望托付给我,这不也是一种重用和信任吗?所以,我觉得我是被重用了,虽然我没能真正地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施展在工作的第一线上,但文帝的忍而未用和以曲取直的巧妙之心我是体会到了。
更重要的是,我的没能重用还有自身的原因——早逝。汉文帝十一年,我的学生梁怀王刘揖入朝,骑马摔死了。我感到自己身为太傅,没有尽到教诲的责任,深感自责,常自哭泣,这是我的性格所致。在我贬居长沙的一个黄昏,有一只鵩鸟(猫头鹰)飞进了我的住房里,这是不祥之鸟呀。这只鸟让我本就忧郁之心更加伤感不已,于是写了一篇《鵩鸟赋》,对世事的变化和沧桑作了一番感叹,也借此来宽慰自己。由此而见,我的性格是多思、抑郁、孤僻的,性格决定命运,梁怀王之死更是“一根最后的稻草”。我的早逝自然等不到对我的重用。我工作12年,时间虽然不短,但对于社会大局来说毕竟是匆匆一瞬间,12年对个人而言也难说是否得到了重用,多少人12年还没能露出头角,别忘了,我还是当朝最年轻的博士!更何况,我的政治见解和理论在逝后更是长远地影响着汉王朝的施政管理,汉的兴盛与长治久安与此密不可分,谁又能否认我没能得到重用呢?
三、汉文帝:我不该问鬼神吗?我冤呀!
1.我是怎样的人?
司马迁对我的评价是“孔子言‘必世然後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於今。呜呼,岂不仁哉!”可见,我在历史上以重视民本而为史学家称颂。据史载,我在位23年,在民生方面曾减除田租税,将土地税削减,将徭役减为每三年一次等;在生活上,我的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我为自己预修的陵墓,也要求从简。我的政治方针和措施,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统治秩序也日臻巩固。西汉初年,大侯封国不过万家,小的五六百户;到了我和儿子景帝的时期,流民还归田园,户口迅速繁息。列侯封国大者至三四万户,小的也户口倍增,而且比过去富实多了。汉朝社会开始进入治世,开创了“文景之治”。以此可见,我一生都关注民生,注重简朴,为世人所称道。这样的我,难道是只会“问鬼神”的君王吗? 2.我该不该问鬼神?
我是历史上为人称颂的帝王之一,是文景之治的开创者。在治理社会上,我对民生问题是非常关注的,在我统治的时代,农业税率几乎就是最低的,因而我的心中是有“苍生”的。 “宣室”夜谈因何而来?当年我因祭祀纳福进行斋戒,所以没有同后宫妃嫔们住在一起,却精心选择了一批侍臣一同在宣室过夜。我为什么要选择侍臣过夜?是想利用这个时机“求贤访策”。在这样的情况和场合之下来问鬼神之事,我是深入思考过的,并非心血来潮。
那么,我该不该问鬼神呢? 孔子在《论语》中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思是说“事鬼”的前提是“事人”;孔子还说过“敬鬼神而远之”,可见孔子在对待鬼神的问题上态度十分谨慎;而且孔子还认为鬼神并非和人一样趋利避害,相反鬼神有着非常理性的道德认知。用孔子的话说,在古代社会中,鬼神之事乃是人类的终极关怀,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当时的一种行事观念。《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卜之鬼神,不也说明了鬼神在当时社会中与苍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吗?苍生与鬼神有时也是一种融合而非对立的矛盾,显然身为君王的我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要“问鬼神”的,而且为了苍生的福祉,更要问个明白。君不见,为了风调雨顺,为了安居乐业,历代君王不也祭祀求福吗?我在祭祀纳福时的问鬼神,只是现时人们心中所想的“问鬼神”吗?关键在于因何而问?因谁而问?
清代诗人袁枚则用另一首诗讲了另一个事实:“不问苍生问鬼神,玉溪生笑汉文君;请看宣室无才子,巫蛊纷纷死万人”;诗中所写的就是汉武帝,他对鬼神之事就没有“问明白”,最终酿成了“巫蛊之祸”,可见在那个时候,“鬼神”之事没有问明白,还可能会因此引发灾祸。
四、李商隐:你们可能误解了我
1.我身处逆境,怀才不遇,自然对有类似经历的人产生惺惺相惜的感觉,更容易从这些类似的人身上有所感受,由于遭遇和命运的相同也易导致见解的偏差和想当然,贾生被贬长沙也是后人怀才不遇者的自嘲对象,因而诗中所言也可能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偏差和借题发挥的牢骚,并没有真正深入探究贾生的命运人生。
2.你们可能误解了我。我在诗中或许所写的是文帝宣室求贤问策,是君臣相融的情景。我本意或许想借文帝因关心苍生而前席垂询贾谊“鬼神”之事,点明问鬼神的初心实为苍生大事。通过这种曲笔和对比来借古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因为文帝夜半“问鬼神”是为了苍生而问,而现在的晚唐皇帝求仙访道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长生和个人之欲,这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以委婉的态度批判了晚唐王朝。而作为逐臣的贾生能被文帝召见畅谈,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贾生其实深受重视,也由人及己地通過对比抒发了自己遇不上文帝这样的君主,以致怀才不遇。“可怜”只是我的无奈之笔。
五、我们:以思考促探究,以探究善引导
1.要有质疑精神,善于思考
从诗的解读可知,贾生“力主改革弊政,却遭谗被贬”这是事实,但贾生“郁郁不得志”“汉文帝要垂问的哪是关切百姓的国事,他问的不过是神鬼的事罢了”以及“本诗先扬后抑”这些表述与前文所探讨的事实可能有所不符或有所偏颇,诗歌的某些理解或许还值得深入研究和商榷。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蕾特,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自然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如果作品是以事实为基础而生发议论,那么我们也应该要以事实为前提。“知人论世”也是我们理解作品的态度,况且李商隐的见解也是一家之言,颇有可能受其情感、阅历、人生观等因素所影响,如果我们只从一首诗的不同理解就影响了自己对事实的认知和看法未免有点以偏概全,更何况我们对于李商隐的笔法又有没有理解错误呢?毕竟我们不是他,对诗的理解也只是读者的观点,因而我们或许也应有质疑的精神,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究,尽可能地找到与事实更相符和准确的观点。
2.现在我们都在强调要增加阅读的力度,温儒敏教授更是呼吁要“连滚带爬”地读。以阅读去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正因为如此,学生的阅读会给他们带来更为广阔的天地,对人、对事的了解和观点也会更广泛和深入,随之也可能对存在的事实和看法有疑惑,甚至有不同的想法。当学生有质疑和迷惑之时,我们所做的就是通过更多的探究和思考去为学生指引方向。虽然各人见解有异,观点不同,但我们也可以多方引导,呵护那一颗存疑求真之心而不是当头棒喝以绝他想。而这就需要我们不放弃自己的疑惑,认真钻研教材,有更多的思考,有更多的探究,走在学生之前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S].人民教育出版社.
[2]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92.
[3]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
[4]百度百科.贾谊[OL].https://baike.baidu.com/item/贾谊/50286?fr=aladdin.
[5]箫洒舞剑.汉文帝究竟该不该问鬼神[OL].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59731445300848620.html.
[6]小轩讲历史.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被批判数千年,而辉煌成就证明他问得对[OL].https://xw.qq.com/cmsid/20200102A0DX3000.
[7]袁枚.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关键词】贾生;文帝;李商隐;质疑
近日,笔者由于授前备课而读李商隐所作《贾生》一诗,读到文中“贾谊郁郁不得志”“汉文帝不顾苍生问鬼神”和“诗歌先扬后抑”等观点时,对此存有不同理解。现笔者准备从诗文描写的情境,贾谊的人生经历,文帝的执政表现以及李商隐与他所生活的晚唐社会现象三方面来分析探讨,以不成熟的推論试而探讨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应有质疑之精神。
一、诗文解读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所作《贾生》一诗只有短短四句,主要记叙了文帝与贾谊谈话的场景与内容,采用借古讽今的方式对文帝求贤问贾生一事进行描写并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其中教材对此的解读为“贾谊是郁郁不得志”的,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是不可取的,根据诗中文帝的前后对比还表明了诗歌运用了“先扬后抑”的写法。
二、贾谊:我没被重用吗?
我觉得,我被重用了。不信?且听我道来。
1.诗中所言,李商隐同学把我和文帝的夜半详谈记载下来了。大家都知道,我是“逐臣”,因政事异见而被贬长沙。当然,由于我个性的问题,几年里我日嗟夜叹,日子过得并不怎么舒心。但在一个喜鹊鸣叫的清晨,我收到了文帝的邀请。试问,一个人如果心里不记挂着你,他会在自己被逐之时想起自己吗?可见,文帝心里有我!再者,文帝那夜和我长谈后,曾言“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从文帝之言可知,我的才调确是“无伦”,自己的才华在文帝心中可是“点了卯”的,文帝的秤也是精准的,心中有数。其三,那夜之后,文帝更是拜我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甚爱之幼儿;太傅,师者。一个家长主动把自己最宠爱的孩子交托给一个老师,难道这个老师在家长心中没斤两吗?再追溯我年轻的时候,二十出头,多年轻呀,文帝就把我起用为博士了,在那个级别,我是最年纪的呀。
2.我的政见对后世影响颇大。我虽然英年早逝,去世的时候才33岁,自入职以来只是仅仅的12年工作生涯,但我对社会治理的思考却在逝后继续被汉王朝完善和执行,既有政治的,也有民生的,还有经济的,甚至外交的……如“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分封诸侯,层层削弱”“中央铸币,发展经济”“韬光养晦,不战而屈”诸如等等,这些思考和理念为汉朝的兴盛和长治久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或由早逝之因,具体的施行者不是我,但这不是认可和肯定了我的思想吗?
3.重用的理解有所不同。很多人认为我不被重用是源于“被贬长沙”。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有时势才有英雄,我的被贬是缺乏了时势。汉朝初立,汉王朝出于休养生息,一是推行“无为而治”,力图避免社会过多的变动,政局相对稳定是多么重要呀;二是我“才调更无伦”,少年得志,年青有为,木秀于林自然承受风之摧折,我的崭露头角更易受人妒忌和攻击,“两利相衡取其重”,一个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统治者在处事上自然不同于普通人的“非黑即白”,文帝也只能迎合权重势热的“利益集团”而暂屈我之才,况且我是当朝最年轻的博士,给我一帆风顺的生涯带点坑坑洼洼,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历练,在风雨之中受点挫折,不也是对我的磨炼吗?是希望我能走得更远的深谋远虑呀!文帝在我远谪长沙后的久久思念,以致数年后的“宣室求贤”不正好说明了文帝一直在关注着我吗?另外,时机未至,但文帝也是另辟途径对我委以重任,教导自己最疼爱的孩子,把未来的希望托付给我,这不也是一种重用和信任吗?所以,我觉得我是被重用了,虽然我没能真正地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施展在工作的第一线上,但文帝的忍而未用和以曲取直的巧妙之心我是体会到了。
更重要的是,我的没能重用还有自身的原因——早逝。汉文帝十一年,我的学生梁怀王刘揖入朝,骑马摔死了。我感到自己身为太傅,没有尽到教诲的责任,深感自责,常自哭泣,这是我的性格所致。在我贬居长沙的一个黄昏,有一只鵩鸟(猫头鹰)飞进了我的住房里,这是不祥之鸟呀。这只鸟让我本就忧郁之心更加伤感不已,于是写了一篇《鵩鸟赋》,对世事的变化和沧桑作了一番感叹,也借此来宽慰自己。由此而见,我的性格是多思、抑郁、孤僻的,性格决定命运,梁怀王之死更是“一根最后的稻草”。我的早逝自然等不到对我的重用。我工作12年,时间虽然不短,但对于社会大局来说毕竟是匆匆一瞬间,12年对个人而言也难说是否得到了重用,多少人12年还没能露出头角,别忘了,我还是当朝最年轻的博士!更何况,我的政治见解和理论在逝后更是长远地影响着汉王朝的施政管理,汉的兴盛与长治久安与此密不可分,谁又能否认我没能得到重用呢?
三、汉文帝:我不该问鬼神吗?我冤呀!
1.我是怎样的人?
司马迁对我的评价是“孔子言‘必世然後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於今。呜呼,岂不仁哉!”可见,我在历史上以重视民本而为史学家称颂。据史载,我在位23年,在民生方面曾减除田租税,将土地税削减,将徭役减为每三年一次等;在生活上,我的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我为自己预修的陵墓,也要求从简。我的政治方针和措施,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统治秩序也日臻巩固。西汉初年,大侯封国不过万家,小的五六百户;到了我和儿子景帝的时期,流民还归田园,户口迅速繁息。列侯封国大者至三四万户,小的也户口倍增,而且比过去富实多了。汉朝社会开始进入治世,开创了“文景之治”。以此可见,我一生都关注民生,注重简朴,为世人所称道。这样的我,难道是只会“问鬼神”的君王吗? 2.我该不该问鬼神?
我是历史上为人称颂的帝王之一,是文景之治的开创者。在治理社会上,我对民生问题是非常关注的,在我统治的时代,农业税率几乎就是最低的,因而我的心中是有“苍生”的。 “宣室”夜谈因何而来?当年我因祭祀纳福进行斋戒,所以没有同后宫妃嫔们住在一起,却精心选择了一批侍臣一同在宣室过夜。我为什么要选择侍臣过夜?是想利用这个时机“求贤访策”。在这样的情况和场合之下来问鬼神之事,我是深入思考过的,并非心血来潮。
那么,我该不该问鬼神呢? 孔子在《论语》中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思是说“事鬼”的前提是“事人”;孔子还说过“敬鬼神而远之”,可见孔子在对待鬼神的问题上态度十分谨慎;而且孔子还认为鬼神并非和人一样趋利避害,相反鬼神有着非常理性的道德认知。用孔子的话说,在古代社会中,鬼神之事乃是人类的终极关怀,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当时的一种行事观念。《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卜之鬼神,不也说明了鬼神在当时社会中与苍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吗?苍生与鬼神有时也是一种融合而非对立的矛盾,显然身为君王的我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要“问鬼神”的,而且为了苍生的福祉,更要问个明白。君不见,为了风调雨顺,为了安居乐业,历代君王不也祭祀求福吗?我在祭祀纳福时的问鬼神,只是现时人们心中所想的“问鬼神”吗?关键在于因何而问?因谁而问?
清代诗人袁枚则用另一首诗讲了另一个事实:“不问苍生问鬼神,玉溪生笑汉文君;请看宣室无才子,巫蛊纷纷死万人”;诗中所写的就是汉武帝,他对鬼神之事就没有“问明白”,最终酿成了“巫蛊之祸”,可见在那个时候,“鬼神”之事没有问明白,还可能会因此引发灾祸。
四、李商隐:你们可能误解了我
1.我身处逆境,怀才不遇,自然对有类似经历的人产生惺惺相惜的感觉,更容易从这些类似的人身上有所感受,由于遭遇和命运的相同也易导致见解的偏差和想当然,贾生被贬长沙也是后人怀才不遇者的自嘲对象,因而诗中所言也可能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偏差和借题发挥的牢骚,并没有真正深入探究贾生的命运人生。
2.你们可能误解了我。我在诗中或许所写的是文帝宣室求贤问策,是君臣相融的情景。我本意或许想借文帝因关心苍生而前席垂询贾谊“鬼神”之事,点明问鬼神的初心实为苍生大事。通过这种曲笔和对比来借古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因为文帝夜半“问鬼神”是为了苍生而问,而现在的晚唐皇帝求仙访道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长生和个人之欲,这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以委婉的态度批判了晚唐王朝。而作为逐臣的贾生能被文帝召见畅谈,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贾生其实深受重视,也由人及己地通過对比抒发了自己遇不上文帝这样的君主,以致怀才不遇。“可怜”只是我的无奈之笔。
五、我们:以思考促探究,以探究善引导
1.要有质疑精神,善于思考
从诗的解读可知,贾生“力主改革弊政,却遭谗被贬”这是事实,但贾生“郁郁不得志”“汉文帝要垂问的哪是关切百姓的国事,他问的不过是神鬼的事罢了”以及“本诗先扬后抑”这些表述与前文所探讨的事实可能有所不符或有所偏颇,诗歌的某些理解或许还值得深入研究和商榷。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蕾特,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自然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如果作品是以事实为基础而生发议论,那么我们也应该要以事实为前提。“知人论世”也是我们理解作品的态度,况且李商隐的见解也是一家之言,颇有可能受其情感、阅历、人生观等因素所影响,如果我们只从一首诗的不同理解就影响了自己对事实的认知和看法未免有点以偏概全,更何况我们对于李商隐的笔法又有没有理解错误呢?毕竟我们不是他,对诗的理解也只是读者的观点,因而我们或许也应有质疑的精神,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究,尽可能地找到与事实更相符和准确的观点。
2.现在我们都在强调要增加阅读的力度,温儒敏教授更是呼吁要“连滚带爬”地读。以阅读去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正因为如此,学生的阅读会给他们带来更为广阔的天地,对人、对事的了解和观点也会更广泛和深入,随之也可能对存在的事实和看法有疑惑,甚至有不同的想法。当学生有质疑和迷惑之时,我们所做的就是通过更多的探究和思考去为学生指引方向。虽然各人见解有异,观点不同,但我们也可以多方引导,呵护那一颗存疑求真之心而不是当头棒喝以绝他想。而这就需要我们不放弃自己的疑惑,认真钻研教材,有更多的思考,有更多的探究,走在学生之前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S].人民教育出版社.
[2]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92.
[3]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
[4]百度百科.贾谊[OL].https://baike.baidu.com/item/贾谊/50286?fr=aladdin.
[5]箫洒舞剑.汉文帝究竟该不该问鬼神[OL].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59731445300848620.html.
[6]小轩讲历史.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被批判数千年,而辉煌成就证明他问得对[OL].https://xw.qq.com/cmsid/20200102A0DX3000.
[7]袁枚.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