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古典诗歌作品,非常重视意象的构造与使用。思想情感是传统诗歌的灵魂与统帅,意象及意象群则是诗歌情感与艺术审美的展示载体。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巧妙运用意象群展示诗情与诗美的名篇之作。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篇作品的“诗中之象”和“象中之情”吧!
关键词:意象;艺术张力
元代最主要的文学样式是戏曲。在元代,戏曲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为杰出的是号称“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他们用自己天才般的才思,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光辉的作品。
“元四大家”中的马致远,文才卓绝,时称“曲状元”。他的很多作品至今脍炙人口,比如杂剧《汉宫秋》、《青衫泪》等。然而,真正让后世记住马致远的,除了上述那些巨著之外,还有一首非常短小精悍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仅仅28个字,却一举奠定了它在文学史上“秋思之祖”的地位。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首短短的小令,被后世学者文人推崇备至,享有如此之高的文学地位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小令的内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现代汉语来描述一下这首曲子的内容,那就是:一个秋日的黄昏,一位天涯游子流落漂泊。枯干的藤蔓,盘曲的老树,凄厉鸣叫的乌鸦,哗哗的溪流,似曾相识的小桥,炊烟袅袅的村落,古老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还有在如血残阳映照之下,骑着羸弱的马儿漂泊天涯的游子……寥寥数笔,天涯游子之悲便力透纸背。
《秋思》的成功,首推作品中意象的使用。在《秋思》中,作者精心选择了“枯藤”、“老树”等九个非常典型的景物组成一个意象群,勾勒营造了一个绝妙的秋景图。在这幅图画里,藤蔓是老而干的,树是苍老而光秃秃,乌鸦是暗黑的,道路充满了沧桑感,秋风萧瑟凛冽,和旅人相伴的马瘦小羸弱,这些景物非常契合游子的心情——悲秋;而作品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倒是和前述景物基调殊为不同,有一种安静、详和、温馨的感觉。但是小桥流水的亲切、炊烟袅娜的温馨,对于这位游子来讲,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也许游子的家乡也是这番光景,然而此时此刻自己却身处异乡,这当中产生的落差,却更让人生发悲秋思乡的情怀。作者把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巧妙组接,把心中之情融于景中,在景中也浸透了浓烈的个人情感,形成了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强烈艺术美张力。
在形式表现上,《秋思》是别具匠心。这支曲子一共只有五句,而前四句全部是景物名词的罗列,是典型意象的精心组接,没有使用任何复杂的句式或者更多的词藻的修饰。作者只是把這些景物运用传统绘画的美学技巧,简洁勾勒展示于读者面前,用这些景物去撞击读者的心灵,让读者因目之所遇而心中有感,从而达于一种与作者共鸣的效果。诗歌的魅力在于语言的张力,那些先入为主过分直接地抒发胸臆的手法,反而会伤害诗歌之美,甚而会局限诗歌的格调。而《秋思》则通过含蓄蕴藉的手法,将作品的艺术张力达到了顶峰。当然,《秋思》并非是各种意象的简单组合,它是有统摄有灵魂的。作品最后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轻轻点拨,却重重落在读者心上:在这样一幅悲凉寂寥的秋景之中,主角正在夕阳之下,拖着长长的身影,漂泊于天涯。所以,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点出了作品的主题,把天涯游子之悲推向高潮,同时也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尽的思索与怅惘。
秋思是抽象的,但马致远却通过那位“断肠人”的漂泊天涯以及他在天涯的所见所感,把秋思写活了。马致远的《秋思》被后世誉为“秋思之祖”确实是名固所当。文学作品不在篇幅短长,而是在于其是否具备长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秋思》就是这样一篇经得起岁月检验的不朽名篇。
参考文献:
[1]周珊.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浅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1(43).
[2]吴晟. 论中国古代意象诗的价值取向[J]. 人文杂志, 1997(5):95-100.
关键词:意象;艺术张力
元代最主要的文学样式是戏曲。在元代,戏曲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为杰出的是号称“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他们用自己天才般的才思,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光辉的作品。
“元四大家”中的马致远,文才卓绝,时称“曲状元”。他的很多作品至今脍炙人口,比如杂剧《汉宫秋》、《青衫泪》等。然而,真正让后世记住马致远的,除了上述那些巨著之外,还有一首非常短小精悍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仅仅28个字,却一举奠定了它在文学史上“秋思之祖”的地位。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首短短的小令,被后世学者文人推崇备至,享有如此之高的文学地位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小令的内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现代汉语来描述一下这首曲子的内容,那就是:一个秋日的黄昏,一位天涯游子流落漂泊。枯干的藤蔓,盘曲的老树,凄厉鸣叫的乌鸦,哗哗的溪流,似曾相识的小桥,炊烟袅袅的村落,古老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还有在如血残阳映照之下,骑着羸弱的马儿漂泊天涯的游子……寥寥数笔,天涯游子之悲便力透纸背。
《秋思》的成功,首推作品中意象的使用。在《秋思》中,作者精心选择了“枯藤”、“老树”等九个非常典型的景物组成一个意象群,勾勒营造了一个绝妙的秋景图。在这幅图画里,藤蔓是老而干的,树是苍老而光秃秃,乌鸦是暗黑的,道路充满了沧桑感,秋风萧瑟凛冽,和旅人相伴的马瘦小羸弱,这些景物非常契合游子的心情——悲秋;而作品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倒是和前述景物基调殊为不同,有一种安静、详和、温馨的感觉。但是小桥流水的亲切、炊烟袅娜的温馨,对于这位游子来讲,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也许游子的家乡也是这番光景,然而此时此刻自己却身处异乡,这当中产生的落差,却更让人生发悲秋思乡的情怀。作者把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巧妙组接,把心中之情融于景中,在景中也浸透了浓烈的个人情感,形成了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强烈艺术美张力。
在形式表现上,《秋思》是别具匠心。这支曲子一共只有五句,而前四句全部是景物名词的罗列,是典型意象的精心组接,没有使用任何复杂的句式或者更多的词藻的修饰。作者只是把這些景物运用传统绘画的美学技巧,简洁勾勒展示于读者面前,用这些景物去撞击读者的心灵,让读者因目之所遇而心中有感,从而达于一种与作者共鸣的效果。诗歌的魅力在于语言的张力,那些先入为主过分直接地抒发胸臆的手法,反而会伤害诗歌之美,甚而会局限诗歌的格调。而《秋思》则通过含蓄蕴藉的手法,将作品的艺术张力达到了顶峰。当然,《秋思》并非是各种意象的简单组合,它是有统摄有灵魂的。作品最后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轻轻点拨,却重重落在读者心上:在这样一幅悲凉寂寥的秋景之中,主角正在夕阳之下,拖着长长的身影,漂泊于天涯。所以,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点出了作品的主题,把天涯游子之悲推向高潮,同时也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尽的思索与怅惘。
秋思是抽象的,但马致远却通过那位“断肠人”的漂泊天涯以及他在天涯的所见所感,把秋思写活了。马致远的《秋思》被后世誉为“秋思之祖”确实是名固所当。文学作品不在篇幅短长,而是在于其是否具备长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秋思》就是这样一篇经得起岁月检验的不朽名篇。
参考文献:
[1]周珊.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浅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1(43).
[2]吴晟. 论中国古代意象诗的价值取向[J]. 人文杂志, 1997(5):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