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处于工作年龄人群第一位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疾病。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估计:2015年全球每11个成年人中有1个患有糖尿病;至2040年,预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6.42亿人。目前,中国有糖尿病患者1.14亿人,位居全球首位。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高达27%。保守估计,我国约有3000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生活实例
38岁的张先生患有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牵引性视网膜脱离。5年前,他无意中发现自己口干、乏力,去医院就诊发现,空腹血糖为13.7毫摩/升,糖化血红蛋白高达12.4%,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虽然张先生年纪轻轻,但他的眼底并发症已经相当严重,必须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挽救视功能。
张先生入院时,双眼视力仅有眼前手动,需要在妻子的搀扶下行走,生活起居也需要人照料,他内心充满了对失明的焦虑、无助和恐惧。考虑到他此较年轻,眼底新生血管活跃,手术极易引起大出血,术前,医生为他使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进行眼内注射,以促进异常血管萎缩。3天后,他接受了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第一天视力恢复到0.1,能够独立行走、吃饭,视功能得到了挽救。1个月后,医生为他进行了激光光凝术,封闭了视网膜上容易出血的“危险区”。目前,张先生双眼病情已经稳定,在严格控制血糖的情况下,眼底未再发生出血。
何谓“看不见”的“糖网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所谓“看不见”的“糖网病”,有两层含义。
第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严重威胁患者视力的致盲性眼病。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在长期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等作用下,眼底微血管屏障被破坏,形成微血管瘤样扩张,发生血管渗漏,眼底出现点状、片状出血,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眼底血管失去正常功能,不能給视网膜提供营养成分,造成组织缺血、缺氧。久而久之,缺血部位代偿性长出大量异常的新生血管,其管壁极其脆弱,容易发生反复出血和纤维组织增生,最终牵拉视网膜,造成视网膜脱离,导致不可逆性失明。
第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当隐匿,是视力的“隐性杀手”。当病变处于早、中期,仅侵犯眼底周边部位时,患者往往没有症状,中心视力也不受影响。因此,不少糖尿病患者是在参加社区眼科筛查时被发现眼底病变。也有部分患者直到视网膜新生血管破裂,突发大出血,导致视力丧失,才到医院眼科就诊。可以说,到医院诊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相当数量“看不见”的患者未被发现。
“糖网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防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将糖尿病对视功能的损害降到最低。
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来区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网病”称为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PDR),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网病”称为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根据眼底微动脉瘤、出血点、渗出等严重程度的不同,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轻、中、重度。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有不同表现。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
·视力下降 视网膜出血、渗出会造成视觉敏锐度降低,当病灶接近黄斑区时尤为明显。此时,有的患者会以为是年龄大,发生了“老花”,结果延误了治疗。
·眼前有黑影飘动 视网膜新生血管破裂,少量出血流入玻璃体腔,好似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了墨汁,患者会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
·视物扭曲变形 当视网膜水肿影响到视觉最为敏锐的黄斑区,出现黄斑水肿时,患者会出现视物变形、变色,以及视野中心有暗点等症状。
“糖网病”能否有效治疗
虽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难度高,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手术技术的进步和药物的研发,目前防控手段日趋成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归纳为一句话:轻、中度观察,重度激光治疗,晚期手术治疗。
轻、中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应优化内科治疗方案,将血糖和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每3~6个月至眼科就诊,扩瞳检查眼底,密切监控病情进展。维持正常的血糖和血压,有助于降低病变发展的风险。有研究发现,轻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4年后发生黄斑水肿的概率为12%,这一概率在中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将增加至23%。
在重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中,50%的患者将在1年内发展为增殖期视网膜病变,15%的患者将在1年内发展为高危型增殖期视网膜病变,须密切随访,宜每2~4个月随访1次。对重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医生会进行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以封闭出血点,减轻视网膜缺血、缺氧程度,延缓病情发展,降低严重视力丧失的发生风险。
已发生玻璃体积血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者,必须通过玻璃体手术清除出血,使视网膜复位。术后,患者需要根据眼底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激光光凝术,尽可能保存视功能。
专家简介
刘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眼科专科分会委员。擅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各类眼底疾病的诊治。
专家忠告:糖尿病患者应提防“糖网病”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石。Ⅰ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发病6~7年后出现视网膜病变,眼科检查可在诊断后的3~5年开始。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时间很难确定,3%的患者在确诊时即发现有增殖期视网膜病变,3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有视网膜病变的一些体征。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应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生活实例
38岁的张先生患有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牵引性视网膜脱离。5年前,他无意中发现自己口干、乏力,去医院就诊发现,空腹血糖为13.7毫摩/升,糖化血红蛋白高达12.4%,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虽然张先生年纪轻轻,但他的眼底并发症已经相当严重,必须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挽救视功能。
张先生入院时,双眼视力仅有眼前手动,需要在妻子的搀扶下行走,生活起居也需要人照料,他内心充满了对失明的焦虑、无助和恐惧。考虑到他此较年轻,眼底新生血管活跃,手术极易引起大出血,术前,医生为他使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进行眼内注射,以促进异常血管萎缩。3天后,他接受了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第一天视力恢复到0.1,能够独立行走、吃饭,视功能得到了挽救。1个月后,医生为他进行了激光光凝术,封闭了视网膜上容易出血的“危险区”。目前,张先生双眼病情已经稳定,在严格控制血糖的情况下,眼底未再发生出血。
何谓“看不见”的“糖网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所谓“看不见”的“糖网病”,有两层含义。
第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严重威胁患者视力的致盲性眼病。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在长期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等作用下,眼底微血管屏障被破坏,形成微血管瘤样扩张,发生血管渗漏,眼底出现点状、片状出血,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眼底血管失去正常功能,不能給视网膜提供营养成分,造成组织缺血、缺氧。久而久之,缺血部位代偿性长出大量异常的新生血管,其管壁极其脆弱,容易发生反复出血和纤维组织增生,最终牵拉视网膜,造成视网膜脱离,导致不可逆性失明。
第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当隐匿,是视力的“隐性杀手”。当病变处于早、中期,仅侵犯眼底周边部位时,患者往往没有症状,中心视力也不受影响。因此,不少糖尿病患者是在参加社区眼科筛查时被发现眼底病变。也有部分患者直到视网膜新生血管破裂,突发大出血,导致视力丧失,才到医院眼科就诊。可以说,到医院诊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相当数量“看不见”的患者未被发现。
“糖网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防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将糖尿病对视功能的损害降到最低。
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来区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网病”称为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PDR),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网病”称为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根据眼底微动脉瘤、出血点、渗出等严重程度的不同,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轻、中、重度。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有不同表现。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
·视力下降 视网膜出血、渗出会造成视觉敏锐度降低,当病灶接近黄斑区时尤为明显。此时,有的患者会以为是年龄大,发生了“老花”,结果延误了治疗。
·眼前有黑影飘动 视网膜新生血管破裂,少量出血流入玻璃体腔,好似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了墨汁,患者会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
·视物扭曲变形 当视网膜水肿影响到视觉最为敏锐的黄斑区,出现黄斑水肿时,患者会出现视物变形、变色,以及视野中心有暗点等症状。
“糖网病”能否有效治疗
虽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难度高,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手术技术的进步和药物的研发,目前防控手段日趋成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归纳为一句话:轻、中度观察,重度激光治疗,晚期手术治疗。
轻、中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应优化内科治疗方案,将血糖和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每3~6个月至眼科就诊,扩瞳检查眼底,密切监控病情进展。维持正常的血糖和血压,有助于降低病变发展的风险。有研究发现,轻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4年后发生黄斑水肿的概率为12%,这一概率在中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将增加至23%。
在重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中,50%的患者将在1年内发展为增殖期视网膜病变,15%的患者将在1年内发展为高危型增殖期视网膜病变,须密切随访,宜每2~4个月随访1次。对重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医生会进行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以封闭出血点,减轻视网膜缺血、缺氧程度,延缓病情发展,降低严重视力丧失的发生风险。
已发生玻璃体积血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者,必须通过玻璃体手术清除出血,使视网膜复位。术后,患者需要根据眼底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激光光凝术,尽可能保存视功能。
专家简介
刘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眼科专科分会委员。擅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各类眼底疾病的诊治。
专家忠告:糖尿病患者应提防“糖网病”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石。Ⅰ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发病6~7年后出现视网膜病变,眼科检查可在诊断后的3~5年开始。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时间很难确定,3%的患者在确诊时即发现有增殖期视网膜病变,3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有视网膜病变的一些体征。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应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