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课提升儿童生活是指教师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积极面对课堂生活,从而“积累知识和经验,发展生活的能力,开发潜在的改变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提高一个“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的综合素养。
一、在教师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儿童生活
在品德课中,教师是作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存在的,他应该把自己当作儿童中的一员,一起参与活动。教师参与活动是提升儿童生活的无形指导。例如,在教学《我学会了》这一主题时,教师先结合自身事例进行情感渲染,讲述自己少年学习芭蕾舞的艰苦经历,然后在音乐声中跳起了芭蕾舞。教师的热情参与坦诚告白,唤醒了学生的类似的生活经验,课堂气氛也因此变得更加活跃,教师融入活动,把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告诉学生,就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潜移默化地帮助儿童实现了对生活的提升。
品德的课堂教学,除了解决知不知的问题,更要解决信不信的问题,而相信首先必须是愿意相信。只有情感才能打动学生,引起学生内心的触动,引领他们从知到信。因此,教师的倾情投入是提升儿童生活的催化剂,教师的情感是一种无言的期望,是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期待。这种情感的濡染有益于学生树立“不辜负他人对自己期望”的意识,而这种意识恰恰是道德内化的一种标志。心存感念之情,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要求和看法,才能让德性生根萌芽。
二、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中提升儿童生活
活动是品德课程的呈现形式,但是如果活动没有教师的适时引导和点拨,活动就可能变成一种无意义或效果小的时间消耗。通过活动造成学生的“悱愤”状态,在他们有所感而不能言,有所悟而不清晰时,教师可用引导和点拨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提升。
1 由现象到道理的提升。学生经过活动体验之后有了感悟,教师必须要对学生产生的感悟进行评价和总结,道德理念要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流、协商的谈话的过程中,渐渐明晰起来,不着痕迹地实现提升。
2 由局部到整体的提升。
儿童作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成员,他也应该受到社会生活规范的约束。然而很多规范对儿童来说还是模糊的,他们看待世界还不能脱离儿童天真的观点,也就是规范在他的眼里并不是“凛然不可侵犯”的。可如果简单地进行规范的灌输,效果往往不理想。应该在教师引领下,通过儿童自己的辨析和教9币的点拨,理解规范的约束性。
教学片段:《正确使用119报警》
(教师在学生模拟了打119警报后)
师:看来,现在大家都学会了正确报警的方法。前几天,老师在2班讲了这一课后,有位同学对我说:“张老师,我现在知道怎样打119报警了,今天回家我就要打电话试一试,一定很好玩!”同学们,你赞同这位同学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有的摇头,有的摆手,有的议论)
生,:我不同意这位同学的做法,他随便打119,别人真的遇到火灾报警时,可能会因为占线打不进去,耽误了救火,那多不好啊!
生::消防队的叔叔都很忙,这样做会给他们添很多麻烦,影响他们的工作。
生,:我听爸爸说过119是不能随便打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给大家补充一点,我们国家制定的《消防法》中明确规定“随便拨打119是违法行为”,你们可千万不要出于好奇随便报警啊!(案例引自《小学德育》2004年第5期)
教师是儿童价值观形成的引导者,教师在儿童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决定教师的权威性,教师向儿童展现的价值观取向不能有所偏颇,教育活动一定要注意完整性。
3 由己及人的提升。有道德的生活既要利己又要利人,“品德良好”的儿童应该能为他人幸福着想,有悲天悯人的道德情感,能从自己的生活推己及人、成己达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挖掘更深层面的价值内涵。比如,对安全意识来说,作用于自己这只是小意识,是教育活动较低层次的目标,安全意识能推己及人。这是一个大的安全观念意识。教师引导学生由关心自己的安全,提升到关心所有人的安全,就提高了活动的教育价值,扩大了教育的视野。
三、在教学活动的延伸中提升儿童生活
品德课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时间可以在学校其他活动和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因为“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提升儿童生活目标在有限的课堂活动中难以达到,必须在活动的延伸中得以实现。
例如教学《春天来了》主题活动时,在种植活动结束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要一直关心自己亲手种下的种子的生长过程,记录并及时向老师报告种子的成长情况的每一个细节。从动手种植到探究植物生长的知识和奥秘,这是一个重大的飞跃和提升,如果教师在学生完成种植后,整个活动就这样结束,浅尝辄止,那么这些目标就不可能达成。生活在延续,活动就应该在延续,课堂的活动只能打下个基础,提升的主要途径要在活动的延伸中。
四、在教学活动空间的拓展中提升儿童生活
没有空间的开放,就不可能有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因为课程既然回归生活,而生活的空间又远远大于校园这个空间,如果教学活动仅仅局限于教室、校园,就好比戴着枷锁跳舞,教学的实效难以体现。因此品德课程要求课堂要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生活的其他空间,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知,积累经验。
像《叔叔、阿姨,你们辛苦啦!》这一主题活动,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采访社区里的清洁工、导购员、民警、医生等,通过采访,学生就能从平常熟视无睹的人群中感受到要是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的生活不可能像现在一样美好,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
品德课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类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了,比空洞的课堂教学要深刻得多,从课堂教学走向社会,由学习生活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学生在今后的实践中学会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在品德课的教学活动中,能够亲自到真实环境中体验的就不要再模拟情境,能够动手操作的就不能只用眼睛来观察真实环境中产生的体验,才能真切深刻,活动的环境越接近生活的真实越有利于提升儿童生活。
一、在教师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儿童生活
在品德课中,教师是作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存在的,他应该把自己当作儿童中的一员,一起参与活动。教师参与活动是提升儿童生活的无形指导。例如,在教学《我学会了》这一主题时,教师先结合自身事例进行情感渲染,讲述自己少年学习芭蕾舞的艰苦经历,然后在音乐声中跳起了芭蕾舞。教师的热情参与坦诚告白,唤醒了学生的类似的生活经验,课堂气氛也因此变得更加活跃,教师融入活动,把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告诉学生,就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潜移默化地帮助儿童实现了对生活的提升。
品德的课堂教学,除了解决知不知的问题,更要解决信不信的问题,而相信首先必须是愿意相信。只有情感才能打动学生,引起学生内心的触动,引领他们从知到信。因此,教师的倾情投入是提升儿童生活的催化剂,教师的情感是一种无言的期望,是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期待。这种情感的濡染有益于学生树立“不辜负他人对自己期望”的意识,而这种意识恰恰是道德内化的一种标志。心存感念之情,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要求和看法,才能让德性生根萌芽。
二、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中提升儿童生活
活动是品德课程的呈现形式,但是如果活动没有教师的适时引导和点拨,活动就可能变成一种无意义或效果小的时间消耗。通过活动造成学生的“悱愤”状态,在他们有所感而不能言,有所悟而不清晰时,教师可用引导和点拨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提升。
1 由现象到道理的提升。学生经过活动体验之后有了感悟,教师必须要对学生产生的感悟进行评价和总结,道德理念要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流、协商的谈话的过程中,渐渐明晰起来,不着痕迹地实现提升。
2 由局部到整体的提升。
儿童作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成员,他也应该受到社会生活规范的约束。然而很多规范对儿童来说还是模糊的,他们看待世界还不能脱离儿童天真的观点,也就是规范在他的眼里并不是“凛然不可侵犯”的。可如果简单地进行规范的灌输,效果往往不理想。应该在教师引领下,通过儿童自己的辨析和教9币的点拨,理解规范的约束性。
教学片段:《正确使用119报警》
(教师在学生模拟了打119警报后)
师:看来,现在大家都学会了正确报警的方法。前几天,老师在2班讲了这一课后,有位同学对我说:“张老师,我现在知道怎样打119报警了,今天回家我就要打电话试一试,一定很好玩!”同学们,你赞同这位同学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有的摇头,有的摆手,有的议论)
生,:我不同意这位同学的做法,他随便打119,别人真的遇到火灾报警时,可能会因为占线打不进去,耽误了救火,那多不好啊!
生::消防队的叔叔都很忙,这样做会给他们添很多麻烦,影响他们的工作。
生,:我听爸爸说过119是不能随便打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给大家补充一点,我们国家制定的《消防法》中明确规定“随便拨打119是违法行为”,你们可千万不要出于好奇随便报警啊!(案例引自《小学德育》2004年第5期)
教师是儿童价值观形成的引导者,教师在儿童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决定教师的权威性,教师向儿童展现的价值观取向不能有所偏颇,教育活动一定要注意完整性。
3 由己及人的提升。有道德的生活既要利己又要利人,“品德良好”的儿童应该能为他人幸福着想,有悲天悯人的道德情感,能从自己的生活推己及人、成己达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挖掘更深层面的价值内涵。比如,对安全意识来说,作用于自己这只是小意识,是教育活动较低层次的目标,安全意识能推己及人。这是一个大的安全观念意识。教师引导学生由关心自己的安全,提升到关心所有人的安全,就提高了活动的教育价值,扩大了教育的视野。
三、在教学活动的延伸中提升儿童生活
品德课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时间可以在学校其他活动和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因为“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提升儿童生活目标在有限的课堂活动中难以达到,必须在活动的延伸中得以实现。
例如教学《春天来了》主题活动时,在种植活动结束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要一直关心自己亲手种下的种子的生长过程,记录并及时向老师报告种子的成长情况的每一个细节。从动手种植到探究植物生长的知识和奥秘,这是一个重大的飞跃和提升,如果教师在学生完成种植后,整个活动就这样结束,浅尝辄止,那么这些目标就不可能达成。生活在延续,活动就应该在延续,课堂的活动只能打下个基础,提升的主要途径要在活动的延伸中。
四、在教学活动空间的拓展中提升儿童生活
没有空间的开放,就不可能有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因为课程既然回归生活,而生活的空间又远远大于校园这个空间,如果教学活动仅仅局限于教室、校园,就好比戴着枷锁跳舞,教学的实效难以体现。因此品德课程要求课堂要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生活的其他空间,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知,积累经验。
像《叔叔、阿姨,你们辛苦啦!》这一主题活动,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采访社区里的清洁工、导购员、民警、医生等,通过采访,学生就能从平常熟视无睹的人群中感受到要是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的生活不可能像现在一样美好,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
品德课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类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了,比空洞的课堂教学要深刻得多,从课堂教学走向社会,由学习生活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学生在今后的实践中学会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在品德课的教学活动中,能够亲自到真实环境中体验的就不要再模拟情境,能够动手操作的就不能只用眼睛来观察真实环境中产生的体验,才能真切深刻,活动的环境越接近生活的真实越有利于提升儿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