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性思考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398699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情境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
  五、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其他文献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人。“历史”不止是要让人记住,更是要让人去从中参悟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才是历史教学的本质。本文凭借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对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出了探讨性的
期刊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施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对职校学生职业技能提高,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工学结合课程教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施尚不尽如人意,一是尽管职业院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理论与开发实践异彩纷呈,但在如何实施课程开发的有效性评价等问题上,尚无通用的理论及指标体系,往往是立
期刊
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绿色化学是防止环境污染的一种理想手段,是从源头解决污染问题,对环境保护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绿色化学的诞生是对STS思想的佐证,为STS教育提供了好的范例。绿色化学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具有绿色化学意识、懂得绿色化学知识和技术的“绿色”人才。而“绿色”人才离不开绿色教育,需要通过教育来树立学
期刊
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就要引导他们从小就了解科学概念、科学技能以及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并了解社会与科学的关系以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时代需要我们培养出具有探索科学的强烈兴趣和愿望的、具有一定操作实践能力的、具有独特科学想象力的新一代科技人才。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基本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教育学生。从小启迪孩子们的科学意识,激发其探索欲望和主动求学的
期刊
创造能力是指思维活动过程中,通过直觉、美感、猜想、类比、联想、推广和推理去观察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内在规律,探索新的问题,发现新的东西,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向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的高层次的数学学习能力。它具有六大特征:明锐的洞察力、丰富独特的想象力、积极的求异意识、强烈的探索发现欲、活跃的创造灵感和开放性的思维空间。  一、以数学直觉和美感形成大胆的猜想,培养敏锐的洞察力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发现的道路首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不足和缺陷逐渐显露出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日益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紧密联系一起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 综合素质 教育工作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
期刊
中学安全教育课是以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和技能为目的,坚持实践性、实用性、指导性、自主性的原则,突出公共安全教育的地方课程。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能在日常生活实
期刊
在当代社会,人们对儿童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而儿童的劳动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劳动教育有助于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责任感等等。但我国目前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很不乐观,因此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以期学校、家庭和社会更多的人来关注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使他们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期刊
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带动各学校积极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课程也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如何上好环境教育课日益成为摆在每一位一线教师案头的课题。因为环境教育教学辅助资源少,可借鉴的材料少,大部分老师是摸着石头过河。笔者从事环境教育多年,对这门课程积累了点滴经验和认识,下面结合自己执教的四年级《给垃圾找家》一课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教学目标课标化  各学科都有新的课程标准,一
期刊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在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小学生课堂注意力是小学生课堂上伴随各个心理活动而产生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状态,没有注意的参与,不可能有比较稳定的心理反映,也就难以完成认知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其课堂注意力的重要手段。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也直接指示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目标和方向。  在教育教学中,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