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数学创造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shel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能力是指思维活动过程中,通过直觉、美感、猜想、类比、联想、推广和推理去观察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内在规律,探索新的问题,发现新的东西,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向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的高层次的数学学习能力。它具有六大特征:明锐的洞察力、丰富独特的想象力、积极的求异意识、强烈的探索发现欲、活跃的创造灵感和开放性的思维空间。
  一、以数学直觉和美感形成大胆的猜想,培养敏锐的洞察力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发现的道路首先是直觉的,而不是逻辑的。直觉是发现的工具,逻辑是证明的工具,这是数学的两重性。直觉是对问题的结果迅速做出合理猜测的“顿悟”,是不完整的逻辑。猜想是指从个别的、具体的、特殊的现象中寻求共性,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过程。科学史表明,许多卓越发现和创造都是先凭直觉和美感(如对称性、统一性等)作出大胆的猜想,然后才去加以逻辑推理或实践验证的。可以说,从直觉到猜想,是具备明锐洞察力的根本标志。
  培养直觉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
  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的获得虽然具有偶然性,但决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若没有深厚的功底,是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的。
  2.渗透数学的哲学观点及审美观点
  直觉的产生式基于对研究对象整体的把握,而哲学观点有利于高屋建瓴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这些哲学观点包括数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转化、对称性等。
  3.重视解题教学
  教学选择适当的题目类型,有利于培养、考察学生的直觉思维。
  4.设置直觉思维的意境和动机诱导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给予充分肯定,对其合理成分即使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以免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和学生直觉思维的悟性。教师应及时因诱利导,解除学生心中疑惑,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产生成功的喜悦感。
  二、张开类比与联想的翅膀,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类比是创造性的“模仿”,联想是“由此思彼”的思维跳跃。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所求的问题与熟知的信息相类比,进行多方位的联想,将式子结构、运算法则、解题方法、问题的结论等引申、推广或迁移,可由已知探索未知,由旧知发现新知,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有利于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应变灵活性。
  三、激励标新立异,培养积极的求异意识
  标新立异是创造力的灵魂,是科学发明创造的源泉。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中,针对开放性问题的显著特点——答案、方法不惟一,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求异,积极发表自己独特见解,可磨练学生独辟蹊径的解题技巧,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发散性。课堂气氛应该弘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反对墨守成规、一孔之见。
  四、鼓励寻根究底,激起强烈的探索发现欲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教人去发现真理。”教师应加强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励他们寻根问底,探索别人未涉及的奥秘,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发现的创造品质。
  五、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活跃的创造灵感
  衡量自己创造能力水平的最终要素是思维的创造性。创造的灵感从何而来?教师要善于凝聚学生的点滴想法,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耐心启发、诱导、“铺路搭桥”,在教学中应该展现分析的思维过程,触发学生的灵感,扫除思维障碍,达到成功的彼岸。
  六、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拓展开放性的思维空间
  翻开科学发展史,具有创造力的人无不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他们常常带着怀疑的目光观察世界,敢于提出问题,从而为科学的发现奠定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尤其是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善于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而且也要鼓励学生勤于提出深层次的问题,以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正确的创造能力培养观,要进行创造性教学,鼓励引导学生创新,加强开放题的练习,打好数学基础,熟练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中职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面对新的问题和困惑时难以跳出抽象性、隔离性、凝固性的局限;分析实践思维方式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思维道路的内在合理性,并探讨在这一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关注思想品德教育的现实问题,对当代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思想教育 思维方式 理论理性  我国中职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理想、人生价值、集体主义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当代社会转型期,中
期刊
摘 要:由于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因此“有效课堂”,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当今课改的热点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几种情形,并针对问题提出实施有效课堂的基本过程。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有效课堂 效率  现在新的课程在不断地深入,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也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们把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广泛运用于小学语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农村初中学校现代英语口语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分别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了现代英语口语教学的方向性问题,并将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将我们的英语口语教学特别是偏远落后山区的英语口语教学提高到一个真正的高度。  关键词:英语口语 小组活动 情境设置法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与世界各国交往的日益密切、
期刊
摘 要: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这就要求村校的信息技术老师必须做到几点: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信息技术课课堂实效性的前提;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技术课课堂的实效性;及时、恰当的评价,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效性。要克服不利的因素,调动一切有利的因素,从而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  关键词:课堂实效性 课前准备 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显示
期刊
意志力教育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重视的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近几年心理学家们经过大量实践和研究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  丹尼尔认为,情商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人生的成就至多20%归诸
期刊
思品课程对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道德观培养和是非观念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品教师必须把德育贯穿于思品教学的全过程。那么,如何在思品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创设情景渗透德育  思品课课堂问题的创设既要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紧扣住当前的热点,使思品课与时代的脉搏紧紧相连。如教学“公民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时,针对“棱镜门”事件让学生从公民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的角度展开讨论,学生兴趣大增,提
期刊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人。“历史”不止是要让人记住,更是要让人去从中参悟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才是历史教学的本质。本文凭借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对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出了探讨性的
期刊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施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对职校学生职业技能提高,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工学结合课程教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施尚不尽如人意,一是尽管职业院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理论与开发实践异彩纷呈,但在如何实施课程开发的有效性评价等问题上,尚无通用的理论及指标体系,往往是立
期刊
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绿色化学是防止环境污染的一种理想手段,是从源头解决污染问题,对环境保护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绿色化学的诞生是对STS思想的佐证,为STS教育提供了好的范例。绿色化学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具有绿色化学意识、懂得绿色化学知识和技术的“绿色”人才。而“绿色”人才离不开绿色教育,需要通过教育来树立学
期刊
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就要引导他们从小就了解科学概念、科学技能以及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并了解社会与科学的关系以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时代需要我们培养出具有探索科学的强烈兴趣和愿望的、具有一定操作实践能力的、具有独特科学想象力的新一代科技人才。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基本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教育学生。从小启迪孩子们的科学意识,激发其探索欲望和主动求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