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性思维,顾名思义,要具备“个性”,即思维内容和角度一定要具备独特性和新颖性,能够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成果,在解决问题时采用不同于常见方式的一种思维过程。个性思维的“个性”注定了它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不仅能够脱离其他的思维活动形式单独地存在,而且会使其他思维活动无法相互叠加,是一种必须通过多种思维方式相互作用和协同才能进行的思维活动。
个性思维在选择上往往是有意识的,并不是为了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个性思维的选择一般落脚于突破,不对突破进行追求的选择不是个性思维的选择。而突破的关键点一般落脚于“新”,新的方案、新的理论以及新的成果等。重新构建则是在抓住“新”的本质的基础上,对新的思维框架进行构建,形成新的独特思维,即个性思维。个性思维的独特性特征一般表现在求异性、新颖性、灵活性和整体性等方面。
语文作为创造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不仅担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伟大使命,而且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对其个性思维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个性思维进行培养,不仅能够有效带动课堂气氛的活跃,对教学情境进行调节,同时能对学生的兴趣有所激发,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个性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求异性思维
思维的求异性,是个性思维中的一种,主要是对事物的差异性与特殊性进行关注,同时对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不一致进行关注。求异性是个性思维与创造活动的来源,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往往更注意对学生聚合思维的培养,这实际对学生个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有阻碍作用。所以,在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就不能对权威、教师以及书本迷信,不能总是人云亦云。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质疑进行鼓励,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使学生能够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自身主动性。
二、培养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学生个性思维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是指思维的开放性、流畅性以及灵活性。通过发散性思维,能够把纵横发散的知识进行串联,达到举一反三、一题多解的效果,是学生学习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尤其重要。
比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拣尽寒枝不肯栖”中的“拣”字,历来被人称道,但真的没有任何字能够代替“拣”吗?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展开讨论,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为自己的选择阐述理由。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不同的思维碰撞在一起能够产生更多的火花。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此问题写一篇研究性的文章,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有效的训练和培养,进而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三、培养逆向性思维
个性思维的内涵十分丰富,实际上,个性思维是选择、突破与重新建构这三个方面的统一。逆向思维对这一特点有鲜明的体现,逆向思维是个性思维中的重要思维,它是通过反向探索,对现有的问题做出逆向的分析和比较。在逆向分析与比较中对事物之间的不同及本质区别做出独特的结论。
在高中语文一些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作品的背景进行必要的介绍。作为文学作品的内部神经,对背景进行详细介绍是对文本进行拓展,主旨进行深化的有效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作品背景当做支撑,对作品中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了解这些,对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有重要意义。比如莫泊桑的经典小说《项链》,就是以其结尾的出乎意料被世人铭记,在《项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对小说中看似偶然的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主人公的结局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这种分析同样适用于其他作品。
实践已经证明,在语文教学中,个性思维的培养对调节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高中生来说,高中生的思维已经基本稳定,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具有普遍的模式,容易墨守成规,钻进死胡同,无论对学习还是生活都很不利。所以,个性思维的培养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对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以及逆向思维进行培养,才能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轻松自如。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226403)
个性思维在选择上往往是有意识的,并不是为了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个性思维的选择一般落脚于突破,不对突破进行追求的选择不是个性思维的选择。而突破的关键点一般落脚于“新”,新的方案、新的理论以及新的成果等。重新构建则是在抓住“新”的本质的基础上,对新的思维框架进行构建,形成新的独特思维,即个性思维。个性思维的独特性特征一般表现在求异性、新颖性、灵活性和整体性等方面。
语文作为创造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不仅担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伟大使命,而且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对其个性思维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个性思维进行培养,不仅能够有效带动课堂气氛的活跃,对教学情境进行调节,同时能对学生的兴趣有所激发,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个性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求异性思维
思维的求异性,是个性思维中的一种,主要是对事物的差异性与特殊性进行关注,同时对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不一致进行关注。求异性是个性思维与创造活动的来源,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往往更注意对学生聚合思维的培养,这实际对学生个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有阻碍作用。所以,在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就不能对权威、教师以及书本迷信,不能总是人云亦云。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质疑进行鼓励,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使学生能够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自身主动性。
二、培养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学生个性思维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是指思维的开放性、流畅性以及灵活性。通过发散性思维,能够把纵横发散的知识进行串联,达到举一反三、一题多解的效果,是学生学习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尤其重要。
比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拣尽寒枝不肯栖”中的“拣”字,历来被人称道,但真的没有任何字能够代替“拣”吗?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展开讨论,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为自己的选择阐述理由。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不同的思维碰撞在一起能够产生更多的火花。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此问题写一篇研究性的文章,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有效的训练和培养,进而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三、培养逆向性思维
个性思维的内涵十分丰富,实际上,个性思维是选择、突破与重新建构这三个方面的统一。逆向思维对这一特点有鲜明的体现,逆向思维是个性思维中的重要思维,它是通过反向探索,对现有的问题做出逆向的分析和比较。在逆向分析与比较中对事物之间的不同及本质区别做出独特的结论。
在高中语文一些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作品的背景进行必要的介绍。作为文学作品的内部神经,对背景进行详细介绍是对文本进行拓展,主旨进行深化的有效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作品背景当做支撑,对作品中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了解这些,对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有重要意义。比如莫泊桑的经典小说《项链》,就是以其结尾的出乎意料被世人铭记,在《项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对小说中看似偶然的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主人公的结局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这种分析同样适用于其他作品。
实践已经证明,在语文教学中,个性思维的培养对调节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高中生来说,高中生的思维已经基本稳定,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具有普遍的模式,容易墨守成规,钻进死胡同,无论对学习还是生活都很不利。所以,个性思维的培养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对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以及逆向思维进行培养,才能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轻松自如。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22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