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爱说、爱唱、爱跳和爱模仿的;兴趣广泛但不稳定,可塑性强,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强调“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倡导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趣味性和艺术性’教学途径”。使他们喜欢英语和使用英语,并发展各种能力。下面就浅谈一下心得
[关键词]创新英语教学;高效英语教学
一、注重导入环节,把冰转化成水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导入也是如此,好的导入就好像是一位音乐家,开口唱的第一句就非常悦耳动听,能够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也就是说只要导入设计得巧妙合理,就能够使教师从一开始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的心和眼球,立刻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很快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认真学习。所以导入冠之以“英语教学催化剂”之美名一点都不夸张。英语的“导入”方式有很多,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但是有几个基本原则一定要遵守:一要有趣,二要切题,三要简洁,四要拓思;即导入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注意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生活。例如在一次的英语公开课上,一位老师的导入一开场就吸引住了学生,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让学生想想这是什么,老师根据学生激烈争辩的同时加一点去一点变成了同学们想要的答案如:ball.balloon等,并很快的过渡到新学的水果单词:apple、banana、orange、peach、watermelon…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他们全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了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
二、动起来,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让水不断升温直至沸
1.在英语教学中,非语言交流手段不容忽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运用体态语,能帮助组织教学,达到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学习情绪、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等作用。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非语言交流手段利用起来,突出“哑语”和体语的作用,以无声胜有声,使之最优化地为英语教学服务。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TPR教学,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就是全身反应教学法,是指像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一样,通过身体运动学习外语的一种方法。例如对刚开始学英语的学生来说时,他们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但我们上课必须用全英文上课。记得在教动物这一课时,首先我教给他们猴子和大象,我先是边说“monkey”边做猴子的独特动作挠腮,有几个聪明的同学慢慢地跟我学了起来,然后我又边说“elephant”边用手做出了大象的长鼻子动作,又有一些同学跟着做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只是听和看,紧跟着我再重复作了第二遍,并示意他们跟着我做,由于第一遍我做了非常形象的TPR,还有一些同学跟着做了“monkey”和“elephant”的动作,所以在第二遍中,他们几乎能准确无误地做出来了,久而久之,肢体语言成了英语课堂的常客,它慢慢地渗透逐个的单词、词语和流畅的句子,这样使得学生们渐渐地学会了用英语思维思考问题。
2.英语歌谣是一种音乐,说唱能力是儿童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 在《全日制義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分级目标中对小学生说小诗、唱歌谣的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诗歌引入小学英语课堂,不仅便教利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还能开启心智,发展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所以它正是小学英语练习说话、学习运用语言的好素材。首先,英语歌谣能唤起儿童学英语的热情。其次,英语歌谣能增进小孩英语语感,使其能以优美、流利的语调说出自然的英语。
三、把待进生当作“手中的宝”
人们常说,优异的学生是老师的宝贝,待进生是老师眼中的刺。然而我却是这样认为的:好学生是老师的左膀右臂,而待进生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在学生的管理上,你可能找好生谈一次话只须三分钟,就能把问题解决了,而找待进生谈话要一节课却未必能把问题解决。但我始终坚信:只要你将心比心,即使是坚硬的冰也会有融化的时候。因此我在待进生的转化上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以情动人。 (2)培养兴趣。 (3)及时鼓励。 (4)公平对待。 (5)集体帮助。
四、有效教学反思
教学是一门后悔的艺术!在新的平台上的课堂教学,教学任务的完成不在于教学内容否讲完,而在于学生是否学会了,会学了,喜欢学了。所定的知识目标学生学会了吗?你定的能力目标学生会学了吗?你定的情感目标学生学得有情趣吗?要是没有完成相应的目标,那么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怎样去改进和提高呢?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总结。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有效的,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们教师也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教师就应该在教育中运用好表现――成功――快乐三部曲法,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很“high”的气氛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娱乐了心情。使英语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的认识能力、创新素养和健康心理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宽松、愉悦、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
[关键词]创新英语教学;高效英语教学
一、注重导入环节,把冰转化成水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导入也是如此,好的导入就好像是一位音乐家,开口唱的第一句就非常悦耳动听,能够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也就是说只要导入设计得巧妙合理,就能够使教师从一开始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的心和眼球,立刻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很快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认真学习。所以导入冠之以“英语教学催化剂”之美名一点都不夸张。英语的“导入”方式有很多,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但是有几个基本原则一定要遵守:一要有趣,二要切题,三要简洁,四要拓思;即导入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注意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生活。例如在一次的英语公开课上,一位老师的导入一开场就吸引住了学生,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让学生想想这是什么,老师根据学生激烈争辩的同时加一点去一点变成了同学们想要的答案如:ball.balloon等,并很快的过渡到新学的水果单词:apple、banana、orange、peach、watermelon…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他们全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了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
二、动起来,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让水不断升温直至沸
1.在英语教学中,非语言交流手段不容忽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运用体态语,能帮助组织教学,达到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学习情绪、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等作用。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非语言交流手段利用起来,突出“哑语”和体语的作用,以无声胜有声,使之最优化地为英语教学服务。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TPR教学,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就是全身反应教学法,是指像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一样,通过身体运动学习外语的一种方法。例如对刚开始学英语的学生来说时,他们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但我们上课必须用全英文上课。记得在教动物这一课时,首先我教给他们猴子和大象,我先是边说“monkey”边做猴子的独特动作挠腮,有几个聪明的同学慢慢地跟我学了起来,然后我又边说“elephant”边用手做出了大象的长鼻子动作,又有一些同学跟着做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只是听和看,紧跟着我再重复作了第二遍,并示意他们跟着我做,由于第一遍我做了非常形象的TPR,还有一些同学跟着做了“monkey”和“elephant”的动作,所以在第二遍中,他们几乎能准确无误地做出来了,久而久之,肢体语言成了英语课堂的常客,它慢慢地渗透逐个的单词、词语和流畅的句子,这样使得学生们渐渐地学会了用英语思维思考问题。
2.英语歌谣是一种音乐,说唱能力是儿童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 在《全日制義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分级目标中对小学生说小诗、唱歌谣的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诗歌引入小学英语课堂,不仅便教利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还能开启心智,发展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所以它正是小学英语练习说话、学习运用语言的好素材。首先,英语歌谣能唤起儿童学英语的热情。其次,英语歌谣能增进小孩英语语感,使其能以优美、流利的语调说出自然的英语。
三、把待进生当作“手中的宝”
人们常说,优异的学生是老师的宝贝,待进生是老师眼中的刺。然而我却是这样认为的:好学生是老师的左膀右臂,而待进生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在学生的管理上,你可能找好生谈一次话只须三分钟,就能把问题解决了,而找待进生谈话要一节课却未必能把问题解决。但我始终坚信:只要你将心比心,即使是坚硬的冰也会有融化的时候。因此我在待进生的转化上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以情动人。 (2)培养兴趣。 (3)及时鼓励。 (4)公平对待。 (5)集体帮助。
四、有效教学反思
教学是一门后悔的艺术!在新的平台上的课堂教学,教学任务的完成不在于教学内容否讲完,而在于学生是否学会了,会学了,喜欢学了。所定的知识目标学生学会了吗?你定的能力目标学生会学了吗?你定的情感目标学生学得有情趣吗?要是没有完成相应的目标,那么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怎样去改进和提高呢?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总结。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有效的,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们教师也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教师就应该在教育中运用好表现――成功――快乐三部曲法,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很“high”的气氛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娱乐了心情。使英语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的认识能力、创新素养和健康心理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宽松、愉悦、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