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正按照教育部提出的“三提高”,即“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和格调”的要求健康而有序地向前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可见,文化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此,笔者提出了诸多建议和对策,以期对政府决策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文化素质 问题 对策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采取的实践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 通过调整学科、专业及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通过增设社会实践课程,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体系。
2. 通过开展文化讲座、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建设校园文化。
3. 增设有关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增开全校选修课并开列有关必读书目,丰富大学生有关文化的基本知识,提高其多方面的文化修养。
4. 不同程度地综合利用上述各种方式,通过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各种途径,全面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
应该说,现有措施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有效的,尤其第4种模式是目前最先进的文化素质教育形式。但是不可否认,目前高校所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都还存在着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 许多学校还停留于一般的宣传、呼吁,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任务、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等却少有深度的、系统的科学研究。
2. 注意的焦点局限于提高文化知识结构及水平上,对于文化品位并不看重。
3. 不少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流于形式,所增设的课程或活动没有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校的整体改革融为一体,其整体效益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4. 部分高校所采取的措施带有浓厚的“返古”色彩,对时代性注意不够。如所推荐的“名著名篇”多为古代著作,缺乏具有时代特色的能反映现代先进文化的篇目。
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 大部分高校缺乏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和系统的理论研究
这是妨碍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首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1)许多理工院校难以协调理工专业主课和人文社科辅课在学时方面的冲突。由于学时有限,基础知识依然需要保留,新科技知识不断涌进大学课堂,学校要系统地、分阶段地开设人文课程就有了相当的难度。
(2)大部分理工科院校的高级管理人员尤其是教学管理人员自身就毕业于理工科院校,他们中一部分人重理轻文的观念必然会影响其管理行为。
(3)理工院校人文师资缺乏。一方面,优秀的人文教师普遍认为,进理工科院校工作,专业不会受到重视,事业难以得到发展,因而不愿固守在理工院校;另一方面,理工院校人文师资编制原本就十分有限,这样在人文课程的开设、人文氛围的营造等方面也会出现明显的不足。
(4)文科专业的许多领导和教师误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只是针对理工科学生而言,没有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文科教育本身需要深刻变革,文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同样需要提高。
2. 许多高校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存在一定的缺陷,客观上影响了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通常的情况是:理工科教师缺乏人文素养,文科教师缺乏科学素养,这势必妨碍学生接受全面文化素质的熏陶。
3. 高校自身的文化环境存在某些缺陷
由于历史上我国单科性院校过多,虽经院校合并这种状况有很大改变,但偏科教育的传统影响在短期内还难以根除,学校综合性的文化氛围还有待加强。比如,理工院校图书馆人文资料缺乏,除个别条件特别好的学校之外,大部分理工科院校的图书馆都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人文书籍、资料的需求。
此外,高校管理者的文化意识还有待提高。一些高校管理者往往倾向于把高校看作是育人和科研的机构,而没有把它看作是对社会文化的进步直接发挥重要影响的文化机构。在这些观念支配下,领导们往往专注于一些硬性的发展指标,而对大学的文化使命、对大学文化的总体状况和发展态势缺乏清醒的意识和自觉的把握,在实际工作中也就缺乏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文化建设措施。
4. 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有待引导和加强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在理工科院校开设人文课程“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但需要由学校来进行组织,必须要由教师来引导,尤其要由“优秀的教师”、“专家”、“学者”来引导,否则宁可放弃。究其原因,主要有:
(1)部分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感到来自专业课程的压力比较大,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问题。
(2)一部分学生喜好理工课程,对人文社科类课程有认识误区,因而不感兴趣;而文科学生由于理科基础较差,对学习理科知识有畏难情绪。
(3)受某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一些学生重实用,轻精神,没有前瞻的眼光,认为“人文素质搞不来分数、奖学金”,“人文课程没有太大的实用性”。
三、对策建议
1. 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是人才素质中最基础的方面,而大学时期是个体文化素质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关系到大学生精神境界和智慧水平的提升。因此,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主题,我们必须确立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高校领导要在学校管理,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充分重视。
2. 加强人文、科学学科群的建设与协调,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支撑体系
要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两个基本方面——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首先,必须全面加强人文与科学学科群的建设。用涵盖文、史、哲、经、法、艺术、现代科技、自然科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知识内容来构成多学科交叉的高校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广博而丰厚文化底蕴的支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人文与科学的自然渗透与融合,以体现人类文化的整体性以及现代科学发展的态势。
其二,人文和科学知识不等于就是人文与科学素养,文化素质教育要在必要的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使其“内化”为人的品格,提高大学生的格调、品位、修养,成为大学生自觉的行为。所以,在学科群的建设方面,一定要在“内化”上下功夫,注意改善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
其三,在加强学科群的建设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文化载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积极主动地把学科群的建设和互联网联系起来,建设内容丰富、健康活泼的网络文化。
3.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各环节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
(1)重视师德的培养。德为师之本,师德的核心是奉献和责任。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师德高尚的楷模。
(2)重视通过改善学校整体文化氛围加强对教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提倡创新精神。
(3)重视教师的继续学习,在强调专业研究的同时,重视扩大知识面。
4. 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知识的积累主要靠学习,而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实践,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停留在上课、读书、听报告这个层面上,还必须引导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社会调查、科学考察、科研活动和社团活动中自觉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
5. 突破校园文化的传统观念,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的大学文化
所谓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一定人类群体中发展或建设一种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或生活方式。为了建设这种生活状态或生活方式,需要构建相应的价值理念,形成一定的行为方式,以及创造一种与其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相适应的生活、工作环境和条件。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方面,具体的大学文化又可分为精神文化、知识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以及活动文化等五个层面。大学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大学的范围内,在所有师生员工中,建设一种与大学的地位和使命相称的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或生活方式,包括形成某些共同或相似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以及为实现其价值理念、方便其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比如校园环境、组织管理制度、学科建设、人际关系、设备资料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等等。
建设大学文化,使之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服务,为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进步服务,当前应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在全体师生员工中讨论和明确大学所追求的理念和精神,使大学的理念与精神成为全体“大学人”的共识和行动指南。
二要积极挖掘本校的历史文化及地方文化资源,以身边优秀的文化资源来引导和激励后人。要加强大学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文景点与自然景点,并形成独特的校园物质文化,使大学校园成为凝聚无数学子精神的重要场所。
三要以开放的胸怀和理性的态度不断地吸收、整合、创造和筛选反映时代特征的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精神,努力使大学文化处在社会文化进步的最前沿。
四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大学文化的精神落实到学生群体的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去。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体现大学文化的关键所在,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去。
五要强化制度建设,以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科学性的大学制度保证大学文化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郭斯,罗海鸥.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分层推进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4,(3):78-80.
[2]刘黎等.分层次培养:理念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4,(5):48-50.
[3]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9.
[4]徐苑蔚.办学理念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J].民办教育发展研究,2004,(12):64.
[5]王平.把每个学生当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05,(5B):107.
任务来源:2006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06DJY007;河南科技大学2004年教改项目 编号:YD2004-31
关键词:文化素质 问题 对策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采取的实践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 通过调整学科、专业及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通过增设社会实践课程,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体系。
2. 通过开展文化讲座、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建设校园文化。
3. 增设有关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增开全校选修课并开列有关必读书目,丰富大学生有关文化的基本知识,提高其多方面的文化修养。
4. 不同程度地综合利用上述各种方式,通过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各种途径,全面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
应该说,现有措施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有效的,尤其第4种模式是目前最先进的文化素质教育形式。但是不可否认,目前高校所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都还存在着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 许多学校还停留于一般的宣传、呼吁,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任务、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等却少有深度的、系统的科学研究。
2. 注意的焦点局限于提高文化知识结构及水平上,对于文化品位并不看重。
3. 不少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流于形式,所增设的课程或活动没有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校的整体改革融为一体,其整体效益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4. 部分高校所采取的措施带有浓厚的“返古”色彩,对时代性注意不够。如所推荐的“名著名篇”多为古代著作,缺乏具有时代特色的能反映现代先进文化的篇目。
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 大部分高校缺乏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和系统的理论研究
这是妨碍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首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1)许多理工院校难以协调理工专业主课和人文社科辅课在学时方面的冲突。由于学时有限,基础知识依然需要保留,新科技知识不断涌进大学课堂,学校要系统地、分阶段地开设人文课程就有了相当的难度。
(2)大部分理工科院校的高级管理人员尤其是教学管理人员自身就毕业于理工科院校,他们中一部分人重理轻文的观念必然会影响其管理行为。
(3)理工院校人文师资缺乏。一方面,优秀的人文教师普遍认为,进理工科院校工作,专业不会受到重视,事业难以得到发展,因而不愿固守在理工院校;另一方面,理工院校人文师资编制原本就十分有限,这样在人文课程的开设、人文氛围的营造等方面也会出现明显的不足。
(4)文科专业的许多领导和教师误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只是针对理工科学生而言,没有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文科教育本身需要深刻变革,文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同样需要提高。
2. 许多高校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存在一定的缺陷,客观上影响了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通常的情况是:理工科教师缺乏人文素养,文科教师缺乏科学素养,这势必妨碍学生接受全面文化素质的熏陶。
3. 高校自身的文化环境存在某些缺陷
由于历史上我国单科性院校过多,虽经院校合并这种状况有很大改变,但偏科教育的传统影响在短期内还难以根除,学校综合性的文化氛围还有待加强。比如,理工院校图书馆人文资料缺乏,除个别条件特别好的学校之外,大部分理工科院校的图书馆都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人文书籍、资料的需求。
此外,高校管理者的文化意识还有待提高。一些高校管理者往往倾向于把高校看作是育人和科研的机构,而没有把它看作是对社会文化的进步直接发挥重要影响的文化机构。在这些观念支配下,领导们往往专注于一些硬性的发展指标,而对大学的文化使命、对大学文化的总体状况和发展态势缺乏清醒的意识和自觉的把握,在实际工作中也就缺乏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文化建设措施。
4. 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有待引导和加强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在理工科院校开设人文课程“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但需要由学校来进行组织,必须要由教师来引导,尤其要由“优秀的教师”、“专家”、“学者”来引导,否则宁可放弃。究其原因,主要有:
(1)部分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感到来自专业课程的压力比较大,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问题。
(2)一部分学生喜好理工课程,对人文社科类课程有认识误区,因而不感兴趣;而文科学生由于理科基础较差,对学习理科知识有畏难情绪。
(3)受某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一些学生重实用,轻精神,没有前瞻的眼光,认为“人文素质搞不来分数、奖学金”,“人文课程没有太大的实用性”。
三、对策建议
1. 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是人才素质中最基础的方面,而大学时期是个体文化素质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关系到大学生精神境界和智慧水平的提升。因此,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主题,我们必须确立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高校领导要在学校管理,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充分重视。
2. 加强人文、科学学科群的建设与协调,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支撑体系
要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两个基本方面——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首先,必须全面加强人文与科学学科群的建设。用涵盖文、史、哲、经、法、艺术、现代科技、自然科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知识内容来构成多学科交叉的高校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广博而丰厚文化底蕴的支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人文与科学的自然渗透与融合,以体现人类文化的整体性以及现代科学发展的态势。
其二,人文和科学知识不等于就是人文与科学素养,文化素质教育要在必要的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使其“内化”为人的品格,提高大学生的格调、品位、修养,成为大学生自觉的行为。所以,在学科群的建设方面,一定要在“内化”上下功夫,注意改善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
其三,在加强学科群的建设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文化载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积极主动地把学科群的建设和互联网联系起来,建设内容丰富、健康活泼的网络文化。
3.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各环节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
(1)重视师德的培养。德为师之本,师德的核心是奉献和责任。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师德高尚的楷模。
(2)重视通过改善学校整体文化氛围加强对教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提倡创新精神。
(3)重视教师的继续学习,在强调专业研究的同时,重视扩大知识面。
4. 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知识的积累主要靠学习,而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实践,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停留在上课、读书、听报告这个层面上,还必须引导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社会调查、科学考察、科研活动和社团活动中自觉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
5. 突破校园文化的传统观念,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的大学文化
所谓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一定人类群体中发展或建设一种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或生活方式。为了建设这种生活状态或生活方式,需要构建相应的价值理念,形成一定的行为方式,以及创造一种与其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相适应的生活、工作环境和条件。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方面,具体的大学文化又可分为精神文化、知识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以及活动文化等五个层面。大学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大学的范围内,在所有师生员工中,建设一种与大学的地位和使命相称的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或生活方式,包括形成某些共同或相似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以及为实现其价值理念、方便其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比如校园环境、组织管理制度、学科建设、人际关系、设备资料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等等。
建设大学文化,使之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服务,为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进步服务,当前应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在全体师生员工中讨论和明确大学所追求的理念和精神,使大学的理念与精神成为全体“大学人”的共识和行动指南。
二要积极挖掘本校的历史文化及地方文化资源,以身边优秀的文化资源来引导和激励后人。要加强大学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文景点与自然景点,并形成独特的校园物质文化,使大学校园成为凝聚无数学子精神的重要场所。
三要以开放的胸怀和理性的态度不断地吸收、整合、创造和筛选反映时代特征的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精神,努力使大学文化处在社会文化进步的最前沿。
四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大学文化的精神落实到学生群体的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去。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体现大学文化的关键所在,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去。
五要强化制度建设,以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科学性的大学制度保证大学文化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郭斯,罗海鸥.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分层推进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4,(3):78-80.
[2]刘黎等.分层次培养:理念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4,(5):48-50.
[3]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9.
[4]徐苑蔚.办学理念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J].民办教育发展研究,2004,(12):64.
[5]王平.把每个学生当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05,(5B):107.
任务来源:2006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06DJY007;河南科技大学2004年教改项目 编号:YD20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