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统编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出现了一整单元的新闻体裁“活动·探究”课。本文以新闻“活动·探究”课为例,主要从新闻“活动·探究”课的教学如何实施展开探究。这类教学落脚点在写作,经笔者实践,发现新闻“活动·探究”教学按照阅读——写作——采访——写作的教学方式是合理有效的,并对其他活动探究课的实施提出些许建议。
【关键词】新闻 活动·探究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044-02
新的统编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出现了一整单元的新闻体裁“活动·探究”课。除新闻是“活动·探究”课外,全套教材还有八下的演讲单元,九上的诗歌单元,九下的戏剧单元为“活动·探究”课。
下面我以新闻“活动·探究”课为例,从新闻“活动·探究”课的教学内容及如何实施展开探究,试图探究出初中语文“活动·探究”课的有效教学过程和方法。
一、阅读初识新闻特点
针对这一单元的教学,笔者是认为应这样实施。首先,对新闻的一般定义进行解释。其次,学生需要了解新闻的一般特点。在这个环节,不同以往的讲授法,要由学生自己探究了。可以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辅助书上给出的新闻阅读策略及课文旁批,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两种不同体裁的新闻,并尝试从多方面归纳新闻的特点,如:新闻结构、新闻要素、事件选取特点、表达方式特点、语言特点……为体现新闻的特点,并让学生探究起来有所依,有章法,笔者设计了“新闻阅读任务卡”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表1):
运用这张新闻阅读卡,学生自主将剩下的课文的学习任务完成,并且在每篇文章内都强化了新闻六要素、新闻的结构、新闻的表达方式等重点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后也能对知识一目了然,从而进行模仿写作。
此外,教师可以将精选的新闻联播片段在课堂上播放,有几句话的联播快讯、有人物专访。还可将报纸上格式比较规范的新闻展示给学生,如《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或当地报纸,自己学校的校园网新闻也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
二、新闻写作及采访
在阅读和评论一定量的新闻之后,就可以引入下一步学习内容,即怎么写新闻。在初中阶段,学写新闻最主要的是新闻标题和导语的写作训练,这时就需要教师将新闻标题和导语的形式介绍给学生。
标题是消息的内容提要,要简明、准确、新颖、醒目,其一般形式为“人物+事件”等;在做到基本的能拟出主谓宾简单结构的标题后,再尝试让标题“生花”。新闻标题的“文学性语言”,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曾昭葵在《向新闻标题学文学语言》一文中提到,可以让学生对比不同的新闻标题,如报道北京奥运会的《这一夜,北京点亮了世界》、《四个牙买加人把世界甩在了身后》,若改成《这一夜,北京灯火辉煌》、《四个牙买加人跑在最前列》,前后对照,他们会看到夸张令表达效果大不一样。这样的对比,就使得理论形象直观了。
导语包含叙述式导语、描写式导语、疑问式导语、评论式导语、引用式导语、对比式导语等,并相应地做好新闻链接,举出例子,使学生明了。这方面的训练免不了应试,考试中提供的新闻一般在200字左右,可以按此标准寻找或适当删改。
会拟标题、会写导语后,就可以写完整的新闻消息了。写消息可以拿出学校发生的学生亲身体会的新闻事件让学生写,比如,筆者所任教的学校期间正巧进行了全校学生的体检,各班还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家长讲坛活动,趁此机会让学生写了两篇短消息,要求学生叙事完整,符合事实,语言简洁即可。
再就是新闻特写,这主要训练细节描写,笔者找到一段运动员举重比赛的视频,举重动作比较简单,学生描写容易。几分钟的视频包含不同角度的视频回放,手、脚、脖子、面部等细节展现清晰,学生把握细节用简洁的语言将举重过程次第描画,体会了新闻特写。
新闻写作应该是新闻专题教学中的重点。但学生一般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在讲述事件的时候往往停留在散文的表达形式上,语言形式还是记叙文的形式。这种情况下就要让学生明了新闻报道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报道,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读者意识(讨论“写给谁”的问题)、主体意识和文体意识。新闻的读者是广大群众而不仅仅是老师一人,他们很有可能对新闻事件一无所知,那么新闻就一定要站在最客观的角度报道最客观、最主要的事件。必要时介绍背景,一定要帮助读者理解。
与课本任务安排顺序不同,我认为可把新闻采访放在最后进行。报道客观事件的简单消息写到位了,再进一步增加采访的内容。采访是与人交流的过程,这时候就要注意对话语言的恰当了,对于受访者回避的话题应采用尊重的态度,不追问;用语要注意文明。在采访时,问题设计要有梯度,层层深入,不重复,语义明确,问题要小。
三、其他“活动·探究”课的教学建议
延伸到其他“活动·探究”课,演讲、诗歌、戏剧课除了兼顾其文体,还应重视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
表2是演讲、诗歌、戏剧三个“活动·探究”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和活动任务清单:
由表2来看,其任务类型都是“阅读体会特点——写稿
——以不同方式实践——呈现成果”的动态实践过程,学生在阅读体会中通过“群文阅读”总结一类文体的特点。在这些单元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借助小组、课本指导、各种书籍媒体进行探究;在写作中,以文体特点作为评价标准,如戏剧的生动性、诗歌的音乐美、演讲的语言感召力等。
“活动·探究”性教学在操作上,教师应扮演“导演”的角色,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如选择生活热点新闻、学生自已操作多媒体查找资料等。并且一定设计行之有效的辅助学习和评价学习的教具,如阅读任务表,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抓住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做到学以致用。这类教学落脚点在写作,经笔者实践,发现新闻“活动·探究”教学按照阅读——写作——采访——写作的教学方式是合理有效的,其他“活动·探究”类课程可参考。
此外,现今的“活动·探究”教学倾向于运用多媒体信息化手段,在未来如戏剧研究、演讲研究等,除了可以在教室里开展活动,有条件的更可以带学生走出去、“请进来”,领学生到剧院观赏戏剧或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到演讲赛场感受演讲的激昂气氛。但注意不流于表面形式。
总而言之,不论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知识的增长、对于文本的解读、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是不可动摇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张杰,萧映. 写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87-298.
[2]曾昭葵. 向新闻标题学文学语言[J]. 湖南教育(中),2011(10):56-57.
【关键词】新闻 活动·探究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044-02
新的统编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出现了一整单元的新闻体裁“活动·探究”课。除新闻是“活动·探究”课外,全套教材还有八下的演讲单元,九上的诗歌单元,九下的戏剧单元为“活动·探究”课。
下面我以新闻“活动·探究”课为例,从新闻“活动·探究”课的教学内容及如何实施展开探究,试图探究出初中语文“活动·探究”课的有效教学过程和方法。
一、阅读初识新闻特点
针对这一单元的教学,笔者是认为应这样实施。首先,对新闻的一般定义进行解释。其次,学生需要了解新闻的一般特点。在这个环节,不同以往的讲授法,要由学生自己探究了。可以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辅助书上给出的新闻阅读策略及课文旁批,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两种不同体裁的新闻,并尝试从多方面归纳新闻的特点,如:新闻结构、新闻要素、事件选取特点、表达方式特点、语言特点……为体现新闻的特点,并让学生探究起来有所依,有章法,笔者设计了“新闻阅读任务卡”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表1):
运用这张新闻阅读卡,学生自主将剩下的课文的学习任务完成,并且在每篇文章内都强化了新闻六要素、新闻的结构、新闻的表达方式等重点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后也能对知识一目了然,从而进行模仿写作。
此外,教师可以将精选的新闻联播片段在课堂上播放,有几句话的联播快讯、有人物专访。还可将报纸上格式比较规范的新闻展示给学生,如《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或当地报纸,自己学校的校园网新闻也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
二、新闻写作及采访
在阅读和评论一定量的新闻之后,就可以引入下一步学习内容,即怎么写新闻。在初中阶段,学写新闻最主要的是新闻标题和导语的写作训练,这时就需要教师将新闻标题和导语的形式介绍给学生。
标题是消息的内容提要,要简明、准确、新颖、醒目,其一般形式为“人物+事件”等;在做到基本的能拟出主谓宾简单结构的标题后,再尝试让标题“生花”。新闻标题的“文学性语言”,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曾昭葵在《向新闻标题学文学语言》一文中提到,可以让学生对比不同的新闻标题,如报道北京奥运会的《这一夜,北京点亮了世界》、《四个牙买加人把世界甩在了身后》,若改成《这一夜,北京灯火辉煌》、《四个牙买加人跑在最前列》,前后对照,他们会看到夸张令表达效果大不一样。这样的对比,就使得理论形象直观了。
导语包含叙述式导语、描写式导语、疑问式导语、评论式导语、引用式导语、对比式导语等,并相应地做好新闻链接,举出例子,使学生明了。这方面的训练免不了应试,考试中提供的新闻一般在200字左右,可以按此标准寻找或适当删改。
会拟标题、会写导语后,就可以写完整的新闻消息了。写消息可以拿出学校发生的学生亲身体会的新闻事件让学生写,比如,筆者所任教的学校期间正巧进行了全校学生的体检,各班还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家长讲坛活动,趁此机会让学生写了两篇短消息,要求学生叙事完整,符合事实,语言简洁即可。
再就是新闻特写,这主要训练细节描写,笔者找到一段运动员举重比赛的视频,举重动作比较简单,学生描写容易。几分钟的视频包含不同角度的视频回放,手、脚、脖子、面部等细节展现清晰,学生把握细节用简洁的语言将举重过程次第描画,体会了新闻特写。
新闻写作应该是新闻专题教学中的重点。但学生一般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在讲述事件的时候往往停留在散文的表达形式上,语言形式还是记叙文的形式。这种情况下就要让学生明了新闻报道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报道,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读者意识(讨论“写给谁”的问题)、主体意识和文体意识。新闻的读者是广大群众而不仅仅是老师一人,他们很有可能对新闻事件一无所知,那么新闻就一定要站在最客观的角度报道最客观、最主要的事件。必要时介绍背景,一定要帮助读者理解。
与课本任务安排顺序不同,我认为可把新闻采访放在最后进行。报道客观事件的简单消息写到位了,再进一步增加采访的内容。采访是与人交流的过程,这时候就要注意对话语言的恰当了,对于受访者回避的话题应采用尊重的态度,不追问;用语要注意文明。在采访时,问题设计要有梯度,层层深入,不重复,语义明确,问题要小。
三、其他“活动·探究”课的教学建议
延伸到其他“活动·探究”课,演讲、诗歌、戏剧课除了兼顾其文体,还应重视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
表2是演讲、诗歌、戏剧三个“活动·探究”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和活动任务清单:
由表2来看,其任务类型都是“阅读体会特点——写稿
——以不同方式实践——呈现成果”的动态实践过程,学生在阅读体会中通过“群文阅读”总结一类文体的特点。在这些单元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借助小组、课本指导、各种书籍媒体进行探究;在写作中,以文体特点作为评价标准,如戏剧的生动性、诗歌的音乐美、演讲的语言感召力等。
“活动·探究”性教学在操作上,教师应扮演“导演”的角色,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如选择生活热点新闻、学生自已操作多媒体查找资料等。并且一定设计行之有效的辅助学习和评价学习的教具,如阅读任务表,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抓住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做到学以致用。这类教学落脚点在写作,经笔者实践,发现新闻“活动·探究”教学按照阅读——写作——采访——写作的教学方式是合理有效的,其他“活动·探究”类课程可参考。
此外,现今的“活动·探究”教学倾向于运用多媒体信息化手段,在未来如戏剧研究、演讲研究等,除了可以在教室里开展活动,有条件的更可以带学生走出去、“请进来”,领学生到剧院观赏戏剧或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到演讲赛场感受演讲的激昂气氛。但注意不流于表面形式。
总而言之,不论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知识的增长、对于文本的解读、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是不可动摇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张杰,萧映. 写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87-298.
[2]曾昭葵. 向新闻标题学文学语言[J]. 湖南教育(中),2011(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