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教学评价的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评价等等,使评价成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还把评价的权利交给了学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评价促发展”教学理念既是减轻教师负担的可行方式,更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评价方式以及评价的过程、层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的做法是: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理解学习是个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不管意见正确与否,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积极思考、发言的同学即使错了,他们也是真正的学习上的主人。这样,学生逐渐消除了心理障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朗读了。特别是后进生,既送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又肯定他们的发言,表扬他们朗读中的点滴优点,从而创设了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2.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学生深入的读书,深入的理解课文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是否有趣,对于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在教学时,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设计有趣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开满玫瑰花的院子时》,孩子们读课程后提出的典型问题有:“谁家院子开满了玫瑰花?“开满玫瑰的院子是什么样的?”“院子里的玫瑰都是谁种下的?”等等,问题由学生提出,再由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去解答,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还有很多,如实物演示、小品表演、课堂游戏等,这些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中加入小组竞赛、分组合作、大组交流等多种活动形式,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交往中主动发言,积极交流。
二、培养能力,让学生“会学”。
只有会学习的人,才能不断的吸取新知识,不断的充实自己,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所以说,具备较强自学能力是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所以要利用课堂教学结构,采用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积极自学为主的教学形式。
1.自评。
人生的真谛确实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的认识自己。要求学生对他们自己的行为或作业做出自我评价,这既是知识的再现,同时又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反思,为学生提供一个足够的自读自悟的机会。
比如,我要求学生完成书面作业后的自评:我真棒!()我挺满意!()加油啊!(
)
再如,课上设计学习情况评价表:
a.会认6个生字
b.会背《春晓》
c.会听写4个生字
这一评价方法比较简单易行,教师只要在黑板的一角写上评价的内容即可,每次新课前换上数字,学生一眼便明白本课要完成的学习内容及达标要求。新课学完后,利用3-5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自评、互评,省时省力,效果明显。
2.互评。
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为了让每一个个体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优劣状况,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学生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让学生上台板写自己最拿手的字,在自评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你认为他写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学生评论一后再回头询问被评学生“你接受这个建议吗?”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机会,又发挥了学生的互补作用,做到培优帮差,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三、发展个性,让孩子“学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期、少年期是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的语文课外活动有:课本剧表演、办手抄报、演讲朗诵、讲故事、猜谜语等比赛活动。结合课文乐园中的“语文生活”开展我们班的邮票展。我在指导学生设计邮票的实践中,深深感到它是一项培养学生阅读、积累、观察、写作、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好办法。从版面的设计、图画色彩的运用,到内容的采集、编写、邮票的命名等,每一步都是在实实在在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很可能不会去评价,教师不能当学生不会就忽视这一环节,可以“重过程,轻结果”。在教学中给予孩子评价的契机很多,我们要善于抓住契机,并且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评价的时间与空间,安排恰当的评价方式,组织好评价的过程、层次,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提高,以评价促发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的做法是: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理解学习是个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不管意见正确与否,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积极思考、发言的同学即使错了,他们也是真正的学习上的主人。这样,学生逐渐消除了心理障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朗读了。特别是后进生,既送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又肯定他们的发言,表扬他们朗读中的点滴优点,从而创设了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2.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学生深入的读书,深入的理解课文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是否有趣,对于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在教学时,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设计有趣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开满玫瑰花的院子时》,孩子们读课程后提出的典型问题有:“谁家院子开满了玫瑰花?“开满玫瑰的院子是什么样的?”“院子里的玫瑰都是谁种下的?”等等,问题由学生提出,再由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去解答,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还有很多,如实物演示、小品表演、课堂游戏等,这些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中加入小组竞赛、分组合作、大组交流等多种活动形式,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交往中主动发言,积极交流。
二、培养能力,让学生“会学”。
只有会学习的人,才能不断的吸取新知识,不断的充实自己,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所以说,具备较强自学能力是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所以要利用课堂教学结构,采用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积极自学为主的教学形式。
1.自评。
人生的真谛确实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的认识自己。要求学生对他们自己的行为或作业做出自我评价,这既是知识的再现,同时又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反思,为学生提供一个足够的自读自悟的机会。
比如,我要求学生完成书面作业后的自评:我真棒!()我挺满意!()加油啊!(
)
再如,课上设计学习情况评价表:
a.会认6个生字
b.会背《春晓》
c.会听写4个生字
这一评价方法比较简单易行,教师只要在黑板的一角写上评价的内容即可,每次新课前换上数字,学生一眼便明白本课要完成的学习内容及达标要求。新课学完后,利用3-5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自评、互评,省时省力,效果明显。
2.互评。
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为了让每一个个体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优劣状况,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学生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让学生上台板写自己最拿手的字,在自评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你认为他写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学生评论一后再回头询问被评学生“你接受这个建议吗?”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机会,又发挥了学生的互补作用,做到培优帮差,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三、发展个性,让孩子“学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期、少年期是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的语文课外活动有:课本剧表演、办手抄报、演讲朗诵、讲故事、猜谜语等比赛活动。结合课文乐园中的“语文生活”开展我们班的邮票展。我在指导学生设计邮票的实践中,深深感到它是一项培养学生阅读、积累、观察、写作、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好办法。从版面的设计、图画色彩的运用,到内容的采集、编写、邮票的命名等,每一步都是在实实在在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很可能不会去评价,教师不能当学生不会就忽视这一环节,可以“重过程,轻结果”。在教学中给予孩子评价的契机很多,我们要善于抓住契机,并且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评价的时间与空间,安排恰当的评价方式,组织好评价的过程、层次,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提高,以评价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