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每个学龄阶段都有相应的信息技术课程,同其它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存在着很大的特殊性,它不仅实践性较强,而且知识点更新快。一节课内要使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熟练操作,深刻理解,并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结合我多年来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
一、依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
现有的信息技术教材很少顾及到地区的差异、学生知识面的差异、学校实验设备的差异,所以教师必须首先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合理取舍,选择精华、要点,避免面面俱到。这一点跟语数英等其它学科就存在明显的差别。语数英等其它学科强调的是知识点的全面性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应用,各种应用所涉及的知识点彼此间较独立,联系较少,因此,我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点的挑选存在比较大的空间。我们可从知识点的实用性和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以及学校实验设备和社会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应避免全盘照搬教材,否则学生就会因为知识点太多、太难、实验设备不支持等因素造成对知识点不能很好地掌握,或掌握了却派不上用场。
二、以“任务式教学”贯穿整个课堂
目前经常说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这里的“任务式教学”是指老师在讲授知识点时不机械、孤立地按照课本中的顺序一个一个来讲,而是先设计一个包含所讲知识点的“任务”,讲授之前先明确向学生下达这个“任务”,然后分析“任务”,分解出“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点,接着讲授这些知识点,最后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完成“任务”。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任务”决不是指课本上的某个例子或是课后的某个习题,而是一个能够综合所讲知识点并反映各个知识点之间深层关系的较大型综合应用例子。“任务式教学”的好处是:“任务”一提出,就能使学生产生很强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知识点时有典型例子可以参照,理解起来既深刻又轻松;在完成“任务”时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例如“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这个大任务又可以分为保存一个网页、保存网页上的图片、保存网页上的文字等子任务,这样学生就有明确的任务,操作起来难度也不大。如果简单地下达“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的任务,学生就会漫无目的,不知如何操作,教学效果就难以达到。
三、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多种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是提高每个45分钟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努力:一是课堂上巧设疑问,多用形象比喻。如:讲授“文件夹的操作”时,可以提问学生:你家有一个书房,里面有好多的书,如果让你来管理,你认为应该怎样去管理呢?这样必定有同学提出:“要分类,妈妈的书、爸爸的书、我的书、小说、工具书、童话等,然后放到不同的书架上。”这时老师趁势将文件夹的概念和书架分类放书进行联系讲解,既清楚又形象。二是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课本上有的内容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就必须抓住重点,换一种比较浅白的说法,如果是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这些内容就要坚决不讲。如果只是机械照搬课本的内容而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不但接受不了,还会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三是作业难度要适中。作业太简单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太困难完成不了,学生就没有成就感,无法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设计一个难度适中的作业,让学生经过努力最后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无疑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接受知识。
四、安排充足的练习时间
计算机课要求教师悉心辅导,学生反复练习,体会通过某个操作所得的结果,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综合运用的目的。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一味地要求学生一个操作接一个操作快速地学习,那将导致学生当时好象掌握了而课后全部忘记的结果。因此,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要安排充足,并让学生在有限的练习时间里勇于尝试。
五、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一种操作系统和一种软件应用的知识可以享用一生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又十分有限,因此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行学习,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始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这样也将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融洽的桥梁,课堂上学生学习气氛活跃,达到最优最佳效果,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一、依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
现有的信息技术教材很少顾及到地区的差异、学生知识面的差异、学校实验设备的差异,所以教师必须首先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合理取舍,选择精华、要点,避免面面俱到。这一点跟语数英等其它学科就存在明显的差别。语数英等其它学科强调的是知识点的全面性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应用,各种应用所涉及的知识点彼此间较独立,联系较少,因此,我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点的挑选存在比较大的空间。我们可从知识点的实用性和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以及学校实验设备和社会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应避免全盘照搬教材,否则学生就会因为知识点太多、太难、实验设备不支持等因素造成对知识点不能很好地掌握,或掌握了却派不上用场。
二、以“任务式教学”贯穿整个课堂
目前经常说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这里的“任务式教学”是指老师在讲授知识点时不机械、孤立地按照课本中的顺序一个一个来讲,而是先设计一个包含所讲知识点的“任务”,讲授之前先明确向学生下达这个“任务”,然后分析“任务”,分解出“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点,接着讲授这些知识点,最后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完成“任务”。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任务”决不是指课本上的某个例子或是课后的某个习题,而是一个能够综合所讲知识点并反映各个知识点之间深层关系的较大型综合应用例子。“任务式教学”的好处是:“任务”一提出,就能使学生产生很强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知识点时有典型例子可以参照,理解起来既深刻又轻松;在完成“任务”时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例如“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这个大任务又可以分为保存一个网页、保存网页上的图片、保存网页上的文字等子任务,这样学生就有明确的任务,操作起来难度也不大。如果简单地下达“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的任务,学生就会漫无目的,不知如何操作,教学效果就难以达到。
三、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多种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是提高每个45分钟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努力:一是课堂上巧设疑问,多用形象比喻。如:讲授“文件夹的操作”时,可以提问学生:你家有一个书房,里面有好多的书,如果让你来管理,你认为应该怎样去管理呢?这样必定有同学提出:“要分类,妈妈的书、爸爸的书、我的书、小说、工具书、童话等,然后放到不同的书架上。”这时老师趁势将文件夹的概念和书架分类放书进行联系讲解,既清楚又形象。二是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课本上有的内容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就必须抓住重点,换一种比较浅白的说法,如果是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这些内容就要坚决不讲。如果只是机械照搬课本的内容而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不但接受不了,还会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三是作业难度要适中。作业太简单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太困难完成不了,学生就没有成就感,无法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设计一个难度适中的作业,让学生经过努力最后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无疑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接受知识。
四、安排充足的练习时间
计算机课要求教师悉心辅导,学生反复练习,体会通过某个操作所得的结果,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综合运用的目的。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一味地要求学生一个操作接一个操作快速地学习,那将导致学生当时好象掌握了而课后全部忘记的结果。因此,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要安排充足,并让学生在有限的练习时间里勇于尝试。
五、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一种操作系统和一种软件应用的知识可以享用一生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又十分有限,因此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行学习,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始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这样也将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融洽的桥梁,课堂上学生学习气氛活跃,达到最优最佳效果,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