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具体表现。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突出问题并面临一系列挑战,要注重制度保障、师资保障、信息反馈等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坚持主体驱动原则,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阵地,同时重视隐性教育。
关键词:立德树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机制 路径
党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首先重视如何做人的教育,重视个人良好品德的培养,鼓励大学生对精神境界的崇高追求。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里最开篇的一句话,意为走向人生大道的学问,在于弘扬内心的光明品性,改故向新、去恶从善,达到人生完美的境界。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探索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一、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
立德树人是“立德”与“树人”的辩证统一,立德的目标是要树人,立德所树的人是要具备优秀道德品质和坚定信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树人的前提是要立德,强调“德”在人才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如何培养人的问题。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培养中应贯彻先成人而后再成才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使高校的办学宗旨更加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具体。高校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下培养社会主义人才,就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二十四字表达,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凝练和概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素质要求,培育和践行的内容与路径也因此而不尽相同。大学生群体肩负祖国未来发展的重任,是国家发展的关键人才和重要力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本文中理解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将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提高作为重点任务,要求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教育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包括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在内的综合教育活动。
三、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形式简单,内容空泛。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有些高校采用下达行政指令的方式强制要求学生学习并熟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以完成任务的心态简单地采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方式来敷衍,且内容空洞不深入,仅仅止于告知的层面,而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解读并传达到学生中,没有切实结合学生群体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导致无法引起大学生的共鸣,造成部分大学生反感和排斥,表面接受而内心拒绝,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效果。
2.不联系实际,现实与理论脱节。市场经济的利益结构变化对集体主义的主流价值观产生了冲击,加之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的涌入,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受到了影响。此时若依然单一采用理论灌输的填鸭式模式,忽略现实问题,不进行深入思考,引导大学生充分并全面的了解和分析,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思想的内化将会成为一句空谈。
3.互联网环境下受到挑战和冲击。互联网环境下,大量网络信息以更加快捷的速度传播,其中不乏诸多被大肆渲染的负面内容,社会热点的持续发酵尽显人性百态,冲击着大学生内心对良好品德的追求,甚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怀疑和否定。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构建
1.制度保障机制。制度是组织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程或准则,它对组织成员具有强制性的约束作用,能够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设置健全合理的制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第一,要有明确的部门分工和清晰的部门职责。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机制格局,形成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领导,统筹全局;各部门通力合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创造有利条件,将具体实施方案有条不紊地落到实处。第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于日常管理制度之中,使二十四字的核心要义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第三,制定行之有效的奖励制度,对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精神的优秀大学生给予表彰,鼓励其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在大学生群体中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氛围。
2.师资保障机制。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力量。在师资建设中,要统筹好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职级的教师队伍;对师资队伍进行阶段性及长期性培训,包括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丰富知识储备,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量化考评制度,细化指标,完善指标体系。通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考评,以及教师间的互评,评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总结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优化提出改进意见;建立奖惩制度,在公开的量化考评中设置等级,对获得师生一致好评的教师进行物质及荣誉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对于考评结果不理想的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对出现教学态度不端正等情况恶劣的,相关部门要提出严厉批评,扭转教学之风。
3.信息反馈机制。信息反馈,便于实时掌握动态,对过程和系统起到约束、调整的作用。互联网时代,信息冗杂,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同时会接收到其他与其要义相矛盾的信息,引起思想波动,由于信息流通渠道不对称,高校教育者及管理者无法及时掌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观状况,不能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最终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重视构建信息反馈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的构建中,除了传统的问卷调查、座谈会形式,还要重视新媒体的作用。搭建网络平台,从微信、微博等平台中获取信息。对于学生反馈的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处理,保证问题得到顺利、有效的解决。 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原则及路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种由社会外在要求转化为大学生内在信念的过程,需要经历认同和内化两个阶段。大学生首先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实践活动增进认识,将其与自我原有的价值观相互作用,最终内化为大学生的个体价值观。使大学生能够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进一步内化,需要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
1.坚持主体驱动原则,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进行价值观教育时应让学生明确自己既是教育的对象,也应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大学生实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必要条件。因此,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应是互动式而不是单向说教,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不仅要有课堂理论教学,也要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调动大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认同向内化转化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要开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途径,丰富实践内容。例如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建设,争取社会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完善团队内部的制度建设,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充分利用专业实践环节,使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领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意义。鼓励大学生开拓思维,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当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生冲突或有所偏离时,除了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对自身的约束之外,更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在亲身参与、切身感受中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抓住主阵地,同时重视隐性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是大学生接受系统而严谨的理论知识的主渠道。从某种程度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决定着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是否能够得以实现。然而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反映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程内容枯燥无趣。打造一支思想觉悟高、专业能力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方法,统筹教学设计显得尤為重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要注重把理论学习与社会调查、时政热点相联系,避免满堂灌的照本宣科。结合就业、房价、医患矛盾等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及老人摔倒扶不扶这样的道德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教育者要站在思想引领的高度,立足现实,对学生提出的质疑进行解答,这对教育者的理论功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当学生真正能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表达对国家、社会、个人的意义时,便不再偏激和片面,而是坚定着理想信念,为美好蓝图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在这种目的性、针对性较强的色彩下,高校却忽视了专业课、校园文化的隐性功能。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将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的价值观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发扬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钻研精神,教育学生积极上进、艰苦奋斗,弘扬中华美德,促进个人全面发展。高校管理层要注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充分挖掘典型事例,注重榜样示范作用。如此一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将渗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六、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高校是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大学生要学会不断审视自我、修身养性,提升思想境界,教育工作者要摒弃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观念,特别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激发人性的美好,达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教育目的。高校要结合自身发展规律及学生成长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保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期性和实效性,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参考文献:
[1]鲍硕来,陈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修身教育的路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28-131.
[2]陈华为.立德树人维度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
[3]山述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实践研究,2015,(1):106-109.
[4]张丁杰,曾贤贵.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2):67-75.
关键词:立德树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机制 路径
党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首先重视如何做人的教育,重视个人良好品德的培养,鼓励大学生对精神境界的崇高追求。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里最开篇的一句话,意为走向人生大道的学问,在于弘扬内心的光明品性,改故向新、去恶从善,达到人生完美的境界。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探索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一、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
立德树人是“立德”与“树人”的辩证统一,立德的目标是要树人,立德所树的人是要具备优秀道德品质和坚定信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树人的前提是要立德,强调“德”在人才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如何培养人的问题。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培养中应贯彻先成人而后再成才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使高校的办学宗旨更加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具体。高校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下培养社会主义人才,就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二十四字表达,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凝练和概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素质要求,培育和践行的内容与路径也因此而不尽相同。大学生群体肩负祖国未来发展的重任,是国家发展的关键人才和重要力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本文中理解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将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提高作为重点任务,要求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教育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包括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在内的综合教育活动。
三、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形式简单,内容空泛。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有些高校采用下达行政指令的方式强制要求学生学习并熟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以完成任务的心态简单地采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方式来敷衍,且内容空洞不深入,仅仅止于告知的层面,而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解读并传达到学生中,没有切实结合学生群体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导致无法引起大学生的共鸣,造成部分大学生反感和排斥,表面接受而内心拒绝,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效果。
2.不联系实际,现实与理论脱节。市场经济的利益结构变化对集体主义的主流价值观产生了冲击,加之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的涌入,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受到了影响。此时若依然单一采用理论灌输的填鸭式模式,忽略现实问题,不进行深入思考,引导大学生充分并全面的了解和分析,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思想的内化将会成为一句空谈。
3.互联网环境下受到挑战和冲击。互联网环境下,大量网络信息以更加快捷的速度传播,其中不乏诸多被大肆渲染的负面内容,社会热点的持续发酵尽显人性百态,冲击着大学生内心对良好品德的追求,甚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怀疑和否定。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构建
1.制度保障机制。制度是组织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程或准则,它对组织成员具有强制性的约束作用,能够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设置健全合理的制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第一,要有明确的部门分工和清晰的部门职责。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机制格局,形成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领导,统筹全局;各部门通力合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创造有利条件,将具体实施方案有条不紊地落到实处。第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于日常管理制度之中,使二十四字的核心要义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第三,制定行之有效的奖励制度,对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精神的优秀大学生给予表彰,鼓励其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在大学生群体中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氛围。
2.师资保障机制。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力量。在师资建设中,要统筹好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职级的教师队伍;对师资队伍进行阶段性及长期性培训,包括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丰富知识储备,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量化考评制度,细化指标,完善指标体系。通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考评,以及教师间的互评,评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总结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优化提出改进意见;建立奖惩制度,在公开的量化考评中设置等级,对获得师生一致好评的教师进行物质及荣誉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对于考评结果不理想的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对出现教学态度不端正等情况恶劣的,相关部门要提出严厉批评,扭转教学之风。
3.信息反馈机制。信息反馈,便于实时掌握动态,对过程和系统起到约束、调整的作用。互联网时代,信息冗杂,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同时会接收到其他与其要义相矛盾的信息,引起思想波动,由于信息流通渠道不对称,高校教育者及管理者无法及时掌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观状况,不能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最终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重视构建信息反馈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的构建中,除了传统的问卷调查、座谈会形式,还要重视新媒体的作用。搭建网络平台,从微信、微博等平台中获取信息。对于学生反馈的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处理,保证问题得到顺利、有效的解决。 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原则及路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种由社会外在要求转化为大学生内在信念的过程,需要经历认同和内化两个阶段。大学生首先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实践活动增进认识,将其与自我原有的价值观相互作用,最终内化为大学生的个体价值观。使大学生能够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进一步内化,需要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
1.坚持主体驱动原则,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进行价值观教育时应让学生明确自己既是教育的对象,也应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大学生实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必要条件。因此,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应是互动式而不是单向说教,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不仅要有课堂理论教学,也要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调动大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认同向内化转化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要开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途径,丰富实践内容。例如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建设,争取社会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完善团队内部的制度建设,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充分利用专业实践环节,使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领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意义。鼓励大学生开拓思维,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当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生冲突或有所偏离时,除了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对自身的约束之外,更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在亲身参与、切身感受中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抓住主阵地,同时重视隐性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是大学生接受系统而严谨的理论知识的主渠道。从某种程度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决定着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是否能够得以实现。然而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反映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程内容枯燥无趣。打造一支思想觉悟高、专业能力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方法,统筹教学设计显得尤為重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要注重把理论学习与社会调查、时政热点相联系,避免满堂灌的照本宣科。结合就业、房价、医患矛盾等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及老人摔倒扶不扶这样的道德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教育者要站在思想引领的高度,立足现实,对学生提出的质疑进行解答,这对教育者的理论功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当学生真正能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表达对国家、社会、个人的意义时,便不再偏激和片面,而是坚定着理想信念,为美好蓝图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在这种目的性、针对性较强的色彩下,高校却忽视了专业课、校园文化的隐性功能。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将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的价值观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发扬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钻研精神,教育学生积极上进、艰苦奋斗,弘扬中华美德,促进个人全面发展。高校管理层要注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充分挖掘典型事例,注重榜样示范作用。如此一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将渗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六、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高校是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大学生要学会不断审视自我、修身养性,提升思想境界,教育工作者要摒弃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观念,特别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激发人性的美好,达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教育目的。高校要结合自身发展规律及学生成长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保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期性和实效性,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参考文献:
[1]鲍硕来,陈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修身教育的路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28-131.
[2]陈华为.立德树人维度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
[3]山述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实践研究,2015,(1):106-109.
[4]张丁杰,曾贤贵.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2):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