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眸与逃离中确立自我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deman_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目珍与我同是山东郓城人,故而他的诗歌,让我倍感亲切,跟他一起思考,很容易产生深层的灵魂共振。鲁西南人大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且蕴藉着儒家的忧世思想。赵目珍一方面对故乡展开深情绵邈的灵魂倾诉,是故乡的深情回眸者和守护者,同时,又是一个自觉的疏离者和逃亡者。他在回眸与逃离的多维情感中寻找着自我,在刺探历史和勘查现实的过程中建构起自我。
  故乡,是生命的发源地和感情的最初维系。鲁西南的亲人友朋,风土人情,云鸟雪月,小麦河流,炊烟农耕,甚至老牛拉的一坨屎,都构成了诗人的绵邈记忆。长久生活在都市,诗人的情感时时有一种“无根感”,于是灵魂便渴望皈依故乡。也正如他在《故乡的寓言》中所言:“我的幻想是/做一个故乡持灯的守护/让年老与忧伤永不到来”。乡土所寄寓的最原初的关爱、温暖、和平之意,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化的情感体验,更是一种价值层面的普世价值。潜藏在乡土之思的语词背后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价值取向——家园意识,它常常唤醒我们集体无意识深处最真挚的感受。家园意识作为极富吸附力的一个文学命题,贯穿了中国文学史始终。家园意识绵延数千年而不断。当下的社会里,尽管家园意识形成的诸种文化基因已经淡化,但作为文化原型意象,已化为中国文化因子,积淀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家”是生存之根,有了故园才有了对异乡的恐惧。现代社会的喧嚣与动荡使人们被动地进入了陌生世界,产生了“被抛”的感觉以及焦灼、.恐惧、孤独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张承志才在不止一次地写道:“I’m on the road.”苏童才在小说中写道:“我的枫杨树老家沉没多年/我们逃亡在此/便是流浪的黑鱼/回归的路途永远迷失”。赵目珍的怀乡抒情,呼应了现代文人在寻根思潮中寻找精神家园的失望,形成了“流浪美学”。
  怀乡是一种普泛的情感状态,关键问题是如何升华为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价值理念。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很容易流于温情主义。赵目珍有意识地地规避了温情主义,从而进入对复杂人性和命运的自觉诗写。一方面进行同情式体验,另一方面又拉开时空距离,对土地文明和黄土情结进行理性透视。赵目珍的故土抒情就具有了相当程度的冷峻性和复杂性。他对于那个卑微谦和的村庄赵家垓的凝眸,具有透视整个乡村文明的意图。他描写的亲情已经超越简单的感恩之情,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农村的生存境遇。《清明祭》自始至终以连续的“我的”呼告,连缀繁密的意象,一气呵成,堪称为乡土文明招魂。《村庄》貌似客观的呈现其实传递出一种无奈的心情。《农耕》彰显出农耕文明的奴性和悲剧性生存,消解了历史主体的完整性,五千年“伟大”的农业文明几乎像宿命一样令人难以逃脱。最能揭示农民心态和生存观念的是《农民》一诗:
  抓丁,连坐,都惊慌了几千年
  给土地一辈子一辈子地做奴隶
  住在村落里,躲避了喧嚣
  守着穷苦,一辈子都想着发达
  偶尔能耐了,也跟着作乱
  单薄的衣衫,无力的手掌
  最后还是把自己了草地埋葬
  如今终于出息了
  把土地当作了自己的奴隶
  镢头,铁锹,拼命地刨挖
  悲哀的,永远都只是为了粮食
  当他回眸生养他的那片土地时,往往调动所有的最原始而温暖的情愫。随着精神人格的发育,必然会出现情感的断乳,从纯情走向复杂和含混,从私人地理的阈限中走出来,进一步阔展他们的生命经验与文化经验,向更加驳杂的生存状态与人性状态挺近。赵目珍多年在大都市求学,后扎根深圳,为环境的迁移,为他开拓生命体验和诗学体验的广度、深度、高度,提供了极好的外在条件。
  赵目珍进入大都市,可以说是一次更高层次的精神寻找,但也是一种精神逃亡。“一座不知名的城市与一个不为人知的村庄中/俨然一场生死逃亡”(《八月,从村庄逃亡》)。经过农业文明的“断乳”而投向现代城市文明的历程,是赵目珍的二次“精神发育”。在都市,浮躁喧嚣,物欲膨胀,生存之艰,诗性崩散,生命萎缩。他看到的“又一代”,在“每一个清晨,坐着笼子出发/然后,抵达笼子的另一个形式//每一个傍晚,他们瞌睡于笼子/归来,然后抵达自己高昂的笼子//他们毫无庄严地飞起,如是反复/他们循规蹈矩地觅食,如是反复//如是反复,他们从觅食逐渐迷失/如是反复,他们从飞去逐渐废去”。极端功利主义和过度消费主義的社会把一个生机勃勃的人改变成“懦夫”,把如花似玉的二十岁小姑娘改造成“经历了沧桑的女人”。校园里的二胡声失去了艺术本色而沦为生存手段。社会远离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真善美,“结着令人狐疑的疼痛”(《陷阱》),成为哲人和诗人的陷阱,成为人类生存的异化力量。社会的规训使多年好友,“形同陌路”,“相对如寐”(《旧友来访》)。《我们的声音》只有六行:“世界像一口大钟/完全笼罩着我们/我们的声音从真实的内心发出/碰上了它/要么被减弱/要么被弹回”,但是构思精妙,立意不俗,将人类生存的悖谬与困境做了独特的呈现。他多么渴望“从一个光明/穿破黑破直达另一个光明”(《运命》),从而获得内心的澄明!
  赵目珍的诗中清晰地勾勒出一个沉思者的形象。在《暮光下的沉思》《暮光时分在弗云居》《不幸的生存》,《还只处在起点上》《流年》《矛盾论》《结局》《壮年》等,充满着自省精神,思维触角密集地触及历史与现实,命运与人生。赵目珍似乎特别钟情于“薄暮时分”。在希腊神话中,每当傍晚时分,智慧之神猫头鹰就会飞起。猫头鹰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原型。赵目珍钟情于“暮光”,隐喻意义,大概于此。到了夜晚,当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外部世界的时候,灵魂的手指便开始触摸自己。就像《流年》所写:“语言和诗句挡不住双鬓生满斑白/我的流年一如磕磕绊绊的骏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说不出自己站在河的哪一个方向/……原谅我吧,我的流年/我始终不能像梨花那样干净/哪怕一片洁白,也能够开得风轻云淡”。他再一次想到“逃亡”:“我们嚼着如蜡的人生/总想择机而逃/可无论怎么转身/依然都是同样的人生”(《而立已过》);“总想设计一场重逢/回到像青草一样呼吸的年代/暗示,或者直言不讳/在那里,我保存着最好的原来”(《原来》)。他是那么地倾心于“反生活”:“把曾经的光阴步步收回”,去寻找“我们最初的愉悦”、“天地初生时的混沌”、“尝试最初的赞美”。甚至,他的爱情理想也是过着归隐的生活:“我们一起高唱 归去来兮//这是异于都市生活的又一种迥异/孤鹜 落霞 接天水/桃花 青溪 木兰舟/垦几方田地 搭几间小庐/满窗的青山遍野/漫天的明镜高悬//你说,让牛羊满山/让鲜果儿满山/我说,让幸福满山/让咱们的娃儿满山”(《归隐》)。或许,这才是诗人赵目珍的本真的?   这样,我们就看到分裂的两个形象,一个是主动走出黄土地寻找现代文明的诗人,一个是深陷都市迷茫而渴望返鄉的诗人。他自己也在诗中写道:“从草根的出身上分裂出来的人格/涉及到自我所制造出来的矛盾/还将不可避免地与自我产生决裂”(《矛盾论》)。赵目珍在《飞鸟》《几只鸟》《天堂》《鸟的境界》《预言》《一只鸟突然来临》等诗中,不止一次地写到飞鸟。飞鸟,是无羁的大自然的象征,也是历史的自由状态的象征,更是诗人自我主体的象征。鸟的境界是“它们不懂得何谓名何谓利/……它们从不刻意追求幸福/这是一种最高的境界/也是一种最低的追求”。他把自由之心寄托在《空空》《在云端》《在高楼上看风景》《船与漂流》等空灵的诗思,寄托在《可可西里》《纳木错》《西北大歌》《丁嘎的冥想(组诗)》等遥远的边陲。他甚至虚构出一个“天堂”:“在鸟的瞳孔之上/在云的羽翼之巅/在每一个用以褒扬的语词的上面//……没有囚禁和流亡/没有饥饿和争战/没有罪恶和苦难/天堂是个时时耕耘的梦幻。”或许,这是一个避世的赵目珍?
  作为一位诗人,赵目珍成功建构并确立自己精神形象的,是诗集的第一辑《大音希》。这一组诗以洪钟大吕的力量发出了惊涛骇浪般摧枯拉朽的力量。在《祖国》《有史以来》《悲歌》《大音希》《原风景》《徒然草》《无从下手》《人民》《答复》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度刺探。面对历史,他甚至生出悲秋之痛。他的诗中频繁地出现“秋”的意象,所辐射出的悲冷之情,弥漫诗行。当他心忧失去文明根基的祖国的时候,发出哭庙般的喟叹:
  面对大好河山,隐喻的人终于像失去了什么。
  如风,吹落了禁果。
  他的内心,一片虚脱。
  亘古苍茫。
  于皇天后土之中,始祖的庙寝已然蛰伏。
  雄伟的祖根,败落,如草木。
  洪荒在宇,万物如咒。
  春秋复返,星云半有半无。
  “大曰邦,小曰国。”丛生的狐疑布满丹青。
  好一部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的编年。
  骨鲠铩羽而归,光阴将历史追没。
  哦!祖根强大的掘墓人。你们的国,
  “或”已被“玉”代替,权利抱团取暖。
  无限江山,俨然养畜之闲。
  ——《祖国》
  他饱读古典,深谙传统,内心经历了从农耕文化到都市文化的深刻嬗变。他在内心深处渴望着现代人文知识分子的定力:
  我的内心就是我天下的大势
  任何历史的写作都是矫揉造作
  我只愿意往开阔处去,往无限处去
  在历史的空白处
  歌,或者哭
  我只尊重我自然的选择
  ——《歌,或者哭》
  他有一首诗题目就叫“定位”,他说:“我把自己定位在地下/定位在无边的黑暗地界/你要相信,这不是异端/不是叛逆,不是沽名钓誉和颠倒黑白”。他在星辰仓惶的历史与现实之中追求光明和真理的民族担当意识,令人动容。这些诗篇凸显出赵目珍作为一名诗人的历史主人翁意识。他颠覆了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人民”的高度政治化的概念:“人民从来没找到自己创造历史的概念”,“在高不可攀的更迭中一次次被骗得九死一生”(《人民》)。历史的更替兴衰,改朝换代,在诗人眼里都是烟云,“勒石记功无异于一种绝望。”“人类最完美的碑刻,刻于人的内心。/任雨暴雷霆,击而不碎。”因此,他的诗歌具有某种“以诗证史”的意义。他对历史和现实的凋蔽境况感到悲凉:“原野的风稍息,田禾久病不愈/枯黄的目光,像恐惧一尊尊瘟神的降临/蝈蝈窜出草丛,触角摇动/河流震颤在一瞬,刹那间天地荒芜//而森林开始腐烂,蠹虫堆积/惊悚一次次从心跳出发,缀满额头/死神在黑暗中跃跃欲试/涌出一场又一场潮汐”(《原风景》)。他犀利地撕开了国民劣根性的面相。为国捐躯的目标仍然满足于“只是粮食、后代,和绵延不绝的血脉”(《国殇》),蕴含着封建宗法思想。整个中国历史五千年一以贯之的“淡定而从容”,蕴含着内在的盲从(《盲从》)。所谓的勤劳坚韧,实质是“面对利益的集中和官僚化,他们迷惘得一塌糊涂。”“他们的精神与阿Q保持着高度的统一”,“他们的血液,凝聚了五千年的集体无意识。”(《坚韧》)。
  赵目珍是古典文学博士,其文其人,不可避免地浸淫了古典气质。在诗学如何接续传统方面,他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致李贺》《怀念李白》《楚魂》《神话》《在长江之外思念黄鹤楼》《又到江城》《西湖记》《隐喻》等怀古之作,既有楚骚文化之浪漫瑰奇,又有儒家文化之沉稳忧患,不仅意在还原古代文人的精神人格,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传统人格也是赵目珍个体人格的确认和外化。正由于赵目珍厚实的古典文学学殖,他的诗作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达成了较好的平衡。意象的锤炼、意境的营造、语言的整饬,都颇富古典韵味。“太白的玉笛声,如梅花/在五月就已散落殆尽”(《又到江城》),视听交感,虚化为实;“夕阳打哏的黄昏就要到来了/在满地的苔藓与苍旻所构筑的不安中/没有一片落叶愿起羽衣之舞”(《黄昏》),想象奇崛,文辞古雅,显示出他在练字练意方面的功底。《达生》语言凝练而蕴藉殷实,值得玩味。再如《渔父》:
  是江南,总也躲不开你们的身影。
  你们和鱼虾,同样是水畔寄生的宾客。
  傲煞王侯,不食人间半点烟火。
  西塞山。两千年。桃花,染红你
  不朽的渔船。白鹭点点,缀着青山。
  鳜鱼上钩,兀自也钓一尾清闲。
  五百年后。是谁?又忆起华镫雕鞍。
  封侯的酒徒,再一次将朝廷灌醉。
  你终于,也勘破人生的仕宦。
  镜湖的波涛,拍打着遥远。
  你八尺的轻舟,三扇低篷,占断了蘋洲数里烟川。
  历史,总喜欢藏匿烟波。你们,与鱼虾
  一起,在风雨里放歌,跟着水痕,慢慢消磨。
  如血的残阳,水面又撒满了渔歌。
  几片羽毛,背起落日,散入长河。
  诗歌以由“渔船”、“白鹭”、“桃花”、“鳜鱼”、“萍州”、“烟川”、“残阳”、“渔歌”、“轻舟”、“低蓬”等传统诗学意象组织起一个意象群,“人”、“自然”、“历史”通过密集的诗歌意象三位一体地浇铸为浑成的艺术整体,凸显出核心意象“渔父”,而且把这一核心意象置于历史的浩淼波涛中,重铸“渔父”这一人格象征符号的现代意蕴。他表现的既不是隐逸思想,也不是与大自然相契的单纯审美,而是“勘破人生的仕宦”的傲岸于历史围笼的独立精神人格,在最传统的诗学意象中,彰显出富于现代感的主体意识。我们在新诗的河流上总是急于否定和颠覆、以先锋为时髦,而一直没有心思欣赏两岸的风景。当我们蓦然回首时,在“泛口语”和“无边叙事”的诗歌语境里,非常有必要深切反思如何回寻传统汉诗智慧,如何激活“汉诗传统的现代转化”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外物》是赵目珍的第一部诗集,其自我形象呈现出继续生长状态。最近《击壤歌》《乌鹊记》《相见欢》《如梦令》《短歌行》《卿云歌》《商略黄昏雨》等诗作,古典诗艺与现代精神的熔铸,臻于成熟,这种进步令人讶异。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时代日渐苍茫的暮色里,赵目珍的诗性身影将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弘毅。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用了很多虚词,诸如“之”、“其”、“而”和“以”等,众多的虚词,对于文字的梳理有序和语言的表达流畅,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游褒禅山记》为例,来谈谈王安石散文中的虚词运用。  关健词:《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散文 虚词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用了很多虚词,诸如“之”、“其”、“而”和“以”等,众多的虚词,对于文字的梳理有序和语言的表达流畅,无疑起到了积极
内容摘要:餐桌礼仪,顾名思义指的是用餐时的礼仪。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拥有尊老敬贤、谦恭礼让的精神,是特定时代的政治和文化的表征。而明清小说中丰富的宴饮活动,既承载了传统礼仪的精髓,又融合了新的时代气息,使中国的餐饮文化呈现出多元共存、兼收并蓄的局面。  关键词:明清小说 餐桌礼仪 文化意蕴  《礼记·礼运》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餐饮时的群体活动需要一定的秩序来维持,餐饮礼仪由
内容摘要:在现行的高校教育体制当中,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教育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并在教育的过程当中的起到行为意识以及价值观的主导作用,是教育体系當中的核心内容。但是,由于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心理健康以及思想政治难以形成一体化的发展,由此导致教育体制的失衡,进而造成教育机制的差异化表现,加之教育权衡点的差别,如何进行长效发展是教育领域内共同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 思想政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明确提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适应国际竞争、社会变革的新型人才。能不拘一格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就是个性化的作文。  关键词:引导观察 就地取材 挖掘资源 训练方式 体验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
1  在高速路口接到晓苏老师,我猛然觉得梦想与现实零距离的惊喜与欣慰。  2  读晓苏老师的小说很久了,仰慕之中,我曾想过:思念一个著名的作家怕永远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偶像遥想吧。  有一次,和校长刘立志先生谈及晓苏老师,我再也忍禁不了一种愈久愈烈的神往,于是乎,我向一位素不相识的大教授索要书籍,真有幸,几天的忐忑就在随后的阅读里成为一种快乐的享受。  虽然油菜坡和她的主人一样未曾晤面,但晓苏老师笔
小蛇和小青蛙  雨后,一条浅浅的浑浊的、杂草丛生的水沟里,有一条小蛇秧和带尾巴的小青蛙。在通浑的水里,它们似乎很不清楚对方是个什么东西。你看:小蛇秧用它那触须轻轻地在小青蛙的细皮嫩肉上来回触动着。那小青蛙顿觉浑身从未有过的舒服,像替自己挠痒痒那样舒服,总觉得对方对自己太好了。于是,那只带尾巴的小青蛙也总是用它那甜甜的舌尖不时地舔舔一下那小蛇秧的额头,也不时地舔一下那小蛇秧的那双黑豆似的小眼睛,总是
内容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覆盖范围广泛,所以经常有人说,语文老师应该是“杂家”,什么都应该懂一些。本文以地理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来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地理知识,强化语文教学效果,简要提出了研究的理论依据,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地理的意义所在以及地理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地理知识,不仅能拓宽语文教学资源,丰富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
内容摘要:人生信条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根据不断的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的结果,所形成的一套相对固定的处事原则和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在微小说《万一呢?!》中,虽然黄家父子俩有着共同的人生信条,但是,黄家父子俩的人生追求却截然不同。  关键词:人生 信条 追求 境界  人生信条,简言之就是做人的原则。它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根据不断的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的结果,所形成的一套相对固定的处事原则和一种坚定不移的信
内容摘要:当代美国华裔文学作为跨文化对话与交流的实践途径之一,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文化过滤的影响。由于邝丽莎在血统特征、身份认同、所处社会语境以及伦理意识等方面有别于非混血美国华裔,这些独特性赋予了她强大的跨文化叙事能力。不论是解密家族史,还是挽救古文化,邝丽莎的作品既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创造良机,她也在作品中努力将中国文化最大限度的还原,巧妙避免为取悦美国读者而过分展现异国情调,同时更展示出
公平与效率的和谐与统一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同时也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已经明确地表述出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体现的是效率的要求;“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