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1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原校长周其凤走马上任北京大学校长。就在上任前两个月之内,他连续两次回老家湖南浏阳看望亲友,给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捐款捐物。其报国之志、故乡之情,无不令人感动。
凤凰涅槃:从穷孩子到中科院院士
1947年,周其凤出生在湖南浏阳市龙伏镇尚埠村。一字不识的母亲吴美华,给孩子取了一个家村并不多见的名字——其凤,期待他今后像只凤凰一样飞出这个穷山窝。
周其凤6岁多就一边读书一边帮母亲带弟弟。小学快毕业时,母亲花7分钱买了一支“点水笔”给周其凤,一次他不小心把“点水笔”弄丢了,母亲流着眼泪狠狠揍了他一頓。读初中时为了挣学费,周其凤星期天和母亲一起去当挑夫,到山里挑一担杉树皮送到镇上,可以挣1.2元钱。
吴美华说,由于家境拮据儿子也常面临辍学的窘境。有一次,所欠学费实在不好再拖,他拿走家里仅有的一只铜壶去学校作抵。她追出来,其凤慌忙把铜壶丢进水塘里,她借遍左邻右舍才给他补交了学费。还有一次,其凤放学回家,她病得很重,弟弟们埋怨其凤并要他退学,他听后一边哭一边跑出家门。全村人举着火把一整夜才把他从山里寻出来,此后家人再不敢提让他退学的事了。
周其凤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勤学苦读。196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上求学时,他背着家里临时请木匠做的一只没有油漆的白木箱子,里面装着一床新棉絮和一件新棉衣、一条新棉裤,打着赤脚走了整整两天才赶到长沙去坐火车。
在北大,周其凤得到最高助学金19元,这相当于当时一个城里人的月工资。“文革”期间,几乎所有的人在“闹革命”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学习,而是借了本英文版的《普通化学》,没事就拿出来读。那个年代,明目张胆地读原版书,除非吃了豹子胆。为了不被人发现,他晚上偷偷钻到蚊帐里被窝里读,有看不懂的句子,就整段整段地背下来,第二天再找老师请教。
1978年,周其凤在恢复高考后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国内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冯新德的硕士生。后来他又考取国内首批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留学生。1983年2月,周其凤获博士学位。
从穷困中走出去的周其凤,立志回国从事科教事业。1983年5月,他揣着博士证书回母校北大执教。在国内,周其凤一边教书,一边在高分子领域进行探索。
在充分了解、认知和掌握国际上关于高分子领域科研和合成方法的基础上,周其凤提出了甲壳型液晶高分子合成法。这一理论促进了国际上高分子学科理论和试验技术上的提升和发展。由于在化学领域的特殊贡献,1999年周其凤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堵枪眼”:第一个“吃螃蟹”的大学校长
勤苦出身、吃惯了辣椒的周其凤,身体里生就了一种敢拼敢干的血性。2004年7月,他受命于危难之中,从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司司长职位调任吉林大学校长。对于担当这个副部级的职务,一向热衷于教书做学问、不想当官的他,起初并不乐意。当时的教育部长找他谈话,说:“我不是让你去当官,我是让你去‘堵枪眼’!”
那时的情况是,由六所高校合并而成的新吉林大学,师生员工近10万人,但负债达30亿元,欠缴教师的失业保险金和滞纳金7000万元。教学科研发展举步维艰。学校的平稳过渡和实质性融合过程曲折,亟需一次“化学反应”让彼此凝聚团结起来。面对严峻的现实,周其凤没有退缩,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说愿意去“堵这个枪眼”。
上任伊始,周其凤即提出要把吉大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宗旨。他冲破重重阻力,实行副教授以上教师职务晋升考核聘任制,打破按部就班的惯例。对考核未达标的博导、教授、副教授,坚决降级。2005年,一条新闻震撼了全国教育界,45名吉林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因为没有通过学校考核,被摘掉博导帽子。周其凤认为,博士生导师不是一个荣誉,不是一个级别,是一个工作,是指导博士生研究,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那就不要做。
第一次“吃螃蟹”成功,2006年7月,周其凤又打破了吉大过去教职工子女高考降分录取的惯例。他要求教职工子女必须达到重点线才能录取,这导致了一批教职工子女无法以低分考入吉大,一些教职工对此不满,打着横幅向周其凤施压。但周其凤并未妥协。
浏阳老家的老母亲听说了这些事情后,打电话对儿子说:“你都快60岁的人了,还这么较真干什么?将就一些算了。”周其凤回答:“别的可以将就,工作上的事情可不能,有理的不能迁就无理的!”
敢于改革的周其凤,最终还是赢得了大家的理解与支持。事实证明,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大大地调动了吉林大学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教学、科研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故园情结:家乡是心中抹不去的烙印
故乡的山水哺育了周其凤,无论海外求学还是国内教书搞科研、当校长,乡情是刻在他骨子深处无法抹去的烙印。“到哪里都离不开家乡的支持!”他曾幽默地给家人讲了一次这方面的切身体会:5年前到地处东北的吉林大学上任,最初的三个月里,频频感冒。后来托人从湖南老家捎来上10斤“五爪辣”吃,感冒立即好了。
不论在外求学还是工作,他总要向母亲汇报自己的情况,叫她放心。上任北大校长的头一天晚上,他还打电话给86岁的母亲“汇报”了20分钟的工作。两个弟弟说,哥哥常写信嘱咐他们:“母亲把我们拉扯大,吃了不少苦,我们一定要孝顺她。”
两个弟弟说,为了回报自己的家乡,凡大事小情只要与哥哥周其凤扯得上关系的,他都舍得出力。村里修建小学、修水泥路,他捐款;街坊邻居子女读书没钱的,他主动拿钱资助;镇里五保户和老人的生活,他很是关心。镇上修建敬老院,他慷慨捐了20多万元钱。
乡情心中永远也摸不去的烙印。周其凤多次对亲人们表示:他十分感谢家乡父老乡亲对自己的关注和支持。有了家乡人民作强大的后盾,他一定会更加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北大校长。
文字编辑:余玮
凤凰涅槃:从穷孩子到中科院院士
1947年,周其凤出生在湖南浏阳市龙伏镇尚埠村。一字不识的母亲吴美华,给孩子取了一个家村并不多见的名字——其凤,期待他今后像只凤凰一样飞出这个穷山窝。
周其凤6岁多就一边读书一边帮母亲带弟弟。小学快毕业时,母亲花7分钱买了一支“点水笔”给周其凤,一次他不小心把“点水笔”弄丢了,母亲流着眼泪狠狠揍了他一頓。读初中时为了挣学费,周其凤星期天和母亲一起去当挑夫,到山里挑一担杉树皮送到镇上,可以挣1.2元钱。
吴美华说,由于家境拮据儿子也常面临辍学的窘境。有一次,所欠学费实在不好再拖,他拿走家里仅有的一只铜壶去学校作抵。她追出来,其凤慌忙把铜壶丢进水塘里,她借遍左邻右舍才给他补交了学费。还有一次,其凤放学回家,她病得很重,弟弟们埋怨其凤并要他退学,他听后一边哭一边跑出家门。全村人举着火把一整夜才把他从山里寻出来,此后家人再不敢提让他退学的事了。
周其凤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勤学苦读。196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上求学时,他背着家里临时请木匠做的一只没有油漆的白木箱子,里面装着一床新棉絮和一件新棉衣、一条新棉裤,打着赤脚走了整整两天才赶到长沙去坐火车。
在北大,周其凤得到最高助学金19元,这相当于当时一个城里人的月工资。“文革”期间,几乎所有的人在“闹革命”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学习,而是借了本英文版的《普通化学》,没事就拿出来读。那个年代,明目张胆地读原版书,除非吃了豹子胆。为了不被人发现,他晚上偷偷钻到蚊帐里被窝里读,有看不懂的句子,就整段整段地背下来,第二天再找老师请教。
1978年,周其凤在恢复高考后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国内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冯新德的硕士生。后来他又考取国内首批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留学生。1983年2月,周其凤获博士学位。
从穷困中走出去的周其凤,立志回国从事科教事业。1983年5月,他揣着博士证书回母校北大执教。在国内,周其凤一边教书,一边在高分子领域进行探索。
在充分了解、认知和掌握国际上关于高分子领域科研和合成方法的基础上,周其凤提出了甲壳型液晶高分子合成法。这一理论促进了国际上高分子学科理论和试验技术上的提升和发展。由于在化学领域的特殊贡献,1999年周其凤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堵枪眼”:第一个“吃螃蟹”的大学校长
勤苦出身、吃惯了辣椒的周其凤,身体里生就了一种敢拼敢干的血性。2004年7月,他受命于危难之中,从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司司长职位调任吉林大学校长。对于担当这个副部级的职务,一向热衷于教书做学问、不想当官的他,起初并不乐意。当时的教育部长找他谈话,说:“我不是让你去当官,我是让你去‘堵枪眼’!”
那时的情况是,由六所高校合并而成的新吉林大学,师生员工近10万人,但负债达30亿元,欠缴教师的失业保险金和滞纳金7000万元。教学科研发展举步维艰。学校的平稳过渡和实质性融合过程曲折,亟需一次“化学反应”让彼此凝聚团结起来。面对严峻的现实,周其凤没有退缩,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说愿意去“堵这个枪眼”。
上任伊始,周其凤即提出要把吉大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宗旨。他冲破重重阻力,实行副教授以上教师职务晋升考核聘任制,打破按部就班的惯例。对考核未达标的博导、教授、副教授,坚决降级。2005年,一条新闻震撼了全国教育界,45名吉林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因为没有通过学校考核,被摘掉博导帽子。周其凤认为,博士生导师不是一个荣誉,不是一个级别,是一个工作,是指导博士生研究,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那就不要做。
第一次“吃螃蟹”成功,2006年7月,周其凤又打破了吉大过去教职工子女高考降分录取的惯例。他要求教职工子女必须达到重点线才能录取,这导致了一批教职工子女无法以低分考入吉大,一些教职工对此不满,打着横幅向周其凤施压。但周其凤并未妥协。
浏阳老家的老母亲听说了这些事情后,打电话对儿子说:“你都快60岁的人了,还这么较真干什么?将就一些算了。”周其凤回答:“别的可以将就,工作上的事情可不能,有理的不能迁就无理的!”
敢于改革的周其凤,最终还是赢得了大家的理解与支持。事实证明,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大大地调动了吉林大学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教学、科研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故园情结:家乡是心中抹不去的烙印
故乡的山水哺育了周其凤,无论海外求学还是国内教书搞科研、当校长,乡情是刻在他骨子深处无法抹去的烙印。“到哪里都离不开家乡的支持!”他曾幽默地给家人讲了一次这方面的切身体会:5年前到地处东北的吉林大学上任,最初的三个月里,频频感冒。后来托人从湖南老家捎来上10斤“五爪辣”吃,感冒立即好了。
不论在外求学还是工作,他总要向母亲汇报自己的情况,叫她放心。上任北大校长的头一天晚上,他还打电话给86岁的母亲“汇报”了20分钟的工作。两个弟弟说,哥哥常写信嘱咐他们:“母亲把我们拉扯大,吃了不少苦,我们一定要孝顺她。”
两个弟弟说,为了回报自己的家乡,凡大事小情只要与哥哥周其凤扯得上关系的,他都舍得出力。村里修建小学、修水泥路,他捐款;街坊邻居子女读书没钱的,他主动拿钱资助;镇里五保户和老人的生活,他很是关心。镇上修建敬老院,他慷慨捐了20多万元钱。
乡情心中永远也摸不去的烙印。周其凤多次对亲人们表示:他十分感谢家乡父老乡亲对自己的关注和支持。有了家乡人民作强大的后盾,他一定会更加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北大校长。
文字编辑:余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