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对生本视角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这是当前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需要教师基于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情,将创新的教学实践方法及策略运用到教学中。以此激活学生的地理认知思维,促使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性;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349
地理这一学科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结合从而产生的学科,所以高中地理是具有特殊性的,使得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伴随着新课改的贯彻落实,全新的教学目标更加重视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有效应用。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于地理学科的不理解,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心态、学习地理的兴趣与信心。
1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高中地理属于高考的范畴,虽然是文科的科目,但这个科目具有很强的理性,针对一部分文科生来讲,想要学好地理这一学科是很有挑战性的。因此,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老师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身较为抽象难懂的知识变成具体实用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讲台上长篇累牍地讲述,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这种方法是有很大问题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太低。老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地理学科的学习成绩。虽然老师对于考试的成绩会更加重视,没有意识到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要学的知识,这就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是无法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索意识的,这样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很好的沟通,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枯燥乏味。每次上课时,都是无精打采或是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课堂的效率极低,更不用说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了。
2合理应用多媒体,整理教学媒体资源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与学生认知的范围相吻合,学生更容易接受,也使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尽最大可能把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讲授给学生。然而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不是每一堂课都可以使用的,老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时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来决定是否运用多媒体。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板书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是可以把理论知识直观地展现出来。虽然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出更好的板书,但是这种同时进行讲述和板书产生的效果是多媒体技术无法取代的。比如在进行洋流的学习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尝试画出大洲的轮廓,在黑板上画好每个大洲的大概轮廓之后,要求学生上来写出对应的洋流。这样才有利于提升学生识图和画图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可以对知识加深印象,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实行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
首先便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确立,也就是说我们教师的任务不光是教会学生基础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因为如此,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非常注重地理学科素养的体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充分的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本质,更加了解对地球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等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进行地理环境与人口分布的关系讲解的时候,我在课堂上加入了胡焕庸线理论,也就是云南腾冲线,告诉学生们这条线其实是我国人口分布的分割线,这条线的最为明显的特点是东边人口比较密集,西面只有整体的百分之6的人口,这也能看做是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以东的地区大部分省市都比较发达,处于平均值以上,以西的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为落后。这主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胡焕庸线以东集中了我国的主要平原,诸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降水丰富,南方地区一年三熟、中原地区一年两熟,东北严寒,但是土地肥沃,一年一熟,因此大量的人口聚集。通过胡焕庸线的引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地协调发展观。
4反思教学设计,重构教学过程
为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转变呈现教的步骤的教学流程,在营造和谐民主氛围的基础上,构建师生、生生对话的互动流程。2017版课标建议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尝试更多地运用问题式教学、实践教学、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表现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教师要从构造“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的情境开始,通过整合学习内容提出问题,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现问题,探究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工业的区位因素”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以下流程:了解家乡(观看视频,展示调查材料),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写出自己所学握的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的知识体系),头脑风暴(质疑探究;某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和区位选择的变化),我思故我在(评估某工业区位规划设计方案),出谋划策(为家乡设计工业园区规划图)。该流程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在任务驱动下,学生调动知、情、行各方面解决面临的问题,在整个学科学习过程中,全面参与,各尽其能,不仅提升了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也深刻领悟了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升了地理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是现如今高中教育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培育和提升当今社会人才素养的重要渠道。老师需要知道,虽然考试成绩很重要,但是教学不能被高考所束缚,学生假如不能更好地获取知识,而是只会“读死书”,这对于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是非常不利的。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迎春.基于探究理念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學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243-244.
[2]冯红飞.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方法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252.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性;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349
地理这一学科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结合从而产生的学科,所以高中地理是具有特殊性的,使得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伴随着新课改的贯彻落实,全新的教学目标更加重视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有效应用。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于地理学科的不理解,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心态、学习地理的兴趣与信心。
1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高中地理属于高考的范畴,虽然是文科的科目,但这个科目具有很强的理性,针对一部分文科生来讲,想要学好地理这一学科是很有挑战性的。因此,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老师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身较为抽象难懂的知识变成具体实用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讲台上长篇累牍地讲述,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这种方法是有很大问题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太低。老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地理学科的学习成绩。虽然老师对于考试的成绩会更加重视,没有意识到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要学的知识,这就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是无法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索意识的,这样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很好的沟通,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枯燥乏味。每次上课时,都是无精打采或是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课堂的效率极低,更不用说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了。
2合理应用多媒体,整理教学媒体资源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与学生认知的范围相吻合,学生更容易接受,也使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尽最大可能把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讲授给学生。然而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不是每一堂课都可以使用的,老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时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来决定是否运用多媒体。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板书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是可以把理论知识直观地展现出来。虽然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出更好的板书,但是这种同时进行讲述和板书产生的效果是多媒体技术无法取代的。比如在进行洋流的学习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尝试画出大洲的轮廓,在黑板上画好每个大洲的大概轮廓之后,要求学生上来写出对应的洋流。这样才有利于提升学生识图和画图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可以对知识加深印象,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实行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
首先便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确立,也就是说我们教师的任务不光是教会学生基础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因为如此,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非常注重地理学科素养的体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充分的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本质,更加了解对地球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等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进行地理环境与人口分布的关系讲解的时候,我在课堂上加入了胡焕庸线理论,也就是云南腾冲线,告诉学生们这条线其实是我国人口分布的分割线,这条线的最为明显的特点是东边人口比较密集,西面只有整体的百分之6的人口,这也能看做是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以东的地区大部分省市都比较发达,处于平均值以上,以西的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为落后。这主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胡焕庸线以东集中了我国的主要平原,诸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降水丰富,南方地区一年三熟、中原地区一年两熟,东北严寒,但是土地肥沃,一年一熟,因此大量的人口聚集。通过胡焕庸线的引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地协调发展观。
4反思教学设计,重构教学过程
为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转变呈现教的步骤的教学流程,在营造和谐民主氛围的基础上,构建师生、生生对话的互动流程。2017版课标建议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尝试更多地运用问题式教学、实践教学、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表现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教师要从构造“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的情境开始,通过整合学习内容提出问题,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现问题,探究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工业的区位因素”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以下流程:了解家乡(观看视频,展示调查材料),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写出自己所学握的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的知识体系),头脑风暴(质疑探究;某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和区位选择的变化),我思故我在(评估某工业区位规划设计方案),出谋划策(为家乡设计工业园区规划图)。该流程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在任务驱动下,学生调动知、情、行各方面解决面临的问题,在整个学科学习过程中,全面参与,各尽其能,不仅提升了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也深刻领悟了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升了地理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是现如今高中教育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培育和提升当今社会人才素养的重要渠道。老师需要知道,虽然考试成绩很重要,但是教学不能被高考所束缚,学生假如不能更好地获取知识,而是只会“读死书”,这对于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是非常不利的。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迎春.基于探究理念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學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243-244.
[2]冯红飞.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方法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