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的休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自由时间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美好理想。休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及实践形式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休闲;自由时间;实践
马克思一生中没有专门对“休闲”进行研究,但综观他的思想,他始终把休闲与劳动、人的全面发展连在一起。它是人们解决了基本生活需要之后的生活状态,以人类自身发展为目的,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休闲生活正是人自由发展的生活方式,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形式。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初步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明确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恩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者的理想目标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到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资本论》的问世,意味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更加成熟。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因此,把握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先把握人的本质的观点。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根据和标志。它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人的类本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即自由自觉的劳动。“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1>动物仅仅是依靠自己的生存本能消极地适应自然,而人却能动地改造自然,人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劳动中。二是人的社会本质。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生产,这些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也包括人与自我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决定人的发展,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2>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人的这些本质都是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和体现出来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人是劳动的主体,“正是在劳动中人的类存在才得以体现,人的本质才得以反映,人才成其为人”,才能实现自由自觉的劳动状态。人通过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本身,在劳动的发展中获得自身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因劳动的异化而异化,也将因劳动的解放而解放,因劳动的发展而发展。由此,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在劳动中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3>个人的全面性,就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即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与他人之间的普遍的交往和全面的关系,只有进行普遍的交往才能扩大人的视野,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三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就是有生命的人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对外部存在的索求。“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物化了人的本质,又创造了另一个与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这表明,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由上可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实质是要人类达到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在那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且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4>
二、休闲思想
从人的生产实践的角度出发,马克思把人的时间分为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劳动时间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生存需要而进行物质生产劳动的时间。非劳动时间是“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5>是人们从事休息、娱乐、享受、自我发展的时间。将非劳动时间中必要的生理时间去掉,余下的称为“自由时间”(free-time)。马克思的休闲思想也就是他的自由时间理论。而这“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正是“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6>
“休闲”一是指“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二是指“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7>显然,休闲是人之为人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生存状态,是个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把自由时间区分为了两种:一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一是从事普通活动的闲暇时间。他说:“自由时间——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为另一主体,于是他作为这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8>可见,休闲包括积极地、主动地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较高级活动,也包括消极、被动的一些消遣活动。马克思说:“如果音乐很好,听者也懂音乐,那么消费音乐就比消费香槟酒高尚。”<9>“消费香槟”固然能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但它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对人的身体所产生的生理作用;而“消费音乐”有多重意义,并以正面意义为主,它能体现出主体的精神趋向、消费能力、知识结构等等,这都能够作为积极因素促进人的发展。马克思曾高度评价自由时间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他说:“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10>这表明休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种活动中。
同时,休闲是相对于劳动而言的生活状态,劳动和休闲没有清晰固定的分界线,更多的时候劳动和休闲是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共同为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影响。马克思说:“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11>可见,只有此岸的“必然王国”中,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生活资料极其丰富,工作日缩短,自由时间增加,异化劳动得以扬弃,人们才能建立起彼岸的“自由王国”,不再为谋取生活资料而奔波操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出现一个新的广阔空间。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内自由地从事某些活动并从这些活动中获得身心愉悦、精神满足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生存状态。休闲是一种比劳动更高级的人类的生存状态,是人类在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一种更高级的需要,是人类社会生产的真正目的所在。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有几个重要观点:“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新的需要”、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休闲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12>休闲是在人的生产劳动的基础之上的,是高于“第一需要”的新的更高级的需要。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愈加丰裕,人的自由时间愈加充裕,休闲“这种新的需要”也愈加显示出它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
1、休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个人是历史的产物、是历史的生成,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而休闲的实质是使人成为人。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首先,二者的主体相同。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人,休闲是人参与其中的活生生的社会活动,是人追求的生存状态,在这个活动中,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得到提升、人的社会关系得到丰富、人得到全面发展。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作为人类的一种理想和终极关怀而存在的。人总是要靠某种理想、希望、信仰来支撑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2、休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休闲,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实践形式,是人们摆脱了自然必然性和外在压力之后的一种自由生活状态,是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基础上追求精神需要的实践活动。因此,休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休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促进人的能力的发展、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促进人的需要的发展来丰富了人的本质。休闲作为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是人们享受生活、体验自身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实践活动,它是人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人类的终极目标,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人们在休闲活动中,展现自由意志,发挥创造性。这不仅能满足感官需要,更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充分体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
3、休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形式
休闲是对自由时间的创造、占用和使用,它能满足劳动者更多更丰富的需要并为满足需要的手段和能力的形成提供充裕的自由时间。这使得它必然促进劳动意义的变化,从谋生的手段转为生活的目的,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它必然导致旧时劳动分工逐渐消灭,从而使劳动部门的差别和产品的差别缩小;它促进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排除异化劳动对人的限制和压抑。这样,人能够自由支配时间多方面的发展,人的价值也在自由时间中得到真实体现,人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休闲使主体回归到自己的社会本质,使人在休闲中自由自在地发展,并且拥有一种适宜的心灵和精神状态、一种和谐的身心状态。
休闲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践形式,但并不一定会自然地导致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人们自身素质的低下、闲暇时间养成的不良嗜好使人不能通过闲暇获得幸福。在现实社会中,部分人财富的增加并没有使其素质相应地提高,相反养成了打麻将、赌博等不良嗜好;还有一种现象:闲暇没有带来精神的富足,反而引发空虚、无聊,甚至抑郁、自杀。另一方面,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将休闲等同于消费,助长了重娱乐、相互攀比、享受低级趣味等倾向,不但没有获得幸福,反而更加痛苦。可见,休闲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休闲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后天形成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因此,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除了发展生产力以增加自由时间,还必须培养人的休闲能力,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
参考文献:
[1]许斗斗.马克思休闲价值思想探析[J].学术研究.2006(5).
[2]吴育林.论马克思的自由休闲观[J].贵州社会科学. 2011.1.
[3]刘晨晔.解读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几个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6.
[4]于桂芝.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战线.2004(4).
注 释:
引文均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1><2><3>第3卷,第515、514、295页.
<4><12>第1卷,第37-38,79页.
<5><7><9>第26卷,第287、312页.
<6><8>第46卷,第221、225页.
<10>第47卷,第104页.
<11>第25卷,第926页.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休闲;自由时间;实践
马克思一生中没有专门对“休闲”进行研究,但综观他的思想,他始终把休闲与劳动、人的全面发展连在一起。它是人们解决了基本生活需要之后的生活状态,以人类自身发展为目的,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休闲生活正是人自由发展的生活方式,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形式。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初步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明确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恩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者的理想目标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到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资本论》的问世,意味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更加成熟。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因此,把握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先把握人的本质的观点。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根据和标志。它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人的类本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即自由自觉的劳动。“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1>动物仅仅是依靠自己的生存本能消极地适应自然,而人却能动地改造自然,人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劳动中。二是人的社会本质。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生产,这些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也包括人与自我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决定人的发展,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2>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人的这些本质都是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和体现出来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人是劳动的主体,“正是在劳动中人的类存在才得以体现,人的本质才得以反映,人才成其为人”,才能实现自由自觉的劳动状态。人通过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本身,在劳动的发展中获得自身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因劳动的异化而异化,也将因劳动的解放而解放,因劳动的发展而发展。由此,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在劳动中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3>个人的全面性,就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即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与他人之间的普遍的交往和全面的关系,只有进行普遍的交往才能扩大人的视野,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三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就是有生命的人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对外部存在的索求。“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物化了人的本质,又创造了另一个与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这表明,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由上可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实质是要人类达到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在那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且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4>
二、休闲思想
从人的生产实践的角度出发,马克思把人的时间分为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劳动时间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生存需要而进行物质生产劳动的时间。非劳动时间是“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5>是人们从事休息、娱乐、享受、自我发展的时间。将非劳动时间中必要的生理时间去掉,余下的称为“自由时间”(free-time)。马克思的休闲思想也就是他的自由时间理论。而这“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正是“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6>
“休闲”一是指“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二是指“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7>显然,休闲是人之为人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生存状态,是个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把自由时间区分为了两种:一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一是从事普通活动的闲暇时间。他说:“自由时间——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为另一主体,于是他作为这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8>可见,休闲包括积极地、主动地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较高级活动,也包括消极、被动的一些消遣活动。马克思说:“如果音乐很好,听者也懂音乐,那么消费音乐就比消费香槟酒高尚。”<9>“消费香槟”固然能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但它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对人的身体所产生的生理作用;而“消费音乐”有多重意义,并以正面意义为主,它能体现出主体的精神趋向、消费能力、知识结构等等,这都能够作为积极因素促进人的发展。马克思曾高度评价自由时间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他说:“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10>这表明休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种活动中。
同时,休闲是相对于劳动而言的生活状态,劳动和休闲没有清晰固定的分界线,更多的时候劳动和休闲是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共同为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影响。马克思说:“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11>可见,只有此岸的“必然王国”中,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生活资料极其丰富,工作日缩短,自由时间增加,异化劳动得以扬弃,人们才能建立起彼岸的“自由王国”,不再为谋取生活资料而奔波操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出现一个新的广阔空间。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内自由地从事某些活动并从这些活动中获得身心愉悦、精神满足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生存状态。休闲是一种比劳动更高级的人类的生存状态,是人类在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一种更高级的需要,是人类社会生产的真正目的所在。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有几个重要观点:“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新的需要”、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休闲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12>休闲是在人的生产劳动的基础之上的,是高于“第一需要”的新的更高级的需要。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愈加丰裕,人的自由时间愈加充裕,休闲“这种新的需要”也愈加显示出它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
1、休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个人是历史的产物、是历史的生成,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而休闲的实质是使人成为人。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首先,二者的主体相同。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人,休闲是人参与其中的活生生的社会活动,是人追求的生存状态,在这个活动中,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得到提升、人的社会关系得到丰富、人得到全面发展。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作为人类的一种理想和终极关怀而存在的。人总是要靠某种理想、希望、信仰来支撑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2、休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休闲,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实践形式,是人们摆脱了自然必然性和外在压力之后的一种自由生活状态,是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基础上追求精神需要的实践活动。因此,休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休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促进人的能力的发展、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促进人的需要的发展来丰富了人的本质。休闲作为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是人们享受生活、体验自身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实践活动,它是人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人类的终极目标,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人们在休闲活动中,展现自由意志,发挥创造性。这不仅能满足感官需要,更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充分体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
3、休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形式
休闲是对自由时间的创造、占用和使用,它能满足劳动者更多更丰富的需要并为满足需要的手段和能力的形成提供充裕的自由时间。这使得它必然促进劳动意义的变化,从谋生的手段转为生活的目的,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它必然导致旧时劳动分工逐渐消灭,从而使劳动部门的差别和产品的差别缩小;它促进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排除异化劳动对人的限制和压抑。这样,人能够自由支配时间多方面的发展,人的价值也在自由时间中得到真实体现,人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休闲使主体回归到自己的社会本质,使人在休闲中自由自在地发展,并且拥有一种适宜的心灵和精神状态、一种和谐的身心状态。
休闲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践形式,但并不一定会自然地导致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人们自身素质的低下、闲暇时间养成的不良嗜好使人不能通过闲暇获得幸福。在现实社会中,部分人财富的增加并没有使其素质相应地提高,相反养成了打麻将、赌博等不良嗜好;还有一种现象:闲暇没有带来精神的富足,反而引发空虚、无聊,甚至抑郁、自杀。另一方面,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将休闲等同于消费,助长了重娱乐、相互攀比、享受低级趣味等倾向,不但没有获得幸福,反而更加痛苦。可见,休闲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休闲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后天形成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因此,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除了发展生产力以增加自由时间,还必须培养人的休闲能力,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
参考文献:
[1]许斗斗.马克思休闲价值思想探析[J].学术研究.2006(5).
[2]吴育林.论马克思的自由休闲观[J].贵州社会科学. 2011.1.
[3]刘晨晔.解读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几个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6.
[4]于桂芝.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战线.2004(4).
注 释:
引文均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1><2><3>第3卷,第515、514、295页.
<4><12>第1卷,第37-38,79页.
<5><7><9>第26卷,第287、312页.
<6><8>第46卷,第221、225页.
<10>第47卷,第104页.
<11>第25卷,第9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