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节日是人类从古至今日常生活浓缩出的精华,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教师可以利用节日主题活动培养大班幼儿的爱国情怀、尊老敬老品质、关爱集体意识、交通意识、劳动意识和环保意识,提升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品质。
[关键词]节日;大班幼儿;社会性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14-0048-02
[作者简介]顾丽娟(1979—),女,江苏如皋人,本科,江苏如皋市如城安定幼儿园教师,幼儿园高级。
节日是人类从古至今日常生活浓缩出的精华,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利用节日开展主题活动是培养大班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快捷方式。设计大班节日主题活动的目的有以下几点:第一,促进幼儿文化发展,精挑细选节日;第二,依据节日内涵和大班幼儿园孩子成长需求,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第三,创设丰富多彩的园所环境,感受节日文化气氛;第四,致力于潜在教育因素影响,创新活动形式。幼儿园大班开展节日主题活动,在促进大班幼儿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更能培养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品质。
一、爱国情怀,从小培养
爱国,简单地说就是热爱祖国,有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这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不放过任何爱国教育的契机。如在国庆节这样一个适合开展爱国教育的日子,笔者组织了这样的活动:首先,让孩子全体起立,观看准备好的天安门广场上升旗的视频,让孩子用心去感受那庄严肃穆的氛围,孩子会不知不觉地唱起国歌。升旗视频结束后,是孩子的表演节目:歌舞——《我爱北京天安门》、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武术、讲故事等,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祖国浓浓的爱。国庆节的活动培养了孩子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使爱国思想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二、尊老敬老,从小做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中国人民传承和发扬的,传承中华文明必须从孩子做起。为了培养大班幼儿关爱身边老人的美德,在重阳节到来之际,笔者设计大班节日主题活动——“九九重阳献爱心”:组织孩子去老年公寓看望老人,给老人带来自己爱吃的零食,献上大班幼儿优美的舞蹈和稚嫩的歌声,陪老人说话,给他们讲故事。活动并没有就此结束,回到学校后,笔者为幼儿讲述古今敬老的故事。“关爱老人,人人有责。”笔者鼓励孩子各自准备一件礼物送给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并给他们送上一句祝福语等,让孩子明白尊敬长辈是值得骄傲的,使尊敬家中老人的思想观念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三、关爱集体,点滴做起
人的一生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的成长也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获得的。因此,儿童的成长所要达到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参与的程度。所以,笔者积极设计大班节日主题活动,让大班孩子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我国节日促进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使环境充分发挥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如妇女节时,发动大班幼儿制作手工,作为礼物送给老师和妈妈。有的幼儿用废纸叠小动物,有的用彩纸做贺卡……孩子们交流合作,其乐融融。元旦时,让所有孩子都参与教室的布置。孩子在布置环境的过程中不仅享受着节日的快乐,还感受到相互合作、互相帮助的重要。这一活动使幼儿投身于集体活动中,切身感受到互助、交流的乐趣,真正体验到只要以平等、友好为前提,就可以获得其他小朋友的接受、友善和帮助。这一活动使幼儿萌发了对同学和集体的热爱,进而培养了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四、交通意识,实践中培养
大班幼儿的教育应该让幼儿走出童话世界,走进现实生活。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笔者注重幼儿的实践教育。如在12月2日交通安全日,笔者带领大班幼儿过一次十字路口,在实际行动中体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过了等一等”的交通规则。也在和交警部门的协商下,举行“我做小小交通监督员”活动,让孩子在交通路口协同交警维持交通秩序。让孩子在切身行动中感受违反交通规则的危险性,并从中真实体会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在这次活动中,孩子勇于同违反交通规则的人和事作斗争,孩子的质问也令那些平时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大人汗颜。这一活动使孩子坚定了遵守交通规则的决心。
五、劳动意识,今日做起
当前,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四个甚至六个大人守着一个、最多两个孩子,这种现状往往导致孩子根本没有进行社会性体验的机会,继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日常生活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幼儿懒惰、不珍惜劳动成果。笔者认为,可以有效利用节日活动,向大班幼儿进行劳动意识培养的社会性教育。
如五一国际劳动节时,笔者设计了“我为社会出份力”活动:安排大班幼儿和老师共同打扫自己的园区,到马路上捡拾垃圾等。最重要的是设计了“大班幼儿到农家”活动,带领孩子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做农活,让孩子真正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实感觉,真正感悟到盘中之餐“粒粒皆辛苦”。这次活动不但培养了孩子的劳动意识,还帮助孩子主动接受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此外,大班幼儿还体会到家人、教师以及服务者劳动的艰辛,不仅有了自觉尊重劳动者的意识,还懂得了感恩。
六、环保意识,娃娃做起
伴随着工业革命,世界工业飞速发展,人类欲望的鸿沟无法被填平,生产生活方式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自然环境问题浮出水面并越来越严峻,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灾难性气候屡见不鲜,严重危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身体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势在必行,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保应从娃娃抓起。鉴于此,笔者设计如下节日活动: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这个节日到来之际,笔者设计“我做环保宣传员”活动,让大班幼儿走出幼儿园进行宣传。孩子们高举早已准备好的环保小旗,发放亲手制作的环保卡,高呼自己设计的环保口号,不仅吸引了市民关注,而且得到了市民的赞赏。经过这次活动,大班幼儿在教育市民的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环保意识。
在3月12日植树节,笔者组织大班幼儿进行植树活动。在活动开始前,笔者对大班幼儿开展“树木对环保的重要性”的教育,让大班幼儿懂得植树对环境的意义。大班幼儿像呵护自己心爱的玩具一样捧起小树苗,并亲手种好,而且挂上了“爱护树木,人人有责”的标语。通过这样的节日活动,大班幼儿的环保意识增强了。
参考文献:
[1]熊志虹.浅谈幼儿园民间节日活动中家长资源的利用[J].学前课程研究,2009(1).
[2]金虹青,邓翾.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节日课程的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7(3).
[关键词]节日;大班幼儿;社会性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14-0048-02
[作者简介]顾丽娟(1979—),女,江苏如皋人,本科,江苏如皋市如城安定幼儿园教师,幼儿园高级。
节日是人类从古至今日常生活浓缩出的精华,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利用节日开展主题活动是培养大班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快捷方式。设计大班节日主题活动的目的有以下几点:第一,促进幼儿文化发展,精挑细选节日;第二,依据节日内涵和大班幼儿园孩子成长需求,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第三,创设丰富多彩的园所环境,感受节日文化气氛;第四,致力于潜在教育因素影响,创新活动形式。幼儿园大班开展节日主题活动,在促进大班幼儿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更能培养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品质。
一、爱国情怀,从小培养
爱国,简单地说就是热爱祖国,有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这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不放过任何爱国教育的契机。如在国庆节这样一个适合开展爱国教育的日子,笔者组织了这样的活动:首先,让孩子全体起立,观看准备好的天安门广场上升旗的视频,让孩子用心去感受那庄严肃穆的氛围,孩子会不知不觉地唱起国歌。升旗视频结束后,是孩子的表演节目:歌舞——《我爱北京天安门》、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武术、讲故事等,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祖国浓浓的爱。国庆节的活动培养了孩子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使爱国思想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二、尊老敬老,从小做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中国人民传承和发扬的,传承中华文明必须从孩子做起。为了培养大班幼儿关爱身边老人的美德,在重阳节到来之际,笔者设计大班节日主题活动——“九九重阳献爱心”:组织孩子去老年公寓看望老人,给老人带来自己爱吃的零食,献上大班幼儿优美的舞蹈和稚嫩的歌声,陪老人说话,给他们讲故事。活动并没有就此结束,回到学校后,笔者为幼儿讲述古今敬老的故事。“关爱老人,人人有责。”笔者鼓励孩子各自准备一件礼物送给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并给他们送上一句祝福语等,让孩子明白尊敬长辈是值得骄傲的,使尊敬家中老人的思想观念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三、关爱集体,点滴做起
人的一生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的成长也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获得的。因此,儿童的成长所要达到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参与的程度。所以,笔者积极设计大班节日主题活动,让大班孩子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我国节日促进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使环境充分发挥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如妇女节时,发动大班幼儿制作手工,作为礼物送给老师和妈妈。有的幼儿用废纸叠小动物,有的用彩纸做贺卡……孩子们交流合作,其乐融融。元旦时,让所有孩子都参与教室的布置。孩子在布置环境的过程中不仅享受着节日的快乐,还感受到相互合作、互相帮助的重要。这一活动使幼儿投身于集体活动中,切身感受到互助、交流的乐趣,真正体验到只要以平等、友好为前提,就可以获得其他小朋友的接受、友善和帮助。这一活动使幼儿萌发了对同学和集体的热爱,进而培养了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四、交通意识,实践中培养
大班幼儿的教育应该让幼儿走出童话世界,走进现实生活。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笔者注重幼儿的实践教育。如在12月2日交通安全日,笔者带领大班幼儿过一次十字路口,在实际行动中体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过了等一等”的交通规则。也在和交警部门的协商下,举行“我做小小交通监督员”活动,让孩子在交通路口协同交警维持交通秩序。让孩子在切身行动中感受违反交通规则的危险性,并从中真实体会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在这次活动中,孩子勇于同违反交通规则的人和事作斗争,孩子的质问也令那些平时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大人汗颜。这一活动使孩子坚定了遵守交通规则的决心。
五、劳动意识,今日做起
当前,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四个甚至六个大人守着一个、最多两个孩子,这种现状往往导致孩子根本没有进行社会性体验的机会,继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日常生活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幼儿懒惰、不珍惜劳动成果。笔者认为,可以有效利用节日活动,向大班幼儿进行劳动意识培养的社会性教育。
如五一国际劳动节时,笔者设计了“我为社会出份力”活动:安排大班幼儿和老师共同打扫自己的园区,到马路上捡拾垃圾等。最重要的是设计了“大班幼儿到农家”活动,带领孩子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做农活,让孩子真正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实感觉,真正感悟到盘中之餐“粒粒皆辛苦”。这次活动不但培养了孩子的劳动意识,还帮助孩子主动接受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此外,大班幼儿还体会到家人、教师以及服务者劳动的艰辛,不仅有了自觉尊重劳动者的意识,还懂得了感恩。
六、环保意识,娃娃做起
伴随着工业革命,世界工业飞速发展,人类欲望的鸿沟无法被填平,生产生活方式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自然环境问题浮出水面并越来越严峻,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灾难性气候屡见不鲜,严重危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身体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势在必行,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保应从娃娃抓起。鉴于此,笔者设计如下节日活动: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这个节日到来之际,笔者设计“我做环保宣传员”活动,让大班幼儿走出幼儿园进行宣传。孩子们高举早已准备好的环保小旗,发放亲手制作的环保卡,高呼自己设计的环保口号,不仅吸引了市民关注,而且得到了市民的赞赏。经过这次活动,大班幼儿在教育市民的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环保意识。
在3月12日植树节,笔者组织大班幼儿进行植树活动。在活动开始前,笔者对大班幼儿开展“树木对环保的重要性”的教育,让大班幼儿懂得植树对环境的意义。大班幼儿像呵护自己心爱的玩具一样捧起小树苗,并亲手种好,而且挂上了“爱护树木,人人有责”的标语。通过这样的节日活动,大班幼儿的环保意识增强了。
参考文献:
[1]熊志虹.浅谈幼儿园民间节日活动中家长资源的利用[J].学前课程研究,2009(1).
[2]金虹青,邓翾.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节日课程的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