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初,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流入黑龙江省的俄侨达15万人之多,这些俄侨大多是国内的知识分子、旧贵族,来到黑龙江省后,他们组建“哈尔滨交响乐团”、开设音乐学校、开展室内乐表演、成立芭蕾舞团、传播声乐艺术等。其民间音乐通过这几种不同的途径在黑龙江省得到广泛的传播,影响了黑龙江一代又一代的人,这种影响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思想而且也关系到了人们的各种实践行为。
[关键词]俄罗斯;民间音乐;黑龙江
1 引 言
俄罗斯——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与我国黑龙江省毗邻,随着20世纪初中东铁路的修建以及俄国国内“十月革命”的影响,大批的俄侨流入黑龙江省。20世纪初,仅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地区就有俄侨15万之多,这些俄侨大多是国内的知识分子、旧贵族等有地位的人士,来到黑龙江省后,他们組建“哈尔滨交响乐团”、开设音乐学校、开展室内乐表演、成立芭蕾舞团、传播声乐艺术等。黑龙江成为中国最早接受西洋音乐的省份之一,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培养、输送了大批的音乐人才,使得社会上涌现了一些栋梁,俄罗斯民歌在黑龙江省得到广泛流传,有些歌曲在当时家喻户晓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黑龙江人。
2 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特点
2.1 体现了民族气质
斯拉夫民族本身具有狭隘和豪放相结合的气质,这种气质通常会在音乐中进行表达和体现,在音乐声中融入这种民族气质,能够让人不仅听出歌曲的美妙,而且还能感受到特有的民族气质,使得他们的音乐即使快乐也常常伴随着忧伤。对于俄罗斯民族而言,俄罗斯民族本身就具有非常强大的艺术魅力,这种艺术魅力是伟大的,也是造诣颇深的,它的民族艺术造诣之高使得很多艺术学者为之惊叹。相反,对于欧美音乐来说,欧美音乐风格并没有影响到俄罗斯的音乐艺术,欧美音乐风格而是通过借鉴欧美的一些创作手法,在这些创作手法上进行分析和研究,不断收集许多关于欧美创作的经验和特点,与此同时再结合自己的民族特点,将这些特点进行不断的加工和改造,两者相互融合,取其精华,舍其糟粕,由此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民族风格。
2.2 具有苦难的记忆
对于俄罗斯而言,“二战”的历史是这个国家极其重要的篇章。在60年之前所发生的那场战争是俄罗斯人的苦难的历史,俄罗斯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同时他们也收获到了一种光荣与自豪,“二战”的历史是俄罗斯人的英雄史册,也是他们民族自豪的关键,是非常珍贵的财富,是俄罗斯人亲手谱写了自己民族的动人篇章,这篇章其中所囊括的苦难历史是无法用言语进行表达的。在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街头散步的时候,不经意间便会看到墙上挂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牌子,上面的字样说明了“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党的无耻言行等。所牺牲的人有可能是普通的俄罗斯市民,但是在此总是可以发现为死者默哀的花束。俄罗斯年轻人在进行婚礼举行仪式的时候,有着一种风俗就是到纪念碑前进行献花的风俗。此外,还能够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即几乎每座大中型城市的中心广场均被命名作自由广场抑或胜利广场。处于此地,城市的记忆、俄罗斯人的记忆与战争密切相关。
研究了俄罗斯的苦难历史再来看看俄罗斯的民间音乐。实际上我们现在听到的大部分民间音乐都是19世纪的,当时的俄罗斯,其在沙皇统治下,俄罗斯经历了许多曲折,这些曲折使得人民过着奴隶般的生活,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苦难记忆,全世界人们都为之感染。这种苦难通过音乐进行表达,使得我们仿佛在音乐声中,在音乐的曲调中感受到了那个年代,也感受到了那个年代人民的艰辛和苦难,这种苦难是一种历史,在音乐的作用下变成了一种回忆,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2.3 具有强烈的宗教性
每个国家都与属于自己的宗教信仰,在宗教信仰的作用下人们能够获得心灵上的启迪,由此具体到实际行动,人们所表达的是一种善意的行为也是一种内心理念的升华。对于俄罗斯而言,俄罗斯同样也是一个有着宗教信仰的国家,俄罗斯文化内容里囊括了宗教这一范畴,因此,宗教作为俄罗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俄罗斯民间音乐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无论是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人们均会通过音乐声去表达各种喜悦以及哀思之情,希望能够在音乐声中获得心理的各种抚慰,所以他们在这种场合都能够通过圣歌作为相伴,使得各族文化能够得以广泛弘扬。俄罗斯有很多人有着宗教信仰,他们的这种宗教信仰是一种对于社会和生活的思考,通过宗教信仰,他们能够获得心灵的寂静或是抚慰。因此,音乐中所融入的宗教信仰是对民族的重视和尊重。
3 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流传的途径
3.1 俄侨建立专业音乐学校
1921年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建立,卡尔波娃这位毕业于圣彼得堡的钢琴家任第一届艺委会主席;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音乐学校创建于1925年,校址在哈尔滨道里通江街86号,校长是小提琴家戈尔德施京;哈尔滨音乐训练班成立于1927年10月,创办人为巴拉诺娃—波波娃。在办学期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各学校采取了一定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比如说定期进行举行各种不同形式的音乐会,在音乐会上演奏俄罗斯民间音乐,例如:在1936年4月17日,钢琴家齐娜列娃班上的瓦加佐娃演奏莫什科夫斯基的塔兰泰拉舞曲;斯拉温斯卡亚演奏柴可夫斯基的雪花莲;韦谢尔科娃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序曲》C小调;什瓦尔兹缅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序曲》G小调。
3.2 俄侨传播芭蕾舞艺术
3.2.1进行芭蕾舞演出
芭蕾舞与交响乐艺术通过特殊的历史环境在黑龙江省生根发芽,20世纪初在哈尔滨从事芭蕾艺术的导演有毕业于圣彼得堡皇家芭蕾舞蹈学校斯热夫斯基、还有莫斯科歌剧院芭蕾导演克维亚特科夫斯卡娅等,他们导演了俄罗斯著名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这些芭蕾舞剧在黑龙江省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3.2.2 开设芭蕾舞学校
舍夫柳金、福金和费奥科斯基托夫等人不但在芭蕾舞台演出,在演出之外还从事教学活动,培养出许多舞蹈艺术家,这些舞蹈艺术家在他们的影响下不断创新思路和舞蹈理念,延续了他们的舞蹈方式,并在这些舞蹈方式上融入自己的想法,由此使得舞蹈艺术更加精彩,对于学习舞蹈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当时黑龙江省有三所舞蹈学校实力最强,这些舞蹈实力较强的学校的舞蹈方式与一般舞蹈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即他们的舞蹈理念、舞蹈方式等都有着许多新的理念和思路。其中包括安德列耶娃芭蕾舞蹈学校、克维亚特科夫斯卡亚艺术学校、费奥克斯基脱附芭蕾舞蹈学校,这些芭蕾舞蹈学校每年都定期举行学生汇报演出,演出了大量的剧目,这些剧目中有的是俄罗斯经典剧目;有的是导演自编自演的剧目,这大大开拓了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的流通渠道。 3.3 俄侨传播歌剧艺术
1932年,虽然在日本的侵略下,哈尔滨的俄侨大量逃出哈尔滨前往上海,但是,哈尔滨的歌剧艺术实力仍然很强,一系列的表演和演出均见证了哈尔滨的歌剧艺术实力,这些实力的见证是对艺术的最好诠释,也是对于艺术的最好宣传和传播。例如:原铁路俱乐部有歌剧团、地方上也有哈尔滨歌剧团等。1933年,哈尔滨歌剧团在俄罗斯文化节中上演了俄國歌剧《金鸡》、《高跟鞋》等。1934年,演出了格林卡的歌剧《伊万·苏萨宁》。1935年夏季,在哈尔滨上演了歌剧《黑桃皇后》。1939年至1940年,哈尔滨歌剧团演出过《霍夫曼的故事》、《叶甫盖尼·奥涅金》等;从1941年到1944年侨民歌剧团上演了俄罗斯经典歌剧《沙皇的新娘》、《沙皇萨尔坦》、《鲍里斯·戈都诺夫》、《美人鱼》、《叶甫盖尼·奥涅金》等俄罗斯著名歌剧,使俄罗斯民间音乐通过歌剧艺术,在黑龙江生根发芽,随之黑龙江的歌剧艺术也开始逐步泛滥,人们通过这种形式获得艺术的熏陶,由此不断踏上艺术生涯。
3.4 成立“哈尔滨交响乐团”
1908年4月,在黑龙江省会哈尔滨成立了“中东清铁路管理局交响乐团”,自哈尔滨管弦交响乐团成立以来,至1945年8月,每月定期举办两次音乐会,自1938年至1942年10月1日,哈响乐团共演出了280余部作品,其中包括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1812年序曲》、《胡桃夹子》组曲;鲍罗廷《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等大量俄罗斯民族交响乐,哈响还与哈尔滨广播放送局相处融洽,例如:仅1943年3月的一个月内,哈响就为哈尔滨广播放送局举行9次音乐会,使俄罗斯的民间艺术通过哈尔滨广播放送局传递到哈尔滨普通百姓之中。就俄罗斯民间音乐来说,俄罗斯民间音乐也通过此种形式在黑龙江进行传播,使得大批的人员开始向着这种艺术形式发展。
俄罗斯民间音乐在20世纪初,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在黑龙江地区进行传播,以至于在60年代我国“上山下乡”的运动中,在黑龙江老辈人中有很多是在俄罗斯民歌《伏尔加河船夫曲》、《三套车》、《红梅花儿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陪伴下,度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这与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等地的广泛流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自20世纪初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流传到了黑龙江省,其美妙的旋律与伟大的民族精神影响了黑龙江一代又一代的人!而今,黑龙江人正以自己的艺术形式向人们表达精彩,这种精彩是对于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宣传和延续,也是对于自身艺术的最好表达。与此同时,黑龙江人在艺术形式中还融入了自身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色,表达着各种对于艺术与众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是艺术的见证,也是对于艺术形式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刁绍华.哈尔滨俄侨报刊简史[N].哈尔滨:黑龙江日报,1999-10-12.
[2]刘欣欣,刘学清.哈尔滨西洋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石方,高凌,刘爽.哈尔滨俄侨史[M].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8.
[4]仇琳,朱瑞雪.黑龙江省对俄罗斯服装纺织品出口贸易研究[J].中国市场,2012(36).
[关键词]俄罗斯;民间音乐;黑龙江
1 引 言
俄罗斯——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与我国黑龙江省毗邻,随着20世纪初中东铁路的修建以及俄国国内“十月革命”的影响,大批的俄侨流入黑龙江省。20世纪初,仅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地区就有俄侨15万之多,这些俄侨大多是国内的知识分子、旧贵族等有地位的人士,来到黑龙江省后,他们組建“哈尔滨交响乐团”、开设音乐学校、开展室内乐表演、成立芭蕾舞团、传播声乐艺术等。黑龙江成为中国最早接受西洋音乐的省份之一,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培养、输送了大批的音乐人才,使得社会上涌现了一些栋梁,俄罗斯民歌在黑龙江省得到广泛流传,有些歌曲在当时家喻户晓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黑龙江人。
2 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特点
2.1 体现了民族气质
斯拉夫民族本身具有狭隘和豪放相结合的气质,这种气质通常会在音乐中进行表达和体现,在音乐声中融入这种民族气质,能够让人不仅听出歌曲的美妙,而且还能感受到特有的民族气质,使得他们的音乐即使快乐也常常伴随着忧伤。对于俄罗斯民族而言,俄罗斯民族本身就具有非常强大的艺术魅力,这种艺术魅力是伟大的,也是造诣颇深的,它的民族艺术造诣之高使得很多艺术学者为之惊叹。相反,对于欧美音乐来说,欧美音乐风格并没有影响到俄罗斯的音乐艺术,欧美音乐风格而是通过借鉴欧美的一些创作手法,在这些创作手法上进行分析和研究,不断收集许多关于欧美创作的经验和特点,与此同时再结合自己的民族特点,将这些特点进行不断的加工和改造,两者相互融合,取其精华,舍其糟粕,由此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民族风格。
2.2 具有苦难的记忆
对于俄罗斯而言,“二战”的历史是这个国家极其重要的篇章。在60年之前所发生的那场战争是俄罗斯人的苦难的历史,俄罗斯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同时他们也收获到了一种光荣与自豪,“二战”的历史是俄罗斯人的英雄史册,也是他们民族自豪的关键,是非常珍贵的财富,是俄罗斯人亲手谱写了自己民族的动人篇章,这篇章其中所囊括的苦难历史是无法用言语进行表达的。在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街头散步的时候,不经意间便会看到墙上挂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牌子,上面的字样说明了“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党的无耻言行等。所牺牲的人有可能是普通的俄罗斯市民,但是在此总是可以发现为死者默哀的花束。俄罗斯年轻人在进行婚礼举行仪式的时候,有着一种风俗就是到纪念碑前进行献花的风俗。此外,还能够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即几乎每座大中型城市的中心广场均被命名作自由广场抑或胜利广场。处于此地,城市的记忆、俄罗斯人的记忆与战争密切相关。
研究了俄罗斯的苦难历史再来看看俄罗斯的民间音乐。实际上我们现在听到的大部分民间音乐都是19世纪的,当时的俄罗斯,其在沙皇统治下,俄罗斯经历了许多曲折,这些曲折使得人民过着奴隶般的生活,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苦难记忆,全世界人们都为之感染。这种苦难通过音乐进行表达,使得我们仿佛在音乐声中,在音乐的曲调中感受到了那个年代,也感受到了那个年代人民的艰辛和苦难,这种苦难是一种历史,在音乐的作用下变成了一种回忆,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2.3 具有强烈的宗教性
每个国家都与属于自己的宗教信仰,在宗教信仰的作用下人们能够获得心灵上的启迪,由此具体到实际行动,人们所表达的是一种善意的行为也是一种内心理念的升华。对于俄罗斯而言,俄罗斯同样也是一个有着宗教信仰的国家,俄罗斯文化内容里囊括了宗教这一范畴,因此,宗教作为俄罗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俄罗斯民间音乐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无论是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人们均会通过音乐声去表达各种喜悦以及哀思之情,希望能够在音乐声中获得心理的各种抚慰,所以他们在这种场合都能够通过圣歌作为相伴,使得各族文化能够得以广泛弘扬。俄罗斯有很多人有着宗教信仰,他们的这种宗教信仰是一种对于社会和生活的思考,通过宗教信仰,他们能够获得心灵的寂静或是抚慰。因此,音乐中所融入的宗教信仰是对民族的重视和尊重。
3 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流传的途径
3.1 俄侨建立专业音乐学校
1921年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建立,卡尔波娃这位毕业于圣彼得堡的钢琴家任第一届艺委会主席;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音乐学校创建于1925年,校址在哈尔滨道里通江街86号,校长是小提琴家戈尔德施京;哈尔滨音乐训练班成立于1927年10月,创办人为巴拉诺娃—波波娃。在办学期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各学校采取了一定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比如说定期进行举行各种不同形式的音乐会,在音乐会上演奏俄罗斯民间音乐,例如:在1936年4月17日,钢琴家齐娜列娃班上的瓦加佐娃演奏莫什科夫斯基的塔兰泰拉舞曲;斯拉温斯卡亚演奏柴可夫斯基的雪花莲;韦谢尔科娃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序曲》C小调;什瓦尔兹缅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序曲》G小调。
3.2 俄侨传播芭蕾舞艺术
3.2.1进行芭蕾舞演出
芭蕾舞与交响乐艺术通过特殊的历史环境在黑龙江省生根发芽,20世纪初在哈尔滨从事芭蕾艺术的导演有毕业于圣彼得堡皇家芭蕾舞蹈学校斯热夫斯基、还有莫斯科歌剧院芭蕾导演克维亚特科夫斯卡娅等,他们导演了俄罗斯著名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这些芭蕾舞剧在黑龙江省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3.2.2 开设芭蕾舞学校
舍夫柳金、福金和费奥科斯基托夫等人不但在芭蕾舞台演出,在演出之外还从事教学活动,培养出许多舞蹈艺术家,这些舞蹈艺术家在他们的影响下不断创新思路和舞蹈理念,延续了他们的舞蹈方式,并在这些舞蹈方式上融入自己的想法,由此使得舞蹈艺术更加精彩,对于学习舞蹈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当时黑龙江省有三所舞蹈学校实力最强,这些舞蹈实力较强的学校的舞蹈方式与一般舞蹈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即他们的舞蹈理念、舞蹈方式等都有着许多新的理念和思路。其中包括安德列耶娃芭蕾舞蹈学校、克维亚特科夫斯卡亚艺术学校、费奥克斯基脱附芭蕾舞蹈学校,这些芭蕾舞蹈学校每年都定期举行学生汇报演出,演出了大量的剧目,这些剧目中有的是俄罗斯经典剧目;有的是导演自编自演的剧目,这大大开拓了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的流通渠道。 3.3 俄侨传播歌剧艺术
1932年,虽然在日本的侵略下,哈尔滨的俄侨大量逃出哈尔滨前往上海,但是,哈尔滨的歌剧艺术实力仍然很强,一系列的表演和演出均见证了哈尔滨的歌剧艺术实力,这些实力的见证是对艺术的最好诠释,也是对于艺术的最好宣传和传播。例如:原铁路俱乐部有歌剧团、地方上也有哈尔滨歌剧团等。1933年,哈尔滨歌剧团在俄罗斯文化节中上演了俄國歌剧《金鸡》、《高跟鞋》等。1934年,演出了格林卡的歌剧《伊万·苏萨宁》。1935年夏季,在哈尔滨上演了歌剧《黑桃皇后》。1939年至1940年,哈尔滨歌剧团演出过《霍夫曼的故事》、《叶甫盖尼·奥涅金》等;从1941年到1944年侨民歌剧团上演了俄罗斯经典歌剧《沙皇的新娘》、《沙皇萨尔坦》、《鲍里斯·戈都诺夫》、《美人鱼》、《叶甫盖尼·奥涅金》等俄罗斯著名歌剧,使俄罗斯民间音乐通过歌剧艺术,在黑龙江生根发芽,随之黑龙江的歌剧艺术也开始逐步泛滥,人们通过这种形式获得艺术的熏陶,由此不断踏上艺术生涯。
3.4 成立“哈尔滨交响乐团”
1908年4月,在黑龙江省会哈尔滨成立了“中东清铁路管理局交响乐团”,自哈尔滨管弦交响乐团成立以来,至1945年8月,每月定期举办两次音乐会,自1938年至1942年10月1日,哈响乐团共演出了280余部作品,其中包括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1812年序曲》、《胡桃夹子》组曲;鲍罗廷《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等大量俄罗斯民族交响乐,哈响还与哈尔滨广播放送局相处融洽,例如:仅1943年3月的一个月内,哈响就为哈尔滨广播放送局举行9次音乐会,使俄罗斯的民间艺术通过哈尔滨广播放送局传递到哈尔滨普通百姓之中。就俄罗斯民间音乐来说,俄罗斯民间音乐也通过此种形式在黑龙江进行传播,使得大批的人员开始向着这种艺术形式发展。
俄罗斯民间音乐在20世纪初,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在黑龙江地区进行传播,以至于在60年代我国“上山下乡”的运动中,在黑龙江老辈人中有很多是在俄罗斯民歌《伏尔加河船夫曲》、《三套车》、《红梅花儿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陪伴下,度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这与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等地的广泛流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自20世纪初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流传到了黑龙江省,其美妙的旋律与伟大的民族精神影响了黑龙江一代又一代的人!而今,黑龙江人正以自己的艺术形式向人们表达精彩,这种精彩是对于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宣传和延续,也是对于自身艺术的最好表达。与此同时,黑龙江人在艺术形式中还融入了自身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色,表达着各种对于艺术与众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是艺术的见证,也是对于艺术形式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刁绍华.哈尔滨俄侨报刊简史[N].哈尔滨:黑龙江日报,1999-10-12.
[2]刘欣欣,刘学清.哈尔滨西洋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石方,高凌,刘爽.哈尔滨俄侨史[M].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98.
[4]仇琳,朱瑞雪.黑龙江省对俄罗斯服装纺织品出口贸易研究[J].中国市场,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