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如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要职业教育开展实效性教育教学活动。但是,职业学校对科技创新教育没有系统的课程开设,科技创新教育的方式比较匮乏,本文以德育学科为基础,展开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德育课程的思考与实践探究,希望能给科技创新教育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结构优化、动能转换阶段,迫切要求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核心促进作用愈加凸显。如何把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是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社会高素质劳动者的主力军,对此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科技创新教育现状
科技创新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教育。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教育,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系统性教育活动,目前,科技创新教育主要以基础教育为依托,通过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协同组合培养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态度、科学思维以及科学实践能力。
然而,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没有开设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不少学校仅仅依托部分专业老师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大赛时捎带进行,科技创新教育途径相对狭窄,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少年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探索和科技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创造能力标准越来越高,作为培养劳动者主力军的职业学校,肩头的任务更有万担之重。
二、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德育课程的思考
如何将科技知识与科技创新意识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成为职业学校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科技创新教育需要以学科教育课程为主要内容,使青少年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精神,體验科学探究,把握科学本质,全面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更需要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起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成为未来祖国的创新型人才。
(一)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时期,以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不断突破,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及思维方式的变革,新产业、新动能、新技术等将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虽然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关键要靠创新,要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这就需要我们加大科技创新教育,培养高创造性人才。
(二)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谁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职业学校在“立德”上更是任重道远,将德与技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从德育课程教学实况出发,将科技创新教育适当地融入到德育课程之中,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融入方式的可行性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开设现在可以运用智慧职教云、凤凰职教云、MOOC等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将科技创新教育的案例融入到德育课程的章节中去,如在“企业的经营”中融入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重要支撑,在“培养创新能力”中融入“创新中国”的典型案例,在“道德之美”中融入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钟南山等科学家的光辉事迹等等。
这种融入方式是可行的,可以扩大科技创新教育外延,科技创新教育不再局限于专业课程,同时也能够丰富德育课程内涵的,德育课程更加丰富有趣。进而,职业教育可以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彰显科技创新魅力的同时闪烁人性之光。
三、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德育课程的实践
(一)以科技创新教育活动为基础
在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职教云、MOOC等教育平台的教学资源,导入科技创新教育案例,特别是注重引入本校或者本地的创新案例,更好地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从而打造高效、有趣的德育科普课堂模式,增强德育课程的价值观引导,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加大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
(二)以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媒介
职业学校可以建立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工作室,将之作为第二德育课堂,开展“我爱发明”等科普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实践动,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创新能力,开展与地方企业之间的科技创新交流,将会发挥巨大的影射作用,为学生指引科技创新之路,取得科技创新教育与德育的双重教学效果。
(三)以科技创新成果实例为检视
对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德育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最好的检验,就是学生的发明创造、专利申请、科技创新大赛获奖等数量。通过对近两年的教育实践,我校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人数、作品数、获奖数等都有显著增加,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明显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氛围愈加浓厚。
四、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德育课程的意义
科技创新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和加强科技创新教育的普及工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新时代的历史重任和社会的责任。职业学校作为培养中国制造2025主力军的重要阵地,需要从社会全局的角度进行思考,重视科技创新教育,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将科技创新教育与德育紧密结合起来,注重二者的兼容性,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出才高德优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结构优化、动能转换阶段,迫切要求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核心促进作用愈加凸显。如何把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是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社会高素质劳动者的主力军,对此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科技创新教育现状
科技创新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教育。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教育,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系统性教育活动,目前,科技创新教育主要以基础教育为依托,通过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协同组合培养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态度、科学思维以及科学实践能力。
然而,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没有开设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不少学校仅仅依托部分专业老师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大赛时捎带进行,科技创新教育途径相对狭窄,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少年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探索和科技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创造能力标准越来越高,作为培养劳动者主力军的职业学校,肩头的任务更有万担之重。
二、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德育课程的思考
如何将科技知识与科技创新意识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成为职业学校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科技创新教育需要以学科教育课程为主要内容,使青少年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精神,體验科学探究,把握科学本质,全面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更需要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起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成为未来祖国的创新型人才。
(一)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时期,以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不断突破,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及思维方式的变革,新产业、新动能、新技术等将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虽然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关键要靠创新,要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这就需要我们加大科技创新教育,培养高创造性人才。
(二)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谁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职业学校在“立德”上更是任重道远,将德与技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从德育课程教学实况出发,将科技创新教育适当地融入到德育课程之中,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融入方式的可行性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开设现在可以运用智慧职教云、凤凰职教云、MOOC等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将科技创新教育的案例融入到德育课程的章节中去,如在“企业的经营”中融入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重要支撑,在“培养创新能力”中融入“创新中国”的典型案例,在“道德之美”中融入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钟南山等科学家的光辉事迹等等。
这种融入方式是可行的,可以扩大科技创新教育外延,科技创新教育不再局限于专业课程,同时也能够丰富德育课程内涵的,德育课程更加丰富有趣。进而,职业教育可以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彰显科技创新魅力的同时闪烁人性之光。
三、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德育课程的实践
(一)以科技创新教育活动为基础
在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职教云、MOOC等教育平台的教学资源,导入科技创新教育案例,特别是注重引入本校或者本地的创新案例,更好地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从而打造高效、有趣的德育科普课堂模式,增强德育课程的价值观引导,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加大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
(二)以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媒介
职业学校可以建立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工作室,将之作为第二德育课堂,开展“我爱发明”等科普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实践动,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创新能力,开展与地方企业之间的科技创新交流,将会发挥巨大的影射作用,为学生指引科技创新之路,取得科技创新教育与德育的双重教学效果。
(三)以科技创新成果实例为检视
对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德育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最好的检验,就是学生的发明创造、专利申请、科技创新大赛获奖等数量。通过对近两年的教育实践,我校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人数、作品数、获奖数等都有显著增加,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明显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氛围愈加浓厚。
四、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德育课程的意义
科技创新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和加强科技创新教育的普及工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新时代的历史重任和社会的责任。职业学校作为培养中国制造2025主力军的重要阵地,需要从社会全局的角度进行思考,重视科技创新教育,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将科技创新教育与德育紧密结合起来,注重二者的兼容性,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出才高德优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