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规定,小学班额应为40—45人,人均使用面积规定标准为1.12平方米。按照教育部规定的班额标准,中小学校每班46—55人为“大班额”,56—65人为“超大班额”,66人以上为“特大班额”。对照这一规定,现在不少地区的小学班级超编,成为小学教育教学的一大弊端。
一、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因为学生多,同学之间非常“亲密”,紧紧挨在一起,前后桌的距离刚好一个座椅大,坐下后几乎无法活动。学生最前排的课桌几乎要靠上教师讲台,两排课桌之间只能容下学生直坐。由于班上人多,坐在后排的学生因为老师照顾不到,学生上课做小动作就在所难免,课堂纪律难以维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为学生多,教室里的空气十分混浊,尤其到了冬季,有的学校因条件所限仍用煤炉取暖,炉子都是班主任自己想办法安装的,也没有什么专业水平,经常倒烟,加上教室里的窗户不能经常打开通风,致使室内空气混浊,直接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
因为学生多,老师无法照顾好每个学生。小学生还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老师的指导,需要与老师沟通,可是这么多学生,老师根本就难以顾及。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也受到很大影响,学生表达的机会受到限制,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孩子受影响更大。
因为学生多,一个孩子有小动作全班会受影响,老师无奈,只好“严格”要求:有的让所有学生手背到后面,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听课;有的一遍遍要求学生齐刷刷坐好,学生就紧张得就像士兵。为了班级秩序而不惜诉诸武力的体罚事件,总是屡禁不止。这样,纪律又保证了,而孩子的天性被扼杀了。
二、增加了安全隐患
班级学生严重超额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安全和身心健康。比如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时,学生很难疏散;发生地震等天灾,不管平时怎么训练有素,也很难让如此多的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如此狭小的空间里安全逃生。
三、影响教育改革
因为学生多,师生上课交流互动减少。老师怕孩子积极性上来,会像脱缰的野马,难以控制,想让他们停下来都难,因为老师一个人的声音怎么盖得住那么多谈兴正浓的孩子的声音。有人说能不能让学生悄声讨论,问题是只要有一个孩子声高,就会水涨船高,使得局面无法控制,于是干脆不互动,只能靠老师唱独角戏。像小组合作学习之类的教改,要在一个超大额或特大额的教室里实行谈何容易。
四、加重老师的工作负担
教学本来是件快乐的事情,但是面对如此多个活泼好动的孩子,老师要想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很多时候必须表现得像法西斯。本人有十几年的中学执教经验,去年初次接触小学教育,见诸多老师上课声色俱厉,颇感不解,后来自己和风细雨了一周后,也变成了河东狮子。几位同仁在一起谈起小学教育,都觉得是个力气活,因为现在独生子女又多,调皮捣蛋的孩子比比皆是,上课不但要声嘶力竭,还需不时停下来维持秩序,真是累呢!教学这个时候,连着上两节课,就要哑嗓子。
五、加重家长的负担
班级学生多,老师教不过来,就只能靠家长了。上课能认真听讲的孩子问题不大,调皮捣蛋的孩子就要麻烦家长了,孩子回到家要陪着写,耐心讲,直到孩子学会当天的知识。这无疑给家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如果家长不参与,孩子又学习差,可就惨了。老师顾不上,家长帮不上,自己又赶不上,于是就戴上了学困生的帽子。老师虽然尽力在课堂上关注尽可能多的孩子,但40分钟的课堂时间,小小教室里挤满了孩子,老师要从中间穿过都费劲,只能看孩子自己的造化。你说家长能不着急吗,于是乎课后除了有小饭桌,还有小书桌,再到家教老师家里辅导,吃吃小灶,如此又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让我们看看西方部分发达国家的班级编制,或许对我们会有启迪:
英国的小学规模较小,一般学校的学生总数在150—500人之间,最大的在700人左右,班级规模一般不超过30人。
2010年1月14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修改现行国民中小学每班40人的上限基准,自2011年度开始每班学生数少于40人。
美国缩小班级规模计划是在2000年7月开始执行的。美国教育界的研究发现,进入小班级学习的学生,学习进步得更快更好,这种优势在他们转入大型班级后仍然得到保持,而且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现在一般小学一个班仅有20多个学生。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编制的数据显示:世界上39个发达国家的小学班级平均人数为21.6人。
我在网上看了一些帖子,很是感慨,因为我们国家里竟然有的小学班级人数多达80,甚至是90。
我以为,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的缩小班级规模,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一、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因为学生多,同学之间非常“亲密”,紧紧挨在一起,前后桌的距离刚好一个座椅大,坐下后几乎无法活动。学生最前排的课桌几乎要靠上教师讲台,两排课桌之间只能容下学生直坐。由于班上人多,坐在后排的学生因为老师照顾不到,学生上课做小动作就在所难免,课堂纪律难以维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为学生多,教室里的空气十分混浊,尤其到了冬季,有的学校因条件所限仍用煤炉取暖,炉子都是班主任自己想办法安装的,也没有什么专业水平,经常倒烟,加上教室里的窗户不能经常打开通风,致使室内空气混浊,直接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
因为学生多,老师无法照顾好每个学生。小学生还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老师的指导,需要与老师沟通,可是这么多学生,老师根本就难以顾及。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也受到很大影响,学生表达的机会受到限制,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孩子受影响更大。
因为学生多,一个孩子有小动作全班会受影响,老师无奈,只好“严格”要求:有的让所有学生手背到后面,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听课;有的一遍遍要求学生齐刷刷坐好,学生就紧张得就像士兵。为了班级秩序而不惜诉诸武力的体罚事件,总是屡禁不止。这样,纪律又保证了,而孩子的天性被扼杀了。
二、增加了安全隐患
班级学生严重超额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安全和身心健康。比如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时,学生很难疏散;发生地震等天灾,不管平时怎么训练有素,也很难让如此多的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如此狭小的空间里安全逃生。
三、影响教育改革
因为学生多,师生上课交流互动减少。老师怕孩子积极性上来,会像脱缰的野马,难以控制,想让他们停下来都难,因为老师一个人的声音怎么盖得住那么多谈兴正浓的孩子的声音。有人说能不能让学生悄声讨论,问题是只要有一个孩子声高,就会水涨船高,使得局面无法控制,于是干脆不互动,只能靠老师唱独角戏。像小组合作学习之类的教改,要在一个超大额或特大额的教室里实行谈何容易。
四、加重老师的工作负担
教学本来是件快乐的事情,但是面对如此多个活泼好动的孩子,老师要想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很多时候必须表现得像法西斯。本人有十几年的中学执教经验,去年初次接触小学教育,见诸多老师上课声色俱厉,颇感不解,后来自己和风细雨了一周后,也变成了河东狮子。几位同仁在一起谈起小学教育,都觉得是个力气活,因为现在独生子女又多,调皮捣蛋的孩子比比皆是,上课不但要声嘶力竭,还需不时停下来维持秩序,真是累呢!教学这个时候,连着上两节课,就要哑嗓子。
五、加重家长的负担
班级学生多,老师教不过来,就只能靠家长了。上课能认真听讲的孩子问题不大,调皮捣蛋的孩子就要麻烦家长了,孩子回到家要陪着写,耐心讲,直到孩子学会当天的知识。这无疑给家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如果家长不参与,孩子又学习差,可就惨了。老师顾不上,家长帮不上,自己又赶不上,于是就戴上了学困生的帽子。老师虽然尽力在课堂上关注尽可能多的孩子,但40分钟的课堂时间,小小教室里挤满了孩子,老师要从中间穿过都费劲,只能看孩子自己的造化。你说家长能不着急吗,于是乎课后除了有小饭桌,还有小书桌,再到家教老师家里辅导,吃吃小灶,如此又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让我们看看西方部分发达国家的班级编制,或许对我们会有启迪:
英国的小学规模较小,一般学校的学生总数在150—500人之间,最大的在700人左右,班级规模一般不超过30人。
2010年1月14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修改现行国民中小学每班40人的上限基准,自2011年度开始每班学生数少于40人。
美国缩小班级规模计划是在2000年7月开始执行的。美国教育界的研究发现,进入小班级学习的学生,学习进步得更快更好,这种优势在他们转入大型班级后仍然得到保持,而且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现在一般小学一个班仅有20多个学生。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编制的数据显示:世界上39个发达国家的小学班级平均人数为21.6人。
我在网上看了一些帖子,很是感慨,因为我们国家里竟然有的小学班级人数多达80,甚至是90。
我以为,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的缩小班级规模,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