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提出了当前建筑业一片繁荣背后掩盖的建筑物“短寿”造成的能源、资源严重浪费,分析了此种现象深刻的历史、社会根源,探讨了解决建筑物“短寿”问题的途径。
建筑业一片繁荣的背后掩盖了什么?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对于建设行业来说,就是非要继续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保持房地产、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转变城乡发展模式。
我国建筑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据全国房地产协会会长杨慎的论述,包括城乡个人建房和由于拖欠工程款而未列入统计的部分,2003年全国房地产投资总额高于1.8万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32%[2]。房地产业赚到了大钱,用户入住了新房,政府显示了政绩,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建筑业的高速发展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起到了调整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但是在这一领域,反面的声音也不少,关于公建与居住建筑的外观风格、内在质量、节能环保、市政配套等方面,不满的呼声不断,但似乎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假如我们将立脚点从注重GDP等纯经济指标转到注重可持续发展,转到注重节能、环保上来,应该说我国目前的建筑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大量的能源、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状况,形势不容乐观。问题的严重性通过横向对比可以看出。一个经常提到的对比是:我国单位建筑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约三倍(尽管已发布建筑节能标准多年,新建建筑中95%以上还是高能耗建筑)。另一个不常提到的对比是:我国住宅的平均寿命约为30年,仅为发达国家的约三分之一[3](公共建筑的的平均寿命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这就是说,为居民提供同样大小、同样功能、同样服务期的住宅,我国耗费的资源、能源是发达国家的约三倍。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从全国范围来说住宅空调、采暖的普及率还不高,所以从整体来说,实际消耗的能源还不算多;而建筑物缩短寿命造成的能源、资源浪费更是直接的、一次性的(建筑物一落成就已发生),还将额外增加大量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破坏。
能耗增长快和用能效率低下是当前我国能源利用的特点。2002年和2003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9.7%和10.1%,均高于同期国家GDP的年增长率,而一些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却出现了零增长或负增长的情况[4];也就是说在用能效率方面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在继续加大。除了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耗过大之外,各类商品(包括建筑类产品)的寿命过短,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建筑物“短寿”对某些人来说却是“好事”,会带来建筑业“繁荣”、利润丰厚、建筑面积完成总量上升、GDP数值高涨的效果;所以一些人对它听之任之,一些人对它视而不见。以北京为例,二环、三环沿线,长安街沿长线两侧,近些年来拆除了多少并非危房的高层、多层住宅和公共建筑物,却很少听到非议。左边这张摄于2003年5月的照片,照的就是北京东三环沿线(CBD区)寿命不到30年即将被拆除的住宅楼;近两年北京遭遇类似命运现已消失的建筑物可能已达到三位数。有人提到,北京近年来每年完成的建筑面积,相当于整个欧洲每年完成的建筑面积,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却丝毫未考虑到其中有多少是拆了又建,造成浪费的。再看全国,从大中城市到乡镇、农村,多数人只是自豪于家乡面貌的巨变,仅有少数人为中华文脉的割断而叹息,也仅有少数人留意到其中隐含的巨大资源浪费。尤其危险的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的蕴藏量相对贫乏[3],因此,以上现象的存在,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影响将是致命的。
如今的各种媒体上“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标志性建筑”这样的词汇已逐步从褒义词变为贬义词了;但是某些官员对于涉及到自己利益的工程,往往就认为速度还不够快、投资还不够多、标准还不够高。这样的人应该想想秦始皇的建设“伟绩”为自己和当时的老百姓带来了什么?想想多少年后子孙后代会如何看待自己今天的工程?透过几乎毫无实用价值的秦陵兵马俑、万里长城的“宏伟”外表,我们应该看到当时人民的苦难和付出的生命代价,看到宝贵的资源并没有被用到该用的地方,也看到秦始皇的暴政和奢侈带来秦朝的短寿。最近的考古研究表明,所谓“火烧阿房宫”只是历史上的误传:阿房宫根本就未建成,也就谈不上“火烧”;由于国力衰竭、始皇暴亡,秦二世为了加紧建造始皇陵,将刚刚开工的阿房宫停建;以后秦朝很快覆灭,阿房宫就再没有复工的机会了。
建筑物“短寿”的根源何在?
建筑物“短寿”的根源,在于建造和使用建筑物的人:一方面,在于建造建筑物的人(包括开发商、设计者、主管部门)只求速度、利润,不讲质量、寿命;另一方面,在于使用建筑物的人只求外表、时髦,不讲适用、实效。实际上,作为社会的人,建造、使用两者是合二而一的(即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财富的享用者);作为社会的人,他所采取的任何行动,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原因。
前面谈到建筑物“短寿”的现象,是从中国和外国的对比谈起的,分析其根源,也要从研究各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对建筑业的不同影响入手。
历史上,我国有改朝换代时将前朝宫殿楼阙付之一炬的传统。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积淀,尽管也保存下不少壮丽雄伟的宫殿、气势万千的祠庙、秀美多姿的园林,但与世界最古老民族的历史仍不相称。出境旅游者会发现,很多国家不管是大城市、小村镇,仍保留着不少已有数百上千年历史的古老建筑物和街区风貌;而在中国经过历朝的破坏,留存下来的各个历史时代的标志性建筑已属凤毛麟角,甚至这些硕果仅存的人文遗迹现在仍面临被拆除的厄运,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不土不洋的“形象”工程。要说最能缩短建筑物寿命的,莫数战争了,这是世界各国历史普遍证明的规律。所幸的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本土未发生大的战争。说到战争和能源、资源的关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从国内战争到世界大战,几乎都与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有密切联系。值得警惕的是,和平时期的经济“侵略”,往往能达到战争尚不能达到的目的;大量资金的引进,往往带来大量资源提前和过度消耗的后果。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力量对建筑物的破坏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前后十余年的政治运动,更给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深重的灾难:北京五百年的古城墙被拆除殆净,全国各地的文物古迹毁砸过半。“突出政治,批资批修”,导致经济停滞,建筑业同样一片萧条;期间建成的建筑物外观呆板,功能简陋。中国建筑物的“短寿”,可以说与政治变革过于频繁、激烈,社会价值观好走极端有很大关系。
历史的影响应该说是隐性的、作用不确定的;同时也是持续的、不易消除的。尽管封建皇权早已成为历史,打砸抢再也没有市场,但其衍生物仍在发挥影响。不尊重前人的文化创造、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仍在很多人的行动中表现出来:他们更关心的是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小到古建古树上乱刻乱划,大到官员一心建造自己的“政绩工程”;他们生怕在时尚潮流的拼比中落在别人的后面,城镇规划设计欧陆风泛滥,家庭装修也是崇洋奢华、几年翻修一次。
“太多的开发商唯利是图,太多的设计师迁就随和,太多的官员指手划脚,太多的用户跟风逐流”,这是建筑物“短寿”的致命根源所在;当一座旧建筑物影响了商人赚钱、遮挡了政府官员的仕途,又遭住户嫌弃、建筑师漠视,即使它有再高的文物价值,再多的继续使用价值,也难逃被拆除的厄运。
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建筑领域。当前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着“一切向钱看”的经营理念,公私消费领域时兴的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官方语言叫做“剌激消费,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家电、信息、服装、汽车、办公用品……,追时髦、讲排场,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世界第一;假冒伪劣或质量低下、滥竽充数,也是世所罕见。中国目前处在一种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真空、道德空白阶段,很多社会现象的发生均可由此来解释;要想改变这些现象,也要从改变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念,提高社会各层次人员的素质入手,作长期的艰苦工作,并非朝夕之功可以奏效的。
值得注意的是,建材和施工质量的低劣,也是造成我国建筑物“短寿”的重要原因。据权威部门抽检,我国主要建材的合格率仅有64%,装饰材料、防水材料合格率不到60%。我国多数建筑施工队伍的主要成份,是素质低下、流动性大的农民工,极大地影响到建筑物的竣工质量。
慎建少拆,解决建筑物“短寿”的综合措施
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解决建筑物“短寿”问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因此只有采取全面、综合的坚决措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做到慎建少拆,才能达到节约能源、资源,延长建筑物寿命的目标。最重要的、关键性的综合措施有哪些呢?
一、规划引路,明确目标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抓紧制定专项规划,明确各行业节能降耗的标准、目标和政策措施。抓好重点行业的节能节水节材工作。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要“停止大拆大建,探索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目前对于建筑物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节能降耗,对于城乡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文物古迹,已有了较深入的研究、较全面的规划;但是,对于如何延长建筑物寿命,以达到节约能源、资源的问题却缺乏研究和规划。
我国目前城乡各种类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状况究竟如何?什么样的建筑可以拆除?什么样的建筑应该保留?如何保留?政府主管部门应依据什么指标,制定什么政策,来控制建筑物的建造、拆除和维修,以达到延长其寿命,确保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如何依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实现建筑物和建材的循环重复使用?如何建造真正的绿色建筑、生态住宅?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作者曾经著文探讨如何对人类的各种建设活动和古今中外各类建筑物进行可持续发展性能方面的评价,提出了用加权评分和价值折算两种方法,来计算建筑物在其全寿命期内满足人们需求程度和消耗地球资源程度的功耗综合指标。[5]
二、政府带头,倡导节约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1]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办公楼越建越豪华,甚至以“培训中心”的名义建设高级宾馆、娱乐场所;银行、税务、公检法……这些有钱有权的单位,楼盖得越来越大,装修越来越高级。国内一些县级政府的新建办公楼,建筑面积和豪华程度甚至超过一些国家的中央政府办公楼。这样的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去要求别人建设节约型社会?
最近看到一个电视记录片,讲述了七十多年前出任当时西康省主席的民主人士刘文辉要求属下廉洁奉公:“假如哪个县政府的办公楼好于当地学校的建筑,就撤县长的职。”屏幕上出现了当时外观简陋的县政府平房和该地学校楼房对比的老照片。现在时代不同了,经济发展了,但是“三个代表”的理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求我们的党和政府更要以身作则,倡导节约。
有一种似乎已过时、遭到某些人鄙视的做法:“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其实这种做法倒是很符合循环经济新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它要说明的是,任何商品都有一个从新到旧,到修复使用的合理周期。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政府和媒体应该带头转变观念,不再片面地过度强调消费,转而从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在全社会倡导建立以奢侈浪费为耻、以勤俭节约为荣的风气,公家、私人都要养成量入而出、理性消费的良好习惯。
三、慎建少拆,严格控制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要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要“继续把好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
目前建筑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城市化、危房改造,不断加速;奥运会、世博会,热上加热。尽管不少人加以否认,“过热”已是客观事实;慎建少拆、加强控制,成为建筑业形势所迫、急需采取的措施。
慎建,包括谨慎立项、谨慎设计、谨慎选材和谨慎施工,一方面要控制建设速度和总量,另一方面每个新建项目除了要坚持“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建设方针,还要加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果更简洁、确切,是否可概括为“科学、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十字建设方针。将符合科学发展观放在首位,更切合当前的形势;“科学”两个字,也涵盖了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在贯彻以上建设方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元化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五个方面的标准根据对象、条件的不同,是多层次、多样化的。例如在“适用”和“经济”方面,各类建筑都应有高、中、低不同档次分布的最佳比例,要扭转当前偏高、求大的不良倾向。在“美观”上,当前建筑设计中不看对象片面追求“光、薄、透”,搞玻璃幕墙、大立地窗,这种趋同随流的作法往往带来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浪费,还使城市面貌单调、雷同,并不能带来视觉上的美感[6]。又如,注重循环经济的建立,实现结构形式的多样化,就应该更多地采用建筑材料可以重复使用的钢结构建筑形式。
少拆,是要充分利用已有建筑物的使用价值,能不拆的就不要轻率拆除;要制定和实施建筑物全寿命周期使用的指标和控制措施,要注重旧建筑物翻新改造。有人认为,目前建筑物“短寿”的原因,是现存建筑的质量太低,“无论是建筑外观,还是内部功能,已完全不能适应目前城市面貌的社会需要,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拆除是最优选择。”但是,往往那些盲目的大拆大建者自己并没有真正弄清楚“城市面貌的需要、居民生活的需要”到底是什么?北京平安大道、两广大街改造的教训就很能说明问题。还有北京的华侨大厦、工会大楼,湖北的武汉展览馆……这些50年代的“标志性建筑”,寿未终而正寝;北京西单的福绥境大楼、前三门大街沿线的高层住宅……在60、70年代也曾经是当时的“骄傲”,现在却被说得一无是处,面临拆除的命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髦风尚是反复、多变的,况且建筑物的外观不用拆毁就可以进行改造,其功能不用拆毁也可加以改进。如今在发达国家都常见的旧建筑物翻新改造,到了资源相对短缺、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国反而行不通了,这说得过去吗?
从尊重历史与爱惜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人文资源)出发,我们都应该注意保护代表各个时代(包括建国初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重要建筑物。如果说历史是一条长河,各个时代的建筑物形成了两岸不同地貌引人入胜的风景;历史不应有间断,风景也不应有空白。乱拆乱建,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当盲目建成的新楼房空置多年不能投入使用时,当尚有留存价值的建筑物、建筑材料提前变为成千上万吨建筑垃圾时,我们是否意识到这是在消费宝贵的资源,在剥夺我们的子孙后代享用这些资源的权利?让我们还是慎建少拆,为子孙后代少留遗憾、多留资源吧!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005年3月5日。
[2]杨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住房建设》,土建动态,北京勘察设计协会,2004年4期。
[3]刘波,《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是战略性举措》,中国建设报2005年3月22日。
[4]宋序彤,《城镇发展中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关问题》,城建设计研究,2005年1期。
[5]徐米甘,《建筑的功耗综合指标与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中国建筑学会。
[6]布正伟,《多元化如何走向?——重读〈北京宪章〉后的思考》,2000年9月。
建筑业一片繁荣的背后掩盖了什么?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对于建设行业来说,就是非要继续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保持房地产、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转变城乡发展模式。
我国建筑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据全国房地产协会会长杨慎的论述,包括城乡个人建房和由于拖欠工程款而未列入统计的部分,2003年全国房地产投资总额高于1.8万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32%[2]。房地产业赚到了大钱,用户入住了新房,政府显示了政绩,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建筑业的高速发展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起到了调整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但是在这一领域,反面的声音也不少,关于公建与居住建筑的外观风格、内在质量、节能环保、市政配套等方面,不满的呼声不断,但似乎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假如我们将立脚点从注重GDP等纯经济指标转到注重可持续发展,转到注重节能、环保上来,应该说我国目前的建筑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大量的能源、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状况,形势不容乐观。问题的严重性通过横向对比可以看出。一个经常提到的对比是:我国单位建筑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约三倍(尽管已发布建筑节能标准多年,新建建筑中95%以上还是高能耗建筑)。另一个不常提到的对比是:我国住宅的平均寿命约为30年,仅为发达国家的约三分之一[3](公共建筑的的平均寿命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这就是说,为居民提供同样大小、同样功能、同样服务期的住宅,我国耗费的资源、能源是发达国家的约三倍。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从全国范围来说住宅空调、采暖的普及率还不高,所以从整体来说,实际消耗的能源还不算多;而建筑物缩短寿命造成的能源、资源浪费更是直接的、一次性的(建筑物一落成就已发生),还将额外增加大量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破坏。
能耗增长快和用能效率低下是当前我国能源利用的特点。2002年和2003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9.7%和10.1%,均高于同期国家GDP的年增长率,而一些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却出现了零增长或负增长的情况[4];也就是说在用能效率方面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在继续加大。除了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耗过大之外,各类商品(包括建筑类产品)的寿命过短,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建筑物“短寿”对某些人来说却是“好事”,会带来建筑业“繁荣”、利润丰厚、建筑面积完成总量上升、GDP数值高涨的效果;所以一些人对它听之任之,一些人对它视而不见。以北京为例,二环、三环沿线,长安街沿长线两侧,近些年来拆除了多少并非危房的高层、多层住宅和公共建筑物,却很少听到非议。左边这张摄于2003年5月的照片,照的就是北京东三环沿线(CBD区)寿命不到30年即将被拆除的住宅楼;近两年北京遭遇类似命运现已消失的建筑物可能已达到三位数。有人提到,北京近年来每年完成的建筑面积,相当于整个欧洲每年完成的建筑面积,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却丝毫未考虑到其中有多少是拆了又建,造成浪费的。再看全国,从大中城市到乡镇、农村,多数人只是自豪于家乡面貌的巨变,仅有少数人为中华文脉的割断而叹息,也仅有少数人留意到其中隐含的巨大资源浪费。尤其危险的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的蕴藏量相对贫乏[3],因此,以上现象的存在,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影响将是致命的。
如今的各种媒体上“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标志性建筑”这样的词汇已逐步从褒义词变为贬义词了;但是某些官员对于涉及到自己利益的工程,往往就认为速度还不够快、投资还不够多、标准还不够高。这样的人应该想想秦始皇的建设“伟绩”为自己和当时的老百姓带来了什么?想想多少年后子孙后代会如何看待自己今天的工程?透过几乎毫无实用价值的秦陵兵马俑、万里长城的“宏伟”外表,我们应该看到当时人民的苦难和付出的生命代价,看到宝贵的资源并没有被用到该用的地方,也看到秦始皇的暴政和奢侈带来秦朝的短寿。最近的考古研究表明,所谓“火烧阿房宫”只是历史上的误传:阿房宫根本就未建成,也就谈不上“火烧”;由于国力衰竭、始皇暴亡,秦二世为了加紧建造始皇陵,将刚刚开工的阿房宫停建;以后秦朝很快覆灭,阿房宫就再没有复工的机会了。
建筑物“短寿”的根源何在?
建筑物“短寿”的根源,在于建造和使用建筑物的人:一方面,在于建造建筑物的人(包括开发商、设计者、主管部门)只求速度、利润,不讲质量、寿命;另一方面,在于使用建筑物的人只求外表、时髦,不讲适用、实效。实际上,作为社会的人,建造、使用两者是合二而一的(即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财富的享用者);作为社会的人,他所采取的任何行动,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原因。
前面谈到建筑物“短寿”的现象,是从中国和外国的对比谈起的,分析其根源,也要从研究各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对建筑业的不同影响入手。
历史上,我国有改朝换代时将前朝宫殿楼阙付之一炬的传统。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积淀,尽管也保存下不少壮丽雄伟的宫殿、气势万千的祠庙、秀美多姿的园林,但与世界最古老民族的历史仍不相称。出境旅游者会发现,很多国家不管是大城市、小村镇,仍保留着不少已有数百上千年历史的古老建筑物和街区风貌;而在中国经过历朝的破坏,留存下来的各个历史时代的标志性建筑已属凤毛麟角,甚至这些硕果仅存的人文遗迹现在仍面临被拆除的厄运,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不土不洋的“形象”工程。要说最能缩短建筑物寿命的,莫数战争了,这是世界各国历史普遍证明的规律。所幸的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本土未发生大的战争。说到战争和能源、资源的关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从国内战争到世界大战,几乎都与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有密切联系。值得警惕的是,和平时期的经济“侵略”,往往能达到战争尚不能达到的目的;大量资金的引进,往往带来大量资源提前和过度消耗的后果。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力量对建筑物的破坏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前后十余年的政治运动,更给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深重的灾难:北京五百年的古城墙被拆除殆净,全国各地的文物古迹毁砸过半。“突出政治,批资批修”,导致经济停滞,建筑业同样一片萧条;期间建成的建筑物外观呆板,功能简陋。中国建筑物的“短寿”,可以说与政治变革过于频繁、激烈,社会价值观好走极端有很大关系。
历史的影响应该说是隐性的、作用不确定的;同时也是持续的、不易消除的。尽管封建皇权早已成为历史,打砸抢再也没有市场,但其衍生物仍在发挥影响。不尊重前人的文化创造、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仍在很多人的行动中表现出来:他们更关心的是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小到古建古树上乱刻乱划,大到官员一心建造自己的“政绩工程”;他们生怕在时尚潮流的拼比中落在别人的后面,城镇规划设计欧陆风泛滥,家庭装修也是崇洋奢华、几年翻修一次。
“太多的开发商唯利是图,太多的设计师迁就随和,太多的官员指手划脚,太多的用户跟风逐流”,这是建筑物“短寿”的致命根源所在;当一座旧建筑物影响了商人赚钱、遮挡了政府官员的仕途,又遭住户嫌弃、建筑师漠视,即使它有再高的文物价值,再多的继续使用价值,也难逃被拆除的厄运。
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建筑领域。当前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着“一切向钱看”的经营理念,公私消费领域时兴的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官方语言叫做“剌激消费,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家电、信息、服装、汽车、办公用品……,追时髦、讲排场,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世界第一;假冒伪劣或质量低下、滥竽充数,也是世所罕见。中国目前处在一种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真空、道德空白阶段,很多社会现象的发生均可由此来解释;要想改变这些现象,也要从改变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念,提高社会各层次人员的素质入手,作长期的艰苦工作,并非朝夕之功可以奏效的。
值得注意的是,建材和施工质量的低劣,也是造成我国建筑物“短寿”的重要原因。据权威部门抽检,我国主要建材的合格率仅有64%,装饰材料、防水材料合格率不到60%。我国多数建筑施工队伍的主要成份,是素质低下、流动性大的农民工,极大地影响到建筑物的竣工质量。
慎建少拆,解决建筑物“短寿”的综合措施
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解决建筑物“短寿”问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因此只有采取全面、综合的坚决措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做到慎建少拆,才能达到节约能源、资源,延长建筑物寿命的目标。最重要的、关键性的综合措施有哪些呢?
一、规划引路,明确目标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抓紧制定专项规划,明确各行业节能降耗的标准、目标和政策措施。抓好重点行业的节能节水节材工作。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要“停止大拆大建,探索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目前对于建筑物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节能降耗,对于城乡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文物古迹,已有了较深入的研究、较全面的规划;但是,对于如何延长建筑物寿命,以达到节约能源、资源的问题却缺乏研究和规划。
我国目前城乡各种类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状况究竟如何?什么样的建筑可以拆除?什么样的建筑应该保留?如何保留?政府主管部门应依据什么指标,制定什么政策,来控制建筑物的建造、拆除和维修,以达到延长其寿命,确保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如何依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实现建筑物和建材的循环重复使用?如何建造真正的绿色建筑、生态住宅?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作者曾经著文探讨如何对人类的各种建设活动和古今中外各类建筑物进行可持续发展性能方面的评价,提出了用加权评分和价值折算两种方法,来计算建筑物在其全寿命期内满足人们需求程度和消耗地球资源程度的功耗综合指标。[5]
二、政府带头,倡导节约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1]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办公楼越建越豪华,甚至以“培训中心”的名义建设高级宾馆、娱乐场所;银行、税务、公检法……这些有钱有权的单位,楼盖得越来越大,装修越来越高级。国内一些县级政府的新建办公楼,建筑面积和豪华程度甚至超过一些国家的中央政府办公楼。这样的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去要求别人建设节约型社会?
最近看到一个电视记录片,讲述了七十多年前出任当时西康省主席的民主人士刘文辉要求属下廉洁奉公:“假如哪个县政府的办公楼好于当地学校的建筑,就撤县长的职。”屏幕上出现了当时外观简陋的县政府平房和该地学校楼房对比的老照片。现在时代不同了,经济发展了,但是“三个代表”的理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求我们的党和政府更要以身作则,倡导节约。
有一种似乎已过时、遭到某些人鄙视的做法:“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其实这种做法倒是很符合循环经济新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它要说明的是,任何商品都有一个从新到旧,到修复使用的合理周期。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政府和媒体应该带头转变观念,不再片面地过度强调消费,转而从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在全社会倡导建立以奢侈浪费为耻、以勤俭节约为荣的风气,公家、私人都要养成量入而出、理性消费的良好习惯。
三、慎建少拆,严格控制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要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要“继续把好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
目前建筑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城市化、危房改造,不断加速;奥运会、世博会,热上加热。尽管不少人加以否认,“过热”已是客观事实;慎建少拆、加强控制,成为建筑业形势所迫、急需采取的措施。
慎建,包括谨慎立项、谨慎设计、谨慎选材和谨慎施工,一方面要控制建设速度和总量,另一方面每个新建项目除了要坚持“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建设方针,还要加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果更简洁、确切,是否可概括为“科学、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十字建设方针。将符合科学发展观放在首位,更切合当前的形势;“科学”两个字,也涵盖了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在贯彻以上建设方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元化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五个方面的标准根据对象、条件的不同,是多层次、多样化的。例如在“适用”和“经济”方面,各类建筑都应有高、中、低不同档次分布的最佳比例,要扭转当前偏高、求大的不良倾向。在“美观”上,当前建筑设计中不看对象片面追求“光、薄、透”,搞玻璃幕墙、大立地窗,这种趋同随流的作法往往带来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浪费,还使城市面貌单调、雷同,并不能带来视觉上的美感[6]。又如,注重循环经济的建立,实现结构形式的多样化,就应该更多地采用建筑材料可以重复使用的钢结构建筑形式。
少拆,是要充分利用已有建筑物的使用价值,能不拆的就不要轻率拆除;要制定和实施建筑物全寿命周期使用的指标和控制措施,要注重旧建筑物翻新改造。有人认为,目前建筑物“短寿”的原因,是现存建筑的质量太低,“无论是建筑外观,还是内部功能,已完全不能适应目前城市面貌的社会需要,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拆除是最优选择。”但是,往往那些盲目的大拆大建者自己并没有真正弄清楚“城市面貌的需要、居民生活的需要”到底是什么?北京平安大道、两广大街改造的教训就很能说明问题。还有北京的华侨大厦、工会大楼,湖北的武汉展览馆……这些50年代的“标志性建筑”,寿未终而正寝;北京西单的福绥境大楼、前三门大街沿线的高层住宅……在60、70年代也曾经是当时的“骄傲”,现在却被说得一无是处,面临拆除的命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髦风尚是反复、多变的,况且建筑物的外观不用拆毁就可以进行改造,其功能不用拆毁也可加以改进。如今在发达国家都常见的旧建筑物翻新改造,到了资源相对短缺、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国反而行不通了,这说得过去吗?
从尊重历史与爱惜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人文资源)出发,我们都应该注意保护代表各个时代(包括建国初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重要建筑物。如果说历史是一条长河,各个时代的建筑物形成了两岸不同地貌引人入胜的风景;历史不应有间断,风景也不应有空白。乱拆乱建,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当盲目建成的新楼房空置多年不能投入使用时,当尚有留存价值的建筑物、建筑材料提前变为成千上万吨建筑垃圾时,我们是否意识到这是在消费宝贵的资源,在剥夺我们的子孙后代享用这些资源的权利?让我们还是慎建少拆,为子孙后代少留遗憾、多留资源吧!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005年3月5日。
[2]杨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住房建设》,土建动态,北京勘察设计协会,2004年4期。
[3]刘波,《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是战略性举措》,中国建设报2005年3月22日。
[4]宋序彤,《城镇发展中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关问题》,城建设计研究,2005年1期。
[5]徐米甘,《建筑的功耗综合指标与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中国建筑学会。
[6]布正伟,《多元化如何走向?——重读〈北京宪章〉后的思考》,200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