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与自发性脑干出血发病及预后有关的危险因素,为该病预防和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近年来的病例,分析经CT检查明确诊断的36例患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转归。结果:本组病例中存活19例,死亡17例,病死率为47.2%。结论:高血压、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吸烟与饮酒等因素均为脑干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出血量、血肿大小、意识障碍、高热、消化道出血等。临床症状越重,伴随症状或并发症越多,预后越差。
关键词: 脑干出血;发病;预后;危险因素
脑干出血是神经科危重症,其预后差,病死率高。如何及早消除危险因素,预防或减少该病发生,以及通过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及病情判断提供依据,成为临床医生进行综合分析治疗以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课题。为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现将我院2000~2007年收治的36例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6例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8~84岁,平均51.32岁。发病年龄段:年龄<45 岁5 例,占13.9%;45~60 岁12 例,占33.3%;60 岁以上19 例, 占52.8%;发病时间段分布:1∶00~6∶00 发病者20 例,6∶00~12∶ 00 发病者6 例, 12∶00~18∶00 发病者6 例,18∶00 至次日1∶00发病者4 例; 高血压病程:< 10 年4 例(11.1 %) ,10~20 年11 例(30.6 %) ,25 年以上8例(22.2%) 。非高血压13 例(36.1%) 。发病形式:36例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中,21 例为情绪激动后发病,占58.3%。11 例为过度劳累后发病, 占30.6%。36例患者中,吸烟者19例,饮酒者28例,既吸烟又饮酒者15例。
1.2 临床表现
入院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17例, 其中,昏迷2例,眩晕、头痛9例,抽搐6例。中枢性高热28例,双瞳孔缩小12例,不等大5例,侧视麻痹4例,垂直注视麻痹2例,霍纳氏征2例。偏瘫21例, 四肢瘫12例,交叉瘫2例。感觉障碍11例。颈抵抗13例。病理征阳性者30例。呼吸衰竭10例。并发肺部感染22例,尿路感染3例,肾功能不全11例, 上消化道出血18例,阻塞性脑积水3例。
1.3 影像学及辅助检查
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明确诊断,出血量为1.0~13.5 ml。局部脑桥出血15例,其中局限于单侧11例,双侧均波及4例。单纯中脑出血9例,延髓出血 2例,全脑干出血 1例。周围血中白细胞不同程度升高28例, 中性粒细胞升高15例, 血糖升高26例, 尿素氮增高5例。
2 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均予内科保守治疗, 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内压、保护脑细胞、对症治疗和伴随疾病的相关药物治疗。本组病例中存活19例,死亡17例,病死率为47.2%。出血量<2 ml, 全部存活, 预后良好;出血量>10 ml, 早期体温>39℃者全部死亡。单纯中脑出血患者,死亡4例;桥脑出血患者,死亡5例;中脑合并桥脑出血的患者中,死亡3例。出血量为2.1~5.0 ml死亡3例,5.1~8.0 ml 4例,8.1~13.5 ml 10例。死亡组中,有3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死于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消化道出血,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3 讨论
3.1发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脑干出血的重要原因[1]。本组病例显示:有23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发病时有高血压者31例(86.1%)。发病年龄段主要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在不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在多数患者中成为常见的诱发因素,而吸烟与饮酒也是自发性脑干出血的危险因
素。发病的时间段主要为凌晨1∶00~6∶00,因此在此时间段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时应考虑到脑干出血的可能,引起警惕。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对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每天定时测量血压,监控不同生理情况和心理状态下的血压状况。
3.2 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3.2.1 出血量本组病例中,出血量<5 ml者,死亡率为17.6%,出血量>5 ml者,死亡率为82.4%,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2 血肿大小本组研究显示,血肿直径大于脑干横径的50%或者直径大于2 cm者预后不良。
3.2.3 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其原因为原发性脑干出血使呼吸中枢抑制,累及呼吸肌收缩功能引起通气障碍,昏迷导致舌根后坠、呕吐物误吸及痰堵引起呼吸道梗阻[2]。本组病例中,有23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其中死亡15例,与未出现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的患者比较,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因此,出现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3.2.4 意识障碍短时间内出现意识不清,提示出血量大,病情危重,是死亡的危险因素。本组病例中有12例患者在发病早期即出现意识障碍,其中死亡9例,与早期无意识障碍者比较,死亡率明显升高。有无意识障碍,直接表明脑损害的程度,其原因之一可能与被盖部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损有关。
3.2.5 高热(>38.5℃)是死亡的危险因素原发性脑干出血后出现高热是脑严重损伤的表现之一,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和超高代谢的结果。本组病例中高热(>38.5℃)16例,其中死亡13例,与无高热患者相比,死亡率明显升高(P<0.01)。本组研究提示,患者发生原发性脑干出血后出现体温超过38.5℃与患者死亡密切相关。
3.2.6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①脑干出血导致内脏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应激性溃疡。②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儿茶酚胺及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使胃黏膜屏障破坏。③ 迷走神经活动增强, 乙酰胆碱分泌增加, 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肾功能衰竭主要原因是皮层及皮层下中枢调节紊乱,丘脑下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及高血压致肾小血管痉挛, 肾血流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3]。本组研究显示,消化道出血亦是脑干出血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
3.2.7破入脑室本组病例,破入脑室12例,死亡11例,死亡率91.7%,显示脑干出血破入脑室者,预后不良。
综上所述可知,①高血压、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吸烟与饮酒等因素均为脑干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平时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戒除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同时完善个体心理素质,避免大喜大悲等剧烈的情绪波动,对于该病的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②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出血量、血肿大小、临床症状(意识障碍、高热、消化道出血等)。临床症状越重,伴随症状或并发症越多,预后越差。
参考文献:
[1]饶明俐.脑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金铭,李淑娟,李春盛,等.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死亡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9):628-629.
[3]车渝,钟仕江,欧承梅.脑干出血100例临床分析[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1):72-73.
关键词: 脑干出血;发病;预后;危险因素
脑干出血是神经科危重症,其预后差,病死率高。如何及早消除危险因素,预防或减少该病发生,以及通过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及病情判断提供依据,成为临床医生进行综合分析治疗以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课题。为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现将我院2000~2007年收治的36例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6例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8~84岁,平均51.32岁。发病年龄段:年龄<45 岁5 例,占13.9%;45~60 岁12 例,占33.3%;60 岁以上19 例, 占52.8%;发病时间段分布:1∶00~6∶00 发病者20 例,6∶00~12∶ 00 发病者6 例, 12∶00~18∶00 发病者6 例,18∶00 至次日1∶00发病者4 例; 高血压病程:< 10 年4 例(11.1 %) ,10~20 年11 例(30.6 %) ,25 年以上8例(22.2%) 。非高血压13 例(36.1%) 。发病形式:36例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中,21 例为情绪激动后发病,占58.3%。11 例为过度劳累后发病, 占30.6%。36例患者中,吸烟者19例,饮酒者28例,既吸烟又饮酒者15例。
1.2 临床表现
入院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17例, 其中,昏迷2例,眩晕、头痛9例,抽搐6例。中枢性高热28例,双瞳孔缩小12例,不等大5例,侧视麻痹4例,垂直注视麻痹2例,霍纳氏征2例。偏瘫21例, 四肢瘫12例,交叉瘫2例。感觉障碍11例。颈抵抗13例。病理征阳性者30例。呼吸衰竭10例。并发肺部感染22例,尿路感染3例,肾功能不全11例, 上消化道出血18例,阻塞性脑积水3例。
1.3 影像学及辅助检查
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明确诊断,出血量为1.0~13.5 ml。局部脑桥出血15例,其中局限于单侧11例,双侧均波及4例。单纯中脑出血9例,延髓出血 2例,全脑干出血 1例。周围血中白细胞不同程度升高28例, 中性粒细胞升高15例, 血糖升高26例, 尿素氮增高5例。
2 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均予内科保守治疗, 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内压、保护脑细胞、对症治疗和伴随疾病的相关药物治疗。本组病例中存活19例,死亡17例,病死率为47.2%。出血量<2 ml, 全部存活, 预后良好;出血量>10 ml, 早期体温>39℃者全部死亡。单纯中脑出血患者,死亡4例;桥脑出血患者,死亡5例;中脑合并桥脑出血的患者中,死亡3例。出血量为2.1~5.0 ml死亡3例,5.1~8.0 ml 4例,8.1~13.5 ml 10例。死亡组中,有3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死于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消化道出血,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3 讨论
3.1发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脑干出血的重要原因[1]。本组病例显示:有23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发病时有高血压者31例(86.1%)。发病年龄段主要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在不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在多数患者中成为常见的诱发因素,而吸烟与饮酒也是自发性脑干出血的危险因
素。发病的时间段主要为凌晨1∶00~6∶00,因此在此时间段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时应考虑到脑干出血的可能,引起警惕。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对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每天定时测量血压,监控不同生理情况和心理状态下的血压状况。
3.2 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3.2.1 出血量本组病例中,出血量<5 ml者,死亡率为17.6%,出血量>5 ml者,死亡率为82.4%,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2 血肿大小本组研究显示,血肿直径大于脑干横径的50%或者直径大于2 cm者预后不良。
3.2.3 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其原因为原发性脑干出血使呼吸中枢抑制,累及呼吸肌收缩功能引起通气障碍,昏迷导致舌根后坠、呕吐物误吸及痰堵引起呼吸道梗阻[2]。本组病例中,有23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其中死亡15例,与未出现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的患者比较,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因此,出现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3.2.4 意识障碍短时间内出现意识不清,提示出血量大,病情危重,是死亡的危险因素。本组病例中有12例患者在发病早期即出现意识障碍,其中死亡9例,与早期无意识障碍者比较,死亡率明显升高。有无意识障碍,直接表明脑损害的程度,其原因之一可能与被盖部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损有关。
3.2.5 高热(>38.5℃)是死亡的危险因素原发性脑干出血后出现高热是脑严重损伤的表现之一,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和超高代谢的结果。本组病例中高热(>38.5℃)16例,其中死亡13例,与无高热患者相比,死亡率明显升高(P<0.01)。本组研究提示,患者发生原发性脑干出血后出现体温超过38.5℃与患者死亡密切相关。
3.2.6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①脑干出血导致内脏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应激性溃疡。②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儿茶酚胺及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使胃黏膜屏障破坏。③ 迷走神经活动增强, 乙酰胆碱分泌增加, 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肾功能衰竭主要原因是皮层及皮层下中枢调节紊乱,丘脑下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及高血压致肾小血管痉挛, 肾血流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3]。本组研究显示,消化道出血亦是脑干出血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
3.2.7破入脑室本组病例,破入脑室12例,死亡11例,死亡率91.7%,显示脑干出血破入脑室者,预后不良。
综上所述可知,①高血压、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吸烟与饮酒等因素均为脑干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平时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戒除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同时完善个体心理素质,避免大喜大悲等剧烈的情绪波动,对于该病的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②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出血量、血肿大小、临床症状(意识障碍、高热、消化道出血等)。临床症状越重,伴随症状或并发症越多,预后越差。
参考文献:
[1]饶明俐.脑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金铭,李淑娟,李春盛,等.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死亡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9):628-629.
[3]车渝,钟仕江,欧承梅.脑干出血100例临床分析[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