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越来越重视。在进行电力调度运行工作时,存在着许多的风险问题,其对电力调度的质量和安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安全风险意识,保证规范性操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技术水平,保证电力调度工作的科学进行,才能保证电力调度工作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
为确保电力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就需要调度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并可做好各种安全风险的预防准备,以实现未雨绸缪,最终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良好条件。那么,如何有效防范电力调度运动中的安全隐患,是调度人员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分析
1、内部风险
当前,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内部安全风险主要包括调度运行中线路、变压器和开关设备产生的故障风险,由断路、短路引发的保护监控系统误操控风险和监控保护不到位引发的系统堵塞风险等。此外,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也有重大影响,这些是安全风险中所难预估的因素。针对自然灾害造成的调度故障,只能通过抢修来尽快恢复电网运行,以此降低故障损失。
2、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风险
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工作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安全意识比较低,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做好相关的记录,而且在工作交接的过程中,也不能保证交接的质量,经常会出现失误的现象,另外,上级部门发出指令不明确,无法进行正确的操作,那么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第二,由于电力调度工作繁琐而复杂,工作人员在调度的过程中很容易疲惫,在操作的过程中就可能出出现失误现象;第三,许多工作人员有较长的工龄,自身经验比较丰富,在发布指令时根据自己的經验来实施,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电力调度情况,这样就无法判断出电力调度的真实情况,很容易引发故障;第四,误送电也是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对工作范围掌握的不明确,其对电力调度运行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
3、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没有对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也会导致安全风险的产生。许多工作人员对电力调度安全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这样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检修计划,这样在工作时候没有任何依据,不能保证规范性操作。电力调度工作中每个环节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某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就会对整个工作造成影响,所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每个环节规范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电力调度运行中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
1、减少电力调度过程中的操作失误
电力调度中的操作失误大都是因人员缺乏规范化操作和责任意识而导致的,这就需要从电力调度人员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入手,定期开展必要的安全风险教育培训。培训的具体内容既包括调度技能和基础知识,又包括各种调度管理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定期抽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有效避免由不良习惯导致的违规操作和安全事故。
完善工作票的审核与签收制度。针对电力调度中工作票的审核,需要检查工作票中的内容、时间和设备命名等。只有通过审核的工作票,才能予以验收;对于与规定不符的工作票,要拒绝验收。工作票退回后,需要按照要求重新填写。做好调度操作指令票的预令工作。针对与规定相符的工作任务,需要提前书写和预发操作票。预发时,操作人员要核对操作项目,明确预发调令的基本要求。
2、防范电力调度中的安全事故
(1)防范调度现场安全事故
在现场电力调度工作中,需要依据具体的负荷、气温变化和调度需求来分析设备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的针对性。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安全事故处理预案。
(2)重视对调度运行方式的选择
调度操作人员可通过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来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时掌握实际供电情况。针对保安系统供电和大型工厂供电等一些特殊供电领域,如果出现供电中止问题,就需尽快采取措施恢复供电。
3、重视人员的培训工作
想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避免风险问题的发生,做好培训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使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规范性操作,降低工作中的风险,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的问题的产生。电力企业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重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开展与实际工作有关的交流会和讲座,让工作人员在交流会可以将经常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工作经验与其他人员交流和分享,让工作人员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使其了解电力调度工作的重要性,保证工作质量。
4、突出技术投入的必要性
由于电力调度过程中涉及到大量大型电气设备的应用,因此制订设备管理制度非常有必要。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提高设备的运行性能,弥补现有调度设备的不足。设备质量是购买电力设备时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购买设备后,需要营造良好的技术应用环境,定期检修和维护新设备,并做好数据备份工作,这些都有利于降低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安全风险。
5、以完善的管理制度规避风险
除了有效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外,完善管理制度也非常重要,这是保障电力调度运行安全的基本前提。完善管理制度的目的之一是合理约束调度人员的行为,这与电力调度风险防范密切相关。而要完善管理制度,就要与现场检查和监督管理工作相结合,及时排查电力调度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杜绝这些隐患对电力调度工作造成影响。风险规避需要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通力配合,在制度指导下提高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这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结语:
电力调度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有序供应的核心工作。对电力调度安全风险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对于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对此,相关电力调度工作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增强工作责任感,减少人为失误,做好调度工作中的危险点分析,并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调度工作能力,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春阳.试论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防范[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00016-00016.
[2]冷胜,郑宇.试论电力调度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4).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
为确保电力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就需要调度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并可做好各种安全风险的预防准备,以实现未雨绸缪,最终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良好条件。那么,如何有效防范电力调度运动中的安全隐患,是调度人员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分析
1、内部风险
当前,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内部安全风险主要包括调度运行中线路、变压器和开关设备产生的故障风险,由断路、短路引发的保护监控系统误操控风险和监控保护不到位引发的系统堵塞风险等。此外,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也有重大影响,这些是安全风险中所难预估的因素。针对自然灾害造成的调度故障,只能通过抢修来尽快恢复电网运行,以此降低故障损失。
2、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风险
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工作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安全意识比较低,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做好相关的记录,而且在工作交接的过程中,也不能保证交接的质量,经常会出现失误的现象,另外,上级部门发出指令不明确,无法进行正确的操作,那么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第二,由于电力调度工作繁琐而复杂,工作人员在调度的过程中很容易疲惫,在操作的过程中就可能出出现失误现象;第三,许多工作人员有较长的工龄,自身经验比较丰富,在发布指令时根据自己的經验来实施,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电力调度情况,这样就无法判断出电力调度的真实情况,很容易引发故障;第四,误送电也是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对工作范围掌握的不明确,其对电力调度运行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
3、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没有对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也会导致安全风险的产生。许多工作人员对电力调度安全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这样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检修计划,这样在工作时候没有任何依据,不能保证规范性操作。电力调度工作中每个环节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某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就会对整个工作造成影响,所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每个环节规范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电力调度运行中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
1、减少电力调度过程中的操作失误
电力调度中的操作失误大都是因人员缺乏规范化操作和责任意识而导致的,这就需要从电力调度人员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入手,定期开展必要的安全风险教育培训。培训的具体内容既包括调度技能和基础知识,又包括各种调度管理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定期抽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有效避免由不良习惯导致的违规操作和安全事故。
完善工作票的审核与签收制度。针对电力调度中工作票的审核,需要检查工作票中的内容、时间和设备命名等。只有通过审核的工作票,才能予以验收;对于与规定不符的工作票,要拒绝验收。工作票退回后,需要按照要求重新填写。做好调度操作指令票的预令工作。针对与规定相符的工作任务,需要提前书写和预发操作票。预发时,操作人员要核对操作项目,明确预发调令的基本要求。
2、防范电力调度中的安全事故
(1)防范调度现场安全事故
在现场电力调度工作中,需要依据具体的负荷、气温变化和调度需求来分析设备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的针对性。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安全事故处理预案。
(2)重视对调度运行方式的选择
调度操作人员可通过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来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时掌握实际供电情况。针对保安系统供电和大型工厂供电等一些特殊供电领域,如果出现供电中止问题,就需尽快采取措施恢复供电。
3、重视人员的培训工作
想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避免风险问题的发生,做好培训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使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规范性操作,降低工作中的风险,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的问题的产生。电力企业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重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开展与实际工作有关的交流会和讲座,让工作人员在交流会可以将经常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工作经验与其他人员交流和分享,让工作人员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使其了解电力调度工作的重要性,保证工作质量。
4、突出技术投入的必要性
由于电力调度过程中涉及到大量大型电气设备的应用,因此制订设备管理制度非常有必要。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提高设备的运行性能,弥补现有调度设备的不足。设备质量是购买电力设备时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购买设备后,需要营造良好的技术应用环境,定期检修和维护新设备,并做好数据备份工作,这些都有利于降低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安全风险。
5、以完善的管理制度规避风险
除了有效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外,完善管理制度也非常重要,这是保障电力调度运行安全的基本前提。完善管理制度的目的之一是合理约束调度人员的行为,这与电力调度风险防范密切相关。而要完善管理制度,就要与现场检查和监督管理工作相结合,及时排查电力调度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杜绝这些隐患对电力调度工作造成影响。风险规避需要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通力配合,在制度指导下提高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这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结语:
电力调度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有序供应的核心工作。对电力调度安全风险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对于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对此,相关电力调度工作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增强工作责任感,减少人为失误,做好调度工作中的危险点分析,并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调度工作能力,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春阳.试论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防范[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00016-00016.
[2]冷胜,郑宇.试论电力调度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4).